中考作文--从参禅三境界悟考场作文立意提升_第1页
中考作文--从参禅三境界悟考场作文立意提升_第2页
中考作文--从参禅三境界悟考场作文立意提升_第3页
中考作文--从参禅三境界悟考场作文立意提升_第4页
中考作文--从参禅三境界悟考场作文立意提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作文--从参禅三境界悟考场作文立意提升中考作文--从参禅三境界悟考场作文立意提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高贵,文章的高贵亦如此。“意"为文章之魂,没有灵魂的文章不能叫做文章,充其量是一堆文字的组合。立意深刻的文章必定是灵魂高贵的文章,带给人或是温暖,或是力量,或是省察,或是唤醒,或是大格局大境界,或皆而有之。

但是中心不明,无立意或立意浮浅是学生作文的通病,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宋代禅宗大师的参禅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宋代著名禅师青原惟信讲过一段话:“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发现参禅三境界与学生写作的三层次何其相似,不过学生极少人能达到第三层次。

第一层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部分学生的写作就停留在未参禅时的这一层次,叙事写景,单纯写事绘景,浮于表象,没有文“意”,即第一层次的无“意”。

第二层次:见山不只是山,见水不只是水。作者在写景叙事时在文章结尾处挖掘出了“山水"背后隐藏的意义。如部编版课本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处:此后,……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朱德元帅的《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部分;梁衡先生的《壶口瀑布》的结尾部分等等,这些文章在叙事写景后挖掘出了事和景中蕴含的深刻之“意”,即卒章显志,立意深刻。一部分学生的文章可以在结构上达到这个卒章显志,但是他们所挖之“意"有深浅之别,即第二层次的有“意”,但别于深浅。

第三层次:“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但此时“山水“中蕴含了灵魂。这时的文章,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在文字中渗透了文意,这是作文的最高境界。很多的文学经典作品就是这样,把批判、赞美、同情、热爱等思想全部渗透在文章的叙事描写中。如《范进中举》《孔乙己》《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等,文章中没有一句批判的语言,但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对事件的叙述,批判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再如郑振铎的《猫》,最后写道:“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他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作者通过叙事和心理描写,烛照出知识分子的自省精神,以及对弱小生命的悲悯情怀。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叙事同样烛照了三猫的死引发的灵魂的痛。深刻的主题就在叙事和描写中抵达。

见山只是山,但山有了内涵,见水只是水,但水有了情韵。叙事只是事,但事里有了情,理,韵。这叫第三层次的意融于事、景中,这一层次,学生能够抵达者寥寥无几。

如何让学生的作文由第一层次的“见事是事“达到第二层次“见事不只事”?我曾经这样引导学生:提升五技巧,立意明、深了。

技巧一.中心明确,要做到卒章显志。叙事不能单纯写事,就要把事件背后隐含的情和理直接表达出来。这是第一层次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凡是第一层次的学生,往往是作文的“忧虑生“__________________,给他们讲理论是没用的,所以我的做法是:利用早读时间,单独给这些学生布置小任务,让他们反复读课文中的这些卒章显志的段落和与此衔接的段落,熟读成诵,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模仿运用。在文境中学会卒章显志,这一方法对于作文“忧虑生"来说,还是有效果的。

卒章显志,但做不到立意深刻,怎么办?

技巧二.立意深刻,文章要表达出情怀。

王君老师说:“情怀是一种对万千世界的谦恭有礼,是对天下万物的理解接纳,是对芸芸众生的怜爱呵护”。情怀还有对关爱自己的感恩回报。如果文字中渗透了这些思想品质,那么你的文章就有了情怀,有了温度。因为“情怀本身就是思想的生产力,是文采的生产力”,好多经典文章里是有作者情怀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怎么做到文章有情怀?我以我的学生的几篇文章为例来说说。

王智伟同学的《变与不变》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他坐在父亲的新车上,回忆父亲、旧车、自己之间的事。从而在结尾部分有了这样的文字:

看着前排父亲侧脸中深深浅浅的沟壑和随着车身颠簸的那一缕白发,我思绪万千,随着旧车远去的,是父亲的韶华,是我的幼稚。变化总是这么无情,我长大了,父亲却老了。于是我稚气的童声变得浑厚,我开始意识到要把责任与义务担在肩头。因为我知道我逐渐有力地双臂在将来就要撑起的是家,还有青年之责任:国家。习主席过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这段文字用心理描写的方式思考自己成长的意义时,与家、与国、与民族有了关联。这就是一种情怀—---家、国情怀。

但这不是最后的结尾。在这段文字后他另起一段,这样收束全文:

“我的记忆里仍有这一辆车,这一个背影,在某个可知或不可知的时空里,温暖着我前行的方向。"

这个结尾不仅让叙事更加完整,而且柔化了上一段一下到达国与民族的高度,这种柔化让表达更加真实与温暖。

蔚彬同学在《坚守的是那份牵挂》里主要写因为爷爷牵挂他,所以经常给他打电话,但他觉得很烦。但是有一次的电话连线让他态度发生了转变,从此牵挂变成了爷孙经常互相打电话。

蔚彬同学在结尾这样写道:“爷爷给我亘古绵长的关爱,我便应报之以平静感恩的尊爱,年龄的隔阂再深,也抵不过那血脉里流淌的深深牵挂。

这份牵挂爷爷坚守着,我也坚守着,久久久久……”

这也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懂得改正、懂得感恩,践行坚守的情怀。

以上两篇文章选材都围绕着小我来写,但写出了大情感,大格局,立意深刻,能够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技巧三.立意深刻,写作要由小到大。由小我到大我,由我到我们,他到他们,你到你们,即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朱德元帅在《回忆我的母亲》结尾就是由对自己母亲的赞美升华到对千千万万母亲和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赞美,这是一种由她到她们的表达,由母亲见众生。王智伟同学在《变与不变》的结尾处体现了由小我的成长变化到大我的家国责任担当。

技巧四.立意深刻,要窥探出写作对象的文化价值。

我的学生李学奇同学的中考作文《像墨梅一样生活》被登在了2021年《山西省中考作文满分节奏》里。文章主要写的是自己学书法的过程,结尾他这样写道:

在无声中磨砺自己,坚守一份热爱,赢得一时出彩。像墨梅一样生活,怀揣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这篇文章后面附有这样的点评:本文将墨梅的绽放与人的修行成长相对应,结构清晰,条理有序。生活即修行,修来的不仅仅是“我"对书画艺术的坚持热爱,更是在生活磨砺中获得成长感悟。此外,本文描写角度新颖,不直写练字努力,而写时间流逝,窗台浸墨,侧面体现练习不懈;不写迷茫时他人鼓励,而写古人的坚持与墨梅的不屈,使自我激励更加铿锵有力。结尾处再次点题,表明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使立意更加深刻。

李学奇同学通过学书法探察到了成长的意义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传承,这样的表达显示出了作者较为深刻的思想。

《山西省中考满分节奏》中的另一篇文章《微笑着前行》写的是作者到各地旅游,尝到当地的各种美食的事。结尾这样写道:原来,美食已不仅仅是一种舌尖上的味觉体验,更饱含着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以及留存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生命的味道。它带着中华美食文化的灵魂,携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融入国人的血脉。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带着这份永恒的记忆,微笑着前行,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发扬下去。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必将历久弥新,微笑前行。

这篇高分作文最后把美食上升为一种文化来理解,美食文化融入了历史、人情、乡亲、生命这样的思想,立意自然深刻。

技巧五.立意深刻,还要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句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知道但不去行动的事情,你如果知道了但没有去做,那还是你不知道。"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道、懂得。作文表达亦如此,知行合一,才是深刻感知的体现。

好多学生文章的主题只停留在“知”的层面。如一篇《像蒲公英一样生活》的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感谢那次遇见,使我明白:像蒲公英一样生活,乐观、顽强、淡泊、懂得坚守又满怀希望。

这段结尾只停留在我“知"的层面上。如果再往前探一步,写出明白之后的行动,就表达出知行合一的境界了。

而文章《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结尾这样写到:谢谢你陪我长大,往后的日子就让我陪你慢慢变老。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体现,以“行”作为终极表达。

如何达到写作的第三层次?

写作的第三层次:叙事只是事,但事里有了情、理、韵。这一层次是写作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此境界,需要作者具有深刻地洞察万象的能力和深厚的文字表达功力,字字有生命,句句有灵魂。鲁迅先生写孔乙己,一个“排"字的穷而炫富的虚伪;一个“摸”字的穷困潦倒、生计维艰;一句“跌断,跌,跌……"中,甚至省略号都在演绎着矛盾的尴尬。“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的凄凉,“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的冷漠……字字句句敲击着人的灵魂,“促发”着读者不得不深思:一位读书人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个人原因?社会原因?这是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洞见的反应,这是思想家悲悯情怀的体现,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