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1.苏州博物馆举办“世界文化遗产系列”展览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展览围绕敦煌壁画、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与文献三个方面展开,汇集了116件(套)珍贵书画与文献,并展示了复制的敦煌石窟。1:1高保真复制的敦煌275窟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敦煌艺术。苏州博物馆举办该活动旨在()①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②开发文化旅游,打造世界遗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③把握文化内涵,坚守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民族性④涵养家国情怀,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近年来,以《理想照耀中国》《功勋》《江山如此多娇》《经山历海》为代表的优秀现实题材和革命题材剧目,紧扣时代脉搏,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叫好又叫座,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得起人民评价。这启示文艺作品创作要做到()①扎根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②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民生,忠于民意④立足生活,接住地气,必须分毫无差记录所处的时代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要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可见,推动文化强国建设()①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②意在增强人们对人民的、大众的、科学的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③需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④需要为世界人民展示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3年9月18日,“守望丰碑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印记主题展”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正式展出。本次主题展共分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大部分,通过300余张珍贵照片、图表以及近百件实物展品,全面展示和诠释辽宁“六地”的丰富内涵及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举办该展有利于()①弘扬革命精神,打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②弘扬革命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③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讲述辽宁彰武70年来防沙治沙感人故事的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将以叙事为主的戏剧表演结合优美的歌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体动作,同时融合服饰、布景、灯光等舞台艺术的辅助形成整体舞台效果,用艺术语言弘扬“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打造符合辽宁地域特色的时代精品力作。该音乐剧的成功得益于()①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②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了时代特征和风貌③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3年10月19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非遗之夜”在昆明上演,拉开了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序幕。本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以“七彩非遗·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彰显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发展理念。从2013年至今,文博会全面展现了云南非遗传承与发展、创意赋能文化、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博会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中华文明奠定了当代中国的文化根基,应否定其糟粕性成分③文博会塑造了主流舆论新格局,有利于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④文博会以非遗项目为载体,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提出,到2025年,基本完成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形成一批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相关重要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意在()①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维护传统文化稳定性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增强文化自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时代课题,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对全部中华文化和文明的自信③坚定文化自信,要增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对外来文化的否定④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9.利用腾退空间、交通枢纽、商业楼宇、公园绿地等场地,建设新型公共文化设施;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在社区内建设邻里图书馆,激活公共阅读服务微循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推出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打造各种形式的公共阅读空间()①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②是我国当代文化产业兴旺发达的真实写照③有利于提高人民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④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方向指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终选结果出炉,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乡村振兴、保家卫国…以平实质朴的文字、直抵人心的视频和图片等方式,勾勒出奋进中国的大美画卷,鼓舞亿万人民毅勇前行。这启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要()①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②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忠于祖国和人民③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④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3年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于两国人民。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这表明()①中美两国人民都认同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两国政治文化交流②文化活动作为文化的载体,增进了中美两国民间交流与互信③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以增强文化影响力④面对外来文化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3年10月,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集中推出了77台中外演出项目。自创办以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名家、名团、名作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观众专程来到上海,共享艺术盛宴。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义在于()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②推动中外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实现同一③对外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0月,第75届法兰克福书展在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中国出版代表团时隔三年重返法兰克福现场参展,在出版业的奥林匹克舞台再度与世界紧密连接。在书展上,B出版集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文化为核心主题,以“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茅盾文学奖、“中国好书”等国家级奖项的优秀作品为引领,集中展示了50余种精品图书,涵盖当代文学、社科学术、少儿读物等多个类别,向世界出版同行奉上了一场京味浓郁、亮点纷呈的书香盛宴。B集团还与法国W出版社举办《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法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该出版社的作品深受法国及欧洲读者的喜爱,为中国和法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T出版传媒集团积极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方法、新路径,在出版“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数字化出版“走出去”方面,X出版社的纪实绘本《我想知道你的名字》阿拉伯语电子书成为庆祝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建交30周年中阿电子图书馆展示图书。该社的《百科探秘》《小学生作文》等期刊也实现了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的数字发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出版物是如何在国际上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感动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档精神品牌节目,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每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评选出十位具有年度新闻性人物和团队。他们或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或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或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名字,一段段催人奋进的故事,让我们从中汲取到“感动中国”力量,朝着他们闪烁的方向逐梦前行。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是2022年度中国感动十大人物之一。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弘扬“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对于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艺术展的方式呈现116件(套)珍贵书画与文献,1:1高保真复制的敦煌275窟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敦煌艺术,表明了该活动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涵养家国情怀,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①④符合题意;苏州博物馆举办该活动的目的不是开发文化旅游,打造世界遗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②排除;敦煌艺术本身就是文化交融的结果,该活动目的之一是传播敦煌文化,坚守文化遗产的民族性这一说法不准确,因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排除。故选B。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叫好又叫座,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得起人民评价。这启示文艺作品创作要做到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贴近民生,忠于民意,紧扣时代脉搏,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②③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基础,①错误;优秀的文化作品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而不必分毫无差记录所处的时代,④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①符合题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③符合题意;增强人们对人民的、大众的、科学的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不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目的,②排除;材料未涉及为世界人民展示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④排除。故选A。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守望丰碑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印记主题展”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正式展出,这有利于弘扬革命精神,弘扬革命文化,打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①②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发展文化事业,③排除;材料中强调弘扬革命文化,并没有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排除。故选A。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音乐剧《鲜花盛开的地方》打造符合辽宁地域特色的时代精品力作,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讴歌了防沙治沙人的感人事迹,反映了时代特征和风貌,②正确;该剧用艺术语言弘扬彰武治沙精神,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古代、外国的资源,①排除;中华传统道德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应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④排除。故选C。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本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七彩非遗·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彰显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发展理念,这说明文博会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正确;2013年至今,文博会全面展现了云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这说明文博会以非遗项目为载体,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④符合题意;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中华文明没有糟粕性成分,②排除;材料未体现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③排除。故选B。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意在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②④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应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排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属于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排除。故选D。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①④正确;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②排除;坚定文化自信,要增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但是应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增强“对外来文化的否定”的说法错误,③排除。故选B。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打造各种形式的公共阅读空间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①③正确;打造各种形式的公共阅读空间体现了文化事业的进步,未涉及我国当代文化产业兴旺发达,②排除;④项说法夸大了打造公共阅读空间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排除。故选A。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宣传网络正能量,启示我们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①正确;乡村振兴、保家卫国……鼓舞亿万人民毅勇前行,启示我们要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忠于祖国和人民,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③排除;材料强调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修养,④排除。故选A。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表明文化活动作为文化的载体,增进了中美两国民间交流与互信,②正确;习近平主席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这表明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③正确;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外来文化,“中美两国人民都认同中华优秀文化”的说法不准确,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面对外来文化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排除。故选C。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文化强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名家、名团、名作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观众专程来到上海,共享艺术盛宴,这说明举办国际艺术节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①④符合题意;推动中外文化“实现同一”的说法错误,②排除;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的说法错误,③排除。故选B。13.答案:①中国出版代表团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参展加大图书“走出去”力度,让国外民众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②B出版集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文化为核心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向世界出版同行奉上了一场京味浓郝、亮点纷呈的书香盛宴。③B集团与W出版社合作的作品深受法国及欧洲读者的喜爱,为中国和法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受人民喜爱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