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砼现场碾压试验实施方案_第1页
碾压砼现场碾压试验实施方案_第2页
碾压砼现场碾压试验实施方案_第3页
碾压砼现场碾压试验实施方案_第4页
碾压砼现场碾压试验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碾压砼现场碾压试验实施方案本次试验采用经室内试验确定的掺双掺料的C9015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和比(%)水砂%/万2/////2////说明:1、配合比中水泥为普洱P.O42.5,双掺料为铁矿渣粉、石灰岩粉双掺料;双掺料质量等级为比表面积350m2/kg。2、GK-4掺量为0.7%;GK-9掺量为2/万。9020变态混凝土现场注浆用净浆配合比种(%)3水%~料9015变态混凝土现场注浆用净浆配合比(%)(L/水%~本次试验场地拟安排在上游围堰堰顶平台进行。试验部位平面尺寸为14×试验场施工前先进行场地清理,在堰顶选定合适地段作为试验场地,用水\变态区\变态区碾压工艺参数主要指根据碾压机具的性能和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特性而选择的合理的压实厚度与碾压遍数。本次试验按松铺厚度35cm,压行控制,并进行最佳碾压遍数的测定。试验中采用的VC值分为二段,分别为本次试验所有混凝土均在1#拌和楼生产,试验前先将现有双掺料罐腾空,双掺料类型拌和楼用量(散装)注浆用量(袋装)拌和楼存量需求数量备注比表面积350m2/kg0.93t012.81t不含损耗量(2)大、中、小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试验时针对不同的下料顺序和拌和方式,分别进行50s、60s和75s三种拌和时间的拌和试验,然后对不同下料顺序和拌和时间的混凝土取样进行拌和物试验共分2层进行,每层层厚为30cm,各层施工参数见表5。通过不同VC值和不同碾压遍数时的压实度测定,确定不同VC值时我国《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2000规定,层间间歇时间超过了加垫层铺筑允许时间的层面即为冷缝。根据本公司以往经验,设计规定当对于I型冷缝,按设计要求可采用铺砂浆或净浆的办法进行处理。对于II型冷缝,设计要求采用刷毛、冲毛等方法清除表面浮浆和松动骨料后,铺一层工况②:I型冷缝不冲毛铺净浆继续上升(水泥、双掺料净浆,水灰比与表5分层分区砼种类VC值碾压遍数适用工况缝面处理方式一IC9015/三2+6+2工况③II型冷缝冲毛铺砂浆后铺筑碾压混凝土II2+6+2工况④II型冷缝冲毛铺净浆后铺筑碾压混凝土Ⅲ4~7s2+8+2工况③II型冷缝冲毛铺砂浆后铺筑碾压混凝土IⅤ4~7s2+8+2工况④II型冷缝冲毛铺净浆后铺筑碾压混凝土二IC9015/三2+6+2工况①I型冷缝铺砂浆后铺筑碾压混凝土II2+6+2工况②I型冷缝铺净浆后铺筑碾压混凝土Ⅲ4~7s2+8+2工况①I型冷缝铺砂浆后铺筑碾压混凝土IⅤ4~7s2+8+2工况⑤热升层正常上升注:①现场压实度从碾压至有振4遍起开始检测,最终碾压遍数以检测合格为准。②本次试验采用比表面积为350m2/kg的双掺料。试验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养护至设计龄期后进行钻孔取芯检测和原位抗剪试验,根据取芯情况和原位抗剪成果评价不同工况下的层间结合效果,并选择不同层间间隔时间的最佳处理方式。取芯孔布置在原位抗剪试坑另一侧,钻本次试验变态混凝土施工区宽度定为1m(局部可视情况适当调整上游混凝土制浆站设在试验部位外侧,加浆方法采用挖孔注浆方式,在不同碾压层表6ABCD//变态混凝土加浆量采用10L标准容器控制,振捣时认真记录不同加浆量时不同类型和不同加浆量变态混凝土分别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和钻孔取芯试后。试模成型后置于室外太阳直射到的地方,试验采用贯入阻力法进行。通过试验获得碾压混凝土在太阳直射情况下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指导今后的温、混凝土温度,并计算拌和物出机到仓面卸料的运输历时。通过试验了解在(1)VC值:不同试验区出机口及仓面每碾压层各检测1~2次,且保证每2h28d、90d龄期各成型一组;变态混凝土在现场振捣完毕后取样,不同强度等级(5)抗拉强度:碾压混凝土和变态混凝土不同骨料、不同强度等级设计龄期(6)现场压实容重:每个条带压实完毕后各检查三点。检查达不到设计要求(7)混凝土抗冻、抗渗:变态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取样,不同类型和不同加浆⑻芯样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指标检测按不同混凝土类型、不同施工参数各取⑼原位抗剪强度根据不同骨料、不同工况各进行一组试验,本次试验共进在不同工况处理方式的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初凝以后终凝以保护层,开挖深度应达到试验层面,预凿试验槽过程中应严防扰动试件。然后处深度达到层面以下25cm,后方深度达到层面以下10cm,在试件周围钻四个风钻孔预埋Φ20锚杆,锚杆埋深不少于50cm,高出混凝土原位抗剪试件表面在试验前一个月使用锯缝机对试件进行修整,施加整,如不能修整平整,可采用砂浆将施力处抹平。然后继续充水养护直到试验位移传感器,分别测试试件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变形,架设传感器的基准梁放置垂直荷载分5级施加,分别为20%、40%、60%、80%、100分别为垂直荷载并测读数据后,即刻分级施加水平剪切荷载,水平剪切荷载施加过程在对应的分级垂直荷载下,水平剪切荷载的施加按照预估最大剪切荷载分10~15级施加,每级荷载施加完后5分钟测读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当水平位件剪断后,在保持垂直荷载不变的情况下,试验过程中认中记录各种试验参数,通过计算、分析,比较两种骨料双掺试验区采用组合钢模板立模,保证结构尺寸满足要求,结构体型规整。试入仓口道路采用碎石铺设并设置冲洗平台,保证冲车水管不少于6根,脱水距离不小于20m,仓口设专人控制入仓,车辆冲洗干净、脱水完毕后方允许入仓采用退铺法卸料、铺料。为减少骨料分离,前汽车卸料时严格控制靠近模板条带的作业,料堆边缘与模板的距离不小于2.0m;与模板接触部位辅以人工铺料。为尽可能降低骨料分离对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性能的影响,汽车卸料后,料堆周边集中的大骨料及时用人工进行清理次分别采用无振2遍+有振6~8遍+无振2遍碾压,并于碾压至有振4遍后开始碾压条带间的搭接宽度为20cm,端头部位的搭接宽度不小于振动碾轮距压混凝土的层间允许间歇时间按施工参数要求控制,保证各层混凝土层面满足冷升层(碾压混凝土与堰顶混凝土之间的层面)采用清水冲洗,保证混凝土表面无浮浆和松动骨料和各种污染物。层间砂浆或净浆必须严格按表5规定浆标号须高于碾压混凝土一个等级,摊铺面积以30min能够覆盖为准。因降雨取相应的层缝面处理措施后继续施工。雨后恢复施工时应将降雨引起的积水和由模板边向碾压混凝土方向振捣,振捣方法同一般常态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变态混凝土所需水泥双掺料净浆由布置在试验场地下游侧的临时制浆站按配合比拌制,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仓面。变态混凝土加浆量严格按试验参数控项目部成立双掺料碾压混凝土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和协调本成员:毛宗荣、郭玉生、李正江、陆继仓内施工及管理人员:浇筑总指挥1人,施工质检员1人,现场试验检测员4人;温控员1人,浇筑队长1人,砼带料员1人,卸料指挥1人,平碾压指挥1人,人工辅助平仓、骨拌和楼设生产调度1人,质检员2人,试验人员6人。⑴浇筑总指挥:全面负责砼浇筑过程的现场实施管理,总体协调浇筑过程解决砼浇筑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技术问题,组织仓内⑶现场调度员:负责砼浇筑作业人员、机械的落实到位。根据浇筑仓位的实际情况,具体落实作业人员、机械的仓外调度,保证入仓道路的畅通,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风、水、电、机故障。负责施工作业人员、机械的原始凭证签⑷质检员:仓位经过验收合格后,下发砼开仓通知单。负责仓内砼浇筑质量控制;作好每层砼开始摊铺、碾压结束时间的记录,控制松铺厚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根据压实度检测情况作出可以开始摊铺上层砼、压实度稍欠需⑹浇筑队长:负责仓内砼浇筑工序作业人员的安排,落实浇筑总指挥及施⑺砼带料员:接到开仓通知单后到拌和调度室办理砼打料手续。负责水平运输汽车进楼前砼识别标识的悬挂,根据仓内浇筑情况,对不同标号、性质砼⑻卸料指挥:负责运输车辆仓内卸料位置的指挥,严格控制卸料密度。在砼卸料过程中,仔细观察砼的外表质量,发现砼外表质量有明显问题时,要及⑼平仓、碾压指挥:协助质检员作好砼的摊铺、碾压工作。具体负责砼摊⑽人工辅助平仓、注浆振捣负责人:负责人工辅助平仓、注浆振捣作业人员的管理调动,实施仓内砂浆摊铺、集中骨料分散、泌水排除、变态砼振捣作⑾结构值班负责人:负责砼浇筑过程中模板、钢筋、止水、埋件值班,保⑿汽车进出仓指挥:负责砼运输车辆进、出仓的指挥。砼运输车辆进、出仓原则:仓口处进仓汽车礼让出仓汽车。配红⒀冲车负责人:负责进仓车辆的冲洗,保证入仓车辆冲洗干净并充分脱水度,负责测定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回升,碾压混凝土工作度现场检测原始记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