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语文高考2025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4/06/wKhkGWbd1H6AfRvCAAHsE5wj2RU226.jpg)
![广东省茂名市语文高考2025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4/06/wKhkGWbd1H6AfRvCAAHsE5wj2RU2262.jpg)
![广东省茂名市语文高考2025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4/06/wKhkGWbd1H6AfRvCAAHsE5wj2RU2263.jpg)
![广东省茂名市语文高考2025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4/06/wKhkGWbd1H6AfRvCAAHsE5wj2RU2264.jpg)
![广东省茂名市语文高考2025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4/06/wKhkGWbd1H6AfRvCAAHsE5wj2RU22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语文高考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在黄昏的微光中,我们坐在湖边,看着那轮夕阳缓缓沉入地平线。湖水波光粼粼,仿佛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这时,一只小船缓缓划过湖面,打破了湖水的宁静。那小船在湖中穿行,如同一道优美的弧线。船上的渔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长篙,缓缓地划动着船桨。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湖水在他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波纹,如同他的思绪,绵延不绝。夕阳渐渐落下,湖边的树木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翠欲滴。这时,一群归鸟从天空中掠过,它们的翅膀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与那小船相映成趣。“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我赞叹道。“这是生活的画卷,充满了诗意。”渔夫放下篙,微笑着回答。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边黄昏景象。B.文章通过描绘夕阳、湖水、渔夫、小船等景物,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C.文章通过渔夫的回答,揭示了生活的诗意。D.文章的主题是赞美大自然的美丽。2.文章中“如同一道优美的弧线”这个比喻句有什么作用?3.文章中“这是生活的画卷,充满了诗意”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4.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答案:1.D2.“如同一道优美的弧线”这个比喻句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湖中穿行的姿态,使读者感受到小船的优雅和渔夫的从容。3.这句话表达了渔夫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4.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湖边黄昏的美丽氛围,为渔夫的出现和小船的划行提供了背景,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5.文章的主题是赞美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题。孤独的麦田在那片广阔无垠的田野上,一株孤独的麦穗挺立着。它没有同伴,没有遮挡,只有它自己在风中摇曳。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麦穗也开始了它的成长之路。它没有羡慕周围的树木与花朵,它们成群结队地生长着,彼此依靠,在风雨中相互支持。相反,这株麦穗似乎更享受这份孤独,它把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扎根于土壤深处,汲取每一滴水分和养分。夏日炎炎,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许多植物因为缺水而枯萎,但是这株孤独的麦穗依然屹立不倒。它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它的根系比任何植物都要深广。当秋风吹过,田野上的其他植物开始凋零,这株麦穗却迎来了它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金黄色的麦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宣告着生命的胜利。冬天来临,寒风刺骨。麦穗虽然失去了它金色的外衣,但它依然保持着那份傲然的姿态。它知道,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能放弃对生命的渴望。等到下一个春天来临,它将会再次发芽,继续它孤独而又顽强的生命之旅。1.文章通过描述一株麦穗的成长过程,意在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2.在文中,“孤独的麦穗”象征了什么?3.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这株麦穗在不同季节中的表现?4.“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能放弃对生命的渴望。”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参考答案:1.主题思想在于赞美生命的坚韧与独立,以及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2.“孤独的麦穗”象征了那些在社会中独自奋斗,坚持自我价值的人。3.强调不同季节的表现是为了展示麦穗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保持坚强与乐观,反映了生命的顽强。4.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勇于面对挑战的生活态度。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翱,字子扬,太原人。王翱少好学,强记。年十八,补乡贡。举进士,调寿州司户参军。秩满,辟为集贤殿校理,改太子中允。时太宗皇帝既平四海,四方蛮夷来朝者岁以千数,朝廷设馆以处之。翱上言曰:“四方使者,日以千数,既不可尽留,又不可尽遣。留则费广,遣则非礼。宜于馆中籍其姓名,俾自陈所从来,验之,即放之;有不验者,留之,俾习华言、华礼,俾归教其国人。”太宗善其议,即行之。翱又上言:“今士人言者无实,听者无谋,故朝廷得失,终不能知。愿陛下每出令,令未下而使其知,俾得陈其见,然后行之;已行而使之考其效,俾得论其得失。如此,则朝廷得失可尽知矣。”太宗从之。【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调寿州司户参军调:调动B.俾自陈所从来俾:使C.朝廷得失,终不能知得:得到D.俾得论其得失论:评论【答案】C【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介绍了王翱的生平事迹,表明了他好学、有才干的特点。B.王翱上言设立馆舍接待四方使者,提出了既不浪费资源又不失礼节的办法。C.王翱建议在颁布命令前先让臣子了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执行,以提高朝廷决策的准确性。D.文章通过王翱的建议,展现了朝廷对四方来朝者的重视和对朝廷决策的谨慎。【答案】D【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留则费广,遣则非礼。宜于馆中籍其姓名,俾自陈所从来,验之,即放之;有不验者,留之,俾习华言、华礼,俾归教其国人。”【答案】留下他们费用很大,遣返他们又不符合礼节。最好在馆舍中记录他们的姓名,让他们自行陈述是从哪里来的,查验后,就放他们走;有不实的,就留下他们,让他们学习汉语、汉礼,让他们回去教育自己的国人。【小题4】王翱的两个建议分别从哪些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答案】第一个建议从节省费用、维护礼节和传播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第二个建议从决策过程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小题5】王翱的建议对当时朝廷有什么积极意义?【答案】王翱的建议有助于节省国家开支,维护国家礼仪,同时也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朝廷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杜甫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若在,何辞湮没荒尘!【注】谢将军:谢尚,东晋名将,镇守牛渚时,邀诗人谢安泛舟赏月,并邀月赋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以“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描写了牛渚夜晚的宁静美丽,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B.诗歌通过“空忆谢将军”表达了对谢尚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古人英勇事迹的赞颂。C.诗歌中的“余亦能高咏”表明了诗人自己也有才华,但如果没有谢将军这样的知音,自己的才华也将被埋没。D.诗歌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古人的崇敬之情。2.请简要分析诗歌中“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这两句的含义。(6分)答案:1.B2.“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牛渚江边,仰望秋天的明月,不禁想起了当年谢尚将军的英勇事迹。这里的“空忆”意味着诗人只能徒然地回忆,无法与谢将军面对面交流,表达了对古人英勇事迹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登舟望秋月”这一景象,也表达了自己对谢将军的敬仰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古今,抒发了诗人对古人英勇事迹的崇敬和对现实的无奈。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根据提示默写《离骚》中的名句。提示: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答案:哀民生之多艰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离骚》中的名句默写。根据提示“长太息以掩涕兮”,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离骚》中“太息”一词的句子。根据记忆,完整的句子应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屈原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感慨。在默写时,要注意“掩涕”、“哀”、“艰”等字的正确书写。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这句诗用最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国破家亡的悲壮景象。诗人杜甫通过“国破”“城春”的对比,抒发了忧国伤时、感时伤怀的情怀。诗人用“山河在”与“草木深”的对比,表现了国破城荒的惨状,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乙】在文学创作中,对比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个相对或对立的事物、现象或观点放在一起,使它们相互映衬,突出各自的特色,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以下是对比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三个例子:1.高尔基在《海燕》中,将海燕与海鸭进行对比,突出了海燕勇敢、坚定的品质。2.鲁迅在《祝福》中,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进行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3.冰心在《荷叶·母亲》中,将荷叶与母亲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小题1】下列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句通过“国破”“城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感时伤怀的情怀。B.诗句用“山河在”与“草木深”的对比,表现了国破城荒的惨状,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C.诗句中的“国破”和“城春”分别代表了战争和和平,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D.诗句中的“草木深”暗示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渴望。【答案】C【小题2】下列关于对比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例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尔基在《海燕》中,将海燕与海鸭进行对比,突出了海燕勇敢、坚定的品质。B.鲁迅在《祝福》中,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进行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C.冰心在《荷叶·母亲》中,将荷叶与母亲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D.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进行对比,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答案】D【小题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在文学创作中,对比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个相对或对立的事物、现象或观点放在一起,使它们相互映衬,突出各自的特色,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答案】①对比手法通过将两个相对或对立的事物、现象或观点放在一起,使它们相互映衬。②对比手法突出各自的特色,增强文章的表现力。③通过对比,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材料】在古老的非洲,有一个关于“飞人”的传说。传说在遥远的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会飞的人类,他们的名字叫作“飞人”。飞人拥有超凡的跳跃力和奔跑速度,能够在草原上自由翱翔。他们不仅能飞越险阻,还能在空中捕捉猎物。然而,飞人并不满足于这种生活,他们渴望拥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飞人开始踏上了一段漫长的旅程,寻找他们心中的梦想。【小题1】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飞人”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小题2】文章中提到“飞人”踏上了一段漫长的旅程,寻找他们心中的梦想。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举例说明。【答案】【小题1】“飞人”在文中既指那些拥有超凡跳跃力和奔跑速度的非洲人,也象征着那些勇于追求梦想、不断挑战自我的人类。【小题2】这句话表达了飞人不断追求梦想、勇于挑战的精神。八、写作题(60分)【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我国古代,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如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速,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请以“知识与行路”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4.语言表达流畅,文风端正。示例:【范文】知识与行路——探索与实践的交响曲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人们追求知识与智慧的座右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知识获取的便捷与选择的无穷。然而,知识与行路的关系依然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暑假,我跟随父亲前往乡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此之前,我对农村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上的描述。当我踏上那片陌生的土地,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差距。在乡村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体验了农村生活的艰辛。我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体会到了农民的朴实与坚韧。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实际问题。当我帮助村民解决家庭矛盾时,我体会到了沟通的技巧;当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我学会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些经历让我明白,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升华。在我国古代,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墨子行走四方,倡导兼爱非攻。他们的行为充分证明了知识与行路的重要性。在现代,许多成功人士也都在强调这一点。比尔·盖茨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将知识转化为财富;马云则通过自己的实践,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当然,知识与行路并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办公空间租赁合同
- 2025年度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与废弃物收运一体化服务合同
- 六年级桥的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施工保证合同
- 生态农业中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与市场前景分析
- 生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新研究动态
-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7.2《坚守程序正义建设法治社会》听课评课记录
- 现代职场中高效沟通的礼仪技巧与实践
- 生态种植技术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 2025年度国际招投标管理服务合同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4 网络病毒和恶意代码分析与防御
- 账期协议书账期合同书
-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阶段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工程防渗漏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
- 牛津3000核心词汇表注释加音标1-4 完整版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件
- 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冷喷涂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