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完整版本_第1页
敦煌莫高窟完整版本_第2页
敦煌莫高窟完整版本_第3页
敦煌莫高窟完整版本_第4页
敦煌莫高窟完整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敦煌莫高窟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知识第壹章

敦煌莫高窟的产生及发展历史敦煌莫高窟迄今已有1643年的历史。

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

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外貌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第贰章莫高窟雕塑

莫高窟因系沙砾性岩石,质地疏松,不宜雕凿,所以佛像多为敷彩泥塑。现存2415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

九层楼,洞窟编号第96号,内有一尊大佛,这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为“北大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球之冠。南北朝时期莫高窟259窟禅定佛北魏

北魏时期佛像,在艺术表现上,以259窟第三龛的禅定佛像最佳,佛像神态庄静含蓄,造型宽厚凝重,阴刻的衣纹流畅明了,面部端庄俊秀,嘴角微微含笑,深沉恬静,是北魏精品。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隋唐时期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莫高窟第445窟盛唐莫高窟第130窟盛唐敦煌盛唐第45窟菩萨。这尊菩萨高髻、蛾眉、红唇、身段婀娜,肌肤柔软,手臂修长,神态端庄温情。敦煌盛唐第45窟,阿难。佛的小弟子,身体微扭作S型,嘴唇的棱角和眉眼的曲线,显示出年轻单纯。第328窟阿难。塑造于盛唐,阿难,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喜庆,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侍佛二十五年,多闻佛法,长于记忆,故称“多闻第一”。此身塑像保存完好,将阿难塑造成一踌躇满志的少年弟子形象。

莫高窟的浮塑以装饰性为主,用来表现洞窟中附属于龛、窟顶和佛坛等的装饰部分,形式大都是仿照木构的建筑部件,上施以色彩或彩绘纹样,到五代、宋时还进行贴金、描金,使泥塑的窟、龛、佛坛等平添建筑的真实感,给彩塑和壁画增添了装饰效果。

影塑通常将背面粘贴于墙壁上,正面凸起呈高浮雕状,主要为装饰性的,用来衬托主像圆塑。成群影塑的上色,符合均衡、对比、变化的要求,与周围的背景和谐统一,浑然一体。浮雕和影塑第叁章

敦煌莫高窟壁画莫高窟壁画分类1、佛像画2、经变画3、佛传、本生、姻缘、寓言故事4、供养人画像5、山水画6、装饰图案画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手法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敦煌壁画-盛唐-217窟-南壁《法华经变》民族传统神话题材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比喻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鹿王本生图壁画96CM×385CM北魏敦煌莫高窟257窟

本生故事是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生前所经历的许多事迹。释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一个小国——迎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传说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很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脱,后来成了“佛”。“鹿王本生”是说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1981年中国动画《九色鹿》

供养人画像所谓“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男供养人莫高窟第409窟(西夏)东壁南侧供养人像列莫高窟第428窟(北周)东壁南侧下方第肆章藏经洞

1900年5月26日,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这座蕴藏丰富、包罗万象的古文献文物宝库中,满贮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文献文物资料约五六万余件。其中大量佛教、道教、儒学和其他宗教经典著作;还有大量的经、史、子、集、诗、词、曲赋、通俗文学及水经、地志、历书、星图、医学、数学、纺织、制糖、酿酒、棋经等,中华文化的精品珍奇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同时还有大量民间买卖契约、借贷典当、帐簿、户籍、信札、状牒等等。这些文献典籍的文字用汉文、藏文、梵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等文字写成,汉文最多,藏文次之。文书中还有唐、五代、宋时期的印刷品。1900年,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清廷腐败、国家无度。六月,美、英、法、德、俄、奥、意、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八月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京城陷落,皇室出逃,大批国宝、文物被肆意破坏、掠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时间几乎与此相同,敦煌遗书连同中国大地的众多珍宝,正是在这混乱时期频繁遭到列强探险家的巧取和掠夺。

敦煌藏经洞和摆在洞窟甬道上的经卷斯坦因于1907年1961年莫高窟更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进行全面的维护,加固了南北两区长达4千米的栈道,并修筑防沙墙,安装洞门和电力照明设备。有关莫高窟文物的整理、研究也不断有新的发现,国内专家相继出版了重要的论著。如今,莫高窟逐渐为人所知并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敦煌学也成为一门国际公认的显学。王道士改修的唐玄奘像龛藏经洞文献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洪辩像-晚唐一个小小的洞窟,在封闭和开启、充盈和空虚之间,传承了千年时光中多民族、多地区精神求索和变迁的史料证据,浓缩了中华民族辉煌、屈辱和复兴的历史。围绕敦煌藏经洞建造、封闭、发现、流失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难解的历史谜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