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范文三篇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20xx年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国有资产及自然资源总量截至20xx年底,纳入我市国有资产报告统计范围的单位(企业)共计312户,国有资产总额2,499,370.54万元,负债总额923,795.48万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1,575,575.05万元。土地总面积68.25万亩(4.55万公顷),其中:农用地34.65万亩(2.3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0.77%;建设用地20.10万亩(1.3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9.45%;非利用地13.5万亩(0.9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78%。汉水流经我市的流程为137.7公里,境内5公里以上河流135条,年均自产水资源总量11.569亿立方米,大小湖泊45个,常水位水面面积37.3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12个,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下湖泊33个,无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林地面积798.10公顷,森林覆盖率95%;发现矿种3个,其中:已查明页岩矿资源储量44.10万方;灰岩矿资源储量7760.16千吨。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一)总体资产负债1.国有资产总量。截至20xx年底,我市纳入统计范围的国有企业3户,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571,300.00万元,负债总额637,200.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934,100.00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40.55%;实收资本249,800.00万元,全部为国有资本;国有资本应享有权益934,100.00万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8,049.33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0,281.17万元,实际上缴税费568.55万元。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20xx年度上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企业共13户,预算收入数为1407万元,纳入20xx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项目共3项,预算支出数为1407万元,年度实现预算收支平衡。(二)国有资本投向、布局与风险控制情况1.国有资本投向情况。20xx年国有企业完成单个投资项目投资1000万以上的项目5个,总投资额10,174.6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11个,投资额9,900.00万元;棚户区改造项目5个,投资额22,704.00万元。2.国有资本布局情况。截至20xx年底,我市录入湖北省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的国家出资企业3户,实收资本249,800.00万元,同比增加11,000.00万元,可比增长4.61%,全部为国有资本。3.风险控制情况。一是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企业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公司“三重一大”相关决策的前置条件,从源头上、制度上做好风险控制;二是稳健开展各类业务,严格落实投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建立重点对外投融资项目集中会评审制度,三是严格规范财务管理,按照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实行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督。20xx年我市国家出资企业未发生危及国有资本安全事件,实现了全年经营零风险。(三)国有企业改革情况坚持“规范有序、体现激励、平衡适当、平稳过渡”的原则,按照“人员脱钩、机构改制转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确定经营层,完善公司治理”的“四步走”改革方针,全面完成了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天力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市兴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市兴天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等4家市属出资投融资企业改革工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天门市国有企业改革、整合全市国有资产的总体部署,结合全市的发展规划和实际,将全市各工业园区投资公司进行改制重组,组建了天门市园区投资有限公司;整合全市水利系统资产资源组建了天门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将原住建委所属天门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脱钩改制。通过市城投公司收购湖北大象汽车公司并实行增资扩股成功引进徐工集团落地天门,促进了我市新能源汽车工业、环卫特种车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四)国有资产监管情况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和全市国企改革总体要求,健全市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建立分工协作、有序制衡的企业决策、监管、执行体系。2.加强国有企业监管。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依法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把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坚持以管资本为主,逐步改进国有资产监管的方式和手段。3.严格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按照合理、分类、定量的原则,结合我市国有企业实际,进一步完善全市企业国资监管制度,建立考评机制,年初确定企业经营目标报市政府审批后与企业签订目标责任状,年终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考核,评定等次,作为薪酬兑现依据。4.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国企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完善企业党支部建设,指导督促各企业将党建工作纳入了企业章程,明确了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真正实现党管国企的格局。(五)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情况1.国有资产处置情况。20xx年度,通过进场交易以挂牌出让方式共处置土地资产4宗,面积435.07亩,成交金额30,366.38万元,进场率100%;实物资产处置成交金额4,930.13万元。2.国有资本收益分配情况。20xx年度向市级财政上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91.60万元,占年初预算任务的100%,其中:上缴利润收入581.60万元、分红收入1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91.60万元,其中:资本性支出591.60万元。(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存在的问题:一是部门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和各类融资平台转型需稳步推进;二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有待提高;三是国资监管机构力量配备薄弱,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有关建议:一是稳步推进实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全部国企的分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三是加强国资监管机构干部队伍建设和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从根本上实现以“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三、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一)总体资产负债截止20xx年底,我市金融企业户数1户,无下属子企业;资产总额52,485.63万元,负债总额18,719.18万元,所有者权益33,766.44万元,实收资本28,900.00万元,其中,国有资本22,185.00万元,国有资本应享有权益25,919.12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205.67万元,实现净利润522.13万元,上缴税金138.75万元。我市金融类企业1户,即天门市兴天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为我市唯一政策性担保机构。该企业成立于2004年,已经连续合规经营14年,资金主要用于担保业务,具备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能力,经营业绩突出,对受保项目具有完善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追偿与处置机制。(二)国有企业改革情况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国资办〈天门市投融资企业改革方案〉的通知》天政发[20xx]11号文件要求,公司已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建立了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支付和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完善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管理结构,纳入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监管。(三)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情况该国有金融企业近五年暂未向出资人分红。20xx年我市建立并试运行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xx年正式开始执行。20xx年按照国有资本预算制度,企业上缴国有资本股权分红收益220万元,收到国有资本预算支出220万元,用于企业资本性投入;20xx年企业上缴国有资本股权分红收益68万元。(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存在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业通过信贷紧缩政策减少信贷投放,审贷批贷更加严格审慎,直接缩减续贷企业的申贷额;二是银行业有选择性地退出其内部认为有风险的行业和企业,如粮棉油行业和经营困难的企业;三是有意识地控制与担保公司合作,或增加担保贷款限制条件,控制担保额度等提高准入门槛;四是利用放贷职能将企业原有抵押贷款强行转为担保贷款,转嫁风险等。建议:一是对于出现问题的担保贷款,银行也应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责任,特别是对于政策性担保机构在银担合作中,银行也应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责任,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合作双赢。二是提高担保放大比例,充分发挥地方商业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渠道作用,争取地方商业银行上级行提高担保贷款放大倍数。三是协调银行业降低与担保行业合作门槛,放宽部分入围指标,在担保行业入围年审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一)国有资产总量截止20xx年底,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875,584.91万元,负债总额267,876.30万元,净资产总额607,708.61万元,占有使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共计308户。(二)相关管理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一是通过完善信息化管理,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二是通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制度,促进了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和资产收益管理1.国有资产配置管理。20xx年度共审批行政事业单位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办公家具、车辆等资产共计44,382台/套,涉及预算资金29,493万元。2.国有资产处置管理。20xx年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大型设备及其他国有资产进行了公开处置,缴入国库资金656万元。3.国有资产收益管理。20xx年国有资产收益完成全年任务数5,313.00万元。其中:资产出租出借收入1,465.00万元,资产处置收入635.00万元,其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3,213.00万元。(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存在的问题:一是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单位日常资产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资产管理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四是资产权属不清,产权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五是债权债务数额大时间长;六是会计核算不规范。有关建议:一是完善单位基础信息,夯实管理基础;二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三是强化日常管理,确保账实相符;四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债权债务管理。五、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结合“多规合一”试点,高标准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园区和乡镇工业小区集中,住宅向社区、新农村点集中;新增建设用地尽量少占耕地,能占存量地不占耕地,能占劣质地不占优质地,不断优化用地结构,为经济建设预留发展空间。(二)改造生态环境质量1.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二是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自建模式和以奖代补土地整治项目,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2.深入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市创建活动,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3.优化土地政策供给,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完成治污截污工程,打好攻坚战。一是启动了以城区“四湖六河”水系连通为主的生态修复项目。二是实施以天门河、九条河截污清淤为主的黑臭水体“清零”计划。三是启动以23个乡镇污水厂建设为主的“净水”工程。5.修订调度方案,打好碧水长流保卫战。编制和修订编制了《天门市水资源水生态补水调度方案》、水情调度方案。6.加强与周边县市沟通,打好生态长效持久战。(三)推进生态文明等相关重大制度建设1.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天门市建立河长制实施方案》和《关于明确河长制工作任务和职责的通知》,出台了《天门市湖泊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等9个工作制度,编发反映工作动态的简报11期。2.从林权制度改革、大数据管理等多个方面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1.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一是实施河湖长制,做到工作方案、组织体系和责任、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四个到位”;二是实施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发挥价格杠杆、平台、和工程“三个作用”;三是实施长江经济大保护战略,达到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取水口达标建设、保障措施“三个规范”。2.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一是科学制定森林资源资产保护利用规划;二是逐步健立生态环境责任考核评价、责任追究机制;三是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五)存在的问题一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二是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缺位,三是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水生态试点项目资金缺口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范文(二)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市政府委托,现就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全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及成效近几年来,我市积极探索,锐意创新,规范运作,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国资监管体系建设、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监事会试点、经营业绩考核等工作都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截止20xx年底,全市国有资产总额2312.8亿元,达到国资委成立时的4.5倍,年均增长35.03%;所有者权益合计426.9亿元,达到国资委成立时的3.6倍,年均增长29%;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由20xx年的95.85%上升到20xx年的99.78%。20xx年,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实现利税37.34亿元,比上年增长26.78%。今年一季度,市属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75亿元,同比增长45.5%;实现利税2.17亿元,同比增长434%。我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做法先后被《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多次在全国和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我市荣获全省国企改革攻坚突出贡献奖,市国资委先后获得“全国企业兼并破产与职工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国企改革攻坚先进集体”、“市国企改革先进集体”等多项奖励。(一)统筹谋划,建章立制,积极构建国资监管新体制建立和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也是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必然要求。市国资委组建以来,着力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上促进国资监管,规范国企运行。一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我们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法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国有产权交易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52个规范性文件,使全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特别是我市建立的聘用中介机构办法,按照“市场化运作、管用分离”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规范了国资监管和国企改制中聘用审计、评估、法律、招标等中介机构的行为。此举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省、市学习借鉴了我市的做法。二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统计评价体系。我们组织了全市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并对全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国有资产统计评价体系,实行月报、季度分析、半年和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不仅快速准确地反映了全市国有经济运行状态,也为全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三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体系。我们建立了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国有企业运营中需要报告和备案的内容、程序、时间等做出具体规定;制定了《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和《市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并进行试点,既规范了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也激发了企业领导的积极性,收到良好效果;我委和市委组织部还联合印发了《市属企业重大损失领导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了责任追究的内容、方式和程序,对增强企业负责人责任意识、防止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促进企业科学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是建立了国资监管运营体系。为落实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我市建立了以授权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国资监管运营体系。充分发挥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和市城投集团公司等资本运营平台的作用,筹措改革成本,扶持企业发展。全市初步形成国资委——资产经营公司(国有独资集团公司)——企业“三级框架”国资监管运营体系。(二)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1、全市国企改制工作目标全面完成。近几年来,我市把深化国企改革、促进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克服种种困难,采取切实措施,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规范、按程序操作,赢得了全市国企改革攻坚的全面胜利,并在许多方面获得重大突破。20xx年以来,全市共完成265户国企改制。其中,股份制96户,政策性破产17户,破产关闭54户,兼并收购33户,人资分离32户,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33户。通过改革改制,安置职工17.9万人,处置金融债务65.3亿元。到20xx年底,全市国企改革完成面累计已达到98.5%,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国企改革工作目标。2、政策性破产工作圆满完成。政策性破产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20xx年我市要实施14个政策性破产项目,其数量相当于国家实施政策性破产10年间我市项目之和的两倍。面对艰巨的任务,我们紧紧围绕“按照国家政策妥善安置职工,依据法律法规处置破产财产”两条主线,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化解政策瓶颈,全力推进政策性破产工作。20xx年7月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项目下划我市实施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孙清云书记和陈宝根市长任组长的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工作领导小组,并选调10多名局级领导和50多名业务人员驻厂开展工作。市政府领导和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局等部门领导亲自坐阵,现场研究解决问题,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唐华集团政策性破产工作。20xx年全市政策性破产14个项目17户企业涉及的34个案件,全部在年内实现了破产终结,共安置职工7万多人,处置金融债务46亿元。其效率之高、难度之大、安置职工人数之多、处理上访问题之妥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3、依法破产和人资分离工作成效显著。为探索困难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途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特困企业职工安置暨依法破产”试点,加大对“三无企业”改制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市先后使用2.17亿元财政资金,使54户国有困难企业通过关闭破产完成改制,6300多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特别是20xx年我市实施了市属局级公司西安国际经贸公司的依法破产,化解处置了长期积淀的1.84亿元金融债务。与此同时,我市依托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对西安淀粉厂、高陵氮肥厂等30多户企业实施了“人资分离”,探索出一条先安置职工、再盘活资产和处置债务的改革路径,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4、培育资本市场和上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市在推进民生股份、开元股份两个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出让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20xx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市精心策划,规范运作,圆满完成了西安旅游、西安饮食、标准股份、天地源股份、交大博通等5户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当年国家股权益由股权分置改革前的18.7亿元提高到30亿元,增幅达60.4%,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随后,我市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监管,积极推进上市公司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我们全力推进陕鼓动力重组上市工作,经过3年多坚持不懈的精心运作,完成了上市各项工作,陕鼓动力股票4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我市还通过将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的办法使经发地产、曲江文化投资集团等企业力争实现“借壳上市”。同时,我们积极培育秦华天然气、水业集团、五环股份、高科建材等国有优势企业加快重组上市步伐。5、分离企办中小学移交工作全面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国企改革中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的一项工作。20xx年以来,我市先后完成了央属企业、铁路系统及省、市属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移交接收工作,共接收中小学114所、幼儿园8所、医院3家、中等专业学校2所,接收人员1.9万人,为企业实现主辅分离、做精做强主业提供了可靠保障。我市企办中小学移交接收工作受到省上表彰。针对移交工作中存在的人员、资产和费用等问题,我们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组织召开现场会或专题会协调解决问题,使移交接收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对全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了调查摸底,拟定了《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选择西玛电机、泵阀总厂等企业开展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试点工作。20xx年,我们制定了《中央政策性破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意见》,对企业移交工作进行了规范,并按照“成熟一户,移交一户”的原则,完成了3538厂、3507厂、794矿等3户中央政策性破产企业社会职能移交接收工作。(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工作1、积极构筑资本运营平台。20xx年9月,我市在全省率先组建了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工业国有资本的运营平台。为了加大资产整合和工业再造力度,发挥“聚集效应”,我们先后将63户工业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划转到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划入企业总资产90亿元,职工近10万人。5年多来,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经过多方努力,基本完成了划入企业的改制重组,并整合出4000多亩土地。该公司还发挥融资功能,贷款7亿元,取得20亿元授信额度,折扣处置金融不良债务2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理顺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营运体制,促使其成为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的资产运营和融资机构。近几年来,城投集团系统先后成功推进了公共交通、天然气、污水处理等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提升了市政公用企业的运营效益和管理水平。20xx年,我市整合组建了建工集团和水务集团,还将财政投资的金融类国有资产归并组建了市投资控股集团,这3户企业将成为本行业国有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的有效平台,对我市推动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市政公用行业资产重组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行业的国企改革,把引进资金同转换经营机制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xx年,我市引入深圳、香港等地资本6500万元,组建了西安公交巴士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圆满完成市天然气总公司的资产重组,引进资金7.4亿元。作为西北地区公用行业最大的国企改制项目,市天然气总公司与香港中华煤气合资组建的西安秦华天然气有限公司,运营几年来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07年,我市整合市政一公司、市政二公司并吸纳社会资本,成立了市政建设集团公司,不仅实现了企业机制与体制的创新,而且提升了我市市政施工企业的资质和核心竞争力;2007年,我市在污水处理单位“事转企”的基础上,整合组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同时,实施了污水处理企业TOT改制,通过招标方式引入天津环保股份公司,收回资金6.4亿元,并取得良好的经营效果;20xx年,我市以自来水总公司改制为基础,整合城市供水与污水处理企业资产和资源,实施了“西安水业资产重组”并取得实质性进展;20xx年,市政设计研究院完成“事转企”之后,积极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将企业改制为职工出资的有限公司,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转换,迈出了研究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坚实步伐。3、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工作成效显著。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我市在20xx年将市机电局、化工局、轻工局、建材总公司、纺织总公司、冶金公司等6个工业企业主管部门整合为轻纺建材和机电化工两个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基础上,20xx年又将这两个资产管理公司合并为市机电化工(轻纺建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其管理的集体企业划归市工业联社管理;我市还将唐华宾馆、城墙景区以及“事转企”后的文化艺术团体等国有企业划归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将西安饮食国有股权划归西旅集团持有,将唐城集团、光华酒店、光华宾馆等企业划归西旅集团管理,使西旅集团成为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的西部最大旅游服务企业;将公交总公司、天然气总公司、热力公司等9户企业划入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总公司;将西安现代农业总公司划归经开区暨经发集团实施管理和运营。这些企业和资产整合举措为在全市范围内整合国有资产和经营项目奠定了基础。根据市委、市政府“形成大产业,建设大市场”战略要求,我市以优化经济布局结构为主线,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先后组织实施了30多个重大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项目,引进各类投资200多亿元。其中,陕鼓集团20xx年分别对西仪集团和西安锅炉总厂进行了重组,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使重组企业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实现了扭亏为盈。20xx年陕鼓动力重组上海鼓风机有限公司,有力地推动了陕鼓动力上市和陕鼓集团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目标的实现,也开创了我市优势国有企业重组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先河;西化“双三○”搬迁改建暨资产重组项目已完成立项、安评、环评以及同战略投资者延长集团签署重组协议等工作,目前正在按3月份市政府研究决策的方案组织实施,投资55亿元的3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烧碱大型基础化工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投资52亿元的国电集团重组西郊热电公司三、四期扩建工程项目,在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后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为做精做强标准集团,西安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先后将西安电梯厂、西安锻压机床厂、中国机床总公司西安公司、西安电器开关厂等4户企业划入标准集团,经过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不仅扭转了这些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而且为优质资产注入标准股份实现再融资创造了条件;中水投集团投入9000万元收购延河厂破产资产,并投入3.3亿元实施技改扩建,20xx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105%,迈出了将风力发电产品制造引入西安、实现年产值20亿元目标的重要一步;唐华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在圆满完成政策性破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谋划纺织产业整合重组及搬迁改造工作,研究确定了《西安三棉公司等五户企业整合改造搬迁总体方案》,西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组建后,将加大搬迁改造整合工作力度,促进传统纺织业的升级换代。近几年来,我市还推进了西京饭店——上海锦江国际酒店、焦化厂——天朗地产集团、建国饭店——北京首旅等重大资产重组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在我市乃至更大层面上进行产业整合及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促进作用。(四)大胆探索,科学创新,不断提高国资监管工作水平1、加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国资委成立以来,我们始终把业绩考核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重要抓手,在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和《市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近年来,我市按照两个《暂行办法》先后在西旅集团等20户企业开展了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试点,按照各企业分类指标完成情况,确定考核等级和企业负责人的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并严格跟踪监控,有效地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2、积极稳妥地推进外派监事会试点工作。实施外派监事会制度是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实际,出台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实施意见》,在标准集团等3户企业实施派出监事会试点。外派监事会开展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核查涉及的资产总量99.6亿元、投资子公司(项目)24个,重点抽查投资资金24.97亿元,发现问题资金6.74亿元,查出违规核算资金5.17亿元,揭示投资亏损3934.21万元,调整所有者权益975.65万元。我们还制定了《市属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对高科集团等8户企业的内控制度运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同市审计部门一起对2户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年度经济责任审计。3、切实加强产权管理工作。为加强国有产权管理,我市制定了《市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暂行规定》、《产权交易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法规性文件,认真落实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核销、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规定,严格审核监管企业资本金变动、产(股)权转让和资产评估,进一步理顺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与投资行为,有效遏制了企业随意对外投资,解决了企业在资产报废和处置中违规操作及场外交易等行为,使市属国有企业投资决策行为更加科学合理。我们积极推进产权交易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在法院查封资产交易、报废资产处置、金融债权转让以及股权集中托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5年来,全市完成产权交易321宗,交易额28.89亿元,国有产权交易进场率达到100%。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总体来看,近几年全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态势良好,成效显著,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十二五”期间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同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加强地方国资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相比,同全国其他城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力度相比,同全市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相比,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作压力依然很大,有些问题需要引起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并应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一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部分职责不到位,事权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比较突出。尽管我市在理顺国资监管体制上做了许多工作,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仍存在着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出资人监管制度有的落实不到位,难以全面实现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要求。二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和企业改制后续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在全市面上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后,市属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实施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的任务依然很重。同时,早些年部分改制企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遗留问题较多,信访稳定工作的压力很大。三是国资监管新方法的推行难度很大,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国资委成立以来,根据我市国资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借鉴其他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推动了重大事项报告、外派监事会、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监管制度和手段,但由于国资监管体制不完善,加之部门利益制约,导致这些监管措施落实难度很大。三、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全市面上国企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后,我们适时提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实施战略性“三个转变”:即从主要抓企业改革改制向抓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从主要抓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的改制重组向推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大重组大整合转变;从主要抓直管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向加强市属所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转变。我们把2010年确定为“产业发展年”,并明确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实施战略性“三个转变”,以优化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为主线,突出抓结构调整,突出抓产业发展,努力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带动力和竞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一)认真贯彻《企业国有资产法》,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20xx年5月颁布实施的《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市要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加强地方国资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资监管机构“三定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由国资委依法代表政府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考虑产业整合、资产重组及资本运作,条件成熟时将各部门和“四区两基地”的企业国有资产及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逐步纳入市国资委监管范围,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要按照《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要求,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和市级有关部门、局级公司批准成立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问题,并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外派董事会试点。同时,要稳步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积极探索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的有效途径。(二)全力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我们要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实际出发,对市属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资本结构、主营业务、发展态势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修改完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案,促进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今年我委《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指导意见》确定了陕鼓集团、标准集团、西化集团、西旅集团、中水投重组延河厂、国电重组西郊热电、纺织产业整合、水业资产重组、高科集团、经发集团、曲江文化投资集团等12个重大资产重组和产业整合项目。我们将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这些项目的实施,指导和帮助这些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快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步伐,积极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要积极做好建工集团、水务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组建和运行工作,充分发挥资本运营平台的作用。同时,要加快优势企业重组和上市步伐,支持交大博通股权置换和优势企业“借壳上市”,继续做好秦华天然气、五环股份、高科建材等企业的培育上市工作。(三)积极探索国资监管的有效途径,开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新局面一是严格按照《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和《市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做好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工作。从今年开始,在市属国有企业中全面开展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工作。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还将从今年开始对7个市属局级公司实施经营业绩考核。二是尽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协调市财政局研究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和收益收缴管理办法》,报请市政府研究同意后,逐步开展市属国有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与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国有资本出资人权益。三是全面开展外派监事会工作。市编办已落实外派监事12名,我们将从今年开始在监管企业中全面推行外派监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企业财务情况、经营状况,以及重大投资、战略重组等重大决策的监督,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范文参考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省本级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省本级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情况(一)基本情况截止到20xx年底,纳入省本级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的独立核算企业共计1314户,职工人数28.8万人,资产总额6417.7亿元,同比增幅7.1%;净资产2239.1亿元,同比增幅6.4%;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488.3亿元,同比增幅7.7%;资产负债率65.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20xx年实现营业收入2619.6亿元,同比增幅0.2%;利润总额71.7亿元,同比下降38.9%;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3.9%,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20xx年实际上缴税金总额132亿元。省本级企业国有资产主要分布在国资委系统、财政系统、交通系统和宣传文化系统,占省本级资产总额、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的比重均超过九成,其中国资委系统所占比重最大,超过一半(见附表2)。此外,省政府还出资参股了中国五矿等近10户中央企业,分别由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及其相关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参与股权管理活动。(二)主要特点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省本级国有资产的运营质效不断提高,保值增值能力不断提升,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1、社会贡献有效提升。省本级国有企业攻坚克难,持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20xx年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是20xx年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时的4.1倍、4.7倍、2.8倍、1.7倍,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xx-20xx年省本级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年均在104%以上,创造税收累计达1200亿元,成为省本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1-20xx年省本级企业完成国有资本预算收支22.9亿元,其中划转到公共财政预算1.5亿元。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保障就业、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救灾保电和社会捐赠等方面勇挑重担、率先垂范,在关键领域、关键时刻发挥了顶梁柱作用。2、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主动调整国有资本战略布局,推动优质资产、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集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先后组建了有色、广电、湘煤、黄金、报业、出版、新天地、基础投资等大集团,实现了一批支柱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华菱与米塔尔实施战略合作,中联重科实现整体上市,长丰集团成功引进广汽、三菱、菲亚特生产基地来湘布局,钢铁、机电、工程机械等产业板块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化转型。在全国率先启动央企对接,积极引进中国五矿、中国建材、中国诚通等一批优强央企参与省本级国企改革、战略合作,有效促进了结构调整。湘投控股、发展投、高新投、基础投积极搭建科技与资本融合平台,助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省政府重要的投融资平台。文化类国有企业打破行业界限深度整合重组,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加快。3、骨干企业加速发展。按照“大集团整合、大集团融资、大集团发展”的战略思路,省本级重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xx年底,省本级企业中资产过百亿的一级企业有18户,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有7户,4户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华菱集团具备年产钢2200万吨生产能力,排名全国前十大钢企之列;中联重科在全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2、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7;出版集团进入世界出版企业50强,排名全球第7;建工集团年施工能力1000亿元以上,连续11年入选“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轻盐集团、新天地民爆均已进入全国同行业前3名;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报业湘军、路桥湘军等一批“湘军”品牌享誉全国。走出去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初见成效,涉及项目20多个,标的投资1000亿元以上,中联重科布局白俄罗斯工业园,建工路桥进军东盟非洲高速公路。二、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情况(一)多措并举,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一是政策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先后出台有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多件,基本实现了国资监管工作“4321”系统全覆盖。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规范。指导企业依法厘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面向全国集中遴选138名专家,建立外部董事库,积极推进以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推动国企决策治理模式变革。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资本职业产权代表制度,推进职业化、专业化。三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工作深入推进。在徐守盛书记、杜家毫省长的亲自部署推动下,按照“直接移交、暂缓移交、依法退出、委托监管”四种类型,今年加快推进43个省直部门与下属企业脱钩移交工作,涉及企业131户、总资产2250.8亿元、职工3万人。第一批共有62户企业实行了“两分开”,其中直接移交39户、依法退出23户,推进省本级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覆盖取得阶段性成果。(二)多策并用,国资监管方式不断改进。积极探索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新模式和新方法。一是完善授权管理。积极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突出公司章程管理。加快简政放权,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修订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交还企业更多自主权。修改完善产权流转处置规定,根据规模大小授予企业产权处置自主权。建立实物资产进场制度及资产处置商务平台,推进阳光交易。二是注重分类管理。按照公益类、功能类、竞争类三个类别,对30户省管企业进行了分类。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的意见》的要求,着力推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由集中统一管理向分层授权、分类管理转变,其中,省国资委下放了8户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取消了22户企业领导人员的任前备案事项。三是规范薪酬管理。建立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目标管理和对标管理相结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的考核分配制度。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调整降低不合理收入,其中,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与职工收入差距从20xx年的19.9倍降到了20xx年的6.3倍,20xx年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下降8.9%,职工收入增加6.7%。出台《湖南省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三)多管齐下,国资监管手段不断加强。注重监管的科学性,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确保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断强化对企业资产、财务状况进行日常动态监测监督,建立企业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制度、重点企业综合分析和企业重大事项综合协调机制。牢固树立“经营依法、决策问法”理念,制定企业重大事项法律审核办法,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二是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认真落实中央“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督促指导企业全面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企业领导人员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纳入厂务公开重点事项,确保有效实施。三是健全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省政府外派监事会的监督职能,13年来累计开展专项检查和集中检查720余次,提交各类报告800余份,共计揭示企业问题和风险4160条,提出意见及建议3870条,核实不实资产170余亿元,核实不实效益90余亿元。加强纪检监察,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效能督查,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违纪人员,为国企健康发展和国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四)多方联动,国有企业改革稳妥推进。20xx年以来,坚持同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上轮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企改革有进有退、以退为主、进退有序,上轮省本级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涉及1173个改革项目、50万名职工,大部分劣势企业淘汰退出,部分骨干企业得到优化提升,解决了一大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和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切实维护了全省稳定大局。二是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加快推进。抓好改革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20xx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涉及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和省管企业功能分类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也相继出台。推进四项改革试点,大力推动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企业重组整合、深化混合制改革、分离办社会职能等四项试点工作,组建了湖南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拟定了省属国有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海南客运服务考试题
- 吉首大学《基础乐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操作系统原理实验》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配器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行草临摹》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CG插画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大众保养套餐合同范本大全
- 2024年大楼车库出租合同范本
- 藏族民宿合伙人协议书范文
- 盐酸安全知识培训
- 万盛关于成立医疗设备公司组建方案(参考模板)
- 停线管理规定
-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阅读题及答案(一)
- 大型展会对城市会展业发展影响文献综述会展专业
- 乡镇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责
- 机组启动试运行工作报告
- 礼仪队工作计划三篇
- 互补输出级介绍
- 中波广播发送系统概述
- (完整版)管道代号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