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图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经历从猜想到论证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初步体会几何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3.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教学重点1.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2.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教学难点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图形与几何知识,掌握了一些探索和证明图形几何性质的方法,本节开始,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常见图形.观察下列图片,从中能否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师生活动】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用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平行四边形的原型,进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经历将实物抽象为图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吗?【师生活动】学生回顾小学所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师生一起讨论.【新知】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可以看作是判定,也可以看作是性质,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判定:∵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思考】我们用符号“△”与三个顶点字母表示三角形,对于平行四边形,我们也有类似的表示方法吗?【师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新知】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注意:当表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时,字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顺时针、逆时针排列均可.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元素:如图,AB和AD,AD和CD,CD和BC,BC和AB是▱ABCD的四组邻边.AB和CD,AD和BC是▱ABCD的两组对边.∠B和∠A,∠A和∠D,∠D和∠C,∠C和∠B是▱ABCD的四组邻角.∠B和∠D,∠A和∠C是▱ABCD的两组对角.【设计意图】结合图形给出定义,强调定义的作用,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表示方法.【问题】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除此之外,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性质呢?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它,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它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和你的猜想一致吗?【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动手画出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观察、度量,发现:AB=CD,AD=BC;∠B=∠D,∠A=∠C.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追问】你能证明这些猜想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猜想涉及线段相等、角相等.我们知道,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为此,我们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两个三角形,通过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学生根据分析,小组讨论,完成证明.【答案】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B=CD,AD=CB,∠A=∠C,∠B=∠D.证明:如图,连接B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ABD=∠CDB,∠ADB=∠CBD.∴∠ABD+∠CBD=∠ADB+∠CDB.即∠ABC=∠ADC.又∵BD=DB,∴△ABD≌△CDB(ASA).∴∠A=∠C,AD=CB,AB=CD.【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证明猜想,让学生体会证明思路中的分析方法及数学问题的转化思想.【思考】不添加辅助线,你能否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明其对角相等?【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作答,教师巡查纠错并讲解.【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A+∠B=180°,∠A+∠D=180°.∴∠B=∠D.同理可证明∠A=∠C.【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证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新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符号语言:∵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CB,∠A=∠C,∠B=∠D.二、典例精讲【例1】如图,在▱ABCD中,(1)若∠B=40°,求其余三个角的度数;(2)若AD=8,▱ABCD的周长为24,求其余三条边的长度.【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作答,请两名学生代表板演,教师讲评.【答案】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40°,∴∠D=∠B=40°,∠A=∠C,AB∥CD.∴∠A=∠C=180°-40°=140°.(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8,∴BC=AD=8,AB=CD.∵▱ABCD的周长为24,∴BC+AD+AB+CD=24.∴2AB=2CD=24-8×2=8.∴AB=CD=4.【归纳】在平行四边形中,可“知一求三”: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一个内角的度数,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求出其余三个内角的大小.【设计意图】通过例1,考查学生能否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掌握.【例2】如图,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作答,请一名学生代表板演,教师讲评.【答案】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B,∠A=∠C“∵DE⊥AB,BF⊥CD,∴∠AED=∠CFB=90°.∴△AED≌△CFB(AAS).∴AE=CF.【设计意图】通过例2,考查学生能否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掌握.三、探究学习【追问】例2中DE=BF吗?【师生活动】学生回顾例2的解题过程,根据△AED≌△CFB得DE=BF.【设计意图】结合例题的进一步追问,引出下面要学习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问题】如图,直线a∥b,c∥d,c,d与a,b分别相交于A,B,C,D四点,AB和CD相等吗?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作答,教师总结.【答案】相等,理由如下:∵AB∥CD,AC∥BD,∴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AB=CD(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归纳】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思考】如图,如果直线a∥b,c⊥b,d⊥b,那么AB和CD相等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作答.∵c⊥b,d⊥b,∴c∥d,即AB∥CD.∵AC∥BD,∴根据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得AB=CD.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总结结论: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新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图,a∥b,A是a上的任意一点,AB⊥b,B是垂足,线段AB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设计意图】结合具体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思考】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和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有何联系与区别?【师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基础,它们本质上都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任何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存在的、唯一的,都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最短的线段的长度.【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基础,加深对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理解.四、典例精讲【例3】如图,直线a∥b,点A,E,F在直线a上,点B,C,D在直线b上,BC=EF.求证S△ABC=S△DEF.【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作答,教师指导.【答案】证明:如图,作AG⊥b,DH⊥a,垂足分别为点G,H.则S△ABC=BC·AG,S△DEF=EF·DH.∵a∥b,AG⊥b,DH⊥a,∴AG=DH.又∵BC=EF,∴S△ABC=S△DEF.【归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