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水与水体运动近四年高考题_第1页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水与水体运动近四年高考题_第2页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水与水体运动近四年高考题_第3页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水与水体运动近四年高考题_第4页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水与水体运动近四年高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0401自习任务1、一节自习。2、做完大气、水、地质、部分高考题,结合答案进行改题。3、做完高考题之后进行改题梳理,做思维式作业4、必备知识要建钩子,勾到自己之前构建的认知基础体系(知识体系)5、能力素养要回到应考指导p2-p11;p26再研究内化,理解核心素养具化为具体技能的应用。2024届二轮水与水体运动近四年高考题专题二水与水体运动(物质与能量)2.规律小结(1)陆地水:本专题内容属于主干知识,其中陆地水体部分更能承载高难度、多角度设问的试题,属于高频(甚至是逢卷必考)、高分值、高难度考点。陆地水体部分在综合题和选择题部分出现的频率都很高。高考几乎每年都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但近年来的具体考向有了明显的改变。就考查方向而言,近几年直接考查水循环过程的题目减少,而考查陆地水体的补给转化以及河流与湖泊水文、水系特征的题目越来越多,考查形式也越来越灵活,复习时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2)海洋水: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也属于主干知识,由于该部分内容相对单调,难以组织相关材料命制多角度、高难度的试题,所以考频较低。命题多作为选择题的部分选项来考,但具备命制综合题的潜力。3.命题趋势(1)水循环、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与湖泊的水文特征仍将是高考的重点,将来可能会出现三个趋势。一是从特征、关系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可能会加重水系、水文演化的考查;二是从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对水循环、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与内外力作用、植被、气候等要素的关系进行综合考查;三是对知识的考查越来越具体、细致,这个趋势将会继续延续。(2)海水的性质与运动的考查比例会上升。随着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研究将成为重点,海水的性质将会成为高频考点,洋流考查的可能性(包括成因)会提高,海水的其他运动形式也会成为新的考点。新课标新教材中关于海一气相互作用、海水性质和运动等知识点的加入会使海水部分内容更加丰富,更容易承载多角度、高难度的试题,2022、2023年山东试卷及其他新高考省份的试卷已经有显著的体现。4.备考策略依据基本知识和逻辑将水循环各环节的特征机制模型化。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命题,其对水循环的考查都离不开两大知识,一是水循环各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地理环境对水循环各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因此对这两大知识进行深人的梳理和建构是备考的关键。模型的建构需要根植于基本逻辑和学生的必备知识,意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思维的建构能力;关键是要能够依据内在联系和层级,建立有组织、有结构、有层次、具有普适性、能迁移运用的知识、思路和方法。下面以蒸发、下渗、水量平衡等模型建构进行说明。例1.蒸发量的分析模型(见下图1)。蒸发量分析模型的构建,依据基础知识和基本逻辑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水分条件、动力和热力条件、大气的容纳条件。从基础知识来看,水分条件主要指地表水体(河湖、湿地)以及土壤水分的多少;植被、地表形态、降水量、岩层性状都会对水源条件产生影响;植被对水源和蒸发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植被较好的区域,水源涵养能力较强,蒸发量和蒸腾量也较大;坡度较大的坡面,径流量较大,水源较少,蒸发量较小,地势低洼或坡度较小的区域情况正好相反;地表物质比较致密或者覆盖物较多会减小蒸发。蒸发的动力条件主要包括风力和对流运动强度,两者与蒸发呈正相关,此外植被还影响到蒸腾量。蒸发的热力条件主要受气温影响,而影响气温的因素就可以对接到相关的基础知识。大气的容纳条件主要受大气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小容纳能力越强,其他条件相同时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的空气容纳能力强(潜在蒸发量大)。影响蒸发的因素很多,需要对其进行组织建构,给出水分条件、热力和动力条件、大气的容纳条件三个“筐”,然后让同学们把各要素按地理基础知识进行分类往“筐”里装,就会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结构的知识、思维模型。当然三个“筐”的构建是基于基础知识(蒸发发生的空间过程)、基本逻辑的(见下图2)。例2.下渗量的分析模型(见下图)。从基本逻辑(或地理过程)来看,影响下渗量的条件可以分为水源、地表地下两个方面。从基础知识来看,水源条件主要包括降水(降水的量和强度)、冰雪融水、河湖湿地等,降水量、冰雪融水量、河湖湿地水量与下渗呈正相关,降水强度与下渗量呈负相关(雨量相同时);下渗量还与地形、地质、植被等相关,地形坡度越大下渗量越小,植被覆盖率越高下渗量越大,地表物质和地下岩层的空隙、裂隙的多少与下渗量呈正相关,断层构造利于水分的下渗。例3.水量平衡原理[见考向(一)]。(1)将水循环、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水文(水系特征)与其他自然要素相结合,通过微专题训练,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建议设置水循环、水文特征等微专题进行深入及综合的复习。如:以湖泊(湿地)为主题建立微专题,从成因(地形、地质、补给)、特征(温度、盐度、水量等)、影响(生态、水文、人类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该微专题的设置目的不是拓展知识(湖泊成因重在已有必备知识的重构和应用,而不是拓展各种湖泊类型的知识),二是根植于必备知识,将必备知识进行综合。(2)采用全国卷的地区,在复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时,因为内容相对简单,可集中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3)山东、辽宁等采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省份必须重点复习洋流、海水性质、海水运动和海-气相互作用。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先分后总的策略:因为上列内容联系紧密,复习时可采用先分后总的策略,即先分项复习,然后将各项综合复习。二是地理基本原理和思想的渗透:比如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复习要注意渗透整体性原理尺度意识和要素意识。其中海水盐度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要能够运用整体性原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够掌握影响海水盐度的要素有哪些;其次要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尺度下的分析思路。从全球尺度来看,海水表层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蒸发与降水;从小尺度来看,海水表层的盐度受到水、盐收支的影响,比如降水、蒸发、径流、洋流(高盐、低盐)等。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2020全国I卷)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BD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全国Ⅰ卷1.CBCBA6.DBDAC11.D12.(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13(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2020全国3卷(2020全国3卷)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2020·全国Ⅲ卷)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8所示。图9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1)分别简述图8所示I、II、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8分)(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全国Ⅲ卷1.DCADC6.BDCAA11.B12.(1)距吉隆坡市中心约20千米,距国际机场约40千米。离两地距离较近,临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用时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国外)游客前往。(2)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3)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4)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13.(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图4)。奧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9~10题。9.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雨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10.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温

B.水深

C.水量

D.水质山东省2020年等级考试地理试题地图集准备【9题详解】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貌发育,雨水下渗快,图中显示,没有明显河流注入奥赫里德湖,因此雨水和河流水直接补给湖泊较少,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A、B不符合题意;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貌发育,当地雨水大多转化为地下水,又因湖泊沿断层分布,地下水易沿断层出露,补给湖泊,地下水补给水源含沙量小,使得湖水透明度高,因此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C符合题意;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几乎没有终年积雪冰川,因此冰雪融水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题详解】由图文信息可知,两湖的纬度和海拔相差不大,因此水温差异不大,故A错。奥赫里德湖面积更大,水深更深,水量更大,应该渔业资源更丰富,但实际渔产不如普雷斯帕湖丰富,因此水深和水量不是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故BC错。影响渔业资源主要因素是饵料,奥赫里德湖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水质好,营养盐类少,饵料不足,渔产不丰,故D对。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石灰岩岩性的理解,石灰岩为沉积岩,分子结构较大,岩性松软,吸水性强,含水量大,因此往往为含水层,富含地下水。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图7),海拔1875~2106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6分)

(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山东省2020年等级考试地理试题【学科素养】区域认知试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永昌盆地以及金川峡水库的空间位置,同时需明确山区、盆地、湿地、河流、断层、水库等空间位置关系,结合“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对其空间格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联系的视角思考湿地形成和分布与所在区域地形、地质的关系,以及永昌盆地内地势较高处的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这实际上是在地势较高与较低处、上游与下游通过地表水、地下水运动而建立起的空间联系,并会影响区域环境的形成与变化,即空间演变。综合思维第(1)题,分析地形、地质对湿地形成的影响,这实质上是考查综合思维中的要素综合,将“地形”要素按照地理基本逻辑,从“地形分布”“地势特点”等进行分解,进而综合思考分解后的“子要素”在湿地形成的作用。还可以将湿地的水源分解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第(2)题,考查上游湿地对下游水库的意义,将其生态意义分解为“水量”“水质”两方面,“水量”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时期(洪水期、枯水期)的变化,进而形成综合的认识。该题的解答,体现出“综合建立在分解的基础之上”这一思维方式。大气部分过程类题目构建解题的思维模型:

主角一般是“空气”这一核心概念的外延:风、锋

区域认知:宏观区域定位区域尺度意识区域差异意识区域关联意识区域动态意识区域认知:微观空间位置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空间演变综合思维:要素拆分空间拆分

时间拆分(时间和空间有时候可以对应起来,运动中的物体一个时间一个位置或者一个时间,空间事物一个形态及属性)自然地理自身逻辑:物质与能量物质:物理原理物质的属性(物理属性、运动属性)与形态课本或者创新方案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过程题干、设问自身的逻辑题干中的新概念、关键数据、关键图示、关键图例设问中的主角及属性解读:1、以上论述的要素不一定都用上,还有的是交叉融合的,最终你构建出来的模型是有逻辑的,且答案的每一个得分点都是你推理出来的就行。2、再者构建的模型要不断修正成共性的模型,不能一题一模型,而是一类题一模型。普适性逻辑:辩证思维高不一定高,也可以是矮,准确的话要看数据,但是高中地理是不严谨的,一般不会提供数据,也就为你的狡辩提供了可能:有焚风,但是焚风效应不明显引导建模材料前黑板一、主体(主角)确定及属性分析:要求:文字展示提示:结合设问确定主角及设问对主角的属性及属性特征的要求。展示内容主角:基本属性:属性特征:二、区域认知(宏观)要求:画图与文字展示:提示:用区域定位,区域尺度意识,定与补确定大背景展示内容1、宏观位置:

2、时间:3、画简图(背景图)展示补充内容引导建模材料风(气团)三、区域认知(微观)--空间格局要求:画图与文字展示提示:要素(配角)的微观布局及主要特征(空间形态(水平与垂直)、物理属性、运动属性)展示内容1、画图

布局要画到背景图里2、特征要描述清楚四、区域认知(微观)--空间联系(交互)要求:文字展示:提示:1、主角与配角交互,2、思考主角属性是否发生变化。3、依据设问要求,灵活运用辩证思维,合理推理出设问对主角的属性及属性特征的要求。展示内容:文字阐释清楚。五、区域认知(微观)--空间演化(回归设问阐释最终影响)提示:主体在与其他要素交互之后,最终基本属性稳定、明确,带着最终稳定的属性,推演出最后的变化结果。展示内容合理推演出答案的每一个得分点。六、综合思维(思维工具)要求:梳理一至五过程中的综合思维提示:1、要素拆分、要素综合(挖掘显性、隐性要素,“全”)2、空间拆分(水平、垂直;空间过程(位置先后关系

3、时间拆分(长期(持续时间长)、短期;时间过程(过去、现在、未来)4、空间时间可以作为过程倒推、正推的思考角度。展示内容:标注一至五中体现综合思维地方,标注出具体是要素、空间、时间拆分。差异化运用(2)第二类:需要深入了解、辨析的概念、原理,理解其背后的“故事”示例2-2-2:湿地示例: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海拔1875~2106

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答案:(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差异化运用(2)第二类:需要研究归纳、辨析的概念、原理,理解其背后的“故事”示例2-2-3:河流示例:(2020.课标II)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6分)(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4分)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断裂与断层差别侵蚀原理河流的形成36.(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士。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葡萄喜光,耐旱。图5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图5(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综合思维要求高,定位西欧突出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二轮备考之“备”---几点做法例3.(2020.课标I)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右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四、对一轮复习的教学定位及建议例2.(2020.课标I)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右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二轮备考之“备”---几点做法例4.(2018.课标II)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10.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0.课标I)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右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降水量与降水强度、降水历时的关系降水量与降水强度、降水频率的关系降水特点的描述示例2-3-3: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频率二轮备考之“备”---几点做法降水量与降水强度、降水历时的关系降水量与降水强度、降水频率的关系

(2020.山东)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图12),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13),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6分)(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2)第二类:需要深入了解、辨析的概念、原理,理解其背后的“故事”示例2-3-2:含沙量、输沙量、输沙率

(2020.山东)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图12),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4分)示例2-3-2:含沙量、输沙量、输沙率基本概念:1.输沙率:输沙率是指在一定水流和床沙组成条件下,水流单位时间能够输移的泥沙量。或指对特定植被及地表状况,一定速度的风单位时间能够输移的沙量。单位:kg/s。

悬移质输沙率可按流量(m3/s)与断面平均悬移质含沙量(kg/m3)的乘积计算。2.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质量。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单位:kg。

输沙量(kg)=径流量(m3)*含沙量(kg/m3)3.含沙量:是单位体积水体中所含悬移质的泥沙质量。单位:kg/m3。基本原理:

河流含沙量与沙源和流速的关系

(2018.课标II)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10.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降水历时降水强度示例2-3-3: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频率(2020.课标I)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右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降水量与降水强度、降水历时的关系降水量与降水强度、降水频率的关系降水特点的描述示例2-3-3: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频率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图12),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13),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6分)(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4分)(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4分)山东省2020年等级考试地理试题

(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3)(任选一区作答即可)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2021年全国乙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图5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6分)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6分)

(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6分)

方面①

改善巢湖水质

方面②

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官方答案

(1)属湖区,为湖滩地,坡缓水浅;沉积物厚且颗粒细(淤泥质);热量充足。

(2)在枯水期(当巢湖处于低水位时),湖滩出露出现自然水道;人们在自然水道基础上,开挖河道,垒筑河堤。

(3)地势低,为汇水区,积水快,易内涝;洪水期临近的河流和湖泊(巢湖)水位远比圩田高,圩田积水难以排出,且面临决堤威胁。

(4)方面①对改善巢湖水质的作用:圩田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缓解巢湖富营养化状况;水产业对象为菱藕及鱼类等,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

方面②对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的作用:相对于农作物,湿地受洪水的威胁小,受灾轻;圩区地势低,可作为蓄洪区,洪水期蓄积洪水,减缓洪水对巢湖大堤及周边地区的压力。网传答案(1)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可耕作面积大;以湖泊沉积、河流沉积为主,土质疏松,土壤肥沃;近河流,地势较低,灌溉水源充足。(2)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加;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巢湖岸线后退后,河流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平坦、松散的沉积物上侧蚀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3)圩田海拔低于巢湖湖面,易遭受湖水倒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大,尤其是梅雨期降水时间长;地势平坦,水流慢,排水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巢湖淤积,水位抬高。(4)方面①:庄稼种植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会随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水污染;湿地水流缓慢,促进泥沙沉降;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连通性,加强水体自净。方面②: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洪水风险大,湿地发展水产业耐水淹;湿地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过渡带阻碍了巢湖水的倒灌。【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第(1)题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需要结合文字材料中圩田的概念等信息、地图中圩田原属湖滩地等信息进行思考;第(2)题分析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第(3)题说明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需结合地图,根据圩田海拔、巢湖多年平均水位(解读出枯水期与洪水期的水位差)、“筑堤围出”等信息进行推理;第(4)题分析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的作用,需细致审读设问对答题方向的限定性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结合图文信息和基础知识,第(1)、(2)、(3)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富有逻辑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形成的基本原理、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第(4)题让学生从两方面选择其一,由因索果,进行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需要有较高的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科素养】区域认知从区域宏观尺度上,认识巢湖西部地区地势低洼,以及降水季节与年际变化大,河湖水位季节与年际变化大的自然地理特征;从区域微观尺度上,通过阅读地图,明确巢湖、河流、圩田的空间位置,结合文字信息,思考枯水期、洪水期的河湖水位与圩田海拔出现高差的空间格局,以及湖泊、河流、圩田三者之间的空间联系;并进一步推理由此带来的空间演化过程。综合思维第(1)题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第(3)题易发水灾的原因(自然+人为)、第(4)题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的作用,均体现“要素综合”,即按照相关问题的基本逻辑关系,从地理要素间影响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地理因果关系;第(2)题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自然+人为),以及第(4)题的解答,需要思考湖泊、河流、圩田的时空变化,按照设问要求的地理动态过程进行细致的逻辑推理,体现“时空综合”。地理实践力渗透劳动观念的培育,试题的解答也需结合对农业生产的实践和认识,例如湿地水产业的对象包括菱、藕及鱼类等生物,由此思考其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核心价值】

人地协调观:

试题通过对湖区变成圩田的过去(围垦条件)、现状(种植庄稼)和问题(易发水灾)、未来(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的探讨,揭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考查的农业区位体现“地对人的影响”、河流变迁与洪灾成因体现“人对地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体现“人地关系协调”。这4个递进式的问题,不断深化考生对人-湖关系的思考,解答过程中也需要考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思考我国平原地区不同阶段土地方式的变化,认识到实现人-湖协调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命题立意

“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素养立意”)

可以说,本轮课程改革与高校招生改革、高考命题改革是同步的,课程标准凝练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素养立意”指导性思想也是一致的。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的第三个方面——“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充分显示出通过高考命题改革的引导、助推、倒逼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实施。

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0-11题。10.新城区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B.提升土地商业价值

C.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D.应对城市内涝灾害11.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A.降低成本

B.提升品质

C.隔热防潮

D.生态环保山东省2021年等级考试地理试题打靶练习1:请结合下面例题,获取题目中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填写表格。(2021山东卷)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0,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2.0、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关键信息信息解读与逻辑推理......①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②关键信息信息解读与逻辑推理①新城区位于老城区东北方向滨河湿地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浅②图示信息:刚果、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③图示和设问信息:串珠状散布于新城区内湖泊面积大,空间散布,缓解城市内涝能力强④O、P、Q三处住宅区等级不同;OP区木制建筑、Q区钢筋混凝土建筑OP就地取材,建设成本低;Q建设成本高⑤图示信息:O区位于新城南部和北部,面积大,靠近工业区和仓储区,有主干道穿过;P区临近主干道,距河流湿地远;Q区周边是滨河景观大道,靠近湖泊湿地,商业区和行政办公区OP住宅区为普通住宅区,Q住宅区为高级住宅区打靶练习1:请结合下面例题,获取题目中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填写表格。

(2021山东卷)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0,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B.提升土地商业价值C.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D.应对城市内涝灾害2.0、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A.降低成本

B.提升品质

C.隔热防潮

D.生态环保DA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m,风浪较小(左图)。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右图)。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1)从右图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内填涂阴影。(3分)(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4分)(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8分)山东省2021年等级考试地理试题

(1)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2分,答对3个得3分;错答、多答不得分。(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的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解题思路:设问分析::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从中可以精准对接需要分析的信息:人工岛对水质量的改善这两个地理事物的关系。人工岛分解(要素综合):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改善解读产生作用----力来产生作用---力的分解(结合文本材料):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力---产生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整合信息得到结论:主角水(不干净的水)在各类力的作用下,从水平面和垂直面进入人工岛内,继续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与岛内的各有自身属性的、布局明确的地理要素进行交互,物理交互、化学交互、生物交互,水得以净化,再流出到岛外的过程。(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真题探究】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2022·全国·甲)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11.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AC(2022全国乙)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城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7-8题。7.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8.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A【知识链接】海岸线形态的变化海洋:海岸带及海水运动。难度——较难。特别注意:审读地图——河流分布——河水右偏;中纬西风——西南风——地中海南部开阔——自西向东流——北部三大半岛——水运动阻力大——整体逆时针。拓展点:渤海湾洋流系统——逆时针引导学生联系类似海区海水运动。图:局部图延展到整个地中海,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例4(2022年山东卷)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13-15题。13.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14.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15.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A.大陆岛B.珊瑚岛

C.冲积岛D.火山岛该题考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考查的地理思维方式和能力?获取信息→区域认知:空间位置、空间格局、空间联系思维建模→综合思维: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降水和蒸发的因素,

影响表层洋流流速的因素区域定位:纬度位置:(40°N-45°N,15°E)海陆位置:地中海的海湾特别注意:中纬西风——西南风地中海南部开阔——自西向东——陆地阻挡——整体逆时针判断洋流性质:东侧西侧考点:洋流的成因和性质思考方向:局部图延伸到整个地中海,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1.考查点:农业: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2.难度——中等。3.特别注意:审读地图——历史演变——中国人的农业智慧;多图例的含义及变化——地理环境的演变;基础知识及原理——真懂深刻理解。深究地理过程细节,表达思路严谨细致,术语准确(易扣分)。4.拓展点:农业类型——形成过程、分布、特点、问题、措施。5.启示: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基本原理。6.析图:追求图的信息完整和细枝末节变化。三大效益(2022年山东卷)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8)。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9)。图8图9(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3分)(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8分)(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4分)【对接高考3】地质作用区域地形地势变化水系特点外力作用为主(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东高西低泰勒斯溪等河流作为上游支流汇合后,向西流入古雅斯河以内力作用为主,地壳抬升断裂中部抬升,地形格局一分为二图示古河道处(地垒东侧边缘)形成分水岭外力—流水侵蚀与内力—地壳抬升地势东、中部高,分水岭以东形成断陷盆地分水岭以东积水形成乔治湖,地垒西侧沿断层线发育新河流若地壳稳定,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可能两侧河流各自发生溯源侵蚀地势变低平两侧水系可能连通,再次成为一个水系地垒形成前地垒逐渐形成地垒处继续抬升将来(可能)——该图来自《地理过程与地理思维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王东峰、吕淑琦),《中地参》2023年1月上旬刊【参考答案】(1)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沉积;地壳断裂抬升。(2)科拉林地垒两侧的河流原为同一水系,随着地垒的抬升,原水系一分为二;地垒东侧边缘成为新的分水岭,原河道的一段废弃为古河道;分水岭以西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断层线发育新的河流;分水岭以东形成断陷盆地,积水形成乔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汇入湖泊。(3)主要通过湖盆边缘出露的含水层补给;补给量小,变化大。对接高考拆分回扣信息组织答案要素拆分过程拆分内外力作用古河道河道形成河道废弃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导致……”外力作用流水风力……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河道”地壳断裂抬升“地垒”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沉积【方法指导】结合必备知识和题目信息,对设问中的关键词词进行要素拆分和过程(时段)拆分,建立思维模型,把握答题的方向和角度。(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3分)具体思维路径:①结合题目信息“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对“演化过程”进行过程(时段)拆分,并指出构造运动前后水系数量的变化。②伴随地垒的形成,该区域地形、地势发生了什么变化?③结合地形、地势变化对该区域进行地域拆分,分别说明各地域水系的变化?④结合指令词和分值要求组织答案。

(2)说明图1中水系的演化过程。(8分)地垒抬升前地垒抬升后东高西低分水岭以东分水岭以西水系一分为二,地垒东侧边缘成为新的分水岭。东部和中部高形成断陷盆地,积水形成乔治湖,河流汇入湖泊。原河道的一段废弃为古河道;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断层线发育新的河流。(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8分)地质作用地形地势演化过程地垒抬升前地垒抬升后地域拆分分水岭以东分水岭以西过程拆分要素拆分水系水系特征答案:科拉林地垒两侧的河流原为同一水系,随着地垒的抬升,原水系一分为二;地垒东侧边缘成为新的分水岭,原河道的一段废弃为古河道;分水岭以西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断层线发育新的河流;分水岭以东形成断陷盆地,积水形成乔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汇入湖泊。“拆”“合”【延伸思考】若地垒抬升以后,地壳运动稳定,两侧河流是否可能再次连通成为一个水系?请说明理由。【归纳总结】类型拆分对象拆分方法地理“拆分”(分解)的主要内容细化概念思维建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地理过程过程的起点、终点、节点空间地域将区域整体划分为次一级区域要素拆分地域拆分过程拆分复习备考中“综合思维”的强化细化概念思维建模区域认知1.考查点:河流:年年考。2.难度——中等。3.特别注意:审读地图——河道演变——地层;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关系。深究地理过程细节,表达思路严谨细致,术语准确(易扣分)。4.拓展点:很多——黄河地上河、长江三峡、横断山区......5.启示:引导学生回归基本原理,准确把握基本地理过程。6.析图:追求图的信息完整和细枝末节变化准确理解。

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6.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相对干旱 B.河流带来盐分较多C.沿岸流影响大 D.湖海水量交换较大7.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A.由海向湖

B.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C.由湖向海 D.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盐度与海(湖)水运动湖水盐度高于海水盐度多条时令河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6.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相对干旱 B.河流带来盐分较多C.沿岸流影响大 D.湖海水量交换较大7.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A.由海向湖 B.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C.由湖向海 D.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围绕区域差异考查地理特征:湖水的盐度及流动方向【情境设置】本题组以墨西哥沿岸的马德雷湖及附近的补给方式为载体,创设了学习探索情境。【主题与立意】海水的性质是新课标要求的内容,本组题设置简约的图文情境材料,重点考查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推断海湖之间的水体流向规律,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要求较高。22年山东卷以亚德里亚海为背景,考查了海水的性质即表层的盐度和洋流的分布规律。【问题设计】本题考查湖水的性质,盐度的影响因素,需要考生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和隐藏信息;第七题表面上考查水体的流动方向,实际上还是考查了湖水与海水的性质,也就是二者的盐度对比。

【必备知识】1.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①降水:降水少,盐度高②蒸发:蒸发旺盛,盐度高③河流注入:河流注入少,盐度高④河流流出:河流流出会将盐分带走,使湖水盐度降低(判断咸水湖、淡水湖的决定因素)⑤结融冰:湖水降温解冻,导致盐分溢出,湖水盐度降低⑥地形封闭:湖水只进不出,盐分易积累2.咸水湖与淡水湖的判断方式。关键能力学科素养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逻辑推理能力区域认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综合思维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6.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相对干旱 B.河流带来盐分较多C.沿岸流影响大 D.湖海水量交换较大【解题思路】显性信息材料中湖水的盐度50‰,需要知道隐含信息,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从图例中有时令河需要推断出此地气候干旱。时令河所在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河流才会季节性断流,注入的河流水量少,蒸发旺盛,湖水盐度高,A正确。由图可知,马德雷湖入湖河流较少,且河流为淡水,若入湖河流较多,可以稀释湖水,降低湖水的盐度,B错误。马德雷湖与墨西哥湾之间有沙坝相隔,沿岸流对其影响较小,C错误。马德雷湖仅通过南、北口与墨西哥湾相连,水体交换较少,D错误。故选A。马德雷湖位于沿海地带,形状南北狭长分布,沿岸为帕德雷岛细长,可以推断其为潟湖。湖水盐度高于海水盐度多条时令河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7.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A.由海向湖 B.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C.由湖向海 D.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马德雷湖位于沿海地带,形状南北狭长分布,沿岸为帕德雷岛细长,可以推断其为潟湖。湖水盐度高于海水盐度【解题思路】7.马德雷湖湖水盐度较高,说明其盐分难以排出,可推测南北两侧的出入口处表层水流方向均为由海向湖,A正确。若湖水可以排出,湖泊应为淡水湖,湖水盐度不会太高,B、C、D错误。故选A。高考几乎每年都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但近年来的具体考向有了明显的改变。就考查方向而言,近几年直接考查水循环过程的题目减少,而考查陆地水体的补给转化,河流与湖泊水文、水系特征的题目越来越多。海水的性质和海一气相互作用是新课标要求的内容,其中海-气相互作用内容的添加将洋流成因盘活为高考考试内容。2022年13-14题考查海水的盐度和洋流,16题考了海气作用。所以我们山东卷特别重点复习洋流、海水性质、海水运动和海——气相互作用。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