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 基础测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 基础测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 基础测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 基础测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 基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基础夯实卷一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单选题

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山东半岛北部,海湾西北有黄河入海。某研究者在该海湾西部沿某经线剖

面做盐度空间分布统计,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夏季等盐度线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深度/米

3720°3725°37.30°3735°37.40°37.45°3730037.55037.60。37.65°N

1.图示剖面夏季表层海水盐度南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降水C.河流D.风浪

2.图示剖面夏季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

A.分层明显B.均匀分布C.逐渐降低D.逐渐升高

3.与夏季相比,该剖面冬季表层海水盐度特点是()

A.高纬度地区下降快B.平均盐度低

C.低纬度地区下降快D.南北差异小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的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冰块

装水烧瓶

酒精灯

4.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而产生水蒸汽的过程,模拟的环节是()

A.下渗B.降水C.蒸发D.径流

5.若增强火焰和加大冰块量,则冷凝水滴降落强度的变化是()

A.增强B.减弱C.不变D.均有可能

当你口渴难耐,来到了一口水井旁开怀畅饮时,这沁人心脾的水,也许来自杜甫笔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那场春雨,也许来自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经历的那

场疾雨,也许来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漫步雨巷的那场烟雨……下图示意水循环局

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春雨、疾雨、烟雨”到达地面,至回归海洋期间,其经历的环节可能是图中的()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7.若这一口“沁人心脾的水”来自杜甫笔下那场春雨,它的经历可能参与了()

①全球水热平衡的调节

②陆地水资源更新

③地壳物质成分的改变

④地表形态的塑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下图示意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处,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00km

77777777^77777777777地面

8.该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好递增B.递增玲递减

C.递增玲递减好递增好递减D.递减玲递增玲递减好递增

9.该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分布的层应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序号表示暖流的是()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⑥D.③⑤⑥

11.下列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B.乙处污染物主要向东扩散

C.丙处轮船向南航行速度快D.丁处沿岸形成热带荒漠带

集装箱船是高速航行船舶,合理利用洋流,可以降低油料消耗。下图是跨太平洋集装

箱船的航行线和主航道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主航道端点

12.下列航道与其利用洋流对应正确的是()

A.主航道1—日本暖流B.主航道2—加那利寒流

C.主航道3一北太平洋暖流D.主航道4—阿拉斯加暖流

13.与航道3、4相比,航道1、2最大的优势是()

A.顺风顺水B.海上风浪小C.航行距离短D.运输需求大

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大、

小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近年来中国造船公司前往摩洛哥建设渔船修理厂。下图为摩洛

哥降水量(单位:mm)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804。

36°

14.造成M、N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性质B.洋流C.大气环流D.纬度

15.摩洛哥绝大多数城市都分布于清凉国土区,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西风、洋流B.洋流、地形C.西风、地形D.地形、纬度

16.中国造船公司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的目的不包括()

A.保障渔业生产B.提高造船技术C.拓展国际市场D.增加当地就业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课堂上,同学们常常通过绘制示意图来学

习生活中的热力环流。读某同学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冷热

17.该同学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正确的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阴天时太阳辐射弱B.近海地区的海陆风

C.晴朗天空呈蔚蓝色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大气边界层是指直接受地面影响的对流层部分,是地球各个圈层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下图为云

南省1980-2020年00:00、06:00、12:00、18:00四个时刻(北京时间)的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分布

状况(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19.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按0:00至18:00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乙丙丁甲B.丙乙甲丁C.丁甲乙丙D.甲丁丙乙

20.昆明市处于大气边界层高度高值中心区域附近,影响其自然因素包括()

①太阳高度

②海拔高度

③天气状况

④人口密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下图中点越密集大气密度越大。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N

高空DC

21.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PA>PD>PC>PBB.PB>PC>PD>PA

C.PC>PB>PA>PDD.PA>PB>PC>PD

22.图中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或西南风D.北风或东北风

下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密度(kg/n?)盐度(%。)

o27

o2636

o253520。

o24

o2334

o2210

o2133

O20320

2韦

0020°40°6()。北纬

23.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2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海区盐度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海区一—盐度较高一—气温较高,蒸发较强

B.乙海区一—盐度最高一—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C.丙海区一一盐度较低一—降水丰富,蒸发量小

D.丁海区一一盐度最低一一降水最多,蒸发量大

据国家海洋预报台2020年11月21日7时消息,21日至27日,我国沿海将出现较大

的海浪过程,下表为此次各海区的海浪预测情况。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日期海区浪高

21日〜23日渤海、黄海中浪到大浪

22日〜25B东海、台湾海峡大浪

23日~27日南海中北部大浪到巨浪

25.据材料推测引起此次海浪过程的是()

A.偏南风B.偏东风C.偏北风D.偏西风

26.此次海浪过程中()

A.渤海和黄海风力最弱B.南海中北部是理想的冲浪场所

C.台湾海峡可正常通航D.东海沿岸地区有明显降温现象

特朗勃墙是一种特殊构造设计的绿色环保的建筑采暖通风系统。冬季的白天,集热墙吸收的太阳

辐射,再通过集热墙的上下通风口与室内形成热力环流,从而使暖空气进入室内,其原理如下图

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通风口I甲气流

玻璃墙

通风口

27.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

A.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B.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C.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

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

29.下列城市中最适合安装该加热系统的是(

A.拉萨B.昆明C.成都D.三亚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在不同的大气层中,有不同的自然现象。下列叙述与所在大气层对应正确的是()

A.以晴天为主,适合航空飞行一一A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一一B层

C."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一一C层

D.存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一一C层

31.有关A层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海拔的上升温度升高

B.中纬度地区厚度为10-12千米

C.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飞行

D.整个大气圈质量的)5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

3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有()

①该层大气对流上升时,温度降低

②水汽和杂质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

③大气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快

④二氧化碳和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2023年3月4日H时和3月5日06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

答下面小题。

33.3月4日11时到5日06时()

A.①地气压降低,变为全图气压最低B.②地风力减弱,天气逐渐转晴

C.③地气温升高,风向转变为偏南风D.高气压中心东移,势力在增强

34.推测5日白天()

A.西安风和日丽,空气湿度较大B.东南地区雨雪纷飞,冻害严重

C.北京风力较大,空气质量提升D.西北地区春暖花开,气温回升

二、材料分析题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色溶解有机物,是溶解有机物中具有光学特性的部分,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尤其是

吸收紫外线,其来源、迁移与转化过程直接影响着水中的碳循环。陆地的岩土体中赋存

大量有色溶解有机物。高浓度的有色溶解有机物通过降低光强度来抑制光合作用。研

究发现,西伯利亚的北冰洋海域(如图)夏季会出现有色溶解有机物高值区,该高值区浮游

生物生长旺盛,发挥了重要的碳汇功能。

100°180°

洲界

—国界

3金山脉

河流

O水域

(1)分析夏季径流、夏季海水运动分别在该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高值区形成中的作用。

⑵高浓度的有色溶解有机物通过降低光强度来抑制光合作用,但总体上仍然能促进浮游

生物生长,试分析原因。

⑶简述北冰洋有色溶解有机物高值区发挥碳汇功能的机制。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谷风包括沿山谷走向的上谷风、下谷风和垂直于山谷走向的上坡风、下坡风。我国华北山

区某气象站位于该山区中段的山谷谷口处,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19年1月23日该

气象站记录的上、下谷风风向变化与小时变温分布。[注: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

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0°),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

----小时变温

----风向方在角八

O

/。

W芭

100°

46810121416182022时

(1)指出该气象站所处山谷的大致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指出该气象站17—18时气温的变化特点并从局地环流的角度说明原因;

(3)研究发现,该气象站一日内下坡风转上坡风的时间1月比7月晚。试分析主要原因。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

物种植,这就是砂田。下面图1示意砂田与裸田的蒸发量,图2示意4月末种植农作物前

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o

70Or

605_

50

蒸10_

40深

发15_

30度

量-

70_

/20c2

m10m25_

m_

30

5_

3_

40

45

⑴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水循环过程。

⑵据图分析砂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3)实践证明,种植在砂田的瓜果比种植在裸田的瓜果更加香甜,请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夏季该剖面北部盐度低,南部盐度高。根据材料可知,该剖面西北

有黄河入海,可知北部盐度低是由于黄河水的稀释,c正确;温度、降水和风浪对海

水盐度有影响,但不是纬度差异很小的该剖面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原因,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等盐度线垂直分布特点,盐度分层明显,从表层到底层盐度特点呈“高

-低-高”的变化,其中“低”盐度层的形成是河流从北向南的扩散过程导致的,所以A正

确、BCD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该剖面冬季由于北部黄河入海径流少,河流稀释作用弱,因此北部盐度变高,

南北差异减小,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答案:C

解析:蒸发是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逸入大气的过程,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而产生

水蒸汽的过程,与水循环中的蒸发环节相似,因此C符合题意;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

而产生水蒸汽的过程,与下渗、降水、径流等环节明显不同,排除ABD。故选C。

5.答案:A

解析:若增强火焰,则产生的水汽量增多,加大冰块量,则水汽冷凝形成的水滴增

多,水滴降落强度会明显增强,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6.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降水、地表径流、下

渗、地下径流、蒸发、水汽输送。“春雨、疾雨、烟雨”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①,

降水到达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②汇入海洋,一部分通过下渗③形成地下径流

④注入海洋,因此其经历的环节可能是图中的①②③④,没有经历⑤⑥,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一口“沁人心脾的水”指的是春雨和井水,春雨和井水都参与了

水循环环节,水循环能够维持水量平衡,实现各圈层、海陆间的能量交换,因此它的

经历可能参与了全球水热平衡调节,①正确;春雨可以直接补给地表水,通过下渗补

给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不断更新,因此它的经历可能参与了陆地水资源的更新,②正

确;水循环可以实现各圈层、海陆间的物质迁移,但对改变地壳物质成分的能力有

限,③错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对地表具有明显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多种侵蚀

和沉积地貌,因此可以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②④正确,③

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处,说明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再进入高层大气。

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逐渐降低,平流层由于存在臭氧温度不断升高,高层大气温度先降低

再升高,因此正确选项为D。A、B、C错误。故选D。

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汽和杂质几乎都分布在对流层,故正确选项为AoB、C、D

错误。故选A。

10.答案:C

解析: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大陆(大洋)东西岸的洋流性质的差异:中低纬度大陆东岸

(大洋西岸)是暖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寒流,大

陆西岸(大洋东岸)是暖流。根据图中洋流的位置和方向分析可知,①是暖流,②是寒流,③

是寒流,④是暖流,⑤是寒流,⑥是暖流。属于暖流的洋流有①④⑥,C正确,②③⑤是寒

流,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寒暖流的交汇处和寒流的上升处会形成大的渔场。结合图

示可知,甲处不满足条件,A错误;丁处受暖流的增温增湿影响,不易形成荒漠,D错误;丙处

轮船向南航行,是逆流航行,速度减慢,C错误;乙处污染物受洋流影响主要向东扩散,B正

确。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日本暖流主要分布在日本东海岸附近,与图示的主航道1分布海域不符合;加

那利寒流分布在非洲沿岸,与图示的主航道2分布海域不符合;主航道3与北太平洋

暖流分布海域大致相吻合;阿拉斯加暖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与图示的主航

道4分布海域不符合。

13.答案:C

解析:图中航道都可以双向航行,而洋流流向相对稳定,故任何航道都不会总是顺风

顺水;航道1、2会受到极地东风影响,航道3会受到盛行西风影响,航道4会受到东

北信风影响,都有风浪;图示航道1、2长度相对于航道3、4所跨经度少,且位于较

高纬度海区,接近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航线,因此航行距离较短;没有信息能说明

航道1、2的运输需求大,且相对而言主航道3附近线路密度更大。

14.答案:C

解析:M、N两地纬度位置相当,但两地之间存在山脉,N地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更强,降水

相对较多,而由于地形的阻隔,M地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弱,降水少,所以两地降水量差异的

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C正确,D错。地表性质不是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

素,A错。N地受加纳利寒流的影响,而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不会导致N地的降水

量较M地更多,B错,故选Co

15.答案:B

解析:摩洛哥大部分城市分布于中部山区以及西北沿海地区。摩洛哥中部多山地,海拔

相对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同时西北沿岸受加那利寒流降温的影响,所以大多数城市都分

布于清凉国土区,影响因素是洋流和地形,B正确。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从沿海地区带

来了水汽和热量,不会使得城市分布区出现清凉的特征。区域纬度相对较低,太阳辐射较

强,不会使得城市分布区呈现清凉的特征。故选B。

16.答案:B

解析: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大小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本国造船技术水平较低,

中国造船公司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可以保障渔业生产,增加当地的就业岗位,同时

我国在国外设置渔船修理厂,也有利于拓展国际市场。而当地的造船技术水平较低,所以

其目的不包括提高造船技术,

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17.答案:D

解析: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冷热不均导致的。受冷,气流下沉;受热,气流上升;

①错误;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②正确;夜

晚,陆地降温快,温度低,气流下沉,海洋降温慢,温度高,气流上升;③错误;市

区人口建筑物密集,温度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④正确;故选D。

18.答案:B

解析:阴天时太阳辐射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的太阳辐射弱,不能

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A错误;近海地区的海陆风,白天,陆地温度升温快,气流上

升,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由高压流向低压,吹海风,与热力

环流有关,B正确;晴朗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因为蓝光容易被散射,与热力环流无

关,C错误;雨后天空出现彩虹主要是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而形

成的,D错误;故选B。

1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大气边界高度升高,结合气温的变化情况分

析,18时气流上升时间最长,高度最高,大气边界符合乙图,12时略低于18时,为丙图,6时处

在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大气边界高度最低,大气边界符合丁图,0时略高于6时,为甲图;所以

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按0:00至18:00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甲丁丙乙,D正确,ABC错误。故选

Do

20.答案:C

解析:昆明市处于大气边界层高度高值中心区域附近,说明气流上升明显,昆明太阳高度相对南

部地区要低,太阳高度不是主要因素,①错误;昆明海拔高度较高,大气稀薄,地面吸收太阳辐

射,加之天气晴好,气流上升明显,②③正确;人口密度不是自然因素,④错误,C正确,ABD

错误。故选C。

21.答案:D

解析:近地面,A点大气密度大,气压高,B点密度小,气压低。高考,C点大气密

度大,气压高,D点密度小,气压低。地面气压总是大于对应的高空气压。故四点气

压大小排列是:PA>PB>PC>PD,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答案:C

解析:A、B两地,风从高压吹向低压,从A吹往B,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根

据图中的指向标,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东南风或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

选C。

23.答案:C

解析:②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表示海水的平均盐度,③从赤道向两极递

减,表示海水的平均温度,则①表示海水密度,故C正确。

24.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甲海区位于南极附近,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盐度低,故A

错;乙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晴天多,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盐度最高,故B正确;

丙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温度高,蒸发量大,但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

低,故C错;丁海区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低,蒸发弱,降水较少,受地表径

流影响大,盐度低,故D错。

25.答案: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大浪出现区域随日期依次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

海),说明此次海浪过程的风向为偏北风。故选C。

26.答案:D

解析:日期不同,风浪大小不好比较,A错。南海中北部为大浪到巨浪,冲浪比较危

险,B错。台湾海峡为大浪,不能正常通航,C错。受偏北风影响,东海沿岸地区会

出现大风降温现象,D对。故选D。

27.答案:B

解析:白天,太阳辐射透过玻璃墙被集热墙吸收,集热墙吸收太阳辐射后温度升温,释放长波辐

射使空气隔层的气温升高,长波辐射无法透过玻璃墙散失,热空气上升通过上部通风口进入室

内,室内冷空气通过下部通风口散出,从而使得室内的气温升高。所以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

供暖的原理是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B正确;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但这与白天特朗勃墙向

室内供暖的原理关系不大,A错;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集热墙发出的长波辐射,C错;与不同物

体的比热容差异关系不大,D错。故选B。

28.答案:C

解析:集热墙吸收太阳辐射,应为黑色,而白色会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A错;乙气流为室内冷

气流,应为下沉气流,B错;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进入室内,C正确;丙气流为冷气

流,流进空气隔层,D错。故选C。

29.答案:A

解析:选项四城市相比而言,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且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安

装该加热系统最为适合,A正确;昆明四季如春,气温适宜,且太阳辐射强度不如拉萨,B错;成

都地处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弱,不适合安装该加热系统,C错;三亚地处热带,气温较高,无安装

该加热系统的必要,D错。故选A。

3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层为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以晴天为主,适合航空飞行;有臭氧层,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

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作"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层为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

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1.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

而降低,A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厚度约为10~12千米,B正确,对流

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不利于飞机的飞行,C错误,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

的乎I,而不是前,D错。故选B。

32.答案:A

解析: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大气对流上升

时,温度降低,易成云致雨,①②正确,A正确。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和大气辐射、二氧化碳无

关,③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33.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3月4011时至U5日06时期间,高气压中心东移,中心气压值升高,影响

范围更大,势力在增强,D正确;①地4日气压介于1015—1017.5hPa,5日气压介于1017.5-

1020hPa,气压升高,A错误;5日②地等压线更密集,风力增强,处于冷锋过境后,天气逐渐

转晴,B错误;③地即将经历冷锋过境,之后将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北侧气压较高,南侧

气压较低,风向转为偏北风,C错误。故选D。

34.答案:C

解析:结合5日等压线分布图进行判断:5日白天西安即将迎来冷锋过境,将会出现大

风,降雨等天气,A错误;5日白天冷空气还未影响到东南地区,不会出现雨雪纷飞,冻害严

重,B错误;5日白天北京处于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且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空气

质量提升,C正确;西北地区此时仍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D错误。故选C。

35.答案:(1)径流:夏季气温升高,积雪、冻土融水增加,入海径流量增大,河流挟带陆

源有色溶解有机物较多,并在入海口附近聚集。海水运动:夏季海冰大面积融化,海水强

烈侵蚀海岸,大量有色溶解有机物输入海中;海冰减少,沿岸流增强,河口附近聚集的有色

溶解有机物在沿岸流作用下流动扩散,形成一定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