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和平区2024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
沈阳市和平区2024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
沈阳市和平区2024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
沈阳市和平区2024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
沈阳市和平区2024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和平区2024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谷物酿酒B.汽油挥发

C.冰雪融化D.西瓜榨汁

答案:A

答案解析:A、谷物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B、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A。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B

答案解析:A、连接仪器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

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镜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

管竖立起来,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

作瓶塞没有倒放,错误。

故选B。

3.自来水厂不会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A.蒸储B.过滤

C.吸附D.沉淀

答案:A

答案解析:A、蒸储可除去所有杂质,自来水厂不会用到蒸僧,符合题意;

B、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除去难溶性杂质,自来水厂会用到,不符合题意;

C、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自来水厂会用到,不符合题意;

D、沉淀可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自来水厂会用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稀有气体、水银、液氧

B.化合物:氧化镁、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

2

C.混合物:蒸储水、汽水、海水

D.氧化物:高镒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碳

答案:B

答案解析:A.水银(液体汞)、液氧中均只含一种物质,属于单质,但稀有气体含有氨气、M

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错误;

B.氧化镁、冰水混合物(只有水)、四氧化三铁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化合

物,该选项正确;

C.蒸得水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汽水、海水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

错误;

D.高镒酸钾是由钾、镒、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碳均是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该选项错误;

故选:Bo

5.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物质燃烧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答案:D

答案解析: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其原理是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选

项说法合理;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选项说法合理;

3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选项说法合理;

D.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选项说法不合理

故选:Do

6.端午节插艾草是我国某些地区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5乩。。2),具有较高的药

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黄酮素中含有氧分子

B.黄酮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C02和旦。

D.黄酮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5:16

答案:A

答案解析:A、黄酮素中只含黄酮素分子,不含氧分子,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黄酮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守恒,可知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D、黄酮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X10):(16x2)=5:16,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7.下列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

证明二氧化镒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证明水的元素组成

D.验证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和

H2Oco2

答案:C

答案解析: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

散到空气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验证,

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证明二氧化镒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需要证明二氧化镒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项中没

有进行证明,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水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元素守恒,则说

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干冷的烧杯可以验证水蒸气,澄清石灰水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D错误。

故选C。

5

8.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

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Fe2+表示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

D.HgO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D

答案解析:A.在化学式前加上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则2co中的数字“2”表示2个一氧化

碳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则NQ中的数字“2”表示一

个二氧化氮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则%2+中的数字“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

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2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则建0的数字“2”表示氧化汞中

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o

9.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结构观:出。和山。2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氧化物

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一定可以生成2g水

6

答案:B

答案解析: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认识不正确;

B、水力。和过氧化氢力。2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认识正确;

C、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认识不正确;

占燃

D、由于:2H2+O2-2H2O,则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X4):(16X2)=1:

8,则1g氢气和1g氧气反应时,氢气不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水的质量不到2g,故认识不

正确。故选九

10.某品牌碳酸氢核化肥的标签如图所示(杂质中不含氮元素)。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下列计算正

确的是

XX牌化肥

主要成分:碳酸氢钱(NH4HCO3)

含氮量:14%

净含量:50kg/袋

“XX”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A.碳酸氢钱的相对分子质量79g

B.碳酸氢钱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sC、H、N

C.该化肥中碳酸氢钱的纯度为79%

D.每袋该化肥中含氮量与30kg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含氮量相当

答案:C

答案解析:A、碳酸氢钱的相对分子质量79,单位为“1”,不是“g",故错误;

B、碳酸氢核中氮、氢、氧、碳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4:(1X5):(16x3):12=14:5:

7

48:12,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氮、碳、氢,故错误;

14

C、该化肥中碳酸氢铁的纯度为14%+(4…%AR=79%,故正确;

14+lx4+1+12+10x3XIOO%)

14x2

D、30kg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含氮量为30kgxi2+16+(14+T72”X100%=14kg;

50kg碳酸氢钱中含有氮元素质量为50kgxl4%=7kg,故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类。这六大

茶类茶性均不同,这基本上是根据茶叶发酵程度由低到高划分的。一般而言,绿茶和黄茶、白

茶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茶:青茶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茶叶里有一个重要的成分就是茶多酚。研究表明,茶多酚有利于维持体内茶酚胺的浓度,从而

增加肌肉收缩能力,促进脂肪分解,绿茶中的咖啡因还会强化这一效果。另外,茶多酚的抗氧

化作用可以消除运动中产生的自由基,减轻疲惫感和骨骼肌损伤,维持机体免疫力。

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下图所示:

方凡救瞿脸、其他物质7.18%

维生素0.8?—

茶碱等生物碱3%--112szz^\\\\[34~

矿物质7%—@)28186硒

脂类8%」(茶多糖21牙〜jJ7

〃J|78.96

/蛋白质2彤/

8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茶叶中的有利于维持体内茶酚胺的浓度,从而增加肌肉收缩能力,促进脂肪分解,

绿茶中的咖啡因还会强化这一效果。

(2)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蘸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_____(填“元素”或“单

质”)。

(3)茶叶中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上图所示,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O

(4)古人所言:“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泡茶之水以山上之水为上佳,以江河之水为次

佳,以井口之水为下品。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O

②山泉水中含有微量的氯化镁,氯化镁中的阴离子为O

③大量使用氮肥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请标出硫酸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O

④山泉水中含有钙、镁、锌、银等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

引起疾病。例如,缺____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5)泡茶时,用茶漏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o

答案:

(1)茶多酚(2)元素

(3)0.78.96②.34

(4)0.H2O②.。-③.(NH4)2SO4Zn

(5)过滤

【小问1详解】

9

茶叶中的茶多酚有利于维持体内茶酚胺的浓度,从而增加肌肉收缩能力,促进脂肪分解,绿茶

中的咖啡因还会强化这一效果;

【小问2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蘸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元素;

【小问3详解】

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种类,其相对原子质量

为78.96,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

的核外电子数为34;

【小问4详解】

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表示为力。;

②氯化镁中的阴离子为氯离子,表示为er;

③硫酸镂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IH4)2SO4;

④缺锌(Zn)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小问5详解】

泡茶时,用茶漏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12.在近期“支原体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氧呼吸”,其本质和“富

氧空气”差不多,“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也可用于航天、医疗、炼

钢等。

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常用装置。

10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甲,乙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应选用的发生装

置是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现象时,表明氧气已经集满。装置B既可

以用来制氧气又可以用来制二氧化碳,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o

(3)若用高镒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填

字母)。

A.高镒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镒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充时就开始收集

(4)实验室也可选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图1为过氧化氢分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将生成物的微观粒子模型补充完整。

反应物生成物

O氧原子•氢原子

图1

【实验二】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富氧空气”

(5)混制一定体积“富氧空气”,其氧气体积分数为40%,可使用图2装置,先在装置中装

11

满水,再从导管(选填"Q”或"b”)通入氮气,排出____mL水后,再通入氧气排出80mL

水。

【实验三】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为了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连接好装置后,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强光引燃白磷,待燃烧结

束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中还需要记录的数据是锥形瓶(含导管)的容积、o

(7)同学们还想利用图3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量点燃白磷前后整个装置(包括装置内药

品)的质量,如图4,但发现两次读数并不相等,其原因可能是____o

Q.白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不好c.未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O

答案:(1)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MnO2

(2)①.2KC1O3^2KC1+3C>2个或氯酸钾二墨镒>氯化钾+氧气②.A③.集气

A

瓶口有大气泡冒出④.CQCC)3+2HCI=CQCI2+H2O+CC)2f或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

化碳+水

12

(3)BD

生成物

(6)注射器最终的读数

(7)①.b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改变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甲为铁架台,仪器乙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2KC1O—^2KC13OT,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T&-氯化钾+氧气;该反应为加热

3A+2

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装置,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

说明已收集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I=CaCI2+H2O+CO21,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一氯

化钙+二氧化碳+水;

【小问3详解】

As高镒酸钾制取氧气时,不会影响收集氧气的纯净,故不符合题意;

B、若收集前,集气瓶没有装满水,则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故符合题意;

C、若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不会影响收集氧气的纯净,故不符合题意;

13

D、由于刚产生的气体中混有空气,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充时就开始收集,会使收集的气体不

纯,故符合题意;

故选BD;

【小问4详解】

生成物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补充完整为:

【小问5详解】

气体密度比水小,用图2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Q口通入;若想收集40%的氧气,且氧气体

积为80mL,则需通入氮气的体积为80mL+40%-80mL=120mL;

【小问6详解】

若想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于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冷却后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

强减小,注射器移动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则需要的数据为注射器初始读数、注射器最终的

读数、锥形瓶(含导管)的容积,则还需注射器最终的读数;

【小问7详解】

。、白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天平质量,不符合题意;

"装置气密性不好,会有气体进入装置中,导致天平不平衡,符合题意;

c、未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装置为密闭装置,不会影响天平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

质量均不改变,则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4

13.2023年10月24日,《应用快报-材料》报道了一种微型发电机,可以将室温液体中的分子

运动转化为电能,它有望为低功率设备提供一种清洁且无处不在的能源。因此化学兴趣小组对

分子的基本性质开展了如下探究。

【活动一】探究分子的性质

(1)小组同学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得水,滴入2〜3滴无色酚酶容液,得到甲溶液,向该

溶液中滴加1〜2滴浓氨水(如图1),观察溶液变红,结合该现象说明了o

X

滴加浓氨水

滴加无色

烧杯A酚配溶液J浓,甲

氨溶液

水烧杯B烧杯d/

图1图2

(2)在烧杯B中加入5mL浓氨水,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甲溶液,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小烧

杯罩在一起(如图2),观察到,体现分子的一条基本性质是____。

【活动二】数字化仪器探究分子的运动

图3

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

变化曲线。

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实验:

15

步骤一:将塑料瓶敞口放置;步骤二: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步骤三:将塑料瓶的瓶口朝

下。

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4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3)PQ段能够说明氧气的一点物理性质是____o

(4)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从微观角度回答)。

(5)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时几乎不再变化。

答案:

(1)蒸储水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酥溶液变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酥溶液变红

(2)①.C烧杯中无色酚酸溶液变红②.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5)21%

【小问1详解】

可以观察到甲溶液没有变色,滴加了浓氨水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蒸僧水呈中性,不能使无

色酚配溶液变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酗溶液变红;故填:蒸储水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

献溶液变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酥溶液变红;

【小问2详解】

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C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无色酚配溶液变红;

由于酚猷没有挥发性,所以B中仍为无色,上述实验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C

烧杯中无色酚酸溶液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小问3详解】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则

16

PQ段能够说明氧气的一点物理性质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填: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小问4详解】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MN段,这是因为敞口放置,氧气体积分

数不断减小,是因为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NP段双手贴在塑料瓶

外壁上,瓶内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导致更多的氧分子从瓶中逸出,则MN段和NP

段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小问5详解】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瓶口朝下放置,氧气进入空气中,塑料瓶中最终全是空气,空气中氧气体

积分数约为21%,则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时几乎不再变化,

故填:21%;

14.燃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某项

目小组的同学以“家用燃料”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之旅。

【项目一】燃烧是如何发生的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燃烧的生成物有毒有害。

(1)图1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o写出白

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O利用图1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

的现象是_____O与图1装置相比,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O

17

【项目二】家用燃料的合理使用

(一)燃烧燃料为了取暖

(2)同学们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从前人们把煤制成蜂窝煤后燃烧会更加充分,请你从充分

燃烧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O

(3)在家庭中使用煤(含碳量95%左右)取暖时,由于烟囱通风不畅,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请你用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解释生成一氧化碳的原因_____。

(二)燃烧燃料为了照明

诗人陆游曾记载:“书灯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

一易之……可省油之半”。夹瓷盏是省油灯,用棉线做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内盛水。

(4)油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下层盏内盛水能达到省灯油的目

的,原理是_____o

【项目三】家用燃料的变迁和未来

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18

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历史悠久使用便捷清洁环保

(5)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用

等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天然气更环保的理由是:。

(6)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燃料使用更便捷B.固体燃料燃烧得更充分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污染物

(7)通过研究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同学们预测未来燃料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

高效的能源。如氢能,其优点是(一点即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

答案:

,点^来,lf—点丁口.工来

(1)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4P+5O2-2P2O5##磷+氧气一—五氧化一磷

③.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不燃烧④.更环保

(2)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加充分

占燃占燃

(3)2C+O2j2CO##碳+氧气…一氧化碳

(4)①.化学②.减少油的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5)天然气中碳元素的含量低于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含量,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

石油气时,燃烧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燃烧液化石油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少⑹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