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天气与气候(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第5讲天气与气候(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第5讲天气与气候(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第5讲天气与气候(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第5讲天气与气候(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天气与气候【题典演练】命题点一、常见的天气系统识别1.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再次登顶珠峰。为其测量了“身高”,体现了现代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珠峰的峰顶常年被冰雪覆盖,这是因为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

从山脚到山顶植物种类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不同

C.

珠峰南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更丰富,由此推测南坡是背风坡

D.

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人体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气温过低、气压过高的缘故2.浙江沿海某地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20年12月15日阴转小雨,全天气温8-12℃,西北风2-3级,相对湿度99%”下列关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阴雨天气是受低压的控制

B.

当日最高气温12℃出现在正午

C.

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定

D.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大3.气象部门报告,该地昨天降水量为23mm,它表示的是(

)A.

每小时的降水体积

B.

一天内降水的体积

C.

一天内降水形成的地面积水深度

D.

雨量筒中积水的体积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________(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5.电视连续剧《三国》放映后,在全国各地又掀起了一股“三国”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________(填“东南”或“西北”)。(2)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是利用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______A.阴转多云B.雷电交加C.和风细雨D.冬暖夏凉(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5000升时,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命题点二、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下列关于杭州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

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4℃,描述的是气候

C.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

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2.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旱涝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B.

我国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

C.

台风只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四省

D.

寒潮只在冬季发生,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产生巨大灾害3.陆地受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候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其根本原因是(

)A.

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

B.

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小

C.

海洋上的风力比陆地大

D.

海水在不停地流动,而陆地则无此现象4.读下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A.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5.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1)如下图是浙江省某地某时的天气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甲地正受________(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②丙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________天气;③在甲乙两地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选填“甲一乙”或“乙一甲”):(2)浙江省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除纬度位置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6.下图分别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A、B、C、D分别代表哪个城市?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____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

【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事物,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A.

温带常绿阔叶林一温带落叶阔叶林一亚寒带针叶林

B.

水田为主的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一绿洲农业

C.

农作物一年三熟一一年两熟一一年一熟

D.

草原牧业一高山牧业一农耕区牧业2.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A.

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

B.

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

C.

傍晚有阵雨或雷雨

D.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3.据图分析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

在图甲中,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B.

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

C.

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D.

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C4.对风的预报内容主要是风向和风力,下面对风向和风力理解正确的(

)A.

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

风力指风的强度,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

风力指风的强度,风级越大,表示风力越弱5.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作出了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A.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B.

飞机受到空气给它的浮力,此浮力就是空气的升力

C.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平流层

D.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增大6.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两者的读数不一样。某学校社团的同学用该干湿球湿度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B.

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较大,这是由于湿棉纱布中水的比热较大

C.

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D.

空气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7.下列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B.

杭州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杭州的气候特征

C.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无降水

D.

一般而言,一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8.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B.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丰富

C.

东南季风不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

D.

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二、填空题9.已知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如图所示,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2800米,A地的气温为20℃,且此地区山顶处常年刮西风。根据以上信息推测B地气温是________,B和C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10.让我们来看看右侧这张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你应该记得很像我们以前学过的“等高线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试根据图上气压数据进行判断:(1)甲地正受________控制,天气为________。(2)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正确的是________。11.干湿球湿度计有两支温度计组成,一支是干球温度计,测量的就是气温;另一支是湿球温度计,其玻璃泡用湿棉纱包裹。(1)其原理是: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湿度越大,蒸发越________,温度降低越________。(2)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相对湿度干球温度干湿差1℃2℃3℃4℃15℃90%80%70%61%20℃91%82%74%66%25℃92%83%76%68%30℃93%86%79%73%如果当地当时气温是25℃,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当地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3)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4)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气温,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第5讲天气与气候【题典演练】命题点一、常见的天气系统识别1.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再次登顶珠峰。为其测量了“身高”,体现了现代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珠峰的峰顶常年被冰雪覆盖,这是因为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

从山脚到山顶植物种类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不同

C.

珠峰南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更丰富,由此推测南坡是背风坡

D.

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人体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气温过低、气压过高的缘故【答案】A【解答】A、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珠峰的顶端终年冰雪覆盖;故A正确;

B、山脚到山顶植物种类的不同,是因为温度的差异;故B错误;

C、珠峰南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更丰富,推测南坡是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多;故C错误;

D、在对流层范围内,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A。2.浙江沿海某地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20年12月15日阴转小雨,全天气温8-12℃,西北风2-3级,相对湿度99%”下列关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阴雨天气是受低压的控制

B.

当日最高气温12℃出现在正午

C.

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定

D.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大【答案】B【解答】A、低压控制地区常出现阴雨天气,A不符合题意;

B、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的14时,B符合题意;

C、风速计,是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C不符合题意;

D、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湿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水概率会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3.气象部门报告,该地昨天降水量为23mm,它表示的是(

)A.

每小时的降水体积

B.

一天内降水的体积

C.

一天内降水形成的地面积水深度

D.

雨量筒中积水的体积【答案】C【解答】气象部门报告,该地昨天降水量为23mm,它表示的是一天内降水形成的地面积水深度,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________(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答案】快;乙【解答】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热量相同时,沙石升温快于水;夜晚时,陆地降温更快,低于海洋表面的温度,海洋表面的气体向上移动,从高空流向海洋,陆地的气体流向海面,即乙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快;乙。5.电视连续剧《三国》放映后,在全国各地又掀起了一股“三国”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________(填“东南”或“西北”)。(2)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是利用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______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5000升时,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答案】(1)西北

(2)D

(3)5×104【解答】(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西北。

(2)阴转多云、雷电交加、和风细雨是短时间的天气现象,冬暖夏凉为气候现象。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5000升时,船受到的浮力为5×104

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

G排=m排g=5000升×10N/kg=5×104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受到的浮力:

F浮=G排=5×104N。

故答案为:(1)西北(2)D(3)5×104命题点二、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下列关于杭州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

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4℃,描述的是气候

C.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

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答案】D【解答】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天气,A不符合题意;

B.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4℃,描述的是天气,B不符合题意;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气候,C不符合题意;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2.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旱涝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B.

我国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

C.

台风只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四省

D.

寒潮只在冬季发生,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产生巨大灾害【答案】A【解答】A.旱涝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A符合题意;

B.我国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也较大,B不符合题意;

C.台风不只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四省,东南沿海大部分省区都会受到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寒潮不只在冬季发生,还会在秋末、春初发生,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产生巨大灾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3.陆地受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候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其根本原因是(

)A.

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

B.

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小

C.

海洋上的风力比陆地大

D.

海水在不停地流动,而陆地则无此现象【答案】A【解答】由于陆地的比热容比大,陆地受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候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4.读下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A.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答案】B【解答】图中A处海拔高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比较气温较低,夏季温度较低适合避暑。C处靠近海洋,海洋比热容大光照下升温慢,夏季海洋附近的气温较低,适合避暑,所以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5.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1)如下图是浙江省某地某时的天气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甲地正受________(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②丙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________天气;③在甲乙两地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选填“甲一乙”或“乙一甲”):(2)浙江省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除纬度位置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答案】(1)低;降雨、大风和降温;乙一甲

(2)季风【解答】(1)①甲地正受低气压控制;②丙地在该锋面过境时,由图中符号可知为冷锋符号,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降雨、大风和降温。③由于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乙地区为高气压区,甲地区为低气压区,因此风向为乙一甲。

(2)浙江省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除纬度位置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称为季风,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说明季风的影响,由于浙江地理位置靠近海洋因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故答案为:(1)低;降雨、大风和降温;乙一甲(2)季风6.下图分别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A、B、C、D分别代表哪个城市?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____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

【答案】(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季风区;雨热同期【解答】(1)A图中的城市气温最低,应该是纬度最高的哈尔滨。B地冬季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是北方地区,应该是北京。C地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相对于D地气温相对要低些,所以C地是纬度相对较高的武汉,D地是接近热带季风气候的广州。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

故答案为:(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季风区;雨热同期【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事物,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A.

温带常绿阔叶林一温带落叶阔叶林一亚寒带针叶林

B.

水田为主的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一绿洲农业

C.

农作物一年三熟一一年两熟一一年一熟

D.

草原牧业一高山牧业一农耕区牧业【答案】B【解答】A.温带常绿阔叶林一温带落叶阔叶林一亚寒带针叶林反映我国气温从南向北的变化规律,A不符合题意;

B.水田为主的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一绿洲农业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B符合题意;

C.农作物一年三熟一一年两熟一一年一熟反映我国气温从南向北的变化规律,C不符合题意;

D.草原牧业一高山牧业一农耕区牧业反映地形对畜牧业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2.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A.

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

B.

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

C.

傍晚有阵雨或雷雨

D.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答案】D【解答】A.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描述的是天气,A不符合题意;

B.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描述的是天气,B不符合题意;

C.傍晚有阵雨或雷雨,描述的是天气,C不符合题意;

D.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气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3.据图分析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

在图甲中,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B.

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

C.

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D.

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C【答案】D【解答】A:在图甲中,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由于浇上冷水后瓶内气体收缩,气压降低,水的涨点下降,瓶内水的温度高于沸点,水又重新沸腾,说法正确,A错误;

B: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流速快气压低,下方气体流速慢气压高,乒乓球被往上压,不会下落,说法正确,B错误;

C: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图丙冷气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是冷锋,过境时有大风、降水、降温天气,说法正确,C错误;

D: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C。图中左上方是高气压区,右下方是低气压区,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风向应该是B,说法错误,D正确。

故选D4.对风的预报内容主要是风向和风力,下面对风向和风力理解正确的(

)A.

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

风力指风的强度,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

风力指风的强度,风级越大,表示风力越弱【答案】B

【解答】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风力最大风级是13级。风的级数越大,风力越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5.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作出了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A.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B.

飞机受到空气给它的浮力,此浮力就是空气的升力

C.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平流层

D.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增大【答案】C【解答】A.“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天气,故A错误;

B.飞机受到的浮力不是升力,升力是机翼上下两个表面的压强差,故B错误;

C.“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平流层,故C正确;

D.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故D错误。

故选C。6.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两者的读数不一样。某学校社团的同学用该干湿球湿度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B.

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较大,这是由于湿棉纱布中水的比热较大

C.

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D.

空气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答案】D【解答】A、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B不符合题意。

C、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C不符合题意。

D、空气湿度越大,那么空气中的水汽就越多,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所以如果水汽丰富,成云可能性越大,并且水汽多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导致降雨,所以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7.下列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B.

杭州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杭州的气候特征

C.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无降水

D.

一般而言,一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答案】C【解答】A.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杭州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杭州的气候特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而不是无降水,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一般而言,一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8.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B.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丰富

C.

东南季风不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

D.

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答案】B【解答】A夏季我国吹东南季风,故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正确;

B冬季我国吹冬季风,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干燥,错误;

C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为季风气候区,东南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部地区,正确;

D东部和西部海陆性质不同,造成东部气温年较差小,西部大,正确。

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9.已知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如图所示,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2800米,A地的气温为20℃,且此地区山顶处常年刮西风。根据以上信息推测B地气温是________,B和C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答案】5℃;C【解答】A地海拔300米,气温20℃,B地海拔2800米。B地比A地海拔升高2500米,气温降低了:2500m1000m×6℃=15℃。所以B地的气温为20℃-15℃=5℃。B和C相比,由于此地常年刮西风,C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填C。

故答案为:510.让我们来看看右侧这张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你应该记得很像我们以前学过的“等高线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试根据图上气压数据进行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