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知识清单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
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
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调查范围很大,
不能逐一调查,要进行抽样调查。
对生物进行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因素。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一一变量是光
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制定计划一实施计划一得出结论一表达与交流
对照实验的设计:“单一变量”原则(即除了要研究的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种生物之间:合作、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竞争、寄生、合作、共生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排尿、排汗少适应缺水环境;海豹脂肪厚保温适应寒冷环境;骆驼
刺根系发达适应缺水环境;旗形树适应大风。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
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3、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片森林,一块
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多为植物)、消费者(多为动物)、分解者(多为真菌、细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
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2)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7、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建立(无分解者,无非生物部分)
(2)起点:生产者终点:最高营养级消费者
(3)“一”:表示物质、能量的流动方向(例:草一兔一狐)
8、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越多。
9、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
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来千米的深度,这个
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
定的生存空间
10、七大生态系统的类型:
天然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草原生态系
统、海洋生态系统。人工建立: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借助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材料要薄而透明。
为了做到这一点,对材料要进行处理,常用的玻片标本分为三类:切片——用从生物体上
切里的薄片制成;涂片二一一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里
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据保存时间,分为永久的和临时的。
2、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例,也就是说目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高倍镜视野喑。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作用:用来调节
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
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3、显微镜的使用:判断对光成功的标准是通过目镜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壁,左手托镜座,略偏左,7厘米,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一转转换器,选择低倍镜;二转遮光器,选大光圈;三转反光镜,看明圈
(3)观察:放片、压片、降筒(粗,眼侧看)、升筒(先粗后细);顺降逆升
(4)清洁和收镜: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显微镜归箱
4、显微镜的放大倍速=目镜倍数义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物像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观察的细胞数目越少。
5、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旋转180°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
向相反,如果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遵循物像在什么方向,载玻片就向那个方向移动。
6、判断视野中污点位置的方法: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和载玻片上
转动目镜,如污点随之移动,则在目镜上;移动载玻片,如污点随之移动,则在载玻
凡上;进行上述两种操作后,污点仍不动,则在物镜上。
7、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及作用
如触壁细胞膜
细胞陵
时绿悻
细海根--------细胞核
液泡
细胞建细胞质
①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②细胞质——核以外、膜以内的流动液体,加速物质的交换;
③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紧贴细胞壁,不容易看清;④细胞核——含遗传物质;
⑤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绿色部分特有;⑥线粒体——呼吸场所,提供能量;
⑦液泡——内有细胞液,溶解各种物质(色素、尼古丁);其中①⑤⑦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8、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
擦一滴(清水)一取一展一盖(一触二慢)一染(碘液)一吸
9、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
擦一滴(生理盐水)一刮一涂一盖(一触二慢)一染(碘液)一吸
10、除去装片中的气泡最简单的方法是: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植物)或生理盐水(动物),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11、在绘生物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
12、细胞中又哪些物质?物质由分子构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有碳,水、无机盐和氧气,一般不能燃烧;
②有机物:分子比较大,含有碳,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可以燃烧;
所以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
13、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①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②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
③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面。
14、能量的形式:光能(太阳能)、热能、动能、化学能、风能……
15、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①叶绿体:光能一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②线粒体:化学能一细胞需要的能量
16、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①遗传信息:是指导人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遗传信息;
储存部位:存在于细胞核中。
②多莉羊的身世:不是由受精卵发育的;有三个妈妈,多莉不像生它的妈妈,而是像提供细
胞核的母羊;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历剥和细胞的线和四
2、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
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
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之仝细胞。
3、染色体: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
质,因此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已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总结:(1)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2)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二、新生命的开端一-|受精卵|
1、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父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的过程。
(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2、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4、系统和人体:(1)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蛰宣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
一起构成系统。(2)人体的系统包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
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
5、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和人体
6、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类型特点功能分布
分生细胞小,细胞壁覆、细胞核太、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
茎尖、根尖等
组织细胞质迭产生新细胞
保护
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根、茎、叶表面的表皮
组织
机械
细胞壁增厚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茎、叶柄、叶片、花柄、果皮、种皮
组织
输导导萱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箍萱
细胞上下相通根、茎、叶等处
组织运输有机物
营养
细胞壁覆、液泡较大储藏营养物质六大器官都有
组织
8、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
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其中含有叶绿体的有:衣澡、眼
虫;酵母菌含有细胞壁、液泡。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需掌握各结构名称及功能。)
纤毛
(1)草履虫的结构和特征
结构功能
纤毛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
口沟取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
食物泡消化食物
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
收集管
收集并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伸缩泡
细胞核包括大核和小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能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草履虫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藻类、苔辞和蕨类植物(产生抱子(抱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又叫抱子植物)
1、藻类、苔葬和蕨类植物的比较
植物代表生活形态结
用途
类群植物环境构特点
衣藻、大都生活在水中,少
藻类释放氧气、鱼类的饵料、食用、
水绵、部分生活在陆地上无根、茎和叶的分化
植物药用、工业原料等
海带潮湿的地方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
苔辞形成泥炭、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
葫芦辞潮湿的陆地无输导组织,具有假
植物指示植物
根
蕨类肾蕨、铁线有根、茎和叶,体内食用、药用、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阴湿的陆地
植物蕨有输导组织古代的蕨类变成了煤等
二、种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更适应陆地生活)
1、种子的结构(图于课本81页)
(1)玉米种子的结构(2)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幽与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胚芽
♦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轴
胚(新植物体的幼体)
胚乳(贮存营养物质)胚根
子叶(贮存营养物质)
<\-----
(3)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如玉米、小麦、水稻)。
(4)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如菜豆、蚕豆)。
2、种子植物分类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如油松、侧柏、苏铁)。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豌豆、荔枝、木瓜、苹果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⑴适宜的温度;⑵一定的水分;⑶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胚是活的;(2)结构完整;⑶已经度过休眠期。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水: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画。
转运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胚芽—茎和叶;
发育V胚轴f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胚根—>根。
三、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
方荐川仲干鞅
发牙率-供检测的肿干数x100%。
三、幼根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图于课本97页)
2、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冠属于保护组织,分
生区属于分生组织,成熟区内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2、根不断长长的原因:介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俚运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3、根尖生长最快的伸长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是成熟区(着生根毛)。
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叶芽的结构及发育:
①呦叱发育成,④叶
②芽轴发育成_⑤茎
③芽原基发育成,⑥芽
2.根据芽的着生位置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
3.茎的加粗生长是因为茎内具有叠成层。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1)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2)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氮、磷、钾。
四、花的结构(图于课本104页)
1.传粉:
⑴概念: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一值花传粉(如小麦、水稻和豌豆)
(2)方式<[异花传粉(如玉米、鼠尾草)
2.受精:
(1)概念: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植壬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花粉整花粉管料花柱避A子房型胚珠精子+卵细胞,受精卵。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纷纷凋落。
,子房果实
子房壁.果皮
2.发育:胚珠“正珠被-联
受精卵“胚
3.人工辅助授粉:
(1)目的: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
(2)方法:采集花粉,把花粉涂抹或倾撒在圆和植物的柱头上。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通过目菅将水分运输到其他器官。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叶片的结构:(图于课本110页)叶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吐囱、叶脉组成。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气孔
保卫细胞
3.气孔的组成和作用:(分布于表皮上,且下表皮更多)
(1)组成: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2)功能: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11巴”,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4.蒸腾作用的意义:
(1)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
(2)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植物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画水,补充地下水。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实验于课本116页)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原有的淀粉全部转
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
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懒永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O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
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5、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氢,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
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f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看能量)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
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
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
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练习1)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一一绿色植物。
七年级下册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垂。现代类人猿的种
类: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2、男性生殖系统:
(1)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2)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3)输精管:输送精子。
2.女性生殖系统:
(1)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3)输卵管:输送
卵细胞。(4)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二、生殖过程
1.受精及部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此过程在输卵管内进行。
2.怀孕: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最终附着在壬
宫内膜上。
3.胎儿形成: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开始
呈现出人的形态,即发育成胎儿。
4.胎儿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5.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显著特点:身高突增。2.体形变化:男孩和女孩的他爰开始发生变化,这和睾丸分泌的雄性
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3.功能变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
明显增强。4.生理变化: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和女生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
出现月经。5.意义: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1.心理变化:
(1)性意识开始萌动,从初期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星隹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2)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3)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2.心理卫生: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因此,
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相互帮助,与师长密切
交流,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类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1.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糖类是人体的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
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
1.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2.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
营养物质成分缺乏症状食物来源
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绿叶蔬菜、
含钙无机盐
松症虾皮、黄豆
牛奶、鸡蛋、
含磷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瘦肉
猪肝、菠菜、
含铁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瘦肉、鱼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加碘食盐、
含碘无机盐
出现障碍虾、海带
含锌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猪肝、花生油
牛奶、鱼肝
维生素A皮肤干燥、干眼症、夜盲症等
油、肝脏
全麦面包、肝、
维生素B,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豆类和肉类
新鲜的水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果和蔬菜
鱼肝油、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蛋黄、牛奶
一、消化一一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3.消化腺: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胰腺;一类是在消化道壁内的
小消化腺,有胃腺、肠腺。
三、食物的消化过程
1.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唾液肠液、胰液
淀粉—麦芽糖■萄糖
胄液、肠液、腹初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暨I脂肪微粒I肠液、胰液―反油、脂肪酸
2.食物的消化过程:
⑴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2)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
1.人体内可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等。
2.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内表面有环形遗,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一一小肠
绒毛,增加了小肠的吸收表面积。
一、呼吸系统组成
二、呼吸道的作用
1.鼻:(1)鼻毛:阻挡灰尘,清洁空气。(2)鼻黏膜:分泌黏液,湿润空气。
(3)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2.气管和支气管:
纤毛的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形成痰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3.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⑴结构: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
(2)功能:温暖、湿润和清洁吸入的空气,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的位置和功能
1.位置: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二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2.呼吸频率:一分钟大约呼吸坨次。
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方式: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2.呼吸运动过程:
呼吸肋间肌肺内气流
膈肌顶部的位置肺肺容积
运动、膈肌气压方向
被动
吸气收缩下降扩大变小外界f肺内
扩张
弹性
呼气舒张上升缩小变大肺内一外界
回缩
三、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较: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表,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
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3.气体交换的过程: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
化碳也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四、氧气的运输和利用
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内的线粒体被利用。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一一血管
一、血管的种类一一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二、三种血管的特点
血流管壁管腔血流分布
类型
方向特点大小速度特点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一般分布较深,但
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较大最快
到身体各部分也有些分布较浅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有些分布较深,有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最大较慢
分送回心脏些分布较浅
毛细连通于最小的动脉管壁非常建仅由二最小,只允许纽
最慢遍布全身各处
血管与静脉之间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细胞单行通过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填写实验的过程:
(1)包裹: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鲤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平放:将小鱼壬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
(3)观察:毛细血管:管径最小,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静脉:由毛细血
管汇集形成。
2.实验训练:
(1)本实验用的小鱼,应选择尾鳍色素少的,原因是:色素少的小鱼容易观察血流情况。
(2)在实验中观察血管时,应首先找到毛细血管,其最明显的特征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3)实验完成以后,小鱼应该如何处理?将小鱼放回鱼缸。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位置一一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2.四个腔及相连的血管:
(1)左心房--肺静脉
(2)左心室主动脉
(3)右心房一上腔、下腔静脉
3
(4)右心室肺动脉
(1)房空瓣:只能朝向心室开]
3.瓣膜:(2)动脉瓣:只能朝向姆开卜证血液按上>流动
三、心脏的工作过程
1.左右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开动脉瓣关。血液流向:心房f心室。
2.左右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动脉瓣开。血液流向:心室f动脉。
3.全心舒张,房室瓣开动脉瓣关,血液流向:静脉f心房。
四、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
(1)途径:左心室f主动脉一各级动脉f全身毛细血管网一各级静脉f上腔、下腔静脉f右心
蜃(2)成分变化: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肺循环:
(1)途径:右心室,肺动脉f肺部毛细血管网f肺静脉f左心房。
(2)成分变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冠脉循环:
(1)过程:冠状动脉f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静脉f右心房。
(2)作用:给心脏自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一、血量与输血: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相〜干。
二、血型1.发现人: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2.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型:A型、B型、AB型和0型。
三、安全输血
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血型的
人,胆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少量的其他血型的血。
四、无偿献血
1.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排泄一一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排尿是通过泌尿系统完成,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储
存尿液)、尿道。
二、肾脏的结构、功能基本单位一一肾单位
1.肾单位:(1)数量:每个肾脏大约有幽万个。(2)组成: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
2.尿的形成:
⑴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
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
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成分形成尿液。
三、排尿的途径一一肾脏f输尿管f膀胱f尿道。
四、排泄的途径一一泌尿系统(尿的形式)、皮肤(汗液的形式)、呼吸系统(气体形式)。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包括:眼球壁、内容物:
二、视觉的形成
反射光线依次经过兔腿、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
刺激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觉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在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
视觉。
三、耳的结构和功能
1.外耳:耳郭,外耳道。2.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3.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
四、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经外耳道传导到鼓膜,鼓膜的振动经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蝎内对声波敏感的感
觉细胞,通过听觉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中枢神经系统一一脑和脊髓
(1)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①大脑: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适宜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②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③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2)脊髓: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
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即反射和传导)
2.周围神经系统一一脑神经和脊神经
⑴脑神经:大都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
(2)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
二、神经元
1.概念: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3.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一一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
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类型:
比较项目简单反射复杂反射
形成时间人生来就有的反射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反射
神经中枢脑干或脊髓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举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2.人类特有的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
3.意义:人体通过反射,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和
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二、反射弧
1.概念: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2.组成: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
第四节激素调节
一、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
身各处,如垂体。
2.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目萱输送到相应部位,如汗腺、唾液腺。
二、几种主要激素的作用及分泌异常时的病症
1.生长激素:⑴作用: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2)病症: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2.甲状腺激素:
(1)作用: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病症: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等。
3.胰岛素:(1)作用:降低血糖。(2)病症:糖尿病等。
4.肾上腺素:促进心跳加快,血管扩张,面红耳赤等。
三、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邀素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乱砍滥伐:如大量砍伐树木。2.乱捕滥杀:如用网捕杀鸟类。3.环境污染:如工厂将大量烟
雾直接排到大气中。4.生物入侵大口美国白蛾对我国森林造成的危害。
二、生态环境的改善
1.植树造林,如在沙漠边缘建造防护林。2.建立自然保护区,如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八年级上册
1.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呈塞批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
——水蛆、水母、海董、海葵、珊瑚虫等;水蛆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细胞构成,
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与口相通,吃进的食物在腔内被内地层细胞消化,
刺细胞位于外胚层。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
——涡虫(自由生活)、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
寄主有两个:人和钉螺(中间寄主)。线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
层_,有口有—肛门;代表一一烧虫、钩虫、线虫、丝虫。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
体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一一蚯蚓、
沙蚕、蛭;蚯蚓通过刚毛和肌肉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体壁呼吸(体壁密布
着毛细血管)。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蚯蚓的腹面粗糙,因为有
刚毛,但环带无此结构,所以光滑。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3.软体动物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一一
河蚌、贝壳、文蛤、石鳖、蜗牛、乌贼等,河蚌内剖出的珍珠是由河蚌的外套膜形
成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而成。节肢动物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
附肢都分节,代表一一昆虫(蝗虫、蜜蜂、蚂蚁)和虾、蟹、蜘蛛等;其中昆虫的
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蝗虫身体分头、胸、腹,头部负责
感觉和摄食,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体表有气门,但呼吸器官是气管。
4.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鲤鱼、♦鱼;鱼用鳏呼吸,水流入口后,由
鳏盖后缘流出;鱼的结构中,决定前进动力的是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胸鳍、
腹鳍等维持身体平衡。两栖动物是幼体生活在中,用鳏呼吸,成体营
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5.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体表有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以及节肢动物有外骨骼,它们除了防止水分散失,还能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6.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还有气囊暂时储存空气,所以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7.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狼的牙齿和兔相比多了犬齿,能撕裂食物。
切断食物的是门齿,磨碎食物的是臼齿。
8.脊椎动物中,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而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
常见动物的呼吸器官总结:蚯蚓一一体壁;蝗虫一一气管;鱼一一鳏;两栖动物(幼
体)一一鳏,两栖动物(成体)一一肺和皮肤;鸟、哺乳动物一一肺。
9.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置、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
相连形成骨骼。
10.关节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由关节头
和关节窝组成。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与关牢固
性有关的结构是关节面、关节囊、韧带。(关节头和关节窝形成的镶嵌结构使关节牢
固,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外有韧带,使关节牢固。)(请记忆课本
P43关节示意图)
11.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较细的乳白色的部分
是肌腱,连接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
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置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屈
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其中产生动力的是肱二头肌的收缩、
12.动物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同时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运动所需要的
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运动系统中,
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提供动力。
13.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类。前者是动物
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者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
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是:
(1)动物营群体生活,有集群的特点,是一群动物而不是单一个体的动物;
(2)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白蚁;
(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狒狒。
14.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一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
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利用性外激素控制害虫实质是干扰雌雄间的通迅。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都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人贷款合同样本
- 2025年卸气柱项目发展计划
- 饮料加盟合同范本
- 5 走近我们的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买房时的合同范本
- 门店拆除工程合同范本
- 8 蝴蝶的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美的购销安装合同范本
- 4 日月山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私人包车带司机协议
- DB41T 2466-2023 浸水电梯使用管理规范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
-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麻醉-2
- 内蒙古医科大学同等学力英语真题
- 专题18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分离、提纯类-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 汽车美容装潢技术电子教案 6.3-汽车娱乐类电子产品装饰
- 防性侵安全教育课件
- 2024年注册计量师-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四篇)
- 医学教案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临床路径
-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