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探究进展开题报告3700字】_第1页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探究进展开题报告3700字】_第2页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探究进展开题报告3700字】_第3页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探究进展开题报告3700字】_第4页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探究进展开题报告37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教学点名称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姓名专业职称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综述(一)选题的意义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会影响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增加肿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的RTOM还会成为非计划住院的原因,甚至导致治疗计划的改变,如放疗中断,从而对治疗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展现状可以有效促进有关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研究中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总结,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提供思路。2.目前对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口腔护理的方法、频率、评估、健康教育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关口腔护理对RTOM的防治的随机对照试验还比较缺乏,因此,口腔护理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3.口腔护理措施对降低RTOM的严重性很重要。通过在口腔护理过程中对漱口液的选择,可以有效的口腔卫生,最大程度地减少口腔粘膜损伤,因此,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当中,探讨口腔护理液的选择,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4.通过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可以让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更高,还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效减轻放疗并发症,有利于放疗顺利实施,对降低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风险有积极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机理口腔黏膜由非角质鳞状上皮组成,通过黏膜下层与深部组织相连,其下层为唾液腺和皮脂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发展不仅与放射时的照射剂量、分割方式、照射面积等因素相关,还与口腔护理存在密切关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机理:①放射线照射后,口腔黏膜脆性增加,同时放射会导致唾液腺损伤,纤维组织代替浆液性腺泡组织,减少了唾液分泌量,口腔自洁作用降低,从而引起菌群的改变,导致口腔炎症的发生;②放射治疗使得全身免疫能力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易诱发口腔黏膜炎;③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菌群失调,也可继发口腔黏膜炎。曾棋平等报道,放疗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加剧了口腔黏膜损伤的发展,导致细菌、真菌和病毒在损伤的黏膜上出现,进而继发口腔黏膜炎。(2)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制定了4级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级:无变化;I级:充血,可有轻度疼痛,无需止痛药;II:片状黏膜反应,或有反应性血清分泌物,或有中毒疼痛,需止痛药止痛;III级:融合的纤维性黏膜反应,可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药止痛;IV级:溃疡、出血、坏死。(3)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①口腔检查:放疗开始前,检查口腔问题,治疗龋齿、修复缺损牙齿等口腔问题,避免放疗前口腔菌群失调加快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状;②禁止吸烟:放疗开始前,要求患者戒烟,放疗期间禁止患者吸烟;烟草中的有毒物质能够刺激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变化,使得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变差,同时吸烟可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加重放疗对口腔黏膜的损伤;③营造良好的口腔环境:放疗开始前及放疗期间,2~3次/d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刷牙,餐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龋齿,营造良好的口腔环境。心理干预:面对疾病患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心理,放疗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疾病知识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减轻放射治疗并发症[9]。吴建华等通过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放疗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疾病教育、加强与患者沟通[10],比较患者常规护理(59例)与综合心理干预(59例)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发现,综合心理干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从心理疏导、功能锻炼、饮食指导、负性情绪调节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口腔护理:①含漱:研究发现,饭前、饭后及睡前使用生理盐水或温水含漱,保持口腔湿性环境可以有效减缓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抑制细菌增长。可在漱口液中加入适量庆大霉素、5%碳酸氢钠抑制细菌增长,治疗和预防感染。②口腔护理用药:放疗期间每天给予患者口服复方维生素B12、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维生素B12是细胞合成核酸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修复再生作用;维生素B2能够促进细胞的再生,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帮助预防和治疗口腔内、唇、舌及皮肤的炎症反应;维生素C可影响胶原蛋白以及组织间质细胞合成,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机体免疫力;在治疗过程中维持机体维生素平衡,保证正常细胞的合成,能够抑制口腔细菌增长,减轻口干、炎症等症状。2.国外研究现状(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发生率极高,常规放疗时RTOM发生率即可达到97%,Ⅲ或IV级口腔黏膜炎在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中的发生率接近85%,若患者同时进行放化疗,RTOM的实际发生率可达到100%,几乎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因此RTOM常好发在口唇、软腭、硬腭及颊部等部位,常表现为口干、咽痛、吞咽不适、咀嚼困难、声音嘶哑,较为严重者会发生口腔溃疡、出血、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严重不良影响;同时,放化疗引起的细胞毒性效应、骨髓抑制、抵抗力下降、对口腔黏膜的不断刺激使其口腔功能受到更严重的损伤,RTOM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患者被迫停止放疗与其它治疗。(2)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将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为:①0级:无黏膜变化;②Ⅰ级:口腔黏膜充血、红斑,轻度疼痛,不需止痛药;③Ⅱ级:片状黏膜炎分泌物,吞咽不适,中度疼痛,需止痛药,能进流食;④Ⅲ级:纤维素性黏膜炎,吞咽困难,重度疼痛,需要麻醉药;⑤Ⅳ级:黏膜溃疡、出血、坏死,重度疼痛,不能进食。(3)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国外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口腔护理策略,是采用制定有效的口腔评估体系,拥的准确适用的口腔评估工具,建立标准化的口腔评估流程,通过有效的评估工具的选择,从而进行护理治理聊。同时,也应该让RTOM患者学会RTOM自我评估工具的使用,再将自我评估的结果应纳入RTOM的评估流程,将患者的自我评估作为完整评估的一部分。入院放疗前,请口腔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口腔情况评估。依据口腔评估情况,选择适合的口腔护理溶液,实施护理干预后应评估口腔并发症如破溃、口臭、感染等发生率,评估口腔护理是否有效。RTOM评估工具的选择应考虑:评估的目的、使用工具的对象、结局的判断与评分算法、工具易操作性。目前常用的工具有:①是由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放疗肿瘤小组(RadiationTherapyOncologyGroup,RTOG)制定的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反应分级标准[1],是RTOM常用的分级工具;②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共同毒性标准(NationalCancerInstituteCommonToxicityCriteria,NCI-CTC),用于临床护理的对口腔症状、体征和功能障碍的综合测量;③WHO口腔黏膜炎评级量表,是最常用的口腔黏膜评估工具;④口腔评估指南(OralAssessmentGuide,OAG),常用于评估RTOM患者的口腔功能状态,从进行护理策略选择。本选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机理展开分析2.阐述口腔护理的概念及重要性,并提出口腔护理的新理念。3.针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展开口腔护理液的选择。4.针对鼻咽癌危重症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识别以及心理护理展开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观点1.通过口腔护理、加强营养、含漱、冷疗法等干预措施,能有效防治口腔黏膜炎。2.目前临床上关于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方法较多,但尚缺乏统一的规定,采用多种干预手段联合进行有助于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3.利用最新的、权威的指南和系统评价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RTOM患者的口腔护理策略是肿瘤护理实践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的课题。创新点1.针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护理研究,提出了运用循证思维指导口腔护理办法。2.通过研究发现,口腔护理中更注重了人性关怀,有利于提高口腔护理的内在品质。3.针对口腔护理液的选择,应注意环境的影响。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2022.9.5——2022.9.10:查阅文献资料,选择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2022.9.11——2022.9.15:完成选题表、任务书和开题报告;2022.9.16——2022.9.30:检索回顾相关文献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和案例,完成论文初稿;2022.10.1——2022.10.27: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修改,并最终定稿。主要参考文献(所列文献6—10篇以内)[1]王璇,秦楠,姜桂春.头颈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0,7(1):52-56.[2]庞苏红,衣玉丽.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J].药品评价,2020,17(2):59-60.[3]孟晓燕,刘霞,赵文娟,等.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照护方案的循证实践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3):3193-3197.[4]王文文.综合口腔护理法用于鼻咽癌放化安全性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9,32(3):533-535.[3]祝明伟.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0):1531-1532.[4]关秋石.前列地尔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8):83-85.[5]冯国徵,孙秀丽,吴红梅,等.氯沙坦钾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