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9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9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9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9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2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一、诵读课文:教师学(江南博哥)生共同配乐诵读课文

二、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A]1.有人曾经评价《滕王阁序》,说它“是一曲音韵和谐的天籁,是一幅画工精美的长卷”。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现在请拿出你的小卡片说说你最欣赏文中哪语言,从内容和写法方面进行赏析。(小组交流)

2.我们一起来分享,感受王勃语言的魅力。

要求:读出你选择的语句、串译、评析(从内容、写法方面)。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点评,学生随时有感情地读课文)

板书:形式美、音乐美、绘画美

内容方面:意象、意境

艺术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用典、对偶、反问等)、炼字、色彩变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衬托、白描、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融情于景)

必要时补充:大家看看这三对儿对偶句一样吗?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B]对偶的形式:A.正对(上下句在意义上相近或相似的对偶形式)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B.反对(上下句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孟尝高洁”“阮籍猖狂”。

C.流水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对偶关系:句与句对偶。本身之中又有词或词组也是对偶的,这叫作“当句对”)

作用:表意凝练,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富于音乐每。

3.[C]《滕王阁序》的美不仅在于体现了王勃希望和失望、追求与痛苦交织的复杂的人生情感,更在于文中大量精妙的语言,文中句句是经典之言。我们不再一一分析了,让我们在朗读声中再来感受文章之美。(饱含深情地再次与全班齐读课文)

三、[D]仿写拓展练习:教师展示下水作品,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的对仗形式,以文中的一段为写作内容,或评点,或谈感受,写一副对联。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滕王阁序》一课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安排课前作业,课堂高效利用课堂作业,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对联教学深化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教师和学生合作诵读,不仅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生课堂平等的教学观念D.写作要求缺失,应在写作前强调写作要求,以便学生写作的规范化,提高写作水平正确答案:D[考点]语文教学(下)

[解析]分析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不难发现,虽然在写作对联这个环节上,教师没有事先讲解写作要求,但是在讲解文本内容时,教师却引入了对联的相关知识,故这里没有必要再次进行讲解。且这里教师选择用自己的示范写作作为指导,这样避免了单纯讲解的枯燥性,教师有效的写作示范,会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自在。

2.

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一单元的选文包括《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写景状物一类的散文。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______。A.郦道元的《三峡》B.苏轼的《核舟记》C.朱自清的《春》D.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确答案:D[考点]文学文化(上)

[解析]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叙事散文。

3.

某教材在“走进自然”的写作课上安排了这样的学习活动:踏青,感受不一样的春天。对这一设计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A.写作教学中带领学生踏青,搜集真实素材,表达真情实感B.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C.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D.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正确答案:D[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说法错误,题干体现的不是写作时的表达阶段,而是写前的观察、体验阶段。

4.

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括号的用法经常弄错,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括号的正确用法,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以下括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我先看那小说的结局(我读小说,一向喜欢先读结尾。),结局悲惨我就不太愿意看这本小说,我喜欢花好月圆的结局。B.“如果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义。”(史铁生《病隙碎笔》)C.原子弹由高浓度(>93%)的裂变物质(主要是铀-235或铀-239)和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组成。D.某个问题让你苦思冥想不得其解,遇到这样的情形(这样的情形,人经常会遇到),先把问题抛开,干点别的轻松的事,往往会在不经意中茅塞顿开。正确答案:A[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A项,“(我读……结尾。)”此句为句内括号,括号内句末句号应该去掉。

5.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一、出示目标

二、自学环节

[A]下发导学案,做出明确清晰的自学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及自学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自学。

(自学指导:略)

三、合作探究

[B]通读全文,小组展示,解决以下问题:①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作者具体抒发了哪复杂的情感?②每小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一个小标题概括每节内容。③精读第一、二节,找出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作者对每一类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小组合作探究:①相互检测导学案完成情况,做出等级评价。②讨论解决相关问题,统一看法,落实展示具体分工及内容。③在黑板上展示探究结果,对同学的异议做出相应解答。

四、点拨精讲

[C]总结归纳情感分析的基本方法:借助背景揣度、分析;通读全文初步感知、印证;精读段落,明确答案。

五、当堂检测

[D]结合导学案上的自学检测,限时完成,口头提问。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以下对其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意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借助相关资料自学,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升自学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B.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挥“兵教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习惯,由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过渡C.精讲意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寻找方法、规律,提升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D.意在督促学生高效学习,段段清、堂堂清,同时发挥诊断性评价的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正确答案:D[考点]语文教学(下)

[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摸底考试”。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据此可知D项错误,题干中的评价应为形成性评价。

6.

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B.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代表作有高适的《别董大》、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昌龄的《古从军行》和李颀的《塞下曲》C.“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贾岛等人D.江西诗派是宋代文学流派,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正确答案:B[考点]文学文化(下)

[解析]《古从军行》是李颀的代表作,王昌龄的代表作有《塞下曲》《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闺怨》《秋兴》等。

7.

阅读《蜀道难》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这是一天中的最后一节课,我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走进了教室。今天,要给学生们介绍李白的《蜀道难》,这就是当年被贺知章赞叹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的李白的成名之作,那么飘逸、雄奇、豪放的辉煌之作啊,让我自己都激动不已。这首诗已经布置了课前预习。课上,给学生们简单介绍了李白的生平后,我让学生们自由诵读。一时间,教室里热闹非凡。“你们喜欢哪一段,可以自己来尝试着给大家读一读!”有两个同学主动举手读了其中两段,语音准确,态度认真。虽有一些不足,不过作为第一次自行诵读,应该是不错的。然后我让全班齐读了整首诗。可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们读得非常平淡,说平淡都不准确,应该是——有气无力:节奏不稳,气息不匀,声音细微,波澜不兴,情感隔离,兴趣不高。我没有批评他们的不足,仍然肯定了大家的努力。可是沮丧的感觉似乎正在弥漫,任我怎么鼓动,就是没同学愿意再起来朗读了。无奈之下,点了一两个同学,他们居然因为害羞,站着完全不开口。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好,那我就来助你们一臂之力。大家来推荐一个同学,我来教授他‘蜀山派’秘籍,读好这篇《蜀道难》!”大家一听来精神,刚好班上有三位同学正在学播音主持,大家公推了其中一位男生来做我的这位“入室弟子”。

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分析不恰当的是______。A.教学语言幽默,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教学评价鼓励为主,批评为辅C.教学氛围活跃,朗读指导具体、明确D.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教学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材料中教师在鼓励学生读出情感气势时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对学生朗读的具体指导。

8.

某教科书必修3第三单元的选文为《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和《师说》对该单元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的是______。A.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B.注意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C.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D.培养质疑问难的品质,提高思考、探究、议论能力正确答案:B[解析]《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都是古代议论性散文,有议论治国得失的,有总结军事经验的,有讨论学习和人才培养的,阅读这些作品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体会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和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B项“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体会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属于小说和写人记叙文的教学目标,与题干选文的论说性文体教学目标定位不符。

9.

某版语文教科书必修l《沁园春·长沙》词后附有毛泽东手稿,这部分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______A.助读系统B.范文系统C.作业系统D.知识系统正确答案:A[考点]语文教学(下)

[解析]助读系统主要是指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包括注释、作者简介、课文背景介绍、单元提示、评点、目标、图像等。范文系统指的是课文。作业系统指的是实践活动和训练系统。知识系统包括关于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培养的知识;关于语言的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关于文体的知识和文学知识等。题干中毛主席词的手稿属于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毛主席诗词的风格,故本题选A。

10.

阅读《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教师出示民国时候女大学生的照片,其中有著名才女林徽因的照片)

师:这些是当时女神级的人物。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民国时的女生有什么特点?

生:当时女生的打扮以黑白为主,很朴素。白衫黑裙。

生:像中国水墨画中的人物,很自然,不造作。

师:黑白,最常见的色彩,是如此的协调、美丽。白面黑发,白衫黑裙,白袜黑鞋。你都会觉得那是一种美,一种纯真的美,朴素的美,自然的美,永恒的美。作家孔庆东这样热烈的歌颂,那美中包含着太多的快乐与哀伤,理想与幻灭,刚强与柔弱,激越与平静……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那美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一般,几乎是不可再现的。

师:阳光依旧浪漫,花儿正在怒放,青春如此妩媚,美好正被憧憬。有谁能料到,罗网正在张开,恶魔露出狰狞。八十八年前的春天,是如此的寒冷和罪恶。刺穿耳膜的警笛,寒光闪闪的大刀,阴森怕人的棍棒,还有呼啸而飞的子弹,使得鲜花一样灿烂的生命,在鲜血迸裂中凋谢;温和清婉的微笑,在魔鬼的笑声中化作冰冷。目不忍视的惨象叠加,耳不忍闻的流言中伤,你忍无可忍,横眉冷对,写下了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的诅咒,写下了祭奠青春消逝的不朽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教师全文朗读,此文必须要全文朗读,生跟着朗读)

对上述教学实景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导入内容和文本内容无关联,不符合导入要求B.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内心情感C.激情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D.教师范读,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文意,感知文本内容正确答案:A[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从民国女孩照片开始导入,让学生感受女孩青春美好进而走进文本,体会美好的生命被摧残的愤怒,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符合导入要求。

11.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课上,教师为引导学生对相关作家、作品及其所属文学流派进行区分,强化学生记忆,列出以下作品,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与其他三项作品所属文学流派不同的一项。下列符合要求的是______。A.《红与黑》B.《基督山伯爵》C.《死魂灵》D.《大卫·科波菲尔》正确答案:B[考点]文学文化(下)

[解析]A项,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B项,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基督山伯爵》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C项,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D项,英国作家狄更斯创作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A、C、D三项所属文学流派相同。

12.

学习诗歌《琵琶行》,教师要求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名句的内涵。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创造生活情境,了解作者生活,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B.捕捉诗歌的语言文字,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C.了解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D.分析名句,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积累写作素材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江州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红极一时、年老色衰嫁作商人妇的歌女之后的有感而发。了解了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13.

阅读以下教学情境,按照要求答题。

师补充杜甫晚年境遇。

PPT出示:

多想遇见您,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多想遇见您,在“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

要求生仿照句式写出诗歌下节。

对上述情境的分析不恰当的是______。A.调动学生情感,激起情感共鸣B.音美以感耳,有助于情境设置C.读写结合,锻炼学生写作能力D.教学情境的设置,有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正确答案:D[考点]语文教学(中)

[解析]此教学情境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将读与写结合,其重点实现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

14.

教师准备进行“小说与戏剧”的选修课的教学,以下作品不适合用来作为研读的对象的是______。A.关汉卿《窦娥冤》B.曹禺《雷雨》C.鲁迅《孔乙己》D.巴金《小狗包弟》正确答案:D[考点]文学文化(下)

[解析]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曹禺的《雷雨》是话剧,二者同属于戏剧。鲁迅的《孔乙己》是小说。D项巴金的《小狗包弟》是散文随笔,故不符合“小说与戏剧”的选修课教学要求。

15.

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于是有些教师就错误地以为合作学习使用得越多越好,课堂上合作学习随处可见。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如在教授《宽容序言》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感受其形象特点,理解深层的含义。由于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能参与讨论,但在大家交流时只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可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讨论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

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B.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C.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D.教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学生的讨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正确答案:D[考点]语文教学(中)

[解析]D项的表述过于绝对。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0分)

阅读以下学生习作,回答问题。

没有天空的日子我怀念海子

①一片片麦地仰望着天空,那里有他戴着眼镜的笑容。他不会忘记,“麦地和光芒的情义”,麦地也不会忘记,在那个有风有光,有云有雨的天空,他在那里。

②他住在山间的木屋里,繁华的城市几乎要忘记。对着窗子,他只看见荒凉的山岗、黑色的土地、美丽苍白的双手和月形的山峰。

③带上《圣经》。他说,他跟过去隔着黑色的土地,他和未来隔着无声的空气。他忘记了自己。

④但是,他永远都会铭记,“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他永远都会铭记,“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他永远都会铭记,因为这些都是他心的伤痕,都是他心中安安静静的愿望。

⑤二月二十六日,他说:“母亲如门,对我轻轻开着。”他穿着鞋子走在大地上。这坚实干净的土地,总是护卫着他柔弱的身躯。土地忘不了他。他就是土地王,他一直就这么走着。跨过他曾经写下的“横陈于地的骸骨”的沙滩,跨过“众神死亡的草原”,也跨过“跑着雪和太阳光芒”的“麦地”,跨过马群,跨过闪电。在两行铁轨间,他躺下去发呆,忘了站起来!

⑥那一夜,他血淋淋地走向天堂!天堂不会忘记他,早早地唤他回去。

⑦那一夜,世人渐渐发觉他用自己最后的身躯在地上铭刻的诗句。如今,他和他的诗永远不会被忘记。

⑧梦中,我常常来到他的棺木前,而他却静静地躺在棺木里发呆,不肯站起来。

⑨梦中,我常常来到他的坟莹前,而那坟莹像一只圆圆的眼睛,望着天空。梦里是永远没有天空的,而我抬头却看见了他戴着眼镜的笑容,他诗一样的头发盖住了天空,也盖住了我的神洲以及世界的土地。

⑩君生我未生,君死我未死。在我的白驹过隙的人生中,我路过了一片不可及的天空,它却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我愿他在天堂飞翔的影子也在大地上继续飞翔,我也愿以跨越时空的凝望到达没有天空的天涯,去拥抱永远属于我们的海子。

问题:1.

请从第⑨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②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正确答案:错别字:“坟莹”的“莹”应改为“茔”,“神洲”的“洲”应改为“州”。

病句:他住在山问的木屋里,繁华的城市几乎要忘记。

以上病句成分残缺,应改为:他住在山间的木屋里,繁华的城市几乎要把他忘记。[考点]学生习作(上)

2.

请指出该作文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正确答案:本文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意境深远,有厚重感。一方面,作者对海子及其诗作情有独钟,因而善于引用,对海子的诗句信手拈来。海子诗歌中的安静、悲伤和执着,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另一方面,作者对永远的海子的深情怀念,对海子诗歌世界的渴望和追寻,使文章有了超越时空的人文魅力,增添了浓烈的诗意及厚重的内涵。

②想象丰富,构思巧妙。作者打破了常见的结构模式,运用丰富的想象分小节再现了海子的“生”、海子的“死”、海子死后“我”的凭吊与追慕,节与节之间是跳跃的,也是富于想象力的,字里行间巧妙地蕴蓄了作者激越跳荡的情感,隽永而深沉。[考点]学生习作(上)

阅读以下学生的作文,回答问题。

时光在流逝

①高山幽谷中蜷缩的最后一撮雪终于绷不住身子,融化于草丛中,化成了一丝水,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时间与它结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阴深处……

②是啊,还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样连棉不断地全释着时间,又有什么能像河水一样在宇宙间“三态”切换得那么自如?不可捉摸的时间,人们无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来形容了。于是就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③北雁南飞时,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更替;从青丝到白发,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多因为对时间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等弱冠不再,自然有了衣带日已缓、岁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许多憾事与时间有关,如在某个时间段,爱没说出口,他(她)却成了他人所爱;在流逝的时间中,孝未尽,亲人却已不在。

④时间给予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的时间太多,多得整把抛撒也无所谓,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中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逝了,在赌桌边输尽了。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可他们哪里知道,“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只是季节的轮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⑤智者们明白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伸展。钱学森,这位科学界泰斗,一生不题字,不参加宴请,不出席鉴定会。他说,我时间不多了,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别在于珍惜时间,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体里注入了内核。等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人们会说,他的一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⑥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知晓其“登临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诗句。真是英雄泪洒吴钩,岁月不堪回首。

⑦时间在流逝。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⑧时间在流逝,我们必须将爱说出口,将孝尽到位,将事做到好……抓住机遇,只争朝夕。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可以激起时间长河中的浪花,哪怕只一朵。

问题:3.

第②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第⑤段中有一个病句,找出并改正。正确答案:错别字:“连棉”的“棉”应改为“绵”,“全释”的“全”应改为“诠”。

病句:是啊,人的差别在于珍惜时间。

以上病句成分残缺,应改为: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是否珍惜时间。[考点]学生习作(下)

4.

点评这篇习作的优点。正确答案:本文思绪飞扬,想象丰富,亮点突出。开篇联想自然,引出光阴的飞逝。之后,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展开纵向联想,迅速联想到“逝者如斯夫”的千古长叹。随后,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对时间的荒废,联想到钱学森充实的一生、辛弃疾无奈的时间悲吟,读者仿佛行走在时间的长廊中,穿越时空、纵横古今,感受着时间的无情与可贵,心灵为之振奋。不难看出,作者紧紧抓住时间飞逝这一中心,展开联想的翅膀,从古至今,贯穿不同领域,有自然的感慨,有名人的长叹,有现实的遗憾……

文中,有些比喻句颇有情趣,如“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意蕴深远,值得玩味。[考点]学生习作(下)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6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睛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有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934年8月,在北平

课文介绍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单元介绍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

这些中外散文名篇,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阅读这一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一些圈点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不可照抄材料)。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诵课文,研讨学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感受作者深沉的故乡情。

确定依据

根据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文内容与特点和高中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确立了以上三维目标。具体依据如下: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②《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故都的秋》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③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春》等散文,在之前又学过了《荷塘月色》,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也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鉴赏各类散文作品的能力。[考点]教学设计题(上)

2.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教学方式:诵读法、小组讨论法、点拨归纳法、启发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迁移导入

1.课前布置,请学生回忆、查找、搜索描写秋的名句,课堂上交流各自的成果。(学生分享诗词、名句)

2.教师结合学生成果展示,引出课题《故都的秋》。

(二)提纲挈领,整体感知(教学方式:师生问答)

1.破题感知

教师:“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曾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称“故都”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题目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分析选材视点,感知营构艺术

教师:诵读第1段,思考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注意画出文中关键性的句子。

明确:主要写“秋味”。

教师: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秋味”的呢?

明确:作者具体描写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教师:这篇玩赏故都的秋的文章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物的段落呢?如果有,是不是有画蛇添足之嫌呢?四人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明确:正数第2段,倒数第2、3段。

正数第2段写的是南国之秋,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衬托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十足。

在倒数第2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做了形象的比较,四个比喻就是从味上来说,对比、衬托出故都之秋的秋味之浓烈、深透与久长。

倒数第3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议论。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