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素养目标时空坐标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基础认知·自主学习一、美洲物种的外传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2.物种:_____、马铃薯、_____、番茄、辣椒和南瓜等。3.途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玉米甘薯4.过程欧洲玉米(1)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2)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马铃薯_________,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番茄(1)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作食用栽培(2)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_____辣椒(1)15世纪末传入_______(2)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16世纪末美洲西班牙中国玉米、马铃薯、甘薯(1)_____时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2)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番茄(1)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2)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明朝【精要点拨】马铃薯在明代传入中国,清代中叶才迎来种植高峰,是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自给自足和封闭性阻碍了马铃薯的快速推广。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传播的物种农作物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蔬菜类黄瓜、豌豆经济类_____禽畜鸡、牛、驴、马、猪、羊苹果、葡萄、甜橙、柠檬甘蔗2.对美洲影响(1)小麦:由_________带到美洲,成为美洲主要的粮食作物。(2)水稻:由_________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3)禽畜: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_____的发展。【教材开发】阅读教材“历史纵横”思考:“咖啡与咖啡馆”的传播历程说明了什么?提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亚作物和饮食习惯也传入美洲,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欧洲移民西班牙人农业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玉米适应了非洲的气候环境,使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2)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3)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1)马铃薯在欧洲种植,小麦在北美推广,改变了当地_________,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2)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食物结构2.消极影响(1)马、牛、羊来到美洲,繁殖数量远远超出了_________能力。(2)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3)中国引入玉米、甘薯,扩大了耕地面积,过度的_________,也导致了水土流失。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_________的发展(2)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促进了_________的发展对外贸易商品经济土地承载垦荒造田【情境在线】玉米、南瓜、西红柿、马铃薯、番薯、花生等美洲粮食作物输入世界各地,不但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也养活了更多人,从爱尔兰、东欧、俄国,直到中国,这些美洲食物都使人口增长有了基础性保障。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食物物种的交流有何影响。提示: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能力形成·合作探究主题一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情境探究】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美洲物种的外传史料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摘编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思维交互: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玉米传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点拨】抓住关键信息:史料一“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提示: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世界物种交流的特点史料小麦、葡萄、马、牛、猪、山羊和家鸡从欧洲来到美洲,使得食物和营养的供给速度加快。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有玉米、马铃薯、番茄、美洲辣椒、花生、木薯、番木瓜、番石榴、鳄梨、凤梨和可可。——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思维交互:有学者指出“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具有多向交流的特征”。结合史料简要论证这一观点。【点拨】抓住关键信息:“小麦、葡萄、马、牛、猪、山羊和家鸡从欧洲来到美洲”“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提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物种、食物大交流,这种交流具有多向性的特征,如欧洲的家禽家畜、葡萄、小麦传入美洲;美洲的玉米等传入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因此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具有“多向交流”的特点。【史论阐释】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特点及影响因素1.传播特点丰富性种类繁多,包括粮食类、果蔬类、经济作物类、禽畜类等主导性伴随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欧洲殖民者发挥了主导作用两重性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也给美洲带来了灾难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促进全球联系的加强渐进性传入后起初多为观赏或者药用,后来逐步发展为粮食或蔬菜作物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依然在进行2.影响因素:动植物自身的适应性;人们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水平;人地矛盾;政府政策等。【深化点拨】近代世界的物种的交流是伴随着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步伐而进行的,与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利益密切相关。主题二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情境探究】1.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世界的影响史料一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史料二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原住民方面起了关键作用。这些原住民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原住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摘编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思维交互: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点拨】抓住关键信息:史料一“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史料二“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原住民方面起了关键作用”。提示: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高产作物的交流与广泛种植为世界人口的增长提供了食物保障;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的交流,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传染病的传播导致美洲等地原住民大量死亡。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明代物种传入的影响史料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概变为农田。——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思维交互:有研究者认为“小小的甘薯,却剧烈地改变中国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和史料论证这一观点。【点拨】抓住关键信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概变为农田”。提示: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明代时期,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后,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强而迅速普及,引发传统粮食结构的重大变化,甚至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食物革命。但是当时的流民为了生存进山种甘薯,毁林开辟土地,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史论阐释】全面认识世界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积极影响(1)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欧洲最早引入美洲的物种之一——马,使大平原上美洲原住民部落,变成使用马匹狩猎美洲野牛的游牧民族。(2)改变了各地的食物生产结构。(3)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亚洲在16世纪由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引入番薯及玉米等高产作物,令粮食充足,刺激了亚洲人口增长。(4)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来自美洲的番茄,在意大利成为制造番茄酱的原料,并且成为商标。2.消极影响(1)欧洲人带来了新的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因为没有抗体,很多人丧生并且导致大量的文化流失。(2)农作物的大量种植导致过度开发,加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深化点拨】世界食物物种的交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状态的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学情诊断·课堂测评1.(2024·金华高二检测)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新出现的商品是(

)①呢绒

②丝绸

③玉米

④烟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选D。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向外传播,故选D。呢绒原本产于欧洲,丝绸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了欧洲市场上,排除A、B、C。【补偿训练】民以食为天。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能够传遍世界,主要得益于(

)A.郑和下西洋B.工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D.宗教改革【解析】选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促进了物种的交流,故选C。2.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最早种植甘薯时间表,这说明当时我国(

)A.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B.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C.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地区四川云南广西湖北陕西山东河北时间(年)1733173517361740174917521758【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旨在考查准确解读表格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时间可以判断是我国清朝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美洲的甘薯传入中国,到了清朝时期,在众多省份种植,比较广泛,A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甘薯的产量及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B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与美洲的经济交往,排除C;鸦片战争后中国才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错误。3.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作为观赏植物;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这表明当时(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B.欧洲人善于追求舒适的田园生活C.物种传播改变了欧洲经济作物种植D.物种传入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解析】选D。从材料可以看出,玉米和马铃薯传到欧洲以后,改变了欧洲人的食物结构,故选D。材料并不是强调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排除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作物,而不是经济作物,排除C。4.(2024·济南高二检测)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A.小麦、水稻、牛、马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C.玉米、水稻、牛、马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解析】选A。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从欧洲流入到美洲的物种有小麦、水稻、牛、马等,故选A。玉米、马铃薯都是美洲流出的,排除B、C、D。5.17世纪初,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人离不开面包。往来于新旧大陆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但欧洲人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这样成本太高,运输量也有限。这说明(

)A.饮食习惯决定物种的传播B.美洲比欧洲更适宜种植小麦C.小麦在美洲推广的必要性D.新航路开辟导致美洲物种扩散【解析】选C。据材料“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人离不开面包。……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等,可得出在美洲的欧洲人出于饮食习惯,需求小麦,而交通条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说明小麦在美洲推广的必要性,故选C。“决定”说法错误,材料还强调交通的因素,排除A;材料并没有比较美洲与欧洲种植小麦的条件,排除B;小麦是旧大陆的物种,排除D。【深化点拨】小麦后来在美洲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6.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从美洲带回大量新作物,并以欧洲为中心传遍世界;同时,水稻、甘蔗、葡萄等农作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物种的交流是双向的C.新航路促进了美洲的现代化 D.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解析】选B。美洲的作物传入欧洲及世界,欧洲的植物、动物、生产方式等也传入美洲,说明物种的交流是双向的,故选B。A发生在工业革命后,排除;“现代化”与材料不符,C排除;D说法错误,排除。7.(2024·北京高二检测)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非洲,逐渐适应了当地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这(

)A.影响了非洲气候环境 B.有利于全球人口增长C.推动了当地经贸发展 D.改变了人们饮食习惯【解析】选B。题干材料体现了玉米传入非洲,使非洲人们易于获得食物,有利于全球人口的增长,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对非洲气候环境的影响,A排除;玉米传入非洲不一定能够推动当地经贸发展,C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D排除。【拓展延伸】美洲作物在欧亚非推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增加了粮食产量,有利于解决粮食饥荒问题。(2)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3)人口大量增加。(4)扩大了土地的开垦利用。(5)生态破坏、人口膨胀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8.据《英国饮食五百年》记载,在18世纪英国的米德尔塞克斯和萨里郡,如果在用餐时间,一脚踏进穷人家的村屋,就会发现:茶不分早晚是唯一的饮料,而且总是在晚餐时大量饮用。这表明茶叶的传播(

)A.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 B.淡化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差别C.存在着地域间分布的不平衡

D.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可知茶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说明茶叶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故选A。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其他阶级,B错误;材料无法得出地域间分布不平衡的结论,C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D错误。【补偿训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甘薯、玉米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牛、羊、小麦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C.加速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解析】选C。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交流,说明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洲际之间的物种交流,故选C。交通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A;新航路开辟之后,美洲原住民因为疾病、屠杀而大量减少,排除B;D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9.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