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1.物理观念: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2.科学思维:能在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引用证据,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3.科学探究:能基于对真实熟悉的情境的观察,对真实情境中的物理问题进行思维加工,概括他们的共同特征。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机械运动相对性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我国现代的相关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培养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重点: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能根据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难点:能用实例解释相对不同参照物,说明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是怎样运动的。趣味导入播放动画:一战期间,一名正在执行任务的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前方飞着一个“小虫”,便伸手去捉。后来发现抓住的竟是德军射来的子弹。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徒手抓住飞来的子弹吗?任务一运动的描述1.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运动世界: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斗转星移;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火山喷发;体育运动、汽车奔驰、小鸟飞翔。得出:世界是运动的。2.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的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运动的世界:音乐家用旋律的表现运动;画家用形态的色彩表现运动;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可以是多角度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方法去描述事物。那么,科学家们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呢?3.科学视野中的运动世界(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的?)思考:为什么小东和妈妈乘自动扶梯下楼,妈妈却说下楼时要站着不动呢?因为前后两次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下楼”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站着不动”是以楼梯为参照物。活动:探究“什么是运动和静止?”(1)讨论:①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书包呢?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一样。②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一样。③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座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一样。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你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了吗?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任务二机械运动2.参照物:(1)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需要选一个标准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特点: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它是不动的。(3)选择原则:①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所选参照物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②排己性:一般不选择被研究物体自身做参照物。③不唯一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但所选参照物不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④方便性:任何物体都可被选做参照物,但为方便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通常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务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飞机空中加油技术、联合收割机。学生讨论回答:1.我们说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自转同向运动,它绕地球一周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相等,约24h)是静止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或月亮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2.对于飞机在空中加油时,我们说飞机是运动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的;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我们还应注意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一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1.机械运动2.参照物:指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多媒体多视角向学生展示运动的世界,并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相互展示并理解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
第二节快与慢1.物理观念: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科学思维:会用实验的方法科学地判断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状态。3.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受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重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与慢。难点:理解快与慢的意义。趣味导入观看100米比赛视频,判断谁最快。提出问题:是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任务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课件展示几组运动会跑步的图片。【教师提问】观察图片,同学们觉得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学生回答】跑在前边的运动员。【教师提问】都跑到终点的时候,裁判是如何判断哪位运动员跑得快慢的呢?【学生活动】用时短的。【教师活动】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任务二速度课件演示观众角度的游泳比赛。【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我们发现,观众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游泳的距离,游在前面的运动比较快。课件演示裁判角度的游泳比赛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我们发现,裁判是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游泳的时间,时间越短的运动更快。【教师总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教师提问】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都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师活动】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教师提问】在物理学中,速度有什么意义呢?【教师活动】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如果用符号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上面的描述可写成公式:v=eq\f(s,t)。【教师提问】是否可以写成别的形式?【学生回答】s=vt或t=eq\f(s,v)。【学生回答】求路程和时间。任务三速度的单位及换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速度是否有单位呢?【教师活动】根据速度的公式,我们知道时间t和路程s在国际单位制中有自己的基本单位s和m。速度是否有基本单位呢?【学生活动】组内讨论交流给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有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常用单位是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教师提问】既然有不同的单位,是不是说明存在单位换算,那单位是如何换算的呢?1m/s=3.6km/h1km/h=eq\f(1,3.6)m/s【教师活动】带领学生一起推导单位换算的过程。【教师活动】单位使用时,v、s、t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个物体;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参与运算过程。【例题】汽车2min内匀速行驶了3600m,汽车的速度是30m/s,合108km/h。活动四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按照物体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上升或下降的观光电梯做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物理学中将这种沿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速度是不变的。3.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发生改变的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是变化的,我们如何来判断它的运动快慢呢?通常是用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即平均速度,来粗略的反映该物体的运动快慢。【例】小明在百米赛跑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强调:(1)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时,既要代数值,又要代单位。(2)涉及不同的物体或涉及不同的运动过程,同一物理量要用上角标或下角标进行区别。(3)在解答比较复杂的运动问题时,要画出表示物体运动过程的示意图,以便更快地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4)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速度这个物理量,知道了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我们还知道了一种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的大小不变,经历的路程是直线的一种运动。实际中的运动是变速的,在粗略的研究中,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第二节快与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2.速度:(1)意义(2)定义(3)单位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结合学生平时乘车时,看到的速度计上面的指针和里程计数器变化,理解速度的概念,同时还应结合公路上的限速标识牌等,进行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
第三节测量:长度与时间1.物理观念: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2.科学思维: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3.科学探究: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4.科学态度与责任: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难点: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趣味导入中间的线段哪一个长些?靠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任务一长度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μm=103nm1m=106μm1m=109nm强调:(1)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2)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3)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4)常见长度:手掌宽度1dm、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m、初中物理课本长约26cm、宽约18cm。任务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2.认识刻度尺:(1)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2)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3)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3.刻度尺的使用:(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指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2)“放”:零刻度或某一整数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有刻度的一边紧贴物体,并且与所测边平行。(3)“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4)“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例】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答案】13.504.长度的特殊测量:(1)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总长度,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2)化曲为直法:测量曲线长度时,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如:测地图上两地铁路线的距离。(3)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如:测量跑道长度。(4)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如: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任务三时间的测量1.时间:(1)国际单位:秒(s)。(2)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3)单位换算:1h=60min=3600s,1s=103ms,1ms=103μs。2.测量:实验室常用秒表。①刻度:小盘记录单位是min,指针转一圈是15min,分度值是0.5min。大盘记录单位是s,指针转一圈是30s,分度值是0.1s。②读数:先看小表盘的分针数,再看大表盘秒针数,分针数大于半分钟则秒针数读31s、32s……;分针数小于半分钟则秒针数读1s、2s……。③结果:小表盘读数+大表盘读数。【例】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答案】1103.常见时间估测(1)1min内正常人的脉搏跳动约为70次。(2)中学生跑完100m用时约为15s。(3)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46s。任务四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1)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不够。(2)跟测量人有关。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4.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掌握了刻度尺、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三节测量:长度与时间1.长度和时间单位2.刻度尺的使用3.机械秒表的使用4.误差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总结方法和规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物理观念(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秒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路程。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能够用表达式解答平均速度相关的问题。难点:初步学会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共同学习的思维方法。趣味导入播放视频:激流勇进。当人从轨道顶端下滑到底端时速度是如何变化的?任务一平均速度的测量本节课我们用小车代替下滑的人,搭起的长木板(斜面)代替轨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思考:(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如何粗略描述?(2)测量小车下滑的平均速度用到的实验原理是什么?(3)具体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么测?(4)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eq\f(s,t)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设计实验方案:步骤1:如何准确地测量路程和时间请同学们根据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初步组装,试着操作,思考如何把路程进行分段?①在测量路程时应该注意不可从斜面顶端到斜面的末端或中点,必须从小车的头量到头,或从小车的尾量到尾。②斜面的坡度不可过大,否则小车运动太快,时间太短,不便于测量时间。步骤2:明确实验步骤明确了路程和时间的测量,那么做实验的先后顺序又是怎样的?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以后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②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底端的时间t1。③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v=eq\f(s,t))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④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步骤3:记录数据的表格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s1=0.6t1=4v1=0.15s2=0.3t2=2.5v2=0.12步骤4:明确实验分工和配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人释放小球并下达计时指令,两人负责记录小车撞击金属片的时间,一人负责记录数据。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学生回答】根据公式v3=eq\f(s3,t3)=eq\f(s1-s2,t1-t2),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v2和v3大小关系是怎样的?根据这个关系,分析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什么运动?【学生回答】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且运动得越来越快。任务二利用“频闪摄影”测速度“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可以忽略。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例】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间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试根据照片分析:(1)图__甲__中的网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网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__。(2)若每隔0.02s曝光一次,则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图甲中网球所用的时间为__0.1__s。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刻度尺、秒表来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还了解到“频闪摄影”测速度的原理。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因此,掌握一些测平均速度的方法,是我们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具体表现。第四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实验原理:v=eq\f(s,t)2.实验仪器3.实验结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以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动手,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运动的世界》单元复习1.物理观念:(1)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2.科学思维: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3.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4.科学态度与责任:(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重点:长度测量的估读;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验、分析实验的方法与能力。难点:长度测量的估读;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参照物的选择;速度单位的换算。一、画知识结构图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二、考点梳理考点1动与静1.周末,同学们乘大巴去张謇纪念馆参观。在大巴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C)A.路边的树木B.迎面而来的汽车C.身旁的同学D.后方超越的汽车2.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有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的参照物可能的是(B)A.河岸B.行船C.岸边的房屋D.远处的树3.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__运动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火星车为参照物,火星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__静止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考点2快与慢4.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所用时间为1h,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D)A.35km/hB.40km/hC.45km/hD.50km/h5.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6.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苏炳添在奔跑过程中以跑道为参照物,他是__运动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苏炳添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__10.2__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7.一列长20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400m长的大桥,若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为6min。求:(1)列车通过大桥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列车全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解:(1)v=eq\f(s,t)=eq\f(s1+s2,t)=eq\f(200m+3400m,360s)=10m/s=36km/h;(2)t′=eq\f(s′,v)=eq\f(s2-s1,v)=eq\f(3400m-200m,10m/s)=320s。考点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8.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C)9.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C)A.0.5mB.1mC.2mD.4m10.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C)A.18.125cmB.18.1cmC.18.13cmD.18.12cm
第二章声的世界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物理观念:(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重点:1.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认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难点: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科学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趣味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玩一个小游戏,叫“听音识物”,你猜下这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我们的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课堂。任务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活动:1.利用自己身边的实验器材(音叉、橡皮筋、直尺等)做发声实验。2.敲打音叉,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听到什么现象。3.演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溅出;4.演示将乒乓球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旁边。5.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音叉,让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讨论:鼓声、二胡声、笛声、流水声、小提琴声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引导学生确定声源体。总结: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发声,正在发声的物体为声源。任务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学生思考:教师讲课的声音通过什么传递到学生的身边?演示:用真空罩实验向学生讲解,真空不能传声。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并科普生活当中的真空玻璃对真空不能传声的运用。活动:1.演示手机放在水里也可以听到声音。2.请每组三位同学:甲、乙两位学生来用土电话讲悄悄话,丙同学站在乙同学旁,让乙丙同时回答甲讲的是什么?引出固体能传声,且传声性能比较好。3.举例说明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任务三声音传播的速度活动:引导学生查观察表格,提问学生声音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并让学生总结规律。物质温度(℃)速度(米/秒)物质温度(℃)速度(米/秒)空气-10325水014500331铁0490015340铜0380030349松木033201.一般情况传播速度:v固>v液>v气。2.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越快。声音在15℃时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任务四回声用视频展现回声现象,并讲解回声是:声音传播出去并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并向学生补充在天坛里面有三处比较著名的声学建筑,一是圜丘、回音壁、三音石。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道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eq\b\lc\{\rc\(\a\vs4\al\co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b\lc\{\rc\(\a\vs4\al\co1(1.以波的形式传播,2.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3.真空不能传声)),声速\b\lc\{\rc\(\a\vs4\al\co1(1.影响因素,2.回声))))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本节在本章起到基础的作用,为学习后两节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物理观念:(1)使学生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掌握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特性的方法。2.科学思维:学会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来探究声音的特性。3.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重点:1.让学生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音调、响度的因素;3.了解影响音色的因素。难点: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音调、响度的因素。趣味导入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多样性。提问:“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决定了声音的特性?”任务一响度活动1:用扩音器的不同音量播放同一首歌。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两次声音的强弱不同,一次强,一次弱。我们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提出问题: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如何证明?活动2:尺子伸出相同长度分别轻拨、重拨,听听声音的响度有什么不同?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动的幅度。学生积极地尝试各种办法,用力敲铜锣,锣面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活动3:后排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小,为什么?想喊住远方的人,我们经常会把手放在嘴边,这样的目的是什么?人们听到的声音强弱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分贝(dB)表示。任务二音调活动4: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不同的烧杯,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不同?不相同,声音的高低不同。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有关音调的例子:女高音、男低音。提问: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1.仔细辨别老师用卡片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比较两次发声的不同之处。2.将自行车的后轮架空,摇动踏板,用一个塑料片接触辐条,当后轮转速越来越慢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越来越低。3.多媒体播放纸片刮过疏密不同的齿轮实验。结论: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介绍频率:(1)定义: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称为频率。(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3)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任务三音色活动5:耳朵“辨”乐器。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请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这种声音的特性我们称之为音色。根据你判断钢琴和古筝的依据,你认为音色跟什么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音调与频率有关;知道了响度与振幅有关,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知道了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eq\b\lc\{\rc\(\a\vs4\al\co1(音调\b\lc\{\rc\(\a\vs4\al\co1(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b\lc\{\rc\(\a\vs4\al\co1(指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b\lc\{\rc\(\a\vs4\al\co1(指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思考如何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和趣味实验,提升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第三节超声波与次声波1.物理观念:了解超声次与次声波的特性及应用。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观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3.科学探究:能够解答超声波测量距离的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重点: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性。难点: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趣味导入放一段超声波清洗机的视频,提问学生视频中的机器在做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听不到清洗机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一种特殊的声音——超声波,以及它的“兄弟”次声波。它们虽然不在我们的听觉范围内,但却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任务一超声波1.概念: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它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2.特性: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3.应用:(1)超声导航(声呐)。(2)超声波诊断仪(B超)、金属探测仪。(3)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碎石器。教师总结:超声波因其独特的特性,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超声波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任务二次声波1.概念: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它也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2.特点:(1)传得很远。(2)很容易绕过阻碍物。(3)而且无孔不入。3.应用:次声波对人体危害很大,但通过接收异常次声波可以预测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教师总结与提醒:次声波虽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性与应用。第三节超声波与次声波eq\a\vs4\al(超,声)eq\b\lc\{\rc\(\a\vs4\al\co1(1.定义: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2.特性\b\lc\{\rc\(\a\vs4\al\co1(方向性好:声呐、倒车雷达、测速声呐,穿透性好:检查胎儿、金属探伤,破碎能力强:清洁消毒、液体混合、液,体雾化、体外碎石))))eq\a\vs4\al(次,声)eq\b\lc\{\rc\(\a\vs4\al\co1(1.定义:频率小于20Hz的声音,2.特点:破坏力极强,3.危害:与人体形成共振对内脏产生压迫,4.来源\b\lc\{\rc\(\a\vs4\al\co1(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啸,人为因素:核弹爆炸、导弹发射、工程机械))))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注重了知识点的介绍和实验演示的结合,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存在和特点。同时通过应用举例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超声与次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四节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噪声的防治。趣味导入请同学们欣赏音乐《梁祝》片段。同学们听了前、后半段音乐,有什么感受?一段是优美动听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一段是是杂乱的声音——噪声,则令人心烦意乱。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哪些危害?怎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或减弱噪声?任务一噪声及其危害1.噪声的定义噪声和乐音都是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它们的振动规律相同吗?实验:观察噪声的波形利用示波器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噪声的波形(图乙),并与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甲)做比较。仔细观察并交流讨论,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处?实验表明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律,是杂乱无章的,音叉声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讨论:有规律的振动可不可以成为噪声?(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注意: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乐音也会令人厌烦,成为污染环境的噪声。2.噪声的来源:在我们周围,噪声通常来自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电机、机床等工业机械,以及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等。3.噪声的危害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声音强度超过50dB就会影响人的休息和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痛、血压升高等疾病。任务二噪声的防治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我们要控制噪声,应该从何处入手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声音就有产生声音的声源,因此控制噪声,首先要在声源处着手,降低声源处发出声音的分贝数,这是防止噪声产生的根本。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传播途中遇到障碍物可以被反射、被吸收一部分,因此可考虑在声音传播途中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断它的传播。由于声音要被人所感知,首先要通过人耳的耳道,堵住了这一通道,也可以减小噪声对人造成的危害。因此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归纳:控制噪声应着眼于消声、隔声、吸声三个环节,减弱噪声有以下三条途径:途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在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给汽车和摩托车安装消声器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造林关闭房间的门窗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注意: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等级,不能从根本上减弱噪声。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我们可以用闹钟作声源,①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深夜,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舞厅还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一个同学起身关上门窗,一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还有一位同学拨打110,请110制止歌舞厅过大的歌声,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什么途径控制噪声?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噪声的分类,知道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控制噪声的途径。第四节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一、噪声的定义:eq\b\lc\{\rc\(\a\vs4\al\co1(物理角度,环境保护角度))二、噪声的危害三、噪声的防治: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
《声的世界》单元复习1.物理观念:(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2.科学思维:使学生通过转换的实验方法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三种特性。4.科学态度与责任: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增强环保意识。重点: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探究。难点:1.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2.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一、画知识结构图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二、考点梳理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B)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__气__体可以传声;“隔墙有耳”说明__固__体可以传声;“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水下的鱼能听到水面上人的喊话声,说明__液__体也可以传声。3.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__水管__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__水__传播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__空气__传播来的。考点2声音的特性4.研学活动中,讲解员使用“小蜜蜂”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C)A.音色B.音调C.响度D.传播速度5.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A.音色B.响度C.音调D.声速6.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B)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考点3超声波与次声波7.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C)A.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C.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8.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考点4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9.如图甲、乙所示的两幅声音波形,可能是钢琴声音波形或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波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A.甲是噪声波形,乙是钢琴声音波形B.甲是钢琴声音波形,乙是噪声波形C.甲、乙都是钢琴声音波形D.甲、乙都是噪声波形10.在中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B)A.将教室的窗户玻璃更换为隔音玻璃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D.在校园绿化带多植树
第三章光的世界第一节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1.物理观念:(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同一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及其应用。2.科学思维: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的学习过程,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特点。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初步学会从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发现与光传播有关的问题,并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多种光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密切相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重点:探究光沿直线传播;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趣味导入课件展示一些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让学生欣赏,从而导入第三章《光的世界》学习。任务一光源思考:光是从哪里来的?什么是光源?光是由某些能发光的物体产生的。我们把那些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自然界存在的光源。如太阳、萤火虫、发光的鱼等。人造光源:人们制造的光源。如日光灯、节能灯、点燃的蜡烛等。思考:月亮是光源吗?月亮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它是靠反射太阳光让自已变得明亮。任务二光的传播提出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如何传播?演示1:用激光灯沿着黑纸片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演示2:用激光灯射到烧杯中的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演示3:用激光灯射到玻璃中,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1.光在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师强调: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要均匀,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2.光线光在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为了便于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3.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及应用:(1)影子的形成: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例举:手影、皮影戏。(2)日食和月食也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多媒体展示日食和月食)(3)激光准直:工程师们就利用能沿直线传播很远的激光束,引导挖掘机沿直线前进。(4)排队看直。(5)射击瞄准:射击打靶时,运动员必须将标尺缺口、准星尖和瞄准点“三点一线”。其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6)小孔成像:课件展示小孔成像的图片,得出小孔成像也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你知道吗,树荫下的圆光斑是怎样形成的?这些圆形光斑是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产生的小孔成像现象,是太阳的像。特点: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任务三光速思考: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的传播速度快得多。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0×108m/s。3.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v空气>v水>v玻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等,还进一步探究了光的传播速度。第一节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1)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及解释现象(3)光线(4)光速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简单、操作简便,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并且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对学生以后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2课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物理观念:(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科学思维:(1)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2)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3.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科学态度与责任:(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趣味导入播放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视频,如镜子反射、水面反射等。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吗?”提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物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看到物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不发光的物体,是由反射形成光路,光进入人的眼睛,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教师活动】教师用激光笔演示:光照在平面镜上反射的现象。【师生活动】教师联系“引入”部分的内容,具体讲授“反光”能够让我们看到物体的原理。提问:在反射的过程中,光的反射现象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任务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师活动】教师拿出激光笔,演示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并让光线沿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白色纸板进行入射,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反射现象。基本概念:“一点两角三线”。入射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光线:从物体表面返回的光线。入射点(O):入射光线在物体表面上的投射点。法线(ON):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注意:法线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加入的辅助线,本身不存在,因此画图时一定要画成虚线。提出问题: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让激光笔射出的入射光沿着光屏左侧射到镜面的O点。观察入射角分别为30°、45°、60°、0°时的反射角。探究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置关系如何?用激光笔从一侧发射光线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线的走向,在纸板上记下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所在,并记下此时的入射角与反射角填入实验表格。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245° 360° 40° 探究2: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如何?分析与论证:(1)实验时,使用可以沿ON翻折的两块纸板的目的。(2)让光贴着光屏(纸板)入射到平面镜上的目的。(3)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后,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这种现象说明什么。【教师总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1)首先找到入射点,过入射点做反射面的垂线为法线,法线要画成虚线。(2)找出入射角,并量出入射角的大小。(3)过入射点和法线做一角,使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4)在反射方向上标上箭头表示方向。探究3: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反射光线怎样?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任务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视频、打开图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两种反射现象、应用,即: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观点。【教师活动】教师作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反射原理图,并让小组代表上台完成原理图当中的反射光路图。教师点拨,并根据原理图作细致的讲授,具体的展示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与联系:镜面反射漫反射相同点每一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不同点反射面平整、光滑粗糙、凹凸不平光路图反射光的方向某一方向上有反射光束,其他方位没有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反射光不集中人的感觉迎着反射光看很耀眼,其他方位看不见,或不明显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和联系。第二课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本节课采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动手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实验中能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比如角度测量有的学生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是互余的,这就是将其中一个角读成了与镜面的夹角。根据之前孩子们的课堂反馈,将课后作业换了一种形式,以实验方式探讨两种特殊情况。
第二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物理观念:(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了解虚像的概念以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应用。2.科学思维:(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重点: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难点:确定像的位置,虚像的概念。趣味导入教师演示实验:向一个烧杯中“点燃”的蜡烛浇水,水淹没了蜡烛,但“烛焰”没有熄灭,这是为什么?师:转过平面镜让学生明白,原来刚才的蜡烛是前面的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向像浇水火焰当然不会熄灭。这就是平面镜带给我们的神奇,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任务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教师展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镜子,并看看我们在镜子中的样子,观察镜子的表面。我们将表面平而光滑的镜子叫做平面镜。二、平面镜成像1.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1)像在镜子里还是在镜子后?(2)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3)像和物体大小有什么关系?(4)像和物体的左、右有什么关系?(5)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2.学生进行猜想:像和物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师: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和大小?教师介绍方法:等效替代法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用等大的“小人”B放到镜后并移动,把它放在镜前“小人”A的像的位置。(2)观察并比较A的像与B的大小。(3)物体A放在整数格的位置上,用B确定像位置,分别测出两个“小人”与镜面的距离,并记入表格。实验次数123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4.学生利用所给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两个塑料小人、纸、玻璃、尺教师巡回辅导。5.分析、讨论、归纳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6.交流与评估实验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各组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任务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所以是虚像。任务三平面镜的应用与危害1.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来成像。图片展示: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2.改变光传播的方向。图片: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视频播放: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3.平面镜若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图片展示。4.拓展应用:凸面镜与凹面镜。视频播放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应用,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和“哈哈镜”。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了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2.平面镜的应用:(1)改变光路。(2)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是重点,如何让学生确定像的位置,需要老师引导。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是同学们的兴趣所在,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节光的折射1.物理观念:(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难点: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趣味导入在塑料水杯底部放一枚硬币,使人的眼睛刚好看不见杯底的硬币,请另一位同学向杯子里倒水,当水达到一定深度时,刚刚看不到的硬币又看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任务一光的折射现象播放“光在水中折射”的视频,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叫做光的折射?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光的折射中,“一点”“两角”“三线”又分别指的是什么呢?任务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设计实验器材:玻璃砖、标有刻度且可前后转动的白屏、装有分光器的激光笔、量角器等。2.进行实验将一张描好刻度且可前后转动的白纸(事先准备好)固定在光屏上,纸上画一条分界面和一条入射光线,将玻璃砖平放在分界面上,用激光笔对着入射光线的方向斜射入玻璃砖,再把折射光线用笔画下来,就可以找到折射光线的位置。(1)观察折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2)把承接折射光线的半个白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白屏上能否看到折射光线,说明什么?白屏上看不到折射光线,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3)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入射角和折射角哪个大?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将如何改变?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将增大(或减小)。(5)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介质表面时,它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介质表面时,它的传播方向不改变。(6)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7)先让光由空气射入玻璃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实验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任务三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折射现象1.筷子变弯:2.硬币重现:点拨: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A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A1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此实验说明了光的折射现象。3.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点拨:因为我们看到的是鱼的虚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方。4.海市蜃楼的形成点拨: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光的折射规律,并学会了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折射现象。第三节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2)规律:空气里角总大。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潭水变“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等。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验探究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第四节光的色散1.物理观念:(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初步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2)知道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3)了解物体的颜色。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白光的色散。难点:探究物体的颜色。趣味导入【教师活动】五光十色的图片展示自然风光和熟悉的事物。【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感受美景、增加对生活的精神追求。【教师提问】在这五光十色的世界里,同学们认为你见过的最为色彩斑斓的美丽景色是什么?【学生回答】彩虹。【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教师总结】根据学生对彩虹的认识,补充说明。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光的色散,学习后我们就会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这个彩色的世界。任务一研究光的色散【师生活动】实验器材:三棱镜模拟水珠(太阳光不强烈情况下),投影仪灯光模拟太阳光,白纸模拟光屏。【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不是单色光。【教师补充总结】我们把这种在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称为复色光。不分解的光称为单色光。【学生活动】大致画出白光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教师提问】根据光路图提问,为什么太阳光会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本质是什么?【教师活动】分别用三种颜色的光(红绿蓝)从相同位置进入三棱镜,确定光的路径用三种颜色的线条标记,像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得出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色光的偏折能力不同。【教师提问】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的七彩光再通过一个三棱镜后会怎么样呢?【学生活动】组内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根据光路可逆原则,知道多种单色光可以复合。任务二色光的混合【学生活动】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七种颜色的光复合后会成为白光,那么是不是单色光混合成白色光必须要7种单色光呢?【师生活动】做光的三原色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实验得出,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教师提问】既然三原色也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颜色,那么它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电视机配制了几种颜色?【学生活动】学生组内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使用显像管的电视机、电脑等彩色显示屏幕上艳丽的画面,就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任务三物体的颜色【教师活动】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又是怎样显现这些颜色的呢?这些美丽的花朵是什么颜色?这说明什么颜色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那么其他颜色的光哪去了?【学生活动】组内思考、充分讨论。【教师活动】关上窗帘,用红光照射、蓝光照射、绿光照射,发现物体颜色暗淡甚至不能展现绿色。【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反射什么光,物体就呈什么色。【教师提问】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颜色决定。物体透过什么光,就呈什么色。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色散现象,知道了色光的三原色,了解了物体的颜色。第四节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3.物体的颜色课后反思:教材的安排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生动的事实材料,贴近生活实际。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通过显微镜观察手机屏幕颜色直观感受红绿蓝三原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光的世界》单元复习1.物理观念:(1)认识光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知道真空中的光速;(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能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作图;(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图。(4)了解光的色散。2.科学思维:(1)经历观察与实验的过程,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2)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提高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激发求知欲,提高探索物理现象或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现象。难点:1.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2.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一、画知识结构图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二、考点梳理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1.如图所示的“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原因是(B)A.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其中“以铜为镜”涉及到的光现象原理是(C)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的情境能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的是(B)A.起舞弄清影B.潭清疑水浅C.风吹草低见牛羊D.楼台倒影入池塘考点2光的反射4.教室里,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桌椅、书本等物体,是由于这些物体会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__漫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_遵循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小明妈妈的手机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手机。下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考点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关于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C)A.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B.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实像C.蜡烛B在桌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明亮的环境进行实验7.远远望去,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m,它的像与水面的距离是__6__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不变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8.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考点4光的折射9.炎热的夏天开车行驶在公路上,常觉得公路远处似乎有水,水中还有汽车、电线杆等物体的倒影,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水却消失了。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光的(C)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10.如图所示,画中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是(B)考点5光的色散11.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操作:在深水槽中盛上一些水,槽内边缘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到水中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的墙上,动手做一做,并回答:你将会看到(D)A.白墙上没有任何光B.白墙上有白色光C.白墙上只有红、绿、蓝三种色光D.白墙上有一条彩色光带
第四章神奇的透镜第一节凸透镜与凹透镜1.物理观念:(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2)通过实验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图片,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3.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物理知识与实际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根据实验现象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趣味导入【教师活动】一束光斜射入玻璃砖后,从玻璃砖出来的光线是怎样的?【学生活动】学生做出光路图。【教师提问】如果是三束平行光斜射入玻璃砖会如何呢?如果是三束平行光垂直射入玻璃砖又会如何呢?玻璃砖的两表面都是平面,厚度均匀,如果它们的厚度不同,而呈现有规则的球面,则它们对光线的作用情况如何呢?【教师活动】展示各种透镜的图片。【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图片,回答刚才的问题。【教师总结】我们把这样中央与边缘厚度不同的镜片叫做透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透镜相关的知识。任务一透镜【教师活动】展示PPT中凸透镜和凹透镜图片。【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把这些图片分类,说明分类的依据。【学生回答】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分为一类,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分为一类。【教师总结】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教师活动】展示图片,除了从形状上我们能辨别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用其他方法我们也能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学生活动】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凸透镜可以使书上的字放大,凹透镜使书上的字缩小。【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图片,把两种透镜放在阳光下,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会出现亮斑,凹透镜放在阳光下会出现暗圈。任务二透镜对光的作用用PPT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介绍两个概念。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光心: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教师提问】为什么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会出现亮斑,凹透镜放在阳光下会出现暗圈?【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引导画出光路。【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归纳结论。【教师讲解】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光轴。凸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教师总结】(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2)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会聚于一点,称之为焦点(F);(3)凸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教师活动】演示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画出光路。【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归纳结论。【教师总结】(1)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2)凹透镜的焦点:发散光线的延长线会聚于一点,称之为焦点(F);(3)凹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教师提问】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理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光的折射。【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对比以上两种透镜光的路径,进行对比思考,分别能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过作图让学生找出两种透镜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归纳,最后总结记忆口诀:平行光的过焦点,过焦点的光平行,过光心的光不变。【例】在如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完成光路。正确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并不一定将光会聚到一点上,而是指光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沿原方向传播更偏向主光轴,使光束变窄、变收缩。2.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指光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沿原方向传播更偏离主光轴,使光束变宽、变发散。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知道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第四章神奇的透镜第一节凸透镜与凹透镜1.透镜的分类2.基本概念:主光轴:光心: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演讲与辩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私人车辆转让及绿色环保认证合同3篇
- 2025版金融风险评估与管理服务协议2篇
- 海南师范大学《欧洲现代主义建筑选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作品制作担保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拆迁项目综合评估居间代理服务协议书模板2篇
- 2025年度版权购买合同属性为图书出版权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办公家具销售与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出口贸易融资续约合同范本3篇
- 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细则模版(2篇)
- 《FANUC-Oi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技巧与实例》教学课件(全)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全册)
- 工程临时用工确认单
- 简约清新大气餐饮行业企业介绍模板课件
- 氮气窒息事故案例经验分享
- 某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书
- 厂房租赁合同标准版(通用10篇)
- 《教育心理学》教材
-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3篇)
- 建设单位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图
- 断裂力学——2Griffith理论(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