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统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情景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1页
七年级上册统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情景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2页
七年级上册统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情景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3页
七年级上册统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情景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统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情景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了四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诗词,旨在通过诵读与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秋词(其一)》展现了刘禹锡的乐观精神和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夜雨寄北》则表达了李商隐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重逢的期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反映了陆游虽年老体衰仍心系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潼关》则通过描绘潼关景象,展现了谭嗣同的豪情壮志和改革精神。这些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丰富,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词基础,能够初步理解诗词的基本含义和表达的情感。然而,他们在深入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把握诗词的艺术特色以及运用诗词进行表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感悟等方法,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诵读与鉴赏,感受中华古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理解并传承诗词中蕴含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

语言运用

1.准确诵读四首古诗词,掌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2.学习并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

1.通过分析诗词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2.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哲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审美创造

1.欣赏诗词中的美景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古诗词,表达个人情感和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准确诵读并理解四首古诗词的基本含义和表达的情感。2.学习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1.深入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把握诗词的意境和美感。2.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哲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升综合素养。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意境。2.提问:“提到秋天,大家通常会想到哪些词汇或感受?"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几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词,看看古人是如何描绘秋天的。”1.观看图片或视频,感受秋天的氛围。2.思考并分享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3.跟随老师的引导,进入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和思维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为学习古诗词做好情感铺垫。

学习《秋词(其一)》1.介绍作者刘禹锡及其背景。2.朗读《秋词(其一)》,注意节奏和韵律。3.分析诗句,解释“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含义,探讨作者的情感态度。4.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作者会认为秋天胜过春天?”1.聆听老师介绍作者和背景。2.跟读《秋词(其一)》,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思考并理解诗句含义,参与讨论作者的情感态度。4.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夜雨寄北》1.简介作者李商隐及其诗歌风格。2.朗读《夜雨寄北》,体会诗歌中的情感。3.分析诗句,理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探讨诗人的思念之情。4.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场景,感受诗人的情感。1.聆听老师介绍作者和诗歌风格。2.跟读《夜雨寄北》,感受诗歌的情感。3.思考并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4.发挥想象力,描绘诗歌中的场景,感受诗人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和想象,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能力。

自主学习与讨论1.分组让学生自主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和《潼关》,要求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情感。2.每组选代表分享学习成果,讨论两首诗歌的异同点。1.分组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情感。2.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学习成果,探讨两首诗歌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拓展1.总结本课学习的四首古诗词,强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2.引导学生思考:“秋天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有着怎样的不同面貌?”3.拓展阅读:推荐其他关于秋天的古诗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1.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加深理解。2.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3.接受老师的推荐,计划课外阅读。

作业设计

诗词背诵与默写:1.背诵并默写《秋词(其一)》全诗。2.选择《夜雨寄北》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一首,背诵并默写其颔联和尾联。诗词鉴赏与分析:1.分析《秋词(其一)》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并尝试用自己的话阐述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观点。2.比较《夜雨寄北》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雨”的意象,探讨两首诗中“雨”所承载的不同情感与意境。创意写作:1.假设你是刘禹锡,在《秋词(其一)》创作之后,给友人写一封信,分享你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创作此诗的心境。2.以《潼关》为背景,创作一首短诗或散文,描绘你想象中的潼关景象及你的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秋词(其一)》刘禹锡-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诗情引秋意,豪情满纸间二、《夜雨寄北》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之情,穿越时空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铁马冰河入梦来-报国之心,风雨难摧四、《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壮志凌云,少年豪情总结:-四季之秋,情感各异-诗词之美,在于意境与情感-品味经典,感悟人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如秋、雨)的不同情感表达,增强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既概括了每首诗的核心内容,又突出了诗人的情感特色,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3.创意写作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不足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