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1308-2023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冬小麦_第1页
DB11-T1308-2023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冬小麦_第2页
DB11-T1308-2023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冬小麦_第3页
DB11-T1308-2023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冬小麦_第4页
DB11-T1308-2023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冬小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1/T1308—2023

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冬小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冬小麦越冬冻害和干热风灾害等级。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冬小麦越冬冻害和干热风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评估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QX/T82—2019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温airtemperature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百叶箱等防辐射装置内距地面1.5m高度处的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注:单位为摄氏度(℃)。

[来源:GB/T35226—2017,3.1]

3.2

日最高气温dailymaximumairtemperature

前一日20时(北京时)至当日20时直接气温的最高值。

注:单位为摄氏度(℃)。

[来源:GB/T35226—2017,3.7,有修改]

3.3

日最低气温dailyminimumairtemperature

前一日20时(北京时)至当日20时之间气温的最低值。

注:单位为摄氏度(℃)。

[来源:QX/T198—2007,2.2]

3.4

日平均气温dailymeanairtemperature

前一日20时(北京时)至当日20时之间02时、08时、14时和20时4次气温的平均值。

注:单位为摄氏度(℃)。

1

DB11/T1308—2023

[来源:QX/T198—2013,2.3]

3.5

负积温negativeaccumulatedtemperature

某一段时期内低于0℃的日平均气温的累加值,用以表征累积的严寒程度。

注:单位为度•日(℃•d)。

[来源:QX/T200—2013,3.3,有修改]

3.6

风速windspeed

单位时间空气移动的水平距离。

注:单位为米每秒(m/s)。

[来源:GB/T35663—2017,2.2.4,有修改]

3.7

空气相对湿度relativeairhumidity

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注:以百分率(%)表示。

[来源:GB/T35226—2017,3.5,有修改]

3.8

土壤相对湿度relativesoilmoisture

土壤实际含水量占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比值。

注:以百分率(%)表示。

[来源:GB/T32752—2016,2.3]

3.9

冬小麦越冬期overwinteringstageofwinterwheat

从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一定程度时冬小麦地上部停止生长或基本停止生长,到翌春气温回升

返青生长,冬小麦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的一段时期。

[来源:QX/T447—2018,2.1]

3.10

冬小麦越冬冻害freezeinjuryofwinterwheatduringoverwinteringstage

麦苗在越冬期间,因长时间0℃以下低温、强烈低温或剧烈变温,引起植株的部分器官受害,部分

茎蘖乃至全株死亡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注:冬小麦越冬冻害表现为越冬期间叶片受冻枯黄、青枯、植株死伤、生长点皱缩、分蘖节变色甚至腐烂,其受害

程度与麦苗长势、品种等有关。

[来源:QX/T447—2018,2.1,有修改]

2

DB11/T1308—2023

3.11

冻害指数freezeinjuryindex;FI

利用致灾因子加权求和构建的用于表征冬小麦冻害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数。

注:冻害指数越大,表示冬小麦冻害越重,反之表示冬小麦冻害越轻。

3.12

干热风dry-hot-wind

在暖季的作物生长旺盛期出现的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造

成减产和品质降低。

[来源:QX/T82—2019,2.6]

3.13

冬小麦干热风灾害disasterofdry-hot-windforwinterwheat

在冬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可使冬小麦水分代谢失衡,

严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使千粒重明显下降,导致显著减产。

注:北京地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初。

[来源:QX/T82—2019,2.7]

3.14

冬小麦干热风日dayofdry-hotwindforwinterwheat

在冬小麦扬花灌浆期间,某日内实际出现的气象要素组合达到干热风发生的指标要求。

[来源:QX/T82—2019,2.9]

3.15

冬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weatherprocessofdry-hotwindforwinterwheat

在冬小麦扬花灌浆期间,一次高温低湿天气过程中日最高气温连续大于等于30℃的起止时段内,

出现1个或1个以上干热风日的天气过程。

[来源:QX/T82—2019,2.10,有修改]

3.16

冬小麦干热风年型annualtypeofdry-hot-wind

干热风灾害造成冬小麦不同程度减产的年份类型。

4冬小麦越冬冻害等级

4.1越冬冻害等级

冬小麦越冬冻害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应用冻害指数(FI)和积雪厚度对冬小麦冻害进行等级评

判。冬小麦越冬冻害等级指标见表1。

3

DB11/T1308—2023

表1冬小麦越冬冻害等级指标

指标

冻害等级死茎率参考值

FI积雪厚度

轻0.6≤FI<0.7<10%

出现低温冻害天气时,

中0.7≤FI<0.810%~20%

积雪厚度每增加50mm则相应的冻害减轻一个等级。

重FI≥0.8>20%

注:“死茎率”指冬小麦越冬期间因冻害造成单位面积内死亡的植株茎数占越冬始期总茎数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

4.2冻害指数计算

4.2.1FI的构建

将冬前平均气温、最大降温幅度、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越冬期负积温、越冬期平均气温5个冬小

麦冻害致灾因子数据进行区域极差标准化处理,利用区域极差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各致灾因子的权重系

数,再将致灾因子的区域极差标准化值分别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求和,作为原来5个致灾因子的冻害指

数,见式(1):

5

(1)

FI=åaXii

i=1

式中:

FI——冻害指数;

Xi——致灾因子;其中i=1,2,3,4,5时分别代表:

X1——冬前平均气温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

X2——最大降温幅度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

X3——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

X4——越冬期负积温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

X5——越冬期平均气温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

ai——i=1-5,是相应致灾因子的权重系数,具体取值参见附录A。冻害致灾因子权重系数的计算有

不同方法可供选择,本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4.2.2冻害致灾因子及其计算

4.2.2.1冬前平均气温

从11月1日开始至冬小麦越冬始期的前一天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4.2.2.2最大降温幅度

从11月1日起至翌年2月末期间出现的历次寒潮过程中,取日平均气温降温幅度最大的1次作为

年度冻害的最大降温幅度。

4.2.2.3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

冬小麦越冬期间出现的日最低气温极端最低的1次作为年度冻害的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

注:单位为摄氏度(℃)。

4.2.2.4越冬期负积温

4

DB11/T1308—2023

冬小麦越冬期间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累加值。

注:单位为摄氏度·日(℃·d)。

4.2.2.5越冬期平均气温

冬小麦越冬期间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注:单位为摄氏度(℃)。

4.2.3冻害致灾因子的标准化处理

对5个致灾因子的逐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区域极差标准化处理的计算方法,见式(2):

xj−xmin

Xj=(2)

xmax−xmin

式中:

Xj——某一致灾因子第j年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

xj——某一致灾因子第j年的实际观测值;

xmin——某一致灾因子区域内实际观测的最小值;

xmax——某一致灾因子区域内实际观测的最大值;

j——年份。

5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

5.1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干热风等级指标

5.1.1北京地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类型主要有高温低湿型和雨后青枯型,参见附录B。

5.1.2冬小麦干热风等级指标依据QX/T82制定。其中高温低湿型干热风指标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

采用以“逐日”或“逐时”为计量单位的气象要素组合,结合20cm土壤相对湿度确定冬小麦干热风指

标,高温低湿型干热风等级指标见表2。

表2高温低湿型干热风等级指标

0-20cm土壤

日最高气温14时空气相对湿度14时风速

发生时段天气背景相对湿度等级

℃%m/s

%

轻度≥31≤30≥3

气温突升,空<60中度≥32≤25≥3

通常发生在冬小麦灌浆乳熟

气相对湿度重度≥35≤25≥3

至蜡熟初期(5月下旬至6月

骤降,并伴有轻度≥33≤30≥3

中旬初)

一定的风速≥60中度≥35≤25≥3

重度≥36≤25≥3

注1:首先判定0-20cm土壤相对湿度,其次应同时满足其他3个要素条件。

注2:0-20cm土壤相对湿度首先选定14时,次选08时,再选其他时次。

注3:14时天气条件不满足判断标准时,以其他时次为准,且累计时次≥1次。

5.1.3雨后青枯型干热风指标见表3。

5

DB11/T1308—2023

表3雨后青枯型干热风指标

日最高气温14时空气相对湿度14时风速

时段天气背景

°C%m/s

冬小麦灌浆后期,成有1次小到中雨或中雨以上降水过

≥30≤40≥3

熟前10d内程,雨后猛晴,温度骤升

注1:雨后3d内有1d同时满足日最高气温、14时空气相对湿度、14时风速三个条件。

注2:小雨到中雨判定标准为12小时降雨量3.0-9.9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为5.0-16.9毫米;中

雨判定标准为12小时降雨量5.0-14.9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为10.0-24.9毫米。

5.2冬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与冬小麦干热风年型等级指标

5.2.1根据冬小麦干热风指标判定冬小麦干热风日,用冬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中出现的冬小麦干热风日

等级天数组合确定过程等级,用过程等级组合确定冬小麦干热风年型等级。

5.2.2高温低湿型冬小麦干热风过程等级指标见表4。

表4高温低湿型冬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等级指标

过程小麦干热风日数等级天数/d备注

过程等级

轻度日中度日重度日

轻度2~31~2—满足其一

中度4~53~41满足其一

重度>5>4≥2满足其一

注1:轻度等级中,不包括中度、重度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所包括的轻度小麦干热风日。

注2:“—”表示没有发生。

5.2.3高温低湿型冬小麦干热风年型等级指标见表5。

表5高温低湿型冬小麦干热风年型等级指标

过程等级次数/次危害参考值

年型等级备注小麦千粒重降低(∆w)小麦减产(∆y)

轻度过程中度过程重度过程

g%

轻度2~31~2—满足其一∆w<2∆y<5

中度4~531满足其一2g≤∆w<45≤∆y<10

>5>3≥2满足其一∆y≥10

重度∆w≥4

≥11同时满足

注1:“—”表示没有发生。

注2:千粒重、减产率均与正常年相比。

6

DB11/T1308—2023

附录A

(资料性)

北京地区冬小麦冻害致灾因子的权重系数ai的参考取值

北京地区冬小麦冻害致灾因子的权重系数ai的参考取值见表A.1。

表A.1北京地区冬小麦冻害致灾因子的权重系数ai的参考取值

极差标准化后ai参考取值

的致灾因子顺义房山通州大兴平谷昌平怀柔密云

X10.08580.41310.28740.21380.38370.39850.37470.0684

X20.15310.21240.39640.41490.20230.13250.21220.3721

X30.36080.28300.28320.28110.16280.18990.26950.2886

X40.39250.28260.30260.28400.32120.33110.30740.3156

X50.39180.26110.28770.26800.31010.32760.30190.3042

注:X1为冬前平均气温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X2为最大降温幅度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X3为越冬期极端最低

气温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X4为越冬期负积温的区域极差标准化计算值;X5为越冬期平均气温的区域极差标

准化计算值。

7

DB11/T1308—2023

附录B

(资料性)

北京地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类型

B.1高温低湿型

在小麦扬花灌浆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一般发生在小麦开花后20d左右至蜡熟期。干热风发生时气温

突升,空气相对湿度骤降,并伴有较大的风速。发生日,日最高气温可达30°C以上,甚至可达37°C~38°C,

14时空气相对湿度可降至30%以下,14时风速在3m/s以上。小麦受害症状为干尖炸芒,呈灰白色或青灰

色。造成小麦大面积干枯逼热死亡,产量显著下降。

B.2雨后青枯型

又称雨后热枯型或雨后枯热型。一般发生在乳熟后期,即小麦成熟前10d左右。其主要特征是雨后

急晴,气温骤升,空气相对湿度骤降。一般雨后最高气温升至27°C以上,14时空气相对湿度在40%左右,

即能引起小麦青枯早熟。雨后气温回升越快,气温越高,青枯发生越早,危害越重。

8

DB11/T1308—2023

参考文献

[1]QX/T101—2009水稻、玉米冷害等级

[2]QX/T198—2007

[3]QX/T447—2018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越冬冻害指标

[4]QX/T198—2013杨梅冻害等级

[5]QX/T200—2013生态气象术语

[6]GB32752-2016农田渍涝气象等级

[7]GB/T35226-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空气温度和湿度

[8]GB/T35663-2017天气预报基本术语

[9]QX/T82—2019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

[10]陈端生,龚绍先.农业气象灾害[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89-185

[11]霍治国,王石立.农业和生物气象灾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16-21

[12]莫志鸿,霍治国,叶彩华,等.北京地区冬小麦越冬冻害的时空分布与气候风险区划[J].

生态学杂志,2013,32(12):3197-32

[13]陶铁男,明发源.主要农作物灾害评估[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0-160

[14]郑大玮,龚绍先.冬小麦冻害及其防御[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4-45

9

ICS07.060

CCSA4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308—2023

代替DB11/T1308—2015

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冬小麦

Gradesofagrometeorologicaldisasters—Winterwheat

2023-03-30发布2023-07-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308—2023

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冬小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冬小麦越冬冻害和干热风灾害等级。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冬小麦越冬冻害和干热风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评估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QX/T82—2019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温airtemperature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百叶箱等防辐射装置内距地面1.5m高度处的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