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营养-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_第1页
人体的营养-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_第2页
人体的营养-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_第3页
人体的营养-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_第4页
人体的营养-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人体的营养

思维导图

糖类、脂肪、蛋白质

维生素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无机盐

韦车黑体字

1.因为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P19)

2.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P20)

3.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都离不开蛋白质.(P20)

4.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digestion)。(P26)

5.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P26)

6.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P30)

7.合理营养(rationalnutrition)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P32)

核叱知识点

【知识点7】人体需要的主要管养物质

7.糖类、脂肪、妥白质

携类脂肪蛋右质

共有作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最主要的能源重要的备用能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

特有作用

物质源物质要原料

肥肉、油类、

食物来源谷类、薯类等瘦肉、鱼、助、茶等

坚果等

2.维生素

一类简单的有机物,既不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种类很多,

人体对它的需求量很小,但很重要。几种常见的维生素的缺乏症和食物来源

如下表:

维生素的种

缺乏症食物来源

胡萝卜、肝脏、鱼肝

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油等

神经炎、脚与病、食欲不振、

维生素Bi稻谷类的外皮等

消化不葭等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新邦的蔬菜和水果等

维生素Z)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肝脏、蛋类等

3.水

约占体重的60%〜70%,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

开水都无法进行,如人体内的管养物质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漆解在水中才能运

输。

4.无机盐

属于无机物,人体对它的需求量较小,但作用十分重要。下表是几种常见无机

盐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

无机盐的种类缺乏症食物来源

佝偻病和骨质疏松

含钙的无机盆蔬莱、奶类、豆类等

瘦肉、鱼、奶类、菠

含铁的无机盆缺铁性贫血

莱等

地方性甲状朦肿(大

舍碘的无机盐(微量)诲带、紫莱等

脖子病)

【知识A2]消化和吸收

7.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⑴消化道

食物依次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口腔—>咽一>食道一>胃一>小肠一>大肠一>肛门等O

(2)消化腺

造化分泌的发挥作用

所含前化酶主要作用

腺靖化液的场所

唾液

唾液唾液淀粉酶口腔初步消化淀粉胃麦茅糖

胃朦胃液胃蛋白酶胃初步消化蛋6质

肝脏胆汁无小肠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胰腺唳液可消化糖类、脂肪、蛋

多种酶小肠

肠腺肠液白质

2.食物的消化

(1)造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2)消化的对象: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

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细胞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用漪化就可

直接被吸收。

(3)消化的方式

物理性消化:将食物切断、虏碎及与漪化液混合等机械作用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被逐步分解的过程。

(4J消化的过程

口腔胃小肠

、4融唾液淀粉酶胰液和肠液中酶wwg

证箱》麦芽糖

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胃蛋白酶,旬时胰液和肠液中酶._苴”

胆汁脂肪膜涌和肠液中酶…

喈骷__________________〜

HBWJ»微粒*口疝,胆肪蚁

3.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管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宗统的过程。

(2J消化道对聋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部住主要吸收的物质

胃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盆、

小肠

维生素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3J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①长——小肠很长,约5-6<o

②大----小肠的内表面有很多环形致衰,皴襄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大大增加

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③海-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

很衮易通过并进入循环宗统,放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知识点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7.合理管养

(1J合理普养的概念:指全面而平衡的普养,即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

且摄取的各种普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J“平衡膊食宝塔"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3J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保证每Q三餐,按时进食;按“平衡膊食宝塔”均衡地

进食,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4J食谱设计:设计的食谱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营养搭配是否合理、均衡。要

求含有“平衡魔食宝塔”中的5类食物并且比例合逡,经济实惠,如一份合理的

午餐应该有淀粉、蛋白质、少量的油脂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食品安全

(1)关注食品安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r如图),关注食

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否有添加剂等;购买肉类时一定要看是否

是检疫合格的;蔬菜和水果要经过请水冲洗、透泡或者削皮,以戒少农药戌

留;不吃有春的食品,如发茅的马铃薯、发霉的花生、毒博商等。

随睛安全图标绿色食品标志

(2J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我国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常考点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每人每天都必须摄入一定量的水,以下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A.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B。饮水有利于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Co水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I3D。腹泻后需及时补充淡盐水

【答案】C

【分析】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

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

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详解】A。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A正确。

B.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

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因此,饮水有利于废物及时排出体外,B正确。

C。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

提供能量,C错误。

D.呕吐、腹泻的病人,体内水盐平衡失调,需及时补充淡盐水,D正确。

故选C.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022•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我们经常会食用鸡蛋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蛋白质。那么,鸡蛋中的蛋白

质进入人体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变成”构成人体的蛋白质呢?

(1)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需要在消化系统内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的才能被吸

收利用.

(2)蛋白质的分解主要依靠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蛋白质被消化酶消化的起始器官是[]—

,主要器官是[]。

(3)食物颗粒越小,与消化液混合越充分,越有助于被消化。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能让鸡蛋变成小颗粒

和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的器官有(填数字)。

(4)蛋白质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主要在[]被吸收,然后运送到全身各处。在细胞中,这

些小分子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蛋白质。

【答案】(1)氨基酸

(2)④胃⑤小肠

(3)①④⑤

(4)⑤小肠

【分析】图中①是口腔,②是咽,③是食道,④是胃,⑤是小肠,⑥是大肠,⑦是肛门.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

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详解】(1)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在消化系统内被彻底分解成小

分子的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利用。

(2)结合分析可知:在④胃内胃液(胃液含有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在⑤小肠

中,蛋白质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胃肠的蠕动,把大的食物颗粒变为

小的食物颗粒,物质成分没有发生变化。食物颗粒越小,与消化液混合越充分,越有助于被消化.在人体

消化系统中,能让鸡蛋变成小颗粒和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的器官有①口腔,④胃和⑤小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