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咏雪
(-)(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选择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玄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气太傅之,而不欲伤其意。乃濡与赌,得即烧之。
(选自《世说新语•假调》)
【注释】①谢玄,谢安侄子。②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
1.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加点字适合放在乙文横线处()
A.箪之不以其道B.涉诊文义
C.安陵君其许寡人D.又叁无硕师名人与游
2.下列表述不氐破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甲文“公大笑乐”一句,没有直接言明对两个比喻的评价,表达含蓄,意蕴丰富。
C.“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D.乙文连用“赌”“得”“烧”等动词刻画谢太傅欺骗孩子的虚伪狡诈形象。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乃濡与赌,得即烧之。
4.谢安的夫人曾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侄们?”,对于谢夫人的质疑,请结合甲乙文
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2.D3.(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2)(谢太傅)于是假装和他打赌,赢得(或得到)后就烧掉它们。4.示例:①我不认同谢公夫
人的质疑。②甲文谢太傅和儿侄们一起“讲论文义”,在看似不经意的一问中激发小辈即景赋诗的雅兴,
并以“大笑乐”的方式委婉肯定小辈们的表现,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③乙文谢太傅看到谢玄沉迷紫罗香
囊、覆手等装扮,巧妙地以打赌的方式引导他舍弃这些器物而不伤害他的情绪。④从甲乙两文中可见,谢
太傅非常有教育智慧,他将自己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平常的点滴小事中教育孩子,以润物无声的
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解析】1.从“而不欲伤其意。乃谪与赌,得即烧之”可知,谢安对儿子“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
这件事感到忧虑,又不想伤他的心。所以就假装跟他对赌,一旦赢了他就马上拿来烧掉。这里应该填写“担
心、忧虑”等词语。
A.策:动词,鞭打;
B.讲论:讲解讨论;
C.许:答应:
D.患:担心;
故选Do
2.D.“刻画谢太傅欺骗孩子的虚伪狡诈形象”理解错误。面对着儿子的不良习惯,谢安担心直接指出
会伤的孩子的心,就假装跟他对赌,一旦赢了他就马上拿来烧掉,这样巧妙地解决难题,可见其教子有术,
用心良苦。而不是虚伪狡诈。
故选Do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1)未若:不如。因:趁、乘。
(2)濡:假装;得:得到,这里指赢了(赌);之,它,指“紫罗香囊”。
4.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可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谢公夫人的质疑。
从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知,谢太傅还是注意对孩子们的知识教育的,在传
授儒家文化知识的同时自然免不了有思想道德教育;从“公大笑”即面对孩子们的回答其大笑的表现可知,
他的赞美、褒扬之情尽在其中,有对回答好的兄女的表扬,也暗含着对回答不好的兄子胡儿的鼓励,这样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既给孩子们保留面子,乂直到引领和教育作用。
从乙文“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谪与赌,得即烧之”可知,面对着儿子的不良习惯,谢安担心
直接指出会伤的孩子的心,就假装跟他对赌,一旦赢了他就马上拿来烧掉,这样巧妙地以打赌的方式引导
他舍弃这些器物而不伤害他的感情,可见其教子有术,用心良苦。
综上所述,谢太傅有教育智慧,注意从平常小事中去引导教育孩子。
【参考译文】
【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
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镉,左将军王凝之的妻
子。
【乙】谢玄年轻时喜欢佩戴紫罗香囊,挂着手巾。谢安对这件事感到忧虑,乂不想伤他的心,就假装
跟他对赌,一旦赢了他就马上拿来烧掉。
(二)(2022秋•四川成都•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文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不。”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画去。”元方日:“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同宗的子侄辈
B.撒盐空中差可烟拟:相比
C.尊君在不不:同“否”
D.元方入门不顾顾:照顾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因往晓之
B.去后乃至屠乃奔倚其下
C.相委也去人不知而不愠
D.则是无信淫慢则不能励精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
A.不一会儿,突然下起了大雪,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一样?”
B.过了很久,雪下得大了,太傅欣喜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是从哪里飘来的?”
C.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D.过了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太傅欣喜地说:“白雪纷纷扬扬飘向哪里?”
8.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收在《世说新语》里,《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铁事。
B.甲乙两文皆用对比。甲文谢朗“撒盐空中”的比喻对比谢道镉“柳絮因风起”的巧妙应答,乙文客
人的冲动无礼对比元方的有礼有节。
C.甲文中,谢太傅对雪的两个比喻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镉的身份,可
看出他赞赏道镉的才气。
D.乙文中,“友人惭”是因为他是元方的长辈,居然被一个孩子指责“无信”“无礼”,觉得没面子。
【答案】5.1)6.I)7.C8.D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与辨析。
D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故选Do
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与辨析。
A.三个字“王凝之”为人物名字;/代词,他;
B.副词,才;/连词,于是;
C.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D.副词,就/副词,就;
故选D.
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辨析。
句意为: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俄而:不久。雪骤:雪下的急了。何所似:像什么。
故选Co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辨析。
D有误,“友人惭”不是“觉得没面子”,而是他认识到了自己“言而无信,待人无礼”的错误行为。
故选D。
【参考译文]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
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J'。"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时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2022秋•山西晋城•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世说新语•咏雪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风起。”公大笑乐。叩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诵读正音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枯滕(teng)老树昏鸦B.公欣(xin)然日
C.俄而雪瞿(zhdo)D.即公大兄无娈(yi)女
10.理解词义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断肠人在天涯学海无涯
B.撒盐空中季可拟阴孝阳错
C.未若柳絮国风起前用后果
D.左将军王凝之妻闻之于宋君
11.直译文句请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12.对比探究这两则选文一则写游子的羁旅之苦,一则写一大家人的其乐融融,情感上形成鲜明
对比。请你结合诗文具体内容完成下面表格中的任务。
选文如何具体表现作者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世说新语•咏雪
【答案】9.C10.A11.(1)谢安在下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2)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12.答案:
选文如何具体表现作者的情感
九种景物并列出现,勾勒出一幅深秋旅途夕照图画,营造出萧索、苍凉的氛围,
天净沙•秋思
引出下文的抒情,情景交融,表达出游子孤独、愁苦的思乡之情。
通过叙述一家人雪天集会,进行才情展示活动的故事,赞扬了儿童的聪慧机敏,
世说新语•咏雪
也体现出谢家大家庭的和谐快乐和高雅情趣。
【解析】9.本题考查字音。
C.俄而雪骤(zhao)----zhou;
故选Co
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边/边;
B.大体、差不多/差错;
C.乘、趁/起因;
D.“王凝之”为人名/代词,这件事;
故选Ao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何所似:像什么。
1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写天色黄昏,•群乌鸦落在
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占道上一匹瘦马,
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之凄清,家之温馨,描绘出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
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将九种景物并列,营造了秋天萧索悲凉的气氛,情景交融,表现
了作者因远离家乡,浪迹天涯,居无定所,漂泊无依时内心愁苦,疲于奔波时的思乡之情。
《咏雪》写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将家人聚集在一起谈论文章的义理,展现了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谢
太傅借着下雪询问侄儿侄女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侄儿侄女各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公大笑乐”
这一对谢太傅的神态描写,侧面展现了对谢道福以春景写冬景,将雪纷纷扬扬飘落时的情景比作柳絮乘风
飞舞,赞扬了儿童的聪慧机敏,也体现出谢家大家庭的和谐快乐和高雅情趣。
(四)(2022秋•广西百色•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
举至门谓吏日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日:“君与仆②有何亲?”对日:“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
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④之。太中大夫陈鞋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魅
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鞋大蹴躇⑥。
(选自《小时了了》)
【注释】①诣(yi):至②仆:谦称。③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④奇:认为他特殊、不寻
常。⑤了了:聪明;明白通晓。⑥蹑躇(cuji):局促不安的样子。
13.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若柳絮用风起口往晓之
B.公大笑乐不亦乐乎
C.町李元礼有盛名年与町驰
D.人以其语语之学而时习之
14.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
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乙】文画线句子的断句为“文举至门/谓吏日/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C.【甲】文中“俄而雪骤”的“骤'是急的意思;【乙】文“人以其语语之”这句话中的两个“语”字
意思相同。
D.【甲】的“白雪纷纷何所似"和【乙】文的“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都是倒装句。
15.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语言简练,只用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便写出了谢家融洽、儒雅
的家庭气氛。
B.【乙】文中“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一句,说明孔文举(即孔融)担忧李元礼不给面子,不
得不把上一代的关系说出来。
C.【甲】通过孩子们作诗来体现水平高下;【乙】文则通过接人待物的反应来体现人物的机敏。
D.【甲】“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交代了谢道镉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
明作者赞赏谢道镉的才气。【乙】“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是在座宾客的表现,属于侧面赞誉。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答案】13.B14.C15.B16.(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
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解析】1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不同。因:趁、乘/于是;
B.相同。乐:都是“高兴”的意思;
C.不同。时:当时/时光;
D.不同。之:代词,他/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故选B。
1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词句理解。
c.“人以其语语之”意思是:有人把孔融刚才的答话告诉r他。第一个“语”是名词,所说的话;第
二个“语”是动词,对……说,告诉。因此这句话中的两个“语”字意思不相同;
故选Co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B.“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一句,说明到李元礼家做客的都是有才子名流或亲戚,因孔文举(即
孔融)年龄小,又不是李家的亲戚,如果实话实说,门人就不会为他通报。这个句子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
展的作J'铺垫,为反映/孔文举的聪明早慧。本项中“孔文举(即孔融)担忧李元礼不给面子,不得不把
上一代的关系说出来”分析错误:
故选Bo
1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
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
整。重点词有:
(1)内集:把家人聚焦在一起;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义:文章的义理:
(2)了了:聪明;明白通晓;佳:有才华。
【参考译文】
【乙】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极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到他家拜访的人,
只有才子名流和李家的亲戚才能通报进门。孔融到了李家门口,对仆吏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仆吏
通报后,孔融就坐。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我的先君仲尼(孔丘)和你
的祖先伯阳(老子)有师生之谊,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家之好呀。”李元礼和宾客们没有不对他的回答感
到惊讶的。太中大夫陈鞋后到,有人把孔融刚才的答话告诉了他,陈鞋不屑地说:“小时候很聪明,长大
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答道:“想必您小的时候,•定是很聪明。"陈鞋顿时窘迫起来。
(五)(2022秋•辽宁抚顺•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乙】谢遏8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曳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遹巴与赌,得即烧之。
(选自《世说新语•假谪》)
【注释】①谢遏:谢玄,谢太傅的侄儿。②著(zhu6):穿戴。③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与前文的“紫
罗香囊”均为女子常用物件。④诵(jue):欺诈。
17.解释加点的词语。
(1)公欣终日
(2)未若柳絮因风起
18.选出对字词的解说专送的一项()
A.根据语境,用组词的方式解释文言字词是理解文言文的一种常用方法。甲文中“撒盐空中差可拟”
的“差”字,可以组词为“差不多”。
B.文言文中“之”作代词是一种常见现象,要根据上文语境去推断其具体指代的内容。乙文中“太傅
患之”的“之”指代的是谢遏“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
C.“即”字的甲骨文字形为“g,”,本义是“人面对食器靠近去吃东西”,后来引申出“靠近”“立
即”等意。两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和“得即烧之”中的“即”都是“靠近”之意。
1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
20.谢太傅十分重视对家族儿女的教育。请结合内容,说说两篇文章中谢太傅是如何教育家族儿女的。
【答案】17.……的样子趁、乘18.C19.(1)纷纷的白雪像什么呢?
(2)大傅对这件事感到忧虑,但不想伤他的心意。20.【甲】谢太傅随时结合身边的情境来提问;
在大雪时问孩子们白雪像什么;【乙】谢太傅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他用打赌的方法使谢遏不能佩戴女子的
饰品。
【解析】1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太傅高兴地说。然:……的样子。
②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因:趁、乘。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
C.甲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中的“印”是“是”的意思,乙文中“得即烧之”中的“即”是“立即”
的意思。所以“'即公大兄无奕女’和‘得即烧之‘中的‘即'都是'靠近'之意”的解说有误;
故选Co
19.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①纷纷:纷纷扬扬的样子。何:什么。似:像。
②患:感到忧虑。欲:想要。意:心意。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甲文中谢太傅和儿女们讲论文义时,忽逢下雪,他能抓住契机,即景命题“白雪纷纷何所似?”,让
孩子们各抒己见。说明他是一个能结合身边的情境来提问,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
乙文“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濡与赌,得即烧之”,侄子谢玄喜欢佩戴香囊之物,这在当时的
贵族青年中很流行,但谢安认为男人脂粉气太重,缺少必要的阳刚之气,会影响孩子的上进心。他期望把
谢玄培养成国家栋梁,当然不会容忍侄子的这种习惯。但谢安并不是粗暴地批评、训斥,而是巧妙地以“打
赌”的形式来获取谢玄的覆手香囊,而且当面烧毁。由此可见,谢安的道德修养教育乃是启发式教育,是
不言之教。这既未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参考译文】
乙:谢遏年轻时,喜欢穿戴紫罗香囊,挂着覆手。大傅对这件事感到忧虑,但不想伤他的心意。于是
就骗他来,和他赌,把他的香囊赢过来马上烧掉。
(六)(2022秋•云南昆明•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L女讲论文义。俄而雪瞟,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
盐空中琴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太傅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②信至,看书竟巴默然无言,徐®向棋局。客问准上胜败,答日:“小
儿辈大破贼。”尊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有改动)
注释:①谢玄:谢太傅的侄子。②淮上:这里指水之战。③竟:完毕,终了。④徐:缓慢。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
(2)俄而雪骤骤:
(3)撒盐空中茬可拟差:
(4)惠色举止意: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2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胡儿把下雪比作“撒盐空中”,谢太傅更赞赏他的说法。
B.【甲】文中,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看出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C.【乙】文中的“信”和“书”,与《诫子书》中的“书”同义,皆指“书信”。
D.【乙】文中,谢太傅得知泗水之战得胜的消息后表现得镇定自若。
24.你觉得能否用【甲】文中的“公大笑乐”作为【乙】文的结尾?请结合【甲】【乙】两文谢太傅对
小辈的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21.(1)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2)骤:急(3)差:大体(4)
意:神情2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23.A24.示例一:我觉得可以用“公大笑乐”作为结
尾。因为与【甲】文一样,都表现出谢太傅为小辈们的才能感到自豪以及对小辈们不加掩饰的爱。
示例二:我觉得不可以用“公大笑乐”作为结尾。因为与前文中谢太傅听说胜利的消息后“默然无言”
的表现不符,且在客人面前应克制内敛才更符合当时的情景和人物身份。
【解析】2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跟小辈们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②句意为:一会儿雪下得急了。骤:急。
③句意为: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与之)相比。差:大体。
④句意为:神色举动。意:神情。
2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
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未若:不如,不及。因:乘、趁。
2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判断。
A.根据“公大笑乐”可看出谢太傅更倾向于谢道镉的观点。所以“胡儿把下雪比作‘撒盐空中’,谢
太傅更赞赏他的说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故选Ao
2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此题为开放题,两种观点皆可成立,关键是答题时要能结合两篇文章中谢太傅的行为来表述理由。
示例:从甲文中谢太傅为谢道褪回答感到绝妙时的“公大笑乐”,可以看出他对小辈的爱以及为小辈
出色表现的自豪,从这一点来看,当他在收到谢玄胜利的书信后,应也会有“大笑乐”的表现。
示例:从乙文中谢太傅收到书信后的表现“默然无言”来看,他又不会有“大笑乐”的表现,以此突
出他为人的内敛、不张扬,也与当时客人在的情景和太傅的身份相符合。
【参考译文]
【乙】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
慢地下起棋来。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即取得观水之战的胜利)。”
他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七)(2022秋•浙江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同『客问淮上利害,答日:“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①淮上:即淮水上,这里指战场上。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加雪骤
(2)谢玄淮上信至
(3)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4)懑:色举止
2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2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撒盐空中差可拟。
28.【甲】【乙】两则选文均出自《世说新语》,请根据内容,分别推断【甲】、【乙】两文出自《言语》
《方正》《雅量》中的哪一篇,并阐述理由。
【小贴土】
《世说新语•言语》:记述了魏晋时人在各种语言环境中,说的得体、巧妙的话。
《世说新语•方正》:记述了魏晋时人表现出的行为、品性的正直。
《世说新语•雅量》:记述了魏晋时代的名士表现出来的潇洒举止和处变不惊的气度。
[甲]文出自,理由:
[乙]文出自,理由:
【答案】25.(1)不久,一会儿(2)到(3)书信(4)神情、态度26.看书竟/
默然无言/徐向局27.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28.【甲】文出自《言语》篇,理
由:文章主要记录了谢太傅与家人围坐时,谢朗和谢道银的精彩言论,体现」'他们用语的得体、巧妙。
【乙】文出自《雅量》篇,理由:谢公在接到谢玄大破贼的消息时喜不形于色,而是继续慢慢地下棋,
体现了谢公处变不惊的气度。
【解析】2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一会儿雪下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2)句意: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至,至I。
(3)句意: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书,书信。
(4)句意:神情、脸色、举动。意,神情、态度。
26.考查断句。句意: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根据句意可断句为:看书竟/默然
无言/徐向局。
2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差,大体:拟,相比。
28.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根据甲文中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谢道福把白雪比作是柳絮随风而起。这一比喻生动形象且有
春天的气息。根据“公大笑乐”可知,谢安对她的话语非常欣赏。根据文末作者交代了她的身份,也可知
作者对她言语之中表现出来的才气非常欣赏。符合题目中的“《世说新语•言语》:记述了魏晋时人在各种
语言环境中,说的得体、巧妙的话”。所以此文应放入《言语》篇。
根据乙文中的“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和“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可知,谢安再得知前线大胜的时
候,完全没有在神色上显露出来,还是如以前一样和友人下棋。符合“《世说新语•雅量》:记述了魏晋时
代的名士表现出来的潇洒举止和处变不惊的气度”。所以此文应放入《雅量》篇。
【参考译文】
乙:谢安(谢太傅)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
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手下大破贼兵。”说话间,神色、
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八)(2020秋•重庆彭水•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撒盐空中萃可拟()
(3)太丘肯去()
(4)元方入门不顾()
3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1.下面说法塔送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都出自《世说新语》,它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乙文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甲文写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D.甲文谢太傅对两个孩子的回答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却十分耐人寻味。作者在最后补充
交代了谢道褪的身份,暗示了他赞赏谢道镉的才气。
32.上述两文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谢道镉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
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答案】29.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大体。舍弃。回头看。30.(1)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31.C32.谢道福用柳絮比拟下雪,即有意象
又有蕴意,形象贴切,才气过人。陈元方懂信懂礼,批驳有理有据,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
严。
【解析】2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
(3)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舍:舍弃。
(4)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顾:回头看。
3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欣然:高兴的样子;日:说;何所似:像什么;
(2)期行:相约同行;委:舍弃;去:离开。
31.C.【甲】文“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本文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主要写谢道福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文章通过谢太
傅神态描写和“兄女”身份补叙,赞赏谢道福的文学才华;“甲文写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
之情”表述有误:
故选Co
3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甲】文"未若柳絮因风起”,写谢道镉将纷纷扬扬的雪花比作随风飘扬的柳絮,表现了雪花的轻盈,
富有美感,生动形象,侧面展现了谢道镉才华横溢,聪明机智;
根据【乙】文''君与家君期日中。H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可知,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非人哉”,
不卑不亢,分条理罗列出父亲友人的过错,指出父亲友人不信守诺言,没礼貌的过失之处,据理力争维护
父亲的形象,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了元方的聪颖机智。据此回答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离开后
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
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
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
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九)(2022秋•浙江舟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日:“如卿于卢毓、卢理。"土龙②失色。既出
户,谓兄日:“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土衡正色日:“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
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④以此定之。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
①卢志:字子道,历任成都王左长史、中书监。父亲是魏朝卫尉卿卢挺,祖父是魏朝司空卢毓。陆士
衡:陆机,字士衡,历任著作郎、平原内史。父亲是吴国大司马陆抗,祖父是丞相陆逊。何物:什么人。
魏晋人重视避讳,不能当面说出对方长辈的名字,直指祖父、父亲名字,最为无礼。②土龙:陆云,字土
龙,是陆机的弟弟。③鬼子:骂人用语。④谢公:即谢安,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3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俄两雪骤()(2)未若柳絮国风起()(3)助出户()
34.根据对话,推测句意,揣摩语气。
猜读,是读文言文的一种策略,就是根据上下文对字词句的意思进行推测。
陆云:“何至如此!彼译文:“何必要这样呢!他或许真的不知
语气:小心翼翼,略带指责。
容不相知也。”道呢。”
陆机:“宁有不知?鬼
译文:(1)语气:(2)
子敢尔!”
35.《世说新语》的语言富有含蓄的特点,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甲乙两文的结尾部分分析。
36.读完《咏雪》后,你对谢安的初步印象是什么?读完乙文后,你对谢安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写出
你对这一魏晋人物的评价。
【答案】33.不一会儿乘,趁已经34.(1)难道有不知道的,这个龟儿子胆敢这样无
礼!
(2)愤怒,指责。35.甲文中的结尾写出了谢道镉的身份且道出了谢安时其赞誉之情,乙文中的
结尾间接表达了魏晋时期人名人不能随便说话,任何语言举止都会被人们用来当作优劣的判断。36.甲
文中谢安是一个儒雅、温和、关注晚辈成长的长辈。乙文中谢安能够从人的另一面去看人,说明他是一个
重礼、聪慧、机智果断的人。
【详解】3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一会儿。
(2)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因:乘、趁。
(3)句意为:己经出了门。既:己经。
34.本题考查推测文言句意,揣摩语气。
本题从文章内容看,卢志在大庭广众之中问陆机与“陆逊、陆抗”的关系,看出卢志的无礼。“宁”
表反问语气,是“难道”的意思。结合陆云的话语里有略带指责的语气,再结合注释③鬼子:骂人用语。
由此可知,这里应该是陆机义正词严地反击,骂卢志是“鬼子”,是一种愤怒、指责的语气。
3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特点的分析。
甲文中作者认为谢道盟的才情高过谢朗,结尾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的意思是“她
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施,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这句话补充交代了谢道福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
示,表明欣赏及赞扬谢道掘的才气,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体现
了《世说新语》的语言富有含蓄的特点。乙文中陆士衡对卢志在人前直接说出自己的祖父和父亲的名字,
寸步不让,义正词严地反击,骂卢志是“鬼子”。结尾“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意思是“议论
的人质疑‘二陆’的优和劣,谢安先生根据这件事做出了定评”,暗示作为魏晋时期的名人不能随便说话,
言论随时会被人们进行质疑评判的。
3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人物评价。
由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可知,
由于下雪,谢安出于和小辈们讲解、讨论文章义理的目的把家人们聚集起来,又因为忽然雪骤而临时起意,
就眼前的雪景发问,引出J'后文小辈们的精彩回答。而后面对谢道镉的机智回答,“公大笑乐”,体现了
谢安是一个儒雅、温和、关注晚辈成长的长辈。乙文中陆士衡对卢志在人前直接说出自己的祖父和父亲的
名字,寸步不让,义正词严地反击,骂卢志是“鬼子”。“谢公以此定之”中的''此”就是指陆士衡反击
的这件事,谢安从这个细节去评判陆士衡,说明他是一个重礼、聪慧、机智果断的人。
【参考译文】
【乙】卢志在大庭广众之中问陆机:“陆逊、陆抗是您的什么人啊?”陆机回答说:“就像你跟卢毓、
卢挺一样。”陆云紧张得脸色都变了。出了门之后,陆云对哥哥陆机说:“何必到如此地步呢,他或许真
的不知道我们的祖父和父亲呢?”陆机厉言正色说:“我们的父亲、祖父,名扬天下,难道有不知道的?
这个龟儿子胆敢这样无礼!”议论的人质疑“二陆”的优和劣,谢安先生根据这件事做出了定评。
(十)(2022秋•辽宁盘锦•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②,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
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折枝:压弯了树枝。
3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网的一组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久之,目似瞑(《狼》)
B.公大笑乐不亦乐乎(《论语》)
C.左将军王凝书妻也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取之,停然日中不至,则是无停(《陈太丘友期行》)
3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俄而雪骤。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3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答日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40.【甲】文用"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你更喜欢那个比喻?为
什么?
41.你从【乙】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37.B38.(1)不久(一会儿),雪下得急了。
(2)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39.答日/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苫李。
40.喜欢“柳絮因风起”:它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漫天飞舞的情景,更给人以想象和美感,让人有一
种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喜欢“撒盐空中差可拟”:文中提到“骤雪”,“撒盐”的比喻更能描绘出雪下得猛烈密集,雪粒洁
白沉重。41.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盲从。
【解析】3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像/副词,好像;
B.形容词,开心/形容词,高兴,开心;
C.“王凝之”是人名/结构助词,的;
D.副词,果真/名词,信用;
故选B»
3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
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1)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速),紧。
(2)竞:争着。走:跑。取:摘取。之:代词,李子。唯:只。
3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
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注意限断两处。
答日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
的。”
“答日”是回答说,后面是回答的具体内容,故在“日”后面断句;“树在道旁而多子”是看到的现
象,其主语是“树”,“此必苦李”是推论,主语是“此”,故在“此”前面断句。
故断句:答日/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40.本题考查语句赏析。答题思路:开放性试题,先表达观点,然后从句子形式、内容等角度分许,
阐述理由即可。
“柳絮因风起”:这里把雪花飞舞比成柳絮随风而起,“柳絮”本身是轻盈之物,其随风而起呈现出
曲线的美感,这就让本体雪花飘落有「轻盈之美;同时柳絮是春天的景物,把雪花比成柳絮,无形中让冬
天有「春天的生机、活力,让人沉浸其中;可以从以上两点来答。
“撒盐空中差可拟”:这里把雪花飘落比成在空中撒盐,“撒盐”这个喻体-方面能够突出雪花密集、
猛烈的特点;同时“撒盐”是给人的感觉是豪爽的、粗狂的,所以其营造的氛围也是更偏豪放一些,是另
一种美感:可以结合以上内容陈述理由。
41.本题考查启示。答题思路:启示一般要从故事里人物的行为出发,从其受到表扬或批评的具体内
容来谈。
结合【乙】文“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旁而多子,
此必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能源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 医疗器械代理注册合同书
- 正式借款合同
- 城市绿化项目实施与验收合同
- 节电小贴士(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社区团购仓储租赁协议
- 第5课计算机的资源管理 教学设计
- 律师事务所劳动仲裁合同8篇
- 无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范本5篇
- 【小米公司手机市场营销策略8700字(论文)】
- 期末情境卷考核-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校园及学生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及分析
- 中央空调操作规程详细版
- 薄膜沉积速率与均匀性研究
- 影视鉴赏-第六章-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论
- 丘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 DB21T 2700-2024 焊接绝热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 检测实验室发展规划方案
- 闲置废旧物资管理与处置办法培训课件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案-技术标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