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诗歌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诗歌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诗歌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诗歌阅读(好题冲关·模拟集训)(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十二诗歌阅读

得满分>演练最新模拟

(2023•北京•北京十四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问题。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餐,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有人评价“稼轩词极豪雄而意极郁愤”。本词上下阕均使用了“设问”来体现词人的郁愤之意。上阕问

到“何处望神州”,此处的“神州”指①,这是辛弃疾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面对眼前

“②(原句)之景,词人发出千古兴亡的感慨:下阕词人自问自答,借“天下英

雄谁敌手”的答案“曹刘”,烘托出孙权③的形象。

【答案】中原地区不尽长江滚滚流少年英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意。神州:这里指沦陷的中原地区。“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此时南

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

色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不尽长江滚滚流”站在北固楼上,看到滚滚长江水,词人不禁

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天下英雄谁敌手?”

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作者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

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文U、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辛弃

疾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作者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

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烘托出孙权少年英雄的形象。

2.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志士。请你结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两首词,解读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答案】示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的歌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

样金戈铁马、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通过对早年抗金部队的豪壮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

饱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地、统一国

家,然而却不能。此时大加称赞孙权,突出其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

不息,进而表达自己渴望能如同孙权一般去战斗,同时也暗含年华老去、报国无门的愤懑,表达了渴望收

复失地的爱国之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

了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词人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

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

(2023•福建泉州•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指出《月夜忆舍弟》诗理解不当的一项()

A.诗人从边塞凄凉的秋景写起,是为“月夜”渲染悲凉气氛。

B.颔联写客观实景,“见寒露”、“望明月”无不间接表现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C.“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里的上句是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己不存,生死难卜。两句写

得伤心折肠,表现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全诗处处照应,如“未休兵”照应“断人行”;望“月”照应“忆舍弟”;“无家”照应“寄书不达”;

人“分散”照应“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有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意: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

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月是故乡明”为作者想象之景;故选B。

4.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表达效果。

【答案】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

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意: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

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节候。那是在白露的夜晚,清露盈盈,

令人顿生寒意。无形中渲染了一种稍显凄凉的氛围。“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路有不同。诗

人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

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

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把个人情

感融入景物描写中,这是融情于景的手法,或者说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这两句运用

融情于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

(2023•福建三明•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南安军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简要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沉重的心情。

B.颔联两个“出”和两个“归”重复对照,表达诗人渴望回到家乡的情感。

C.颈联化用杜甫《春望》的名句,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斗争到底的自信心。

D.全诗逐层递进,情感激越,不假雕饰,抒写作者的胸怀,显示民族正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表达诗人渴望回到家乡的情感”分析错误。“出岭同谁

出?归乡如不归!”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

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

的悲苦心情。故选B。

6.这首诗的尾联和王绩《野望》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都用到“采薇”的典故,请分别简述其表

达用意。

【答案】《南安军》诗作者文天祥借伯夷、叔齐采薇而食,宁愿饿死而不食周粟的举动,来表达自己誓不

投降的守义决心。《野望》诗作者王绩借“采薇”这一典故,表达自己隐居不仕的决心,同时表达了自己

处在失意迷茫中向先贤寻求慰藉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诗“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意思是: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

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诗人常常梦见自己

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正气。乙诗“相顾无

相识,长歌怀采薇”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己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诗

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只能向先贤寻求慰

藉的心情。

7.(2023•甘肃武威•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题目。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以上这三首诗都是(人名)的讽喻诗。

(2)纵观诗人的七绝,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商女不知亡国

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分别讽喻了什么?

【答案】(1)杜牧七言绝句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讽喻了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那

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一骑红尘妃子笑,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

讽刺。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这三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诗人杜牧,三首诗都是四句,且每句都是

七个字,因此都是七言绝句。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题。“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思是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烟雨之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四百八十寺”

是形容佛寺很多。因为那时,南朝佛教非常盛行,寺庙也建得很多,但历史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朝代的

更替也是必然,曾经盛极一时的佛教现在也这般落寞,这里作者讽喻了统治者治国乏术以及佛道误国。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思是: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

树后庭花。卖唱的歌女不知道国破家亡的痛苦,隔着江水依然夜夜笙歌,唱着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这

亡国的靡靡之音。当时唐王朝已千疮百孔,国家危机四伏,诗人来到秦淮河畔,却听见这里的商女在唱暗

示亡国的《玉树后庭花》,以此取乐,何其悲哀!当然,这哪里只是商女无知呢?真正无知的是那些听者,

那些点曲的人,他们是贵族、豪绅、官僚,国家依赖他们治理,而他们却不关心国事,反而听这种靡靡之

音以寻欢作乐。诗人曲笔写商女,实际上是暗暗讽刺这种浮华糜烂、纸醉金迷的社会风气,讽刺那些沉迷

歌舞声色不关心国事的晚唐统治者。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意思是: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

荔枝鲜果来。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的典型事件,揭露了封建皇帝为讨宠妃欢心不

惜劳民伤财,无所不为的荒唐,表达了作者对穷奢极欲、权力不受制约的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荒淫误国

的无比愤慨之情。

8.(2023•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校考三模)《赤壁》是一首咏史诗,抒发

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请根据要求进行赏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即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

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

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起兴,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

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的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国家势

运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一粒砂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意思是:从一些细微小事里,可以看

到宏观的大千世界,人情冷暖。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出土的文物一

一折戟和吴国二女一一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

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和“小事”来显示的。诗人把他深沉的感慨寄寓在一件小

小的历史遗物中,由一支小小的、沉埋于泥沙中的“折戟”想到了历史往事,想到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赤壁之战及当时的风云人物,想象力丰富,含蓄而别致。可谓“一粒沙里见世界”。“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句尤其精妙,诗人没有正面直言假使“东风不与周郎便”之后吴国灭亡的局面,而是把“二乔”不曾被

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以“二乔”的命运来暗示战争的结局,写得具体可

感。这种写法别出心裁,发人深省,既有情味,又有韵味,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9.(2023•广东广州•校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请找出诗句中运用神话起笔,为黄鹤楼增添神秘色彩的句子。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

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

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

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

律,但音节嚓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由此可知,运用神话起笔,为黄

鹤楼增添神秘色彩的句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描绘的是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

烟雾一般的景象。“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为许多诗人喜用。崔颍在这里用了一

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

厚的韵味。它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运用借景抒情,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据此回答即

可。

(2023•广西贵港•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下面对诗句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对偶,形式整饬雅致,音韵华美。

B.首联“凄凉地”“弃置身”,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无限的心酸和悲凉。

C.颔联用一个典故来表现岁月流逝、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D.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一句使用了

两个典故。“闻笛赋”:这是西晋文人向秀所写的《思旧赋》,背景是他的一位好友嵇康和吕安在司马氏

篡权后被杀。向秀路过他们曾经居住的地方,听到邻人吹笛,触发了他对往事的深深思念。“烂柯人”:

这是一个关于晋代王质的传说。王质上山砍柴时遇到两位童子在下棋,他停下来看棋并与之共度了几个小

时。当他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人都已经离世,包括他的家人。这个故事用来形容时间流逝之快

以及人生的无常。故选C。

11.作者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思怀往事,展望将来,心绪难平中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

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凄凉的巴山楚水、“沉舟”和“病树”等意象表现了作者难以平静的心绪;而“千帆过”“万木

春”等意象又表现出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诗人选取意象,无论是悲还是喜,无论是抑还是扬,都饱含了

作者鲜明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

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

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这两句写到凄凉的巴山楚水。“怀旧

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用“闻笛赋”和“烂柯人”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

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刘禹锡

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但“千帆过”“万木春”“可以看出诗人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对世事

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句表达了诗人重新投

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12.(2023•贵州贵阳•校考一模)阅读回答问题。

【甲】

《调笑令•边草》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乙】

《调笑令•胡马》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②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注释】①边草:边塞之草。②跑:兽蹄刨地。

(1)下列对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意境极为深沉含蓄;【乙】词意境浑厚高远,语言简练淡雅。

B.【甲】词开头“边草”两字连用,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荒凉。

C.【乙】词最后一句语淡意远,给雄伟壮丽的草原图景抹上了一层清新明丽的色彩。

D.【甲】【乙】两词所营造的意境与王维《使至塞上》所营造的意境有相通之处。

(2)试比较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异同。

【答案】(1)C

(2)同:两首词都描绘了边塞风光和词人的感受。

异:甲词寄托着词人对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乙词抒发一种迷茫人生,归宿何处的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C.“清新明丽的色彩”有误。“边草无穷”显得很“迷离”。“日暮”

显得很苍凉;所以《调笑令•胡马》最后一句堪称点睛之笔,在前面绘就的雄伟壮丽的草原图景上又抹上

了一层苍凉迷离的色彩。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感情的能力。第一首写边塞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岭的冰雪和初晴夜空上普照大

地的明月,偶尔传来的悲切呜咽的胡笳声,通过边塞风光的描写,烘托成卒的思乡之情。从“边草尽来兵

老”可见,成卒在边地服役时间之长;“千里万里月明”,以月明烘托思乡之情;“胡笳一声愁绝”胡笳

声引起思乡的愁绪,令成卒更为愁苦。表达对戍卒年复一年守卫疆土无法归乡的同情;第二首大意是:有

一匹胡马,被远放在燕支山下。它在沙地上、雪地上来回地用蹄子刨,独自嘶鸣着,它停下来东张张,西

望望,发现自己迷路了。而此刻,辽阔的大草原茫茫无边,天色将晚。用胡马象征戍卒,以其“跑沙跑雪

独嘶,东望西望路迷”的情状,反映成卒在广阔无边的边境中孤独惆怅之情;“边草无穷日暮”进一步烘

托了这种苍凉迷离、归宿何处的心情。所以两首词相同的是都描绘了边塞风光和词人的感受,但情感不同。

可据此作答。

13.(2023•海南海口•海口市第十四中学校考二模)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自比,抒

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感受,表达了思乡情怀,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

(2)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1)蓬草大雁

(2)示例:在这纯然一色、广漠无边的背景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十分醒目。苍茫的

大漠一马平川,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渺无尽头,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孤悬于地平线之上。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意思: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

归大雁正翱翔云天。,诗人以“蓬草”“大雁”自比,传达出漂泊无定的感受,“征蓬”“归雁”既是实

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

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本题考查描绘画面。首先我们要理解诗句可知其大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思是:浩瀚

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在此基础上找到描述的对象及其特征,要抓住“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根据这些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

示例: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

的尽头,远眺过去,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14.(2023•黑龙江绥化•校联考模拟预测)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

泊不定的行踪。

B.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

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一句毫无骚人墨客离家时的悲愁,诗人坐船沿途观望三峡的崇山峻岭,字

里行间洋溢着对壮丽山川的热爱之情。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诗人直接抒发了

自己的思乡之情。

(2)分别比较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的不同。

【答案】(1)D

(2)《使》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塞外大漠风光,流露诗人被排挤的孤寂、抑郁情绪。

《渡》流露出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D.“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述有误,尾联用拟人的手

法,写故乡的水舍不得我离开,是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使至塞上》: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记述

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

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

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

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

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渡荆门送别》:此诗是诗人青年时期出

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通过写远游点题,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

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15.(2023•河北保定•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校考三模)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乙】

寻陆鸿渐①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②,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③。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释】①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

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②虽带郭:虽,虽然;带,近;享B,外城,泛指城墙。指城郭一带。

③著花:开花。④报道:回答道。

(1)甲诗中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而是身处“”;乙诗中诗人寻访

陆羽,其搬迁的新家“”,却有农家田园,可躬耕劳作。

(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甲乙两诗中的画线句子都提到了菊花,由此推断

二者有何相同志趣?

【答案】(1)人境山中去

(2)两首诗均表达了两位诗人超凡脱俗,淡泊名利,隐居避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器,

由此可知诗人身处“人境”;乙诗“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意思是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

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由此可知陆羽搬迁的新家是“山中去”。

(2)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志趣。甲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

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其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

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乙诗”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意思是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刚刚才种上的,

所以虽然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用陶诗之典,一为正用,一为反用,却都表现了环境的幽僻。“野径”

凸显环境的幽静,少有人迹,远离尘俗。“桑麻”暗示一种悠闲的田园生活。“篱边菊”,“菊”隐者的

名片。从他居住的环境可以看出他远离尘俗,过着一种悠闲的田园生活,热爱自然、洒脱不羁。所以两首

诗均表达了两位诗人超凡脱俗,淡泊名利,隐居避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案】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重点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完成。此句句意是:

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流。作者借这句话直抒

胸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表现了作者人生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17.两首诗歌中都写诗人登高望远,请结合诗人当时的境况,分析两首诗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

【答案】陈子昂随军出征,因谏言被贬,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寥中阐释出怀才不遇的情感;

而仕途得意的王安石则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自己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

大的政治理想的豪情壮志。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解答此题,需要理解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登幽州台

歌》:陈子昂具有政治见识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诗人纵观古往今来,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不能不感到人生

的短促。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这种感叹既可以引出

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也可以引发加倍努力奋斗的志气。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并不因感到人生短暂而

消沉颓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意义。正因为陈子昂抱着这种积极态度,

所以他才“怆然涕下”。也正因为在悲怆的深层,蕴蓄着一股积极奋发欲有所作为的豪气,所以才能引起

我们的共鸣。因此诗人登高俯仰古今,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苦闷的悲

愤之情。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

己的立足点之高。“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

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

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此时诗人只

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勇于攀登

的乐观精神,表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2023•河南商丘•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诗是如何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

【答案】示例一: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此刻食不下咽、茫然沉

重的状态,突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示例二:“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运用细节描写,展现出诗人此刻食不下咽、茫然沉重的状态,形象地

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解析】考查了诗歌炼字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意为: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

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

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

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

作,形象地写出诗人此刻食不下咽、茫然沉重的状态,显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的变化过程。

体现出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四个动词充分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和抑

郁不平。据此作答即可。

19.朗读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人情感,你在朗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时会用什么样的语

调朗读呢?请说明理由。

【答案】我会用急促低沉的语调朗读这几句诗,因为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慨叹,表

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惘。

【解析】本题考查朗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意思是: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诗人连用两个“行路难”,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点明诗人人生遭遇坎坷,

“行路之难”是作者仕途坎坷,人生艰难,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无奈与迷茫。“多歧路,今安在”为

问句,作者探寻前进的道路,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表现了对前路的迷茫,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慨叹,表

现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踌躇。“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连用四个三字短句,节奏短促、跳跃,

可用用急促低沉的语调朗读,表现作者急切地想知道前路在何方,更加凸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2023•湖北随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大洪山(其二)

[明]李中

奇峰招我向秋来,猿鹤相亲了不猜。

但怪屐痕留石径,又教微雨补苍台。

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访游奇峰,将自己的主观意念,赋予眼见所见之景,达到物我

合一、以情融景的目的。

B.首句“招”字以峰喻人,将“峰”比喻化,生动地再现峰对我的相恋之情。

C.“猿鹤相亲”表现自然环境和谐美好,也表达诗人与大洪山的相恋之情亦如“猿鹤相亲了不猜”。

D.三四句运用对偶手法,“留”“补”二字把山中氛围写得既恬适鲜活,又情真意切,丝毫不觉寂寞孤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B.有误,“奇峰招我向秋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猿鹤相

亲了不猜”指的是猿和鹤之间的感情;故选B。

21.用诗中词语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所见之景:奇峰招手、猿鹤相亲、屐痕石径、微雨苍苔。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大洪山的无比热爱、留恋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奇峰招我向秋来,猿鹤相亲了不猜。但怪屐痕留石径,又教微

雨补苍台”意思是奇大自然的景色吸引了我向前,猿和鹤在一起无法分辨它们互相之间的情感,怪异的鞋

印留在石径上,诗人感到有些惊讶和忧虑,细雨如丝,修补了苍茫大地上的一座城池。据此可概括为为:

奇峰招手、猿鹤相亲、屐痕石径、微雨苍苔。全诗意境悠远,表达了诗人对大洪山的无比热爱、留恋之情。

22.(2023•湖北•统考模拟预测)古诗赏析。

过香积寺①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汽

【注释】①过:访。香积寺:唐代著名寺院。②咽:指泉水为涧石所阻时,流动不畅。③安禅:通过禅定

使身心至于空明寂静的境界。毒龙:佛家比喻邪念。

(1)本诗颈联用“冷”来形容“日色”实在太妙了,历来被誉为炼字精巧的典范。请简析这个字的表达效

果。

(2)诗中描写香积寺的环境,写出了其景色的什么特点?

【答案】(1)夕阳西下,阳光的余晖涂抹在幽深的松林上,阳光为松林所遮挡,让人感到寒冷。既写出了

山间松林的幽深,也写出了诗人的感受。

(2)幽深、寂静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思是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

日光照射也显寒冷。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粗看极谬,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

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不能不“冷”。这是从触觉角度来写,从而营

造了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据此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过香积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

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

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

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据此回答即可。

(2023•湖南湘潭•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校考三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泣然有感

陆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蛛。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②泪自倾。

【注释】①九域志:北宋历史地理名著,记载了当时的疆域政区等信息。②舆图:地图。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事无成老已成”中“一事无成”与“老已成”有着强烈的对比,暗含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功业无成

的失望与遗憾。

B.“不堪岁月又峥噪”的“不堪”指不能承受,“岁月又峥喋”指年华不断流逝,这是诗人因年复一年的

蹉花而发出的感慨。

C.“愁生新雁寒初下”是说秋天一到大雁从北地飞来,诗人触景生愁,这个愁与范仲淹见到“衡阳雁去”

所生之愁是一样的。

D.颈联意思是说要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恐怕还是需要志在报国的书生的,这是年老而壮心不已的诗人真

诚的期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C.表述不准确,“愁生新雁寒初下”的意思是我又感到一丝

惆怅的时候,大雁就向南飞了。秋天来临后,新雁南飞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因祖

国大好山河沦陷,自己年事已高感到忧愁;而范仲淹所写的“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

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作者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自己在塞外的思归之愁,二者不同;

故选Co

24.“偶展舆图泪自倾”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面对地图上朝廷未能收复的失地而流泪,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祖国)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偶展舆图泪自倾”是指诗人打开地图,看到祖国大好山河沦陷在异族

统治之下,不禁热泪倾流。表达了陆游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收复失地的渴盼。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2023•湖南株洲•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寄李僧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是年,朱批叛乱,唐德宗仓皇逃出长安。李信、无锡是

诗人旧友。

2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景生情,看花开花落,有欣然回忆的意味,也有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B.诗歌颔联中,诗人危苦孤寂、春夜难眠的原因是担忧个人的前途。

C.首联今昔对比,“又”说明距离上次分别已经一年了,强调时光流逝。

D.全诗感情细腻动人,同时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堪为七律名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B.有误,”原因是担忧个人的前途”理解错误。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

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讹盘踞,皇帝逃

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

片。选项把作者孤寂、春夜难眠的原因归结为担忧个人的前途,理解偏颇。故选B。

26.这首诗颈联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①回归田园的愿望;②对朝廷的愧疚之情;③盼望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情感的理解。颈联“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意思是:多病的身躯让我

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诗人因身体多病而想要辞官归田,但内心又是矛盾的,想

着自己没有把为官所在地治理好,没有尽到为官的责任,心怀愧疚之情,觉得愧对朝廷和百姓。尾联“闻

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意思是: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探望我,我到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在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渴望和友人畅叙,表达了盼望和友人团聚

的情感。由分析可知,这两联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归隐田园的愿望,又有愧对朝廷和百姓的内

疚,还有对友人团聚的渴望。

(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②,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⑧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霸祖: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②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

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③《黍离》《麦秀》:西周灭亡后,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官

殿成为长满禾黍的田地,作《黍离》诗哀之。商朝灭亡后,商纣王的叔父箕子路过殷商旧墟,看到宫室毁

坏,长满禾黍,作《麦秀歌》以示慨愤。二者都是哀国伤亡之辞。

27.诗的首联运用手法,揭示建都金陵的诸国兴亡相继,创业艰辛但难守成的历史现象,引发怀

古之情。颔联中诗人认为国家遭遇灾祸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沉迷于“"(用诗中词语填空)。

【答案】对比逸乐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理解赏析。第一空,首联“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意为:昔日在

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凭借一己之力便能攻下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如今作

为子孙一辈人却用多座城池投降苟且存活。据此可知,首联将开国君主与子孙后代进行对比,运用对比的

手法揭示建都金陵的诸国兴亡相继,创业艰辛但难守成的历史现象,引发怀古之情。第二空,颔联“豪华

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大意为:功成名就后就会享受荣华富贵,但只知安逸享乐又怎能料到祸患

就会接踵而至呢。据此可知,颔联中诗人认为国家遭遇灾祸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沉迷于“逸乐”。

28.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对千百年来人们无力左右兴亡更替的慨叹和只能借酒排遣伤感的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情感主旨。尾联大意:当年东周的大夫和殷朝的旧臣悯伤故国,眷怀旧都,因而作了《黍

离》《麦秀》之歌,然而千百年来,兴亡更替,人们对此既无能为力,那还是置之不论,一切付之酒杯,

以免徒然的伤感吧。“从来事”表达诗人对历朝历代兴盛衰亡的感慨,“且置兴亡近酒缸”抒发诗人对无

力改变现状,只能借酒消愁聊以慰藉的无奈之情。

29.(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洸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咒

【注】①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隔岭篇章”即指

该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此诗。②浪西楼:潮州名楼。

(1)贾岛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颈联中“悬”“浸”二字的精妙之处。

(2)诗的尾联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悬”写出了山高路险的画面;“浸”写出了潮州地势潮湿。诗人忧虑韩愈此去道路艰险,

想象韩愈到任后的凄苦处境,透露出对韩愈深沉的忧虑和关切之心。

(2)韩愈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又凄凉。本诗的尾联宕开一笔,别开生面地

设想将来潮州瘴气将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诗歌炼字分析,首先要分析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然后再考虑表达效果,

即表现了什么场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两句意思是说,半山的

驿路时而被残云隔断,海水泡浸城根,大树更显老气横秋。上句的“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下句的“海

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其中“悬”、“浸”很有动态感。在诗人的眼中,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

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而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环境潮湿,老树为之含秋。“峰悬驿路”写

道路险阻,暗示了这封信来之不易,体现了朋友之间情感的真诚;“海浸城根”写出驿路艰危,海城卑湿。

借写环境的险恶,衬托韩愈处境的艰辛,写出了诗人对韩愈的遭际的同情与愤懑。“残云断”内含人虽隔

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对友人被贬的

同情和深沉的关怀心情。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赏析诗句妙处,首先要根据诗句的大致意思,考虑该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或手

法。“好收吾骨瘴江边”结语沉痛而稳重,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本诗尾联的意思是说:总有一天狂风将

把瘴气扫除干净,到那时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也就是说,诗人希望总有一天会像风卷残云那样把瘴

气一扫而光,月光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尾联荡开一笔,别开生面地设想将来潮州瘴气将一扫而空,月光

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借景抒情,我们不但感受到诗人希望友人

韩愈无辜遭贬的冤屈白于天下,也对友人韩愈寄予了安慰。在写作上,这里也照应了韩愈诗中的“好收吾

骨瘴江边”一语,但一反其意,寄予了美好的憧憬和期望。

30.(2023•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