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黔南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届贵州黔南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届贵州黔南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届贵州黔南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届贵州黔南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贵州黔南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题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

(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贵州,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山川壮丽,风光旖旎,真是巧夺天工。她以独特

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走进贵州,满眼的翠绿向远方蔓延,苍山如

海,深深zhenhan①着你,巍峨耸立,仿佛是大地母亲的ji②梁,

坚韧而有力。黄果树瀑布更是贵州的瑰宝。在瀑布的左侧,有一条蜿蜒的小径,

沿着小径前行,你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其多彩的风姿。小径的尽头是一片茂密的

竹林,清澈的小溪蜿蜒穿过林间,溪水潺潺,让人心旷神yi③o贵州的美

景真让人流连忘返!

2、请根据主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书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①②③

3、上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巧夺天工B.蔓延C.瑰宝D.流连忘返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一日不见,兮!(《诗经・郑风•子衿》)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

(3)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4),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6)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盘旋的虬枝。(茅盾《白杨礼赞》)

(7)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述了诗人在自家的篱笆下采摘菊花的情景,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从容的句子是:,O

(8)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托物言志,借梅花","的操守,

象征自己不畏谗害、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

的史事。

B.杨绛,原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作家钱锤书的夫人。

C.《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培根,其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D.我国古代对年龄有特殊的称谓,如"不惑"和"耳顺”分别指的是四十岁和五十岁。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整本书阅读(5分)

6、贵州文旅宣传会请你发表以"贵州青年当自强”为主题的演讲,以下作品中的人

物故事不会被你作为正面事例选入演讲稿的是()(3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B.《简・爰》中的简・爰

C.《经典常谈》中的司马迁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7、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故乡的"村超"杨素宏

①故乡贵州榕江县地处黔东南。四面锯齿般的大山犹如翡翠砌成的城墙,将榕江紧紧环

绕,仿佛要将它秘密地呵护起来。县城北端的车江大坝是一片狭长盆地,寨蒿河川流不

,国、O

②让人想不到的是,2023年夏天,一场场名为“村超”的足球赛事风靡全网,让偏远的

榕江引得世人的空前关注。

③足球,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经由学校被引入榕江,从师生的脚下“传球”给广大民

众,在当地渐成风气。小时候,我也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过“足球”。给“足球”打上引

号,是因为那时小伙伴们不拘泥于足球、篮球或别的什么球,都放在脚下来踢。而秋冬

季的干水田,则是榕江最特别的“足球场”。大家光着脚丫在田里奔跑,也不讲究什么

踢球技巧,只要能把球踢进泥块垒成的“球门”,便是赢家。虽是近乎胡闹的玩法,却

把对足球的热情实实在在地在我们心中种下

④如今,我虽远在成都工作,但作为与“村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口寨村人,一些熟

人朋友去榕江调研“村超”之前,多会提前与我联系、问询。榕江“村超”火起来之

后,我们一家也跟着“火”了起来。球赛的解说老师穿上了我幺妹亲手缝制的侗布衬

衫;每逢赛事,在县移动公司工作的兄弟都要在现场负责保障实况转播;外地电视台到

榕江录制“村超”专题节目,对担任“老男孩足球队”队长的表弟进行专访,还专门到

家里拍摄……

⑤“村超”这把“火”,把我的故乡亮亮堂堂地映在世人眼前。“榕江”这个地名伴着

“村超”的报道和直播,在网上随处可见。一句"‘村超''村晚'活力四射",更让

家乡父老争相传扬,倍感荣光。

⑥除了少年时的足球情缘,我对家乡的民间文艺也情有独钟。每每家乡有重大文艺活

动,乡亲们总会把我叫回去参加。2018年冬天,家乡举办牛腿琴歌节,我也专程赶了回

去。热闹的会场上,我听到乡亲们议论:如果能把我们的侗族大歌、琵琶歌,牛腿琴歌

等表演融入各种大型文体活动中,那该多好啊!我当时只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却没

想到这个好点子很快就在“村超”会场“落地”了。当身着本地特色服装的月寨村啦啦

队,把琵琶歌伴唱的“农具走秀”节目呈现在球场中时,整个球场沸腾了起来……在球

赛中场间隙进行地方特色文艺表演,这一策划获得了远超预想的巨大成功。远道而来的

外地观众对此赞不绝口,“足球,我们在哪都能看到,但如此奇妙的地方文化展演,却

是在别的球赛里看不到的。榕江的‘村超’真是独树一帜啊!”

⑦去年9月中旬,我利用休假时间回老家看“村超”。虽然这一轮比赛的正式名号是

“美食足球友谊赛”,但大家仍习惯叫作“村超”。这次,来自上海、贵州、广西等地

的多支球队进行了一系列的精彩比赛。轮到“贵阳月饼队”和“桂林米粉队”上场时,

已是晚上9点,但球员们仍精神抖擞、劲头十足。场内数万名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足球不夜城。比赛间隙的文艺表演更是把赛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我

牵着六岁侄儿的小手,站在球场边的看台上,看他妈妈所在的琵琶歌队与来自桂林的

“刘三姐”们热情表演,观众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⑧“村超”为故乡带来的意义,不仅仅是热闹和快乐,也点燃了乡亲们追求美好生活的

热情。幺舅的小女儿同许多榕江人一样,借看“村超”的热潮,一边下地护理果树,一

边穿戴上当地特色服饰,在“村超”现场当起了主播,将自家地里生产的农副产品卖到

各地。赚来的钱修起了农家小别墅,买上了小轿车,一家人生活得有滋有味,其乐融

融。

⑨行走在熟悉而温馨的故乡,感受着新奇而热闹的赛场,我感慨万千。我在外兜兜转转

四十多年,曾经的懵懂少年已然两鬓斑白。但我心中一刻不曾忘的故乡,却在时代春风

里焕发出新的青春模样。充满激情的故乡“村超”,仿佛一把在我胸中燃烧的火,把故

乡与我的生命更亲密地系在一起。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

改)

8、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小时候秋冬季的干水田,是榕江最特别的“足球场”。

B.“我”作为月寨村人,与“村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在球赛中场间隙进行地方特色文艺表演的策划获得了巨大成功。

D.在远道而来的观众眼中,榕江的“村超”是与众不同的。

9、

10、文中三处写到“火”,但每一处“火”的含义不同。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文

中,,火”的理解。《分)

文中的“火我的理解

榕江"村超"火起来之后,我们一家也跟着①

"火"了起来。(写出对两个"火"字的理

解)

"村超"这把"火",把我的故乡亮亮堂堂地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村超"比作一把

映在世人眼前。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超”经各种报道

和直播之后倍受世人关注,榕江也以活力

四射、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受到世人好评的现状以及作者倍感荣光的

心理。

充满激情的故乡"村超",仿佛一把在我胸②

中燃烧的火,把故乡与我的生命更亲密地

系在一起。

11、榕江县文旅宣传部想要给“村超”做一期宣传手册,请你从下图中选择一幅作为宣

传手册的封面。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你的理由。(4分)

双手翻炒茶香四溢

①“僻僻啪啪……”翠绿的茶青接触滚烫的锅底,立刻发出声响!张子全双手伸入锅

中,捧起青叶,开始翻炒,此时的锅温已经达到近300摄氏度。

②五十八岁的张子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铁锅、土灶、柴火,还有一双手,是其制茶的全部工具。

③贵州都匀市茶山低纬度、高海拔、少日照、多云雾,孕育出了高品质的都匀毛尖,张

子全的制茶基地就在连片茶山下。制作毛尖茶,茶叶是关键。采摘的茶叶必须是清明节

前后初展的一芽一叶,色泽深绿或浅绿,长度不超过2厘米,形似雀舌者为上乘。采摘

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芽叶根部向上提拉,不可用指甲掐断留下痕印。

④眼下正值春茶采摘时节,一排排茶树争相吐新芽,嫩绿的茶青刚冒头,就被采茶人一

捏一提,装入茶兜。晚上8点,茶青积累到一定量后,张子全的炒茶工作便开始了……

⑤“炒茶的第一步是杀青,去除茶叶中的青草味,此时的锅温需要达到250至U300摄氏

度。”张子全的一双手,便是感知锅温的温度计。将手掌伸入锅中,热感袭来,再翻面

用手背感受温度,“觉得有点烫的时候,温度就到了。”

⑥张子全口中的“有点烫”,一般人可不敢轻易尝试!自打12岁开始炒茶,他的手早已

习惯高温,并且还能精准感知炒茶所需的不同温度,就像温度计一样。

⑦来回翻炒间,茶青水分逐渐蒸发,叶子也变得柔软,“用手捏一下,能成团,这就炒

到位了。”此时,张子全将火退到80摄氏度左右,开始进行揉捻。只见他抓一把茶叶放

在手掌,双手贴合顺着一个方向揉搓,"揉捻讲究力道,要把每一片叶子都揉皱、揉

紧。”这道工序大约需要20分钟,才能将一锅500克的茶青揉捻完。

⑧通常,我们看到的成品都匀毛尖茶微微卷曲,呈鱼钩状,这样的形状来自制茶的第三

步一一做形。同样,张子全将茶叶放入手心,与揉捻不同的是,此时双掌微微拱起,不

完全贴合,顺着一个方向将茶叶搓成鱼钩状,“锅温保持在80摄氏度左右,用于将搓好

的茶叶定型。”张子全介绍。

⑨“茶好不好,得看茶毫显不显露。”提毫是都匀毛尖茶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

一,这时张子全将锅温提高至130摄氏度,迅速翻炒60秒后退火,一层白色的绒毛便出

现在深绿的茶叶上,“大火翻炒,稍不注意,茶叶就会坏掉。”张子全介绍,“这就跟

炒菜一样,翻炒的节奏和锅温要配合,非常考验制茶师傅的经验和水平。”

⑩最后,张子全将锅温降至50到60摄氏度,将茶叶烘至十成干。小半锅青绿的茶青经

炒制后,“缩水”陷入锅底;味道也从涩涩的嫩香转变为清新的茶香。“收锅!”待茶

叶冷却后装袋,一包都匀毛尖茶就制成了。制成的茶叶具备“条索紧细卷曲、银毫披

身、色泽绿润”的俊美茶形,留存了“嫩香持久、香清味鲜、鲜爽回甘”的独特茶香。

刚接触炒茶时,张子全还没有家中的灶台高。40多年过去,张子全已经实现了自己小

时候的梦想一一“拥有自己的茶山”。2009年,张子全和当地村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

社;如今,合作社的规模扩大到36户,茶园的面积也增加到380亩,“每亩需要两个村

民管护。”张子全介绍,“每年,合作社茶园能带动700余人次增收。”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也逐渐用于都匀毛尖茶的制作过程中,但张子全对手工制

茶有自己的执着,“6.6万个芽头才能得到1斤茶青,手工采茶芽头能确保匀整无破

碎。”张子全说,“另外,手工采茶、炒茶的每一个工序都需要人工,可以带动乡亲们

一起致富。”

区别于一些非遗传承人,张子全并不担心手艺的传承问题,“都匀毛尖茶有市场,这

门技术就有用武之地。”张子全收徒弟从不收费,每到采茶季,他的手机就响个不停,

都是慕名而来的学生,“我希望让更多人从茶叶中品尝到幸福的味道。”张子全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做法与选文的非遗传承没有直接关联的一项是()(3分)

A.成立合作社B.手工制作茶C.带民增收入D.免费收徒弟

13、毛尖茶有独特的制作技艺,下列不属于制作技艺的一项是()(3分)

A.高温杀青B.均衡力道C.顺向做形D.翻炒提毫

14、

15、贵州依托茶文化,把“上春山•赏春茶”作为春季旅游宣传主题。广州游客慕名来

到都匀茶山,小琳邀请你作为小导游。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多角度地为毛尖茶写一段不

少于60字的推介词。(4分)

推介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毛尖茶是贵州最具文化辨识度的名片之一。毛尖

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17分)

何陋轩记[明]王守仁①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

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

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

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④之以桧竹,前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

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

之日“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有删节)

【注释]①王守仁,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②古夷蔡:上吉最边远的蔡国。夷,我国古

代对东部民族的统称。③詈(11):骂。④翳:遮蔽。⑤前(shi):种植。

16、选文中提到王阳明被贬贵州时的多处居住地,但不包括()(3分)

A.丛棘之间B.石穴之中C.东峰之巅D.何陋轩内

17、阳明先生虽从京城被贬到边远的贵州,却对当地人民没有偏见,请从文中摘录作者

评价他们的句子。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4分)

18、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皆以予自上国往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予尝圃于丛棘之右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C.若观于通都焉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孟子》三章》)

D.因名之曰“何陋”故宝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韩愈《马说》)

绝句[宋]王雪

一双燕子口帘前,病客无怪【注】尽日眠。

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

[注释]无怪(lido):无聊。

19、这是一首咏春诗,根据内容推测,口中的字应该是()(3分)

A.鸣B.啼C.语D.叫

20、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清明假期,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班里准备开展

“‘红飘带'红色文旅”主题活动,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品味红色文化、缅

怀革命先烈。邀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21、下面对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的介绍,其中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作为中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城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红飘带”由《红牌带•伟大

征程》《红飘带•多彩飞越》两大剧目组成。

②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用数字技术推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活化传承。

③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是集文化、科技、艺术于一体的数字体验馆。

④《红飘带•多彩飞越》是贵州首个8K电影级LED球幕飞行影院剧目,可全景领略贵州

风光。

⑤把展陈模式从静态、单一转变为动态、沉浸式,让红色故事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⑥它让传统的红色教育从平面书本走向立体体验,大大增强了教育的真实感和互动性。

⑦《红飘带•伟大征程》运用AI虚拟交互、三维声场等最新科技手段,数字化还原“遵

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历史事件。

A.②⑤⑥①④⑦③B.③①⑦④②⑤⑥C.②⑤③⑥①⑦④D.③⑥①④⑦

②⑤

22、班委会拟写了一份到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参观的温馨提示。请注意①〜⑦句的

内容,其中有两处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温馨提示①请同学们明天上午在学校门口集合,乘车前往艺术馆参观。②乘车系好安

全带,不把头、手伸向窗外。③排队入馆,有序观看。不拥挤推操,防止不要发生安全

事故。④保持场馆整洁。不带零食进入场馆,不乱丢垃圾。⑤保持场馆安静。文明观

看,不高声喧哗。⑥尊重演员表演。观看演出结束,鼓掌致谢。⑦明天有雨,请同学

们记得带伞哦!

第句,修改为o

第句,修改为O

23、下面这段话是《红飘带•伟大征程》中红军战士最令人心潮澎湃的一句台词。小琳

和同学小涵刚离开场馆,就激动地谈论起来,请你结合台词补全他们的对话。(6分)

“他们真的翻过去了,他们沿着你们用生命、用信仰撑起的路,翻过了这座从未有人战

胜过的雪山。来吧,让我带着你们飞吧,飞过雪山、飞过苦难、飞过死亡,飞向我们美

好的明天……”

小琳:太感动啦!一路跟着表演者走,在灯光、音响的配合下,我仿佛回到了先辈浴血

奋战的现场。

小涵:太激动啦!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的“碰撞”,让我身临其境,觉得自己就是红军

队伍中的一员。

小琳:红军战士。

小涵:是呀!先辈们o

五、写作能力(60分)

24、成长的历程中,我们得干许多事,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孝敬父母这事得干,做点家

务这事得干,努力学习这事得干,帮助同学这事得干,关爱他人这事也得干……“得”

是态度,“干”是行动。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需要我们干的事有很多。

“得干”体现一种责任和担当,一种智慧和勇气,更是一种人生成长的主动历练。

请以“这件事,我得干”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60分)

写作提示及要求:

(1)明确“干”的具体内容,突出“得”的原因。

(2)要有完整叙述事情的经过,详略得当。

(3)表达出“我”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4)符合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5)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略

2、①震撼②脊③怡

3A“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仅能搭配人工的物。

可改为“鬼斧神工”。

4、(1)如三月(2)夜郎西(3)一览众山小(4))持节云中(5)野芳发而幽香(6)

屈曲(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D解析:“耳顺”指60岁。

6D

7、

8B文中的“我”是口寨村人。

9D

10、①前一个“火”指“村超”足球赛事风靡全网引得世人的空前关注,后一个“火”

指“我”的家人作为榕江本地人也跟着“村超”受到关注,变得忙碌,各得其所。

赋分标准:能够答出“村超”火的意思是引得世人关注(1分);能够答出“我”的家

人“火”是忙碌的意思,或者答出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各得其所(1分)。

②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充满激情的故乡‘村超'”比作燃烧在“我”胸中的

“一把火”,生动形象地写出“村超”给故乡带来的欢乐、热闹和巨大变化深深震撼了

“我”,如星星之火投入心湖便成燎原之势,不可遏制,“我”对故乡的爱与眷念之情

随着“村超”的备受关注、随着故乡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浓,与故乡更加难舍

难分。

赋分标准:答出比喻修辞、其他角度赏析或能说清楚这是故乡的新样貌带给作者的震

撼,1分;能分析作者对故乡更加爱和眷念的情感,1分。

11、选图一。理由:图片中的绿茵场上,双方球员激战正酣,赛事如火如荼。图片中的

文字“‘村味'赛事火出国门”点明了“村超”赛事的级别以及参赛队伍来自各个乡

村,此次赛事引得世人的空前关注同时将会扩大影响。“体育多元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表明“村超”带动了故乡榕江各个产业发展,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带动

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生活越来越有滋味。绿茵场周边人山人海,说明“村超”给故乡带

来的热闹,照应”场内数万名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的描写。“看村超,游贵州”将

“村超”融入贵州文旅这个大环境中,传递出榕江与贵州共同繁荣的理念。这幅图片契

合文章中故乡在“时代春风里焕发出新的青春模样”的主题,表现的是新时代乡村振兴

的最好模样。

选图二。理由:图片中心是一位身着本地少数民族特色服装、笑容甜美的女孩,她身边

摆满了各类“村超”文创商品和足球,身后人来人往。这张图片体现了榕江的少数民族

特色与足球运动相融的“村超”特色,从图片中感受到了“村超”的快乐,也看到了乡

亲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以及他们探索以“村超”带动乡村振兴的道路的激情。图片二

是当地百姓借着“村超”的热潮追求美好生活的写照,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得有滋

有味、其乐融融,体现了时代春风里故乡焕发出的新的青春模样。

赋分标准:选任意图片均可以给分,如果只选择图片不进行阐述说明不给分。能够大致

描述清楚图片内容,1分;描述图片内容时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1分;能够将图片内容

与文章中相应的语句进行匹配,1分;能够点清楚文章与图片背后蕴含的主旨一一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新时代故乡的变化等,1分。

12C“带民增收入”没有直接关联。

13B其他三项都是制作茶叶才需要的独特技艺。

14、

15、示例:在低纬度、高海拔、少日照、多云雾的高山上生长,由独特的非遗手工制作

而成;茶叶有紧细卷曲、银毫披身、色泽绿润的俊美茶形;有嫩香持久、香清味鲜、鲜

爽回甘的独特茶香。毛尖茶是上口喝过就能让人留下记忆的好茶,希望毛尖茶带给你

“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

赋分标准:从生长环境、制茶技艺、茶叶特点、茶的味道推介,每点1分,共4分。不

少于6字。

16C

17、摘录: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2分)。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