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分值150分。

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

镜湖,又名鉴湖、庆湖、贺监湖等,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会稽山北

麓。魏晋以前,镜湖多以水利工程的形象出现。晋室南渡以后,伴随这

一时期文人山水审美意识的逐渐觉醒,镜湖才开始作为自然景观之美为

人所发现。而镜湖成为越地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并真正进入文学书写,

实则是在唐代,尤其在贺知章以后。

镜湖之于贺知章,是满怀依恋的精神故园,是灵魂栖息的安顿之所。

而贺知章之归镜湖,无疑也给镜湖作了一次很好的宣传,不仅通过名人

效应使它广为人知,也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贺知章对镜湖的喜

爱与依恋,在他为数不多的诗歌中可以反映出来。据统计,今存贺诗仅

二十三首,涉及浙江的有《答朝士》《采莲曲》《回乡偶书二首》四诗,

除家喻户晓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外,其余三诗均提及镜湖。

《答朝士》诗曰:“钗镂银盘盛蛤州,镜湖筑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

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苑菜是极具地域特色且被广泛喜爱的地方风

味。出产药菜和蛤蜿的镜湖,在为诗人提供生存所需的同时,也孕育了

他对家乡最深切的怀恋。

《采莲曲》诗曰:“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

菲尽,别有中流采姜荷。”《采莲曲》是乐府旧题,唐诗中以此为题者

甚多,内容多描写采莲的劳动场景、采莲女的美好姿态及男女间的情思。

贺知章此诗却别具一格。云雾褪去显出苍翠的稽山,环绕着波光激艳的

镜水,水上泛舟中流的采莲女子,构成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莫言”

道出了诗人不为春归而叹惋,“别有”则显示出他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

豁达率真。镜湖之美,给退居山林的贺知章以心灵的慰藉,使他在人生

的重大转折面前不至于茫然失措。

《回乡偶书》二首作于贺知章还乡之后,其二曰:“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离家日久,

年迈而归,宦海浮沉的往事仍历历在目,而家乡的人事却已发生了诸多

变化,唯有门前的镜水一如既往地泛着清波。在这“销磨”与“不改”

的对比中,愈发凸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看似信笔写来,

实则于平淡中见深情。这里的镜湖,给贺知章留下的,是记忆深处唯一

不变的那一抹温情。

对于热爱故土的中国文人来说,故乡的魅力永远不可替代。对于贺知

章而言,镜湖是起点,亦是终点。而他回馈给镜湖的,除了满怀的深情,

还有传之千古的厚重意蕴。贺知章致仕,得镜湖刻川一曲,不仅成为文

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也使镜湖名声大噪,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其一,以贺知章其人其事及贺监旧居等遗迹为主题的歌咏,成为历代

镜湖诗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诗人们追忆贺知章的潇洒风姿,称赏他的

逍遥自适,抒发斯人已去的感慨。中唐诗人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

观》云:“已得归乡里,逍遥一外臣。哪随流水去,不待镜湖春。雪里

登山屐,林间漉酒巾。空余道士观,谁是学仙人?”晚唐虚中《经贺监旧

居》曰:“不恋明皇宠,归来镜水隅。道装汀鹤识,春醉钓人扶。逐朵

云如吐,成行雁侣驱。兰亭名景在,踪迹未为孤。”齐己《塘上闲坐》

把他引为贤者的典范,与陶渊明对举:“闲行闲坐藉莎烟,此兴堪思二

古贤。陶靖节居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王贞白日:“我泛镜湖日,

未生千里获。时无贺宾客,谁识谪仙人?”则热情赞颂他慧眼独具,有识

人之明。

在抒写镜湖秋景的同时,联想到眼前美景对于贺知章诗思的启发和助

益。此外,温庭筠有《题贺知章故居叠韵作》:“废砌翳薜荔,枯湖无

菰蒲。老媪饱藁草,愚儒输逋租。”写贺知章故居周边的生态环境与人

事情状,又与诸家不同。

其二,贺知章得赐镜湖、致仕归隐的故实本身,赋予了镜湖衣锦还乡

与荣归故里的意味,引来了当时和后世许多文人的艳羡,甚至成为他们

的政治理想。就这一点而言,他堪称历代走向仕途的文人士大夫的成功

典范。

奉诏为贺知章送行的百官当中,就有不少人表达了对他的歆羡,如梁

涉“轻舟镜湖上,宸翰作光辉”、于休烈“少别留宸藻,东南归路光”、

李彦和“遗荣辞上国,解印适稽山。圣主流深眷,群公祖别颜”等。李

白游越之时曾到山阴访贺知章,可惜此时知章已驾鹤西去,因作有《对

酒忆贺监二首》,有句云:“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

为君台沼荣。”诗虽主要为表悼念之情,但亦有对“敕赐镜湖”之荣耀

的称叹。

镜湖是贺知章的精神故园和身心栖居之所,承载着他内心深处对家乡

最深切的怀恋。贺知章则堪称镜湖的首位代言人。镜湖之美,若非借助

贺知章其事的宣传效应,也难以较快为人所知,有唐之世,众多诗人对

镜湖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能不说没有贺知章的功劳。贺知章赋予镜湖的

独特文化意蕴,千百年来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

(节选自刘曼华《贺知章与镜湖》,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镜湖作为越地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是在晋室南渡以后,才被人发

现自然景观之美,并真正进入文学书写时代。

B.镜湖与贺知章互相成就:前者是后者灵魂栖息之所;后者带给前者

以很好的宣传,并赋予前者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C.贺知章的《采莲曲》,虽用乐府旧题,却别具一格,秀丽山水与泛

舟中流的采莲女子,构成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D.贺知章致仕后得镜湖炎I]川一曲,镜湖是起点,也是终点。贺知章回

馈给镜湖以满怀的深情和传之千古的厚重意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茄菜和蛤蝌是镜湖最具特色的物产,而贺知章对家乡最深切的怀恋,

其实就是在怀念家乡的物产。

B.山水往往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于贺知章而言,镜湖山水使他在

人生的重大转折面前不至于茫然失措。

C.贺知章才情卓著,不仅写出众多有关镜湖的好诗,还有识人之明,

如他独具慧眼,发现了谪仙人李白。

D.贺知章堪称镜湖的第一位代言人,如果没有贺知章的大力宣传效应,

人们是很难快速发现镜湖之美的。

3.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镜湖”在水利工程之外的文学形象,

从而引出镜湖与贺知章关系的话题。

B.文章举《回乡偶书》其二为例,目的是论述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无

限感慨和镜湖给贺知章留下的温情。

C.文章引证丰富,如引用梁涉、于休烈等人的诗句,论述了他们对贺

知章得赐镜湖,荣归故里的歆羡。

D.文章的论述思路清晰,先论述了镜湖之于贺知章的意义,再论述贺

知章对镜湖的回馈,最后进行总结。

4.古代不少文人有效仿贺知章得赐镜湖、告老而退的人生追求。以下

诗句最不能体现这一追求的一项是(3分)

A.“盛事谁能继?高踪未可寻。镜湖分一曲,方见主恩深。”(清张英

《镜湖》)

B.万顷平湖一苇航,此归喜似贺知章。上恩赐与西湖曲,遂老吾家归

照堂。”(宋楼钥《贺监湖上》)

C.“鉴湖一曲臣所好,细草幽花梦中到。敕赐乌纱作外臣,白石清泉

恣游钓。”(明王鳌《送钟钦礼还会稽》)

D.“越溪渔客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李白死来无醉客,可怜神彩

吊残阳。”(唐温庭筠《题壁诗》)

5.本文以“贺知章与镜湖”为题,论述了文化名人与名胜古迹相互成

就的关系。请另举一例,依据文本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绣鞋

一大早,七婶就起来了,她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腊月二十四,

是麦苗出嫁的日子。她想简单地弄点饭吃吃,就到黄瓜园贵他姑家去。

她想躲过这一天,免得自己看到麦苗出嫁伤心,也免得麦苗难受。

刚刚做好饭,麦苗就一头撞了进来。麦苗进了屋冲她叫了一声“婶”,

就到西间里去了。平日她就不常往西间里去。那是贵住的房间,贵参军

前就住在西间里。

过了一会儿,①麦苗从西间里出来了。七婶抬眼看了一下麦苗,见麦

苗脸上竟是出奇的平静。她知道麦苗是个挺有主见的闺女,就放心了。

麦苗说:“婶,做饭了没?”

七婶说:“做了,刚做好。”

麦苗说:“婶,我来晚了。”

七婶说:“看你说的。今儿个是啥日子!”

麦苗麻利地将平日吃饭的小方桌用抹布擦净了,又在桌边放一把小靠

椅,就拉七婶往上坐。

②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了。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以后,无论如何也不

肯往椅子上坐。

七婶说:“苗儿,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你上坐。”

七婶说:“这妮子,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我有话说。”

七婶说:“妮子,哪能那样哩,不兴不兴。”

到底没有麦苗的力气大,被麦苗连推带拉地按到了小靠椅上。

七婶说:“屋里有爹有娘的,那可不兴。”

麦苗不答话,麻利地抹了一只碗,盛了一碗红薯稀饭,又拿了一个馍,

一双筷,小心地来到七婶面前,庄重地跪下。

七婶仰起头,闭上了眼,眼泪却止不住地淌了下来。

麦苗说:“娘,吃饭吧!”

麦苗说:“麦苗今儿个就要走了,再给娘端一次饭。”

麦苗说:“往后,娘再想吃麦苗端的饭,就难了。”

七婶只好睁开眼,将饭接过来,放到桌子上。抬眼去看麦苗时,见麦

苗早已哭成了泪人儿。两个人遂抱在一起,③畅畅快快地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七婶首先止了哭,又扳起麦苗的头,用手给她擦脸上的

泪。

七婶说:“苗儿,今儿个是你的喜日子,高高兴兴地走。”

七婶说:“啥也不怨,怨俺贵没福。”

停了一下,抬起头,面向西间,深情的说:“你说你咋恁傻哩!一个

团一千多号人,人家都平平安安地回来了,偏你……”

隐隐约约地,远处传来了欢快的音乐声。七婶细细地听。麦苗也细细

地听。

欢快的音乐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楚。

又响起了一阵僻僻啪啪的鞭炮声0

七婶说:“苗儿,快回吧,人家来了。

麦苗点点头,刚走了两步,又转回来说:“啥我都给麦叶交代过了,

担水、劈柴……”

音乐声和鞭炮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七婶推着麦苗往外走。走到大门口,七婶看到一辆披红挂彩的汽车正

从村街北头开过来。

麦苗凑近她的耳朵大声说:“娘,你回吧,过了三天我回来看你。”

④音乐声和鞭炮声铺天盖地地压过来了。七婶一把将麦苗推出门外,

转身“唯”地一下将大门关上,背靠着大门,一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

不知过了多久,音乐声和鞭炮声终于停了下来。

七婶踉踉跄跄地走进堂屋,又朝西间里走去。她想给贵说几句话。

掀开门帘,七婶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桌子上,贵的遗像面前,是一片耀眼的红。

那是一双新鞋。

一双红绣鞋。

(选自《王奎山小小说集》,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麦苗用抹布擦净小方桌,并在桌边放一把小靠椅,拉七婶往上坐,

在推让之间,更显两人美好的人性。

B.麦苗临行又转回,表现麦苗对七婶日后生活的忧虑、担心;七婶把

麦苗推出门外,则表现七婶对她的决绝之情。

C.麦苗称呼七婶由“婶”到“娘”,可见麦苗将真心地把七婶当成自

己的亲娘,表现了她的情深和不舍。

D.麦苗在贵的遗像前放的那双新红绣鞋,表现出麦苗那颗金子般的爱

心和真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麦苗从西间里出来了”为结尾七婶在西间看到绣花鞋埋

下伏笔,使情节更为合理。

B.句子②中的“意思”,是指麦苗想要真心视其为亲娘,体现麦苗为

人的善良,品德的高贵。

C.句子③中的“畅畅快快地哭”,缘于二人隔阂的消解,感情的加深,

各自心理负担的减轻。

D.句子④中的“压过来”与上文“僻僻啪啪”“越来越响”相呼应,

表现与七婶分别时间的紧迫。

8.本文是如何刻画麦苗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5分)

9.小说评论家认为,《红绣鞋》“用最经济的方法写出了传统美德

的纵深”。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经济”二字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

令鞫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

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

于东市。既而悔之,谓房玄龄曰:“公等食人之禄,须忧人之忧,事无

巨细,咸当留意。今不问则不言,见事都不谏净,何所辅弼?如蕴古身为

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

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决之,岂是

道理?"因诏曰:“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五覆奏,自

蕴古始也。又日:“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

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

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

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

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

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

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

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自今A以后B门下C省覆D有据法令E合死而F情可矜者G宜录H

奏闻。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素,文中指一向、向来,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素”

意思相同。

B.于,介词,相当于“在”,与《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的“于”

用法不同。

C.安,文中为使动用法,与李斯《谏逐客书》中“故能明其德”“明”

用法相同。

D.度,文中指限度,与《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意思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好德从张蕴古那得知唐太宗会从宽处理自己后,仍继续博戏,引

起唐太宗大怒,被斩杀于东市。

B.“五覆奏”制度的拟定和实施,表现了唐太宗勇于自责,善于反思,

体现出一代明君的风范。

C.魏征在“疏”中希望唐太宗简能而任,择善而从,使各尽其才,避

免自己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D.材料二“十思”角度各有不同,提醒唐太宗从各个侧面进行关照,

期待开拓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决之,岂是道理?(4分)

(2)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4分)

14.材料二中魏征认为“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请结合材料一

简要概括出“滥刑”的具体事例及改进措施。(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西江月•黄陵庙

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写明月满船,平铺千里,秋江澄澈,词人行驶在广阔江面

上,富有诗意。

B.本词借说水神留自己一同欣赏斜阳光辉,唤起细浪,表达对秋日江

上美景的留恋。

C.词人认为,如果明天风向好转,今晚就是露宿江边也没关系,表现

了作者的豁达。

D.词人在江边听到演奏《霓裳羽衣曲》,欣然表示如果到达岳阳楼,

一定登楼览景。

16.本词中“满载一船明月”与《念奴娇•过洞庭》“素月分辉”,

都写到了“月”,请分析“月”这一意象在两首词中各有怎样的作用?(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子路“率尔而对”

的反应是“▲”;而对于曾皙的回答,孔子的评价是“▲”。

(2)《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

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3)金陵号称六朝古都,无数文人墨客游历于此,留下了不少感慨“物

是人非”的名句,例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

较长,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①百日咳一般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等3个阶段,如果不加干

预,3个阶段加起来通常要持续太约100天左右。②专家介绍,卡他期

主要表现出流涕、打喷嚏、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

性发热;痉咳期通常从第2周开始,标志性症状为A,即一连串、严重

剧烈的咳嗽,在痉挛性咳嗽后伴有深长吸气,高调鸡鸣样声音,俗称“回

勾“。③恢复期一般持续1至2周,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减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李敏介绍,根据孩子体质不

同,B,如果是寒症则加温药,如果是热症则加清热的药。临床上常用清

肺化痰尤其是用清肝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小儿鹭鹭咳丸等。

百日咳一般病程较长,后期孩子的体质主要分为2_。气虚型体质的

孩子痰液较黏,咳嗽起来痰较少难以咳出,且大便可能较干,可服用梨

水或银耳水等;阴虚型体质的孩子看起来白白胖胖,痰会相对多一些,

容易腹泻,可给孩子服用陈皮水等。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19.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

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们走的路是戈壁滩上的土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一条细而微弱

的路的痕迹,颠簸起伏。大地辽远,动荡不已,天空更为广阔——整个

世界,天空占四分之三,大地占四分之一。

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脚边的大地粗糙而黯淡。但在远方一直到天边

的地方,已经很有青色原野的情景了。大地上雪白的盐碱滩左一个右一

个,连绵不断地分布着,草色就团团簇簇围拥着它们,白白绿绿,斑

斓而开阔。

天色渐渐暗了。土路也变得若隐若现,时断时续。不是这条路,我们

走错了,我们迷路了。

我们在戈壁滩上停下来,脚下是扎着稀疏干草的板结地面。我弯腰从

脚边土壳中抠出一枚小石子,擦干净后发现那是一块淡黄色渗着微红血

丝的透明玛瑙。再四下一看,脚下像这样的漂亮石子比比皆是,一枚一

枚紧紧嵌在坚硬的大地上。我乱七八糟拾了一大把,揣进口袋。

我们继续在戈壁滩上渺小地奔驰着,我两只手轮换着插在外套口袋里

取暖,一只手紧紧地抠着叔叔的肩膀。他越开越快,风越来越猛。我却

在想:从此再也回不到一个有玛瑙的地方了……

20.文中加点处使用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21.有时标点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中的冒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22.下列句子中“着”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大地上雪中的盐碱滩左一个右一个,连绵不断的分布着。

B.我们继续在戈壁滩上渺小地奔驰着。

C.你听着,你要有主见,不要管别人怎么说,要自己做好选择。

D.他会在傍晚把大门敞着,方便左邻右舍前来串门、聊天。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马克思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个人抱负,自觉承担起创建革命理论、领

导革命实践的重任;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

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视死如归;袁隆平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扎根

农田,耕耘不辍……他们的抱负与担当,对我们当代青年亦有深刻的启

于O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分)A(真正进入文学书写时代的是从唐代开始)

2.(3分)B(A说法绝对;C“众多有关镜湖的好诗”表述错误,从

原文第2段“在他为数不多的诗歌中可以反映出来”可以看出;D于文

无据)

3.(3分)B(“对于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是诗歌本身内容,而非

目的)

4.(3分)D(此诗表达了温庭筠对贺知章豁达爽朗、欣赏李白的感

慨,和对贺知章的凭吊之情,没有表达这一追求。)

5.(6分)如苏轼与黄州,李清照与济南(人名地名能对应,得2分;

人物对古迹有宣传或赋予丰富内涵等作用得2分;古迹对人物有滋养或

带来慰藉等作用得2分)

6.(3分)B(“七婶对她的决绝之情”错误)

7.(3分)C(“消除隔阂”错误)

8.(5分)①语言描写,“啥我都给麦叶交代过了,担水、劈柴……”,

麦苗离家前对七婶的嘱咐,表现其善良孝顺的一面;②动作(细节)描

写,把七婶“按到了小靠椅上”,其“按”表现麦苗内心的坚持,态度

的坚定;③神态描写,“麦苗脸上竟是出奇的平静”,表现麦苗是一个

有主见的姑娘;④侧面烘托,“她知道麦苗是个挺有主见的闺女,就放

心了”,从七婶角度侧面点出麦苗的形象特点。(每点1分,答出四点

即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意思对即可)

9.(6分)①场景小、时间跨度小:小说发生在七婶的家里,截取麦

苗出嫁前一个时辰,易于发现主要矛盾,在短时间内推向高潮。

②情节简:仅仅围绕麦苗出嫁前她与七婶间的一系列对话展开,便于

读者理解小说的主旨、把握人物。

③人物少:小说主要人物只有七婶和麦苗,能够集中表现主人公人性

品德的光辉。

④语言精:运用传统的白描式的语言,惜墨如金,含蓄内敛,阅读空

间大。

(以上四点答满三点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意思对即可)

10.(3分)BDG

11.(3分)B(用法相同,均构成状语后置句)

12.(3分)A(被杀的是张蕴古)

13.(8分)(1)你们竟然不说一句话,主管部门又不复奏,于是立

即就把他处决,这难道合乎道理吗?(“竟”,竟然;“决”,处决;

“岂”。难道,表反问。点1分,语句流畅1分)

(2)想到帝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

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处于百川之下却能容纳百川。(“谦冲”,谦虚;

“牧”,养;“下”,居于……之下。)

14.(3分)①怒杀张蕴古;②推行“五覆奏”措施。(答出1点得

1分,答出2点得3分)

译文:

材料一:贞观五年,张蕴古任大理寺丞。相州有个名叫李好德的人一向有疯癫病,

讲了些荒谬狂妄的话,(唐太宗)诏令审问他的案件。张蕴古说:“李好德患疯

癫病证据确凿,按照法律不应判罪。”太宗答应对他予以从宽处理,张蕴古私下

把太宗的旨意告诉李好德,并和他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弹劾张蕴古,太宗对

张蕴古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便下令把张蕴古在东市斩首。不久,唐太宗对自己

的做法很后悔,对房玄龄说:“你们吃了君主的俸禄,就栗替君主分忧,事无大

小,都得留心。如今我不询问,你们就不说自己的看法,看到事情都不谏净,这

怎么能称作辅弼呢?比如,张蕴古身为法官,和狱囚一起博戏,还泄露我的话,

虽说罪状严重,但如果按正常的法律量处,还不至于判处死刑。我当时盛怒,立

即下令处死,你们竟然不说一句话,主管部门又不复奏,于是立即就把他处决,

这难道合乎道理吗?”于是下诏说:“凡有死刑,即使下令立即处决,都还得五

次复奏。”唐代五复奏的规定,就是从张蕴古这件事情开始的。诏令中又说:“遵

照律文定罪,也可畿有冤情。从今以后,由门下省复审,有按照法令应当处死而

情有可原的,应将案情抄录奏报。”材料二:略

15.(3分)D(水晶宫里奏霓裳,并不是作者真实听到的,而是作者

听到了江水波涛翻涌,就像音乐演奏。)

16.(6分)(1)《西江月》词中的明月,作为典型景物,与秋江一

同构成了一幅江天一色的秋景图(1分),为后文写舟行江上提供了背

景(1分),营造出一种明丽、优美的意境(1分)。(2)《念奴娇•过

洞庭》“素月分辉”中,月色皎洁,同湖水相映成澄澈、明亮、纯净的

画面(1分),与后文“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相呼应(1分),写出

了诗人如月般光明磊落,坦坦荡荡(1分)。

17.(6分)(1)夫子哂之吾与点也(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吴宫花草埋幽静晋代衣冠成

古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西

塞山怀古》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

锡))

18.(6分)A痉挛性咳嗽;B需分清症状加以治疗;C气虚型和阴虚

型。(每处2分)

19.(3分)①处,删除“大约”或者“左右”,语义重复。②处,

在“卡他期主要表现出流涕、打喷嚏、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句子后面

加上“症状”,缺少中心词。③处,将“减轻”改为“降低”,动宾搭

配不当。

20.(4分)①叠词使用,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及画面感;②“团团

簇簇”描摹形态,强调紧紧的簇在一起生长的状态;③“白白绿绿”描

摹色彩,色彩鲜明,画面醒目,强调了戈壁滩的色彩和草色绿的程度。

(每点1分,3点4分。)

21.(4分)①冒号的使用起到提示下文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2

分);②使感慨单独成句,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我对戈壁滩的留恋。(2

分)

22.(3分)C(文中加点的“着”和A、B、D中的“着”,都表示动

作或状态的持续。C项中的“着”是用在动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

气)

23.作文材料解读参考如下:

一、审题立意

(一)命题意图:

试题关联必修下册第五单、第八单元研习任务,意在引导考生学习前

辈英雄事迹,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且有敢于担当的意识,进一步激发

学生的爱国思想,激励学生的爱国行为,鼓励学生勇于实现有人生的价

值。

(二)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属于作文材料。材料第一句话列举马克思、林觉民、袁隆平

等人的远大抱负,赞扬其敢于担当的精神。第二句则指出他们给我们当

代青年人亦有启发和影响。材料中的“抱负”即人们理想、梦想、志向

等,它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拼搏的方向,体现出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

彰显了个人的思想境界。如果说“抱负”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与方向,

那么“担当”则是关系到其能否实现的关键。“担当”是实现“抱负”

的行动,同时“担当”更是一个人勇气的体现。“抱负”与“担当”,

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没有“抱负”的“担当”,那么“担当”会

失去奋斗的目标,而没有“担当”的“抱负”,则是空谈。由此可知,

“抱负”离不开“担当”的落实,“担当”需要“抱负”作为奋斗的目

标。

在行文中,既要深刻阐释“抱负”与“担当”的内涵,也要正确认识二者的辩证

关系。

如果有“担当”而无“抱负”或是有“抱负”而无“担当”,论述均显偏颇。

第二部分是写作的情境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要求不要脱离材料

范围,另取话题,另开炉灶。

第三部分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其中,“选准角度”是一个明确的提醒,

考生可选取某一方面构思作文。“确定立意”强调文章的立场清楚,观

点明确。“明确文体”,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切不可写成“四

不像”的作文。

参考立意:

(1)树远大抱负,行担当重责;

(2)抱负为舵,担当成帆;

(3)无担当的抱负是空谈;

(4)抱负与担当,相互关联。

(5)“慧”待担当与抱负,绘人生宏伟蓝图

二、评分细则

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文面整洁。

文风端正: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脉清晰: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

明确,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有个性,有深度,有现实意义。逻

辑严密,结构严谨,文章的思路清楚,节奏明晰,层次合理。

文气顺畅: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能合理运用标点、词语、句式、修

辞等。

文面书写工整,整洁美观。随意删改,乱涂乱画,应该降等级赋分。

(一)判分原则

评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写作基本能力,不

唯立意定高下,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等方面综合

衡量,精准量分。

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

事新编等,只要形式、内容均恰当,要敢打高分。

(二)评分等级

根据考卷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评分

为七等,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评分参考量表

类别分值审题立意语言表主要特征

一等卷审题精语言有充分理解材料内涵和提示语要求,文章有灵气,角

准,立意特色,言度选择精当,结构精巧独特。侧重议论的,能紧扣

56〜60

深刻或新近旨远,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议论精准、灵

颖。言简意动、深刻,情理相融;侧重叙述的感情真挚,能选

丰。择个性化的素材,生活气息浓郁,构思独特,语言

鲜活,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审题准语言通能理解材料内涵和提示语要求,文章有亮点,层次

确,立意畅、连分明。侧重议论的,观点正确,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