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 第二十课 课时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25年高中政治新大一轮复习_第1页
必修4 第二十课 课时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25年高中政治新大一轮复习_第2页
必修4 第二十课 课时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25年高中政治新大一轮复习_第3页
必修4 第二十课 课时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25年高中政治新大一轮复习_第4页
必修4 第二十课 课时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25年高中政治新大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标要求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考情回顾考点考题考情分析认识与实践2023·北京高考,3;2023·河北高考,92022·北京高考,7;2022·山东高考,9高考试题主要结合漫画、古诗词、自然科学最新成就、我国的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等,考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特点、认识过程的特点等。尤其是重视自然科学生活,依托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集中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023·江苏高考,15;2023·辽宁高考,102023·湖南高考,8;2023·湖北高考,142023·全国乙卷,22;2023·全国甲卷,40(1)2022·江苏高考,13;2022·广东高考,132022·全国甲卷,21;2022·全国乙卷,2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2023·山东高考,9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2023·全国新课标卷,19;2023·海南高考,112022·湖北高考,12、20(2);2022·广东高考,20(1)2023·山东高考,10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课时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核心考点一认识与实践1.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含义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的高级阶段联系都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模块融合结合《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相关知识,深入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实践(1)含义含义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主体: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活动:改造实践不是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对象:客观事物实践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模块融合运用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知识理解实践概念,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2)基本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3)特点特点理解侧重点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性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联系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提醒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1.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认识的目的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典例1(2023·浙江6月选考)气候会影响树木年轮的形成与宽窄变化。因此,树木年轮记录可以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气候模型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③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④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向二实践及其特点典例2(2023·北京高考)从2023年3月23日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市气象局正式发布森林体验指数,公众出游时可据此选择心仪的游憩目的地。这一做法()A.将繁多的数据变成简明的指数,说明人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B.服务于公众的旅游感受,表明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目标C.优化了城市森林空间布局,提升了林地、湿地的生态价值D.提供了差异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助力创造公众的高品质生活方法点拨关键词法区分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体”“对象”“手段”“结果”主观能动性“计划”“方案”“规划”社会性强调“合作”等历史性强调历史过程易错点一颠倒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加练1(2022·山东高考)习近平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对人民民主的性质、内涵、目的、特色、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系统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明确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体现了()①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和指导②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③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过程④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易错点二混淆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加练2(2021·河北高考)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根据任务安排,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由此可见()A.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B.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C.认识工具决定人的认识水平D.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规律的思维活动核心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提醒①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正确的。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典例1(2023·全国乙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这一论述的认识论根据是()①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向认识提出新的课题②社会实践为认识发展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③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④社会实践为验证认识正确与否提供了客观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方法点拨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浅入深”。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认识不能脱离实践,要回归到实践中去,服务实践。考向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典例2(2023·湖南高考)“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这表明()①真理性认识更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②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的③理论的感召力从根本上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④学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易错点一误认为只有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加练1(2022·全国甲卷)2022年2月27日,以某高校学生为主研制的遥感卫星“启明星”发射升空,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意是否合理可行。通过研制卫星,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能力。由此获得的启示是()①认识的目的全在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理②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③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易错点二误认为认识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