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佳木斯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溶菌酶是存在于服泪和白细胞中的酶,有杀菌功能,整个分子大致呈球故称为球蛋白(如右图)下列关于溶菌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有()①溶菌酶从细胞进入泪液不穿过生物膜②溶菌酶是由两条多肽链共同组成的③双缩脲试剂5%NaOH溶液与1%CuS0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与溶菌酶反应呈紫色④溶菌酶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关系⑤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实线方框内所示,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虚线方框内所示)。科学家向酵母菌导入相关基因培育产青蒿素酵母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需要逆转录酶催化B.培育产青蒿素酵母菌,必须导入FPP合成酶基因和ADS酶基因C.由于ERG9酶等的影响,培育的产青蒿素酵母合成的青蒿素仍可能很少D.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科研人员调查了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首次测得的种群数量为N0,第t年测得的种群数量为Nt,如图表示Nt/N0的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3即为k/2B.图中a值大于1C.图中N1/N0代表种群增长速率D.图中第6年,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4.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5.尺蛾的体色(黑色和浅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开始实行煤烟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下图是1960年-1990年间地衣、黑化蛾及SO2的量变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树干上地衣数量的增加是地衣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B.黑化蛾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大气中SO2含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黑化蛾比例的下降D.环境改变使控制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的改变6.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可以检测淀粉是否转化成了葡萄糖B.8%的盐酸可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利于RNA与甲基绿结合C.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应在改变反应物温度后再加入酶D.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先变成绿色再变成黄色7.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为氧气,该过程产生的氧气部分释放到空气中B.图中B为NADPH,在增加CO2浓度时,B的含量暂时升高C.该过程消耗的NADP+和C来自叶绿体基质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ATP中8.(10分)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D与B间以及D与C之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图丙中B所处的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C.图乙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D.从研究内容来看,甲、乙、丙所代表的生命系统层次分别属于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二、非选择题9.(10分)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指将人的全部抗体基因插入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中,然后让该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最终使抗体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于噬菌体的表面,形成含有全套抗体谱的噬菌体抗体库,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人的全部抗体基因时,可以提取人淋巴细胞的全部RNA,然后通过_______过程获得含有抗体基因的DNA片段,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的常用方法是PCR,该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PCR扩增某目的基因时需要引物___________种,若要将某目的基因扩增4代,则需要消耗每种引物_____________个。(2)在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过程中,是否需要利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制备感受态细胞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检测噬菌体的表面是否含有某种抗体,可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噬菌体表面的抗体尚不具备完整的功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某植物的性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t和D/d)控制,T_dd为雌株,ttD-为雄株,T-D-、ttdd为雌雄同株。叶片颜色深绿和浅绿是由另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用深绿雄株个体和浅绿雌株个体杂交,所得后代(F1)中,深绿雌雄同株个体和深绿雄株个体各占一半。回答下列问题。(1)叶片颜色中显性性状是_。两个亲本中,杂合子亲本是_。(2)单株隔离种植F1(只允许同株传粉),所得后代(F2)中基因型有_(填数字)种,其中浅绿雌株个体所占比例是_。(3)甲、乙两学习小组分别选用TtDd与ttdd杂交、TtDd自交的方法验证两对基因(T/t和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甲组的子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则能证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乙组所选方法优于甲组,其理由是_。11.(14分)下表表示土壤水分含量对处于初蕾期的某品种棉花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组别土壤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mg·L-1)光合速率(μmolCO9·m-9·s-1)叶绿素a叶绿素b甲70(正常)1.59.98.58乙554.49.05.54丙456.87.88.58丁857.97.99.55(1)土壤水分沿着根毛、皮层渗透进入根导管,最后运输到叶片等,但只有少数用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等代谢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_过程中的水是在生物膜上被利用的;且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皮层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9)一段时间后发现丁组植株叶片明显变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上表分析,土壤缺水导致光合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进一步研究表明,恢复土壤水分后,丁组变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难以恢复正常,可能是严重缺水使_____________(填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12.黄瓜花叶病毒(CMV)是能侵染多种植物的RNA病毒,可危害番茄的正常生长并造成减产。研究人员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该病毒外壳蛋白的cDNA导入番茄植株中,成功获得抗CMV的番茄植株。(1)获得CMV的RNA后,在__________的催化下才能合成CMV外壳蛋白的cDNA。(2)获得cDNA后,需先通过一定方法将其插入到农杆菌的__________片段中,然后将番茄子叶切段与该农杆菌共同培养,以实现对番茄细胞的转化。(3)将经共同培养后的番茄外植体接种于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只有部分外植体生出愈伤组织。研究人员据此确定这些生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都已成功导入了cDNA,你认为他们做出以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4)要想确定转基因番茄已经成功表达出CMV外壳蛋白,需要进行____________实验。(5)若要验证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好的抗CMV能力,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转基因番茄自交,子代中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数量之比接近3: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溶菌酶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不穿过生物膜,①正确;由图中判断该酶由1条肽链组成,②错误;双缩脲试剂的放入不是混合后,而是先加NaOH,再加CuSO4,③错误;该酶为一种蛋白质,特殊的结构决定特殊的功能,④正确;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⑤错误。故选C。2、C【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实线方框中表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青蒿素的合成需要FPP合成酶和ADS酶等。虚线方框表示酵母细胞合成FPP合成酶及固醇的过程,酵母细胞只能合成FPP合成酶,不能合成ADS酶,因此其不能合成青蒿素。【详解】A、过程①是FPP合成酶基因转录形成mRNA,需要RNA聚合酶,A错误;B、由图可知,酵母细胞能合成FPP合成酶,但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即酵母细胞缺乏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因此,要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B错误;C、图示可知,FPP转化成固醇需要ERG9酶催化,故由于ERG9酶等的影响,培育的产青蒿素酵母合成的青蒿素仍可能很少,C正确;D、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C。3、D【解析】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Nt/N0值的内涵,即:Nt/N0=1时,该种群的数量不变,Nt/N0>1时,该种群的数量增加。在此基础上,分析曲线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的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详解】A、k/2为ab/2,但不一定就是N3的值,A错误;B、a时Nt=N0,所以图中a表示的值为1,B错误;C、图中(N1-N0)/单位时间代表种群增长速率,C错误;D、1-6年Nt/N0>1,种群的数量增加,在第6年后Nt/N0的比值不变,此时该种群的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D。4、A【解析】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的,A项错误;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而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B项正确;C、人工生态系统由于人工调节,物质和能量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故C项正确;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各个营养级的呼吸消耗,有积累,故适宜物种生存,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项正确。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5、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下降,二氧化硫降低后,树干上地衣数量增加,黑化蛾容易被天敌发现捕食,因此黑化蛾频率降低。【详解】A、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地衣进行了选择,而不是地衣主动适应环境,A错误;B、遗传物质发生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B正确;C、直接导致了黑化蛾比例的下降的是环境条件变好,污染减少,C错误;D、环境改变使控制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D错误。故选B。6、C【解析】
淀粉遇碘液变蓝,斐林试剂可检测还原性糖。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操作顺序一般是先将各组酶保温在不同温度下,再与底物混合。【详解】A、碘液遇淀粉变蓝,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可以检测是否含有淀粉,但不能检测淀粉是否转化成了葡萄糖,A错误;B、8%的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B错误;C、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为了保证酶的催化是在预设温度下进行的,应先将反应物和酶在相应的温度下分别保温,然后再将酶加入对应温度的反应物中,C正确;D、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D错误。故选C。7、B【解析】
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相关生化反应,图中A表示氧气,B表示NADPH,C表示ADP和Pi,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A是由水的光解产生的,是氧气,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氧气会部分释放到空气中,A正确;B、B是由NADP+和H+和电子参与下形成的,为NADPH,增加CO2浓度会使C3的含量增多,消耗NADPH增多,故B的含量会暂时降低,B错误;C、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NADPH和ATP生成NADP+和C(ADP),用于光反应合成NADPH和ATP,C正确;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B和ATP中,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熟记光反应及暗反应的场所及过程是解题关键。8、C【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的相关内容。分析题图:图甲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图乙代表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为生产者、B和C为消费者;图丙代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其中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详解】A、图甲中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D可以与淋巴B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血细胞的细胞内液D可以与血浆C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B、图丙中的B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营养级,B错误;C、图乙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则A占的比例为1-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按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从A→C→B这条食物链,需要A的量为ax÷20%÷20%,即25ax;A→B这条食物链,需要A的量为(1-a)x÷20%,即5(1-a)x,则总共消耗A的量y=25ax+5(1-a)x=20ax+5x,C正确;D、乙表示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群落,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逆转录DNA双链复制215不需要噬菌体能通过侵染过程将自身的DNA注入到大肠杆菌中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大肠杆菌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抗体进行加工【解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工具。【详解】(1)获取人的全部抗体基因时,可以提取人淋巴细胞的全部RNA,以RNA为模版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的常用方法是PCR,该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PCR扩增某目的基因时需要引物2种,分别和两条DNA分子的两端的一个片段结合,若要将某目的基因扩增n代,需要引物的数量为2n+1-2,两种引物的数量相等,因此需要每种引物的数量为1/2(2n+1-2),因此需要消耗每种引物15个。(2)在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过程中,不需要利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制备感受态细胞,原因是噬菌体能通过侵染过程将自身的DNA注入到大肠杆菌中。(3)检测噬菌体的表面是否含有某种抗体,可采用的技术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由于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抗体进行加工,因此噬菌体表面的抗体尚不具备完整的功能。【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0、深绿浅绿雌株273/64雌株:雄株:雌雄同株=1:1:2(说明:只要对应比例正确,顺序可换)不用进行人工杂交,操作简便【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生物的性别由基因型决定,用深绿雄株个体和浅绿雌株个体杂交,所得后代(F1)中,都是深绿植株,说明深绿为显性性状,则亲本应为深绿和浅绿的纯合子杂交。亲本为雌株(T-dd)和雄株(ttD-)杂交,子代出现雌雄同株:雄株(ttD-)=1:1,由于子代没有雌株出现,说明没有出现dd,子代出现了雄株,即出现了tt,所以亲本基因型为TtDD×ttDD。据此答题。【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片颜色深绿和浅绿是由另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深绿和浅绿植株杂交产生的后代都是深绿植株,因此叶片颜色中显性性状是深绿。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设为A/a,根据上述分析,单独考虑性别可知亲本基因型为TtDD×ttDD,由于雌株为浅绿,雄株为深绿,所以雌株基因型为aaTtDD,雄株基因型为AAttDD,所以亲本中杂合子是浅绿雌株。(2)因为单株隔离种植F1,所以F1只有雌雄同株能够同株自交传粉。由上述分析可知F1雌雄同株基因型为AaTtDd,其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有3×3×3=27种。浅绿雌株的基因型为aaT_dd,浅绿雌株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4×3/4×1/4=3/64。(3)甲组用TtDd与ttdd杂交,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TtDd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甲组的子代性状及比例为雌株(Ttdd):雄株(ttDd):雌雄同株(TtDd+ttdd)=1:1:2。相较于甲组,乙组所选方法优于甲组,因为乙组的植株雌雄同株,不用进行人工杂交,操作简单。【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运用课本中相关的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11、光合作用小于缺水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因而叶片变黄缺水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吸收光能减少,光反应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进而导致光合速率减小叶绿体类囊体【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下降,其中叶绿素a下降的更明显,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详解】(1)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是指水分子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被分解产生还原氢及氧气的过程;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细胞吸水时必须保证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而水分需通过根毛细胞吸收,然后进入皮层细胞,最后由导管运输,故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皮层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9)叶片颜色与叶片中叶绿素及其他色素的含量有关,叶绿素含量减少,则叶片变黄;所以缺水条件下由于叶绿素减少,而使丁组叶片变黄。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缺水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吸收光能减少,光反应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进而导致光合速率减小。(8)叶绿素存在于类囊体膜上,在严重缺水的环境下,丁组变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难以恢复正常,可能是严重缺水使叶绿体类囊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12、逆转录酶Ti质粒的T-DNA重组表达载体同时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只有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外植体才能在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出愈伤组织抗原-抗体杂交用等量强致病力的CMV分别感染转基因番茄与未转基因的番茄(普通番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它们对CMV的抗性目的基因整合到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建筑合同
- 房地产定向开发合同
- 杭州房屋买卖合同原件
- 食堂肉类采购合同
- 房屋居间委托合同
- 挖掘机产品销售合同
- 办公用品采购与供应服务合同书
- 货物运输合同进口
- 1《我们爱整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山西师范大学《家具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民政局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官方模板4篇
-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名校真题 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卷
- 2025年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工作计划
- DGTJ 08-2176-2024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标准(正式版含条文说明)
- 2023年湖南长沙自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电子技能与实训》课件
- 基础摄影培训
- 高一政治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7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