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土壤+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土壤+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土壤+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土壤+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

2022年10月,我国阿拉山口海关在对入境平板挂车进行检查时,查获了共计3300公斤的境外土壤,并对私运的该批土壤进行了销毁处理。1.为什么我国明令禁止国外土壤进境?2.土壤中有什么东西?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土壤概念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的体积组成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是此消彼长的,其比例变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很大。当水分过多时,空气受排挤,造成土壤缺氧和土温下降;而空气过多时则水分减少,造成养分、水分供应不足。矿物质45%有物质5%水分20%—30%空气20%—30%土壤空隙土壤固体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剖面构造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中国土壤颜色分布示意图土壤颜色变化可作为判断和研究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化的依据。土壤颜色也是土壤分类和命名的重要依据之一黑土土质疏松、肥力高,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黑土主要分布在中温带。中国东北地区为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①东北地区植被茂密,有机质来源丰富。②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微生物活动较弱,其分解作用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颜色——黑土黄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的第四纪沉积物,其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黄灰色或棕黄色,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陡壁,水土流失严重。。分布广泛,在欧亚大陆上几乎从大西洋东岸到太平洋西岸成断续带状分布。土壤颜色——黄土红土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土质黏重,透水、透气性差;肥力低,土壤贫瘠,但利于茶树、柑桔种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撒熟石灰等进行改良。土壤颜色——红土土壤颜色——紫色土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由紫色砂岩、页岩发育形成的土壤。土层薄,富含碳酸钙、磷、钾等营养元素,土壤肥沃。主要分布在中国气候湿热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黏土石砾砂粒粉粒黏粒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能强,保水、蓄水性能弱;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发展的理想土壤质地。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砂土壤土黏土土壤质地土壤剖面

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自然土剖面及特点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枯枝落叶层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耕作土剖面及特点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贰材料阅读1.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土壤为什么这么贫瘠?2.还有什么能改良土壤的方法吗?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据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当地人用生物炭改良贫瘠的土壤可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成土母质生物因素气候因素地貌因素时间因素人为因素一般成土过程岩石破碎成为成土母质植物在成土母质中扎根,促进了土壤的发育,并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水不断渗透到土壤深处,土壤得到进一步发育成土母质生物因素气候因素地貌因素时间因素人为因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母质的特性决定了土壤的性质,包括土壤的养分与酸碱度等。形成于不同母质上的土壤人为因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生物生物:土壤发育最基本也最活跃的因素。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②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③植物吸收营养元素,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

这种生物循环促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动物、植物、微生物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地表,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森林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返还地表。森林土壤和草地土壤成土母质生物因素气候因素地貌因素时间因素人为因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气候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生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岩石风化的速度和强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干热环境有机质积累少干冷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慢冷湿环境有机质积累多湿热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快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3成土母质生物因素气候因素地貌因素时间因素人为因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地貌地貌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颗粒由粗到细,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山体垂直地带性土壤分布成土母质生物因素气候因素地貌因素时间因素人为因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至1000年。成土母质生物因素气候因素地貌因素时间因素人为因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人为因素人类活动自然土壤在人类的长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不合理人类活动可导致不同的土壤问题,如土地沙化、次生盐碱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污染等。水稻土次生盐碱化水稻土是受到人为活动和自然成土因素的双重作用而形成土壤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泡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水稻土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我国主要在长江流域人造土壤-水稻土耕耘灌溉施肥收获改变土壤结构保水性、通气性改变土壤水分温度状况剥夺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叁与地理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为动植物生长、微生物生存提供条件,改变地理环境为人类发展农业提供基础蓄水、保水功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自然资源土壤功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可以种植农作物,获得食物人类饲养动物以植物为饲料土壤养护南方红壤改良撒熟石灰、施肥01改良土壤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农业生物措施202优良土壤的保养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作物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以复种方式进行的种植方式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有效供给增加;增加收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休耕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