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_第1页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_第2页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_第3页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_第4页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雨水与中水处理回用,使水环境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成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城市的扩张,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从面导致雨水大量流失,需加大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减少了雨水的地下渗入量,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雨水特别是在城市建筑中雨水的收集、渗透与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1.雨水收集1.1.雨水水质特点天然降雨中污染指标浓度较低,水质基本良好。初期雨水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和悬浮固体污染,其他污染指标浓度相对较低。雨水悬浮物、COD、氨氮、总P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降雨后期COD趋于稳定,水质较好。因此,雨水的收集利用应考虑舍弃初期雨水径流,以减少对处理设施的影响,设置初期弃流设施即可以达到此目的。屋顶的雨水消除初期径流后,可以使用;人行道的雨水可以直接流入道旁绿地;机动车道的雨水经过处理方可使用。1.2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屋面雨水、广场雨水、绿地雨水和污染较轻的路面雨水等。屋面雨水收集方式: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收集系统和内收集系统,外收集系统由檐沟、收集管、水落管、连接管组成;内收集系统是屋面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有雨水管道的系统。1.3雨水收集方案及流程

雨水收集方案及流程于图1和图2.2.5

处理工艺绿色建筑中水处理推荐工艺:(1)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只适合中水原水为优质杂排水。具体流程为:杂排水预处理→物化处理→后处理→中水。物化处理宜采用混凝气浮。混凝主要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对可溶性杂质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去除能力较差,沉淀与气浮都是混凝反应后的有效分离手段,但由于气浮池中的微小气泡可以粘附带有极性的表面活性剂,易上浮分离,因此适合在建筑中使用。该工艺具有可间歇运行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客房使用率波动较大、水源水量变化较大或间歇性使用的公共建筑的中水处理。(2)普通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一般适合中水原水为生活污水或优质杂排水,流程为:原水→预处理→普通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后处理→出水。普通生物处理宜采用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等高负荷工艺,无需设置缺氧区脱氮。不宜采用生物转盘,因为生物转盘部分盘面暴露在空气中,会有较大的气味。若选择序批式反应器,应综合考虑间歇排水与后续处理的衔接及对后续处理设施投资的影响。由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可溶性杂质易在生物处理中去除,沉淀效果稳定且投资低,故生物处理后的物化处理一般采用混凝沉淀处理即可。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投资运行费用低、占地少等优点,适合住宅和公共建筑中广泛推广使用。以MBR工艺为主的处理工艺。该工艺一般适合中水原水为生活污水或优质杂排水,流程为:原水→预处理→MBR→后处理→中水。MBR是在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内设置超滤膜组件,用超滤膜替代常规的二沉池和后置的过滤工艺,能较大程度上节省处理构筑物的占地和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出水水质。该工艺具有占地少、出水水质稳定、排泥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工艺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高,而且易发生膜堵塞,堵塞时可能会导致出水发黑、发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随着膜组件的清洗、再生技术的成熟,该工艺将会在绿色建筑中推广使用。建筑中实行分质供排水。供水系统可设二条不同的管网:一条输送目前普通的饮用水和自来水,主要用于洗涤蔬菜、衣物等;一条为中水管道,输送经小区中水设施净化处理的中水,主要用于环境卫生清洗,以及冲卫生间的便器等。排水系统设两条管网:一条为生活杂排水管道,收集除粪便污水以外的各种排水,例如,淋雨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等,输送至中水设施作为中水水源;另一条为粪便污水管道,收集便器排水。3、目前面临的问题目前在中水回用中所面临的问题:(1)如何尽量小的改造原有住宅,达到“节水、节能、节地、治污”的要求;(2)充分利用雨水;(3)规范中水的设施规模;(4)推广管理经济综合优化的处理工艺;(5)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发众的节水意识。具体可归结为如下几项:(1)根据中水使用用途和目的,应严格控制中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由于受各种排水的影响,集流的污水水质较复杂,变化性大,为使中水回用安全,做到中水水质卫生和可靠,在技术和运行管理上,应保证经中水处理站后的出水水质稍高于国家和地区政府所颁布的中水水质标准。(2)中水供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连接。为防止误饮,在中水管道上不应装设水龙头,并在中水管道外壁及所有中水设施上均应标注明显的“中水”标志。(3)建筑中水系统的应用在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前提下,应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中水水源的水质及中水回用对象,合理选择中水处理工艺,尽可能研制开发一系列具有处理效率高、适用性强的建筑中水系统,以便提高中水回用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都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法规和政策,为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铺路。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强制性的法规,所以在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推广上有很大的阻碍。4.雨水及中水回用的技术应用前景雨水中水作为城市低水质用水的第二资源,如能有效利用则兼具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的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城市污水资源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制约该技术普及应用的主要原因有:现行城市自来水价格过低,中水及雨水回用技术缺乏经济动力。尽管水资源紧缺,水处理费用逐渐增大,自来水成本也快速增长,但水价始终涨幅不高,这严重限制了中水工程设施的应用。值得庆幸的是,政府与社会现已逐渐认识到这个制约因素,部分地区已着手调整水价体系。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制定合理水价格体系的基础上,积极研制开发各种商业化、产业化的中水设施,同时制定积极的经济政策,使房产投资商、物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