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1页
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2页
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3页
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4页
2024秋季新版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基础巩固】1.1936年首次发现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根据此遗址的地域位置,可以推断出良渚先民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粟米 D.黍【答案】B【详解】良渚遗址位于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水稻的起源地,B项正确;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后传入欧洲,排除A项;粟、黍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种植,排除C、D项。故选B项。2.下列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序的是(

)A.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B.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D.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阶级产生后,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主的残酷压榨,势必激起奴隶的强烈反抗。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就需要建立一套暴力机构,包括军队、法庭、监狱、警察等,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奴隶制国家便产生了。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表明奴隶制度的确立,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顺序是不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3.清明节寻根祭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发展的深厚积淀。每年清明节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更成为广大华人集体寻根的盛会,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A.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B.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C.他是中华医学的创始人 D.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每年清明节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更成为广大华人集体寻根的盛会……”和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黄帝还联合了一些部落打败了炎帝,两大部落结成了部落联盟,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项正确;大禹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排除A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排除B项;炎帝是中华医学的创始人,排除C项。故选D项。4.《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禅让制【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选贤与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期,他们根据才德采用推举的办法选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种方法在历史上称作“禅让”。可知“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禅让制,D项正确;西周初年,分封制,是指周王为了巩固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确立分封制,与题干信息“选贤与能”不符,排除A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后,将君王的位置转给自己子孙的传承制度,与题干信息“选贤与能”不符,排除B项;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与题干信息“选贤与能”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5.浙江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遗址发现了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山西陶寺都城(距今4300—4000年)遗址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夏王朝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这些考古成果共同反映了(

)A.早期人类的演进和变化规律 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及聚落形成C.炎黄传说中蕴含着历史信息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组织能力【答案】D【详解】浙江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遗址、陶寺都城遗址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这些考古成果共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反映了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项正确;题干中提供了多项遗址和建筑群内容,并没有反映早期人类的演进和变化规律,排除A项;题干中提到都城遗址、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没有反映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及聚落形成,排除B项;题干中的良渚古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与炎黄传说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4300—4000年,被纳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B.早期国家的产生C.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 D.部落联盟的兴起【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4300—4000年”“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可知,陶寺都城遗址出现了早期国家的特征,城池,宫殿等;因此题干材料陶寺都城遗址可以用来严谨早期国家的产生,B项正确;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是生活在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万年---20万年的北京人;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等,与题干遗址时间不符,排除A项;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栽培水稻,属于原始农业,与题干遗址时间不符,排除C项;陶寺都城遗址是早期国家的遗存,不是用来研究部落联盟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能力提升】1.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据考古发现,河南荥阳城东青台村中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的炭化丝织物。据此可知(

)A.考古发现能佐证所有神话传说 B.中国是最早出现丝织业的国家C.神话传说能折射一定历史信息 D.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据考古发现,河南荥阳城东青台村中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的炭化丝织物”并结合所学可知,“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的炭化丝织物”“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反映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已经会纺织,说明了神话传说能折射一定历史信息,C项正确;“考古发现能佐证所有神话传说”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题干信息主旨是反映中国古代已经会纺织,但无法推断出“中国是最早出现丝织业的国家”的结论,排除B项;题干信息主旨是反映中国古代已经会纺织,没有体现“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排除D项。故选C项。2.该图是传说中的一场战争的形势图,这场战争推动了(

)原始农业发展 B.华夏族的形成C.禅让制的实践 D.早期国家产生【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蚩尤、涿鹿”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日后形成华夏族,B项正确;原始农业发展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排除A项;禅让制的实践是在夏朝时期,排除C项;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3.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如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大房子”、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神庙、积石冢”、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的黑陶和磨光玉器等。这些发现说明(

)A.新石器时代区域文明同步发展 B.史前文明具有多元性特征C.早期人类已有强烈的宗法观念 D.文明起源地分布较为广泛【答案】B【详解】据题干“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如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大房子’、辽西红山山文化的‘祭坛神庙、积石家’、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的黑陶和磨光玉器”可知,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遗存有不同的文明呈现,说明史前文明具多元性特征,B项正确;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并不同步,排除A项;夏朝的建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早期国家的出现才有强烈的宗法观念,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文明起源地分布较为广泛,排除D项。故选B项。4.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遗址玉钺玉琮龙首玉环石峡遗址良渚遗址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B.南北经济差异明显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两地存在文化交流【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石峡遗址的玉器图片和良渚遗址的玉器图片”可看出,有相似的风格因素,反映了两个区域存在文化交流,相互影响,D项正确;“玉钺”“玉琮”“龙首玉环”不属于青铜器,无法得出青铜冶炼技术成熟,排除A项;从材料图片可知,有很多相似之处,体现不出南北经济差异明显,排除B项;良渚玉琮是良渚人拜神的器物,玉钺则是军事权利的象征,“玉钺”“玉琮”“龙首玉环”不是农业生产工具,无法得出农业生产工具先进,排除C项。故选D项。【拓展延伸】1.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文化遗址有大型祭坛、祭祀坑、墓葬群、居址、壕沟等遗迹……其中墓地布局有一定规划,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墓葬分区排列,随葬品有丰有寡。这主要表明(

)A.准河流域已进入文明社会 B.私有制出现与阶级明显分化C.凌家滩先民崇尚祭祀文化 D.安徽境内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其中墓地布局有一定规划,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墓葬分区排列,随葬品有丰有寡”可知,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文化遗址出现了陪葬品因身份不同墓坑和陪葬品的数量也存在巨大差别,说明这一时期私有制出现且阶级分化明显,B项正确;在我国,黄河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排除A;凌家滩先民崇尚祭祀文化没有突出体现“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墓葬分区排列,随葬品有丰有寡”等内容,排除C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排除D项。故选B项。2.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A.百家姓氏,皆自炎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