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仿真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贵州省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仿真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贵州省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仿真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贵州省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仿真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贵州省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仿真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语文中考仿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嗔怪(chēn)踱步(duó)蹒跚(pán)摩挲(suō)B.勾当(gōu)笨拙(zhuō)憎恶(zēng)恪守(kè)C.恣睢(suī)拮据(jū)叱咤(zhà)风靡(mí)D.顷刻(qǐng)羸弱(léi)窥伺(kuī)踱来踱去(du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B项中“勾当”的“勾”应读gòu,指坏事情,故B项错误;C项中“风靡”的“靡”应读mǐ,形容事物很流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故C项错误;D项中“顷刻”的“顷”应读qǐng,但“踱来踱去”的“踱”应读duó,指慢步行走,故D项错误;A项中所有词语的注音均正确,故A项正确。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B.环保部门要求,各级学校应加快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处理。C.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D.春天的扬州,是一个赏花的季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能力。A项中,“通过……让……”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让”,故A项错误;B项句子表述清晰,没有语病,故B项正确;C项中,“能否”是两面词,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只表达了一面意思,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故C项错误;D项中,“春天的扬州”是偏正短语,而“是一个赏花的季节”的主语应是季节,这里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改为“扬州的春天”,故D项错误。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听到这个好消息,他喜出望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B.这个人说话言不由衷,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往。C.这道数学题太难了,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D.今天的天气真是风和日丽,非常适合外出游玩。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成语的恰当使用。A项,“喜出望外”表示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此处用于形容他听到好消息后的激动心情,使用恰当。B项,“言不由衷”指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含贬义。但此处语境并未表达出说话人虚伪或不真诚的意思,而是强调其说话内容不可信,因此使用不恰当。C项,“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此处用于形容解题时的努力思考,使用恰当。D项,“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暖和,此处用于描述适合游玩的天气状况,使用恰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B.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C.夏天的北戴河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D.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前面是“能否”,是两面词,后面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一面,前后不对应,应删去“能否”。C项,没有语病,表述清晰,逻辑合理。D项,否定不当,“防止”与“不再”连用导致句意与事实相悖,应删去“不”。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旷。B.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但落下来的总是一声叹惜。C.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D.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熳。答案:D解析:A项中“粗旷”应为“粗犷”;B项中“叹惜”应为“叹息”;C项中“旋来旋去”应为“飞来飞去”。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B.挫折与磨难,锻炼与培育了人们的意志和品格。C.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是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D解析:A项中问号使用错误,应改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B项中“锻炼”与“培育”是并列关系,中间应使用顿号;C项中“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是并列关系,中间应使用顿号。7、请将下列诗句中的数字替换为对应的汉字,并解释整句诗的含义。原句: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替换后:一叶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答案:替换后的诗句为“一叶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渔舟画面,其中“一叶”代表小船,形容其轻盈微小;“一桨”是划船的工具,简洁而富有动态;“一渔舟”则直接点明了场景,即一艘渔船;“一个渔翁”是画面的主角,他独自在船上;“一钓钩”则展示了渔翁的活动,他正在悠然自得地垂钓。整句诗通过一系列数量词“一”的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简约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渔翁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解析:这道题目考查了古诗文中数字的象征意义及诗句的整体解读能力。在古代诗歌中,数字常常不仅仅表示数量,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如本句中的“一叶”、“一桨”、“一渔舟”等,通过重复使用“一”,强调了渔舟的孤寂与渔翁的淡泊,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氛围。同时,这种重复也增加了诗句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诗句更加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传诵。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我们需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和背景知识,深入理解数字所蕴含的意象和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句的主旨和意境。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标题:书香润心田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种力量,它如同春日的暖阳,夏日的清风,秋日的硕果,冬日的炉火,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灵,那就是——阅读。书籍,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更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走进图书馆,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仿佛是一座座知识的殿堂,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指尖轻轻滑过书脊,每一次触碰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与智慧交锋。翻开一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手捧一本好书,或坐于窗前,或倚于床头,那份宁静与惬意,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替代的。书中的故事,让我们时而欢笑,时而流泪,时而沉思,时而振奋。它们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净土。阅读,还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挑战。而书籍,就像是一位智者,它用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解答疑惑,指引方向。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前人的智慧和经验,汲取到成长的力量和勇气。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够塑造我们的品格,提升我们的修养。在书海中遨游,我们会被那些优秀的作品所感染,被那些高尚的人格所熏陶。它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这些宝贵的财富,将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阅读似乎成了一种奢侈。人们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娱乐,却往往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殊不知,正是阅读,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宁静与安详;正是阅读,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了一份清醒与理智。因此,让我们重拾书本,让书香再次弥漫在我们的心田。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请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因为,阅读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责任;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滋养心灵、提升自我。1、文章开头为什么用“春日的暖阳、夏日的清风、秋日的硕果、冬日的炉火”来比喻阅读的力量?答案:这些自然景象分别代表了温暖、舒适、收获和温暖人心,用它们来比喻阅读的力量,旨在形象地表达阅读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滋养和安慰,以及在不同季节、不同情境下都能给予人们力量和慰藉的特点。2、阅读对于个人成长有哪些积极作用?答案:阅读对于个人成长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体验;其次,阅读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为我们解答疑惑,指引方向;最后,阅读能够塑造我们的品格,提升我们的修养,让我们在书海中汲取到成长的力量和勇气。3、文章最后一段呼吁人们重拾书本的理由是什么?答案:文章最后一段呼吁人们重拾书本的理由是:阅读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责任。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往往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但阅读能够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宁静与安详,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与理智。因此,重拾书本,让书香再次弥漫在心田,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标题:《书香伴我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精神的食粮;书,是智慧的源泉。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书香始终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时候,我对书的认识还很模糊。每当看到哥哥姐姐们手捧书籍,如痴如醉地阅读时,我总是好奇地凑上前去,试图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寻找乐趣。渐渐地,我发现书中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还有无尽的想象空间。于是,我开始尝试着阅读,虽然起初只能读懂一些简单的图画书和童话故事,但那份对书的热爱却在我心中悄然生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安徒生童话》到《西游记》,从《红楼梦》到《简·爱》,我沉浸在书海中,感受着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魅力。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些与书为伴的夜晚。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爱点亮一盏台灯,手捧一本心爱的书籍,静静地阅读。那一刻,我仿佛与世隔绝,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烟消云散,只留下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跳动的音符,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章,让我陶醉其中。如今,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虽然学习任务繁重,但我依然坚持每天阅读。因为我知道,书籍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心灵的慰藉。在书海中遨游,我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也能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题目: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了书对人类成长的重要性,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书香伴我行”这一标题的理解。答案:“书香伴我行”这一标题形象地表达了书籍在我成长道路上的陪伴和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指我阅读书籍时闻到的书香气息,更指书籍给予我的精神滋养和人生启迪。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书籍都如同一位良师益友,陪伴着我走过风风雨雨,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勇敢面对挑战,并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3、文章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答案:文章结尾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在内容上则进一步强调了书籍在我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表达了我对书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第一题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2)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行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3、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感情。作者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只有像自己和张怀民这样的闲人,才能领略到自然之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虽遭贬谪,依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这种写法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自我排遣,以寻求心灵的慰藉。第二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______之情。答案:忧国伤时(或: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对叛军的憎恶,对百姓疾苦的同情)。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感情由______到______。答案:弱;强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答案: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四、名著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书中讲述了宋江、林冲、武松等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反抗腐败统治,最终接受招安并走向悲剧的故事。以下是一段节选自《水浒传》的经典片段:武松在飞云浦觉到里面有人时,便抢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连使了五个石子拳,打得那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武松踏住蒋门神在地下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好汉放心!休说要三四十个来相帮陪话,若再要多些,我都依得!”武松道:“第三件,有等欺压良善的贼徒,你来禀我,我便去寻他。”蒋门神道:“依得!依得!──小人只愿便死,只是由得好汉作主发落!”武松放了手,蒋门神爬将起来,便去包里取些银子与武松。武松道:“我不要你的,你自送还施恩,说了话便快休!”武松自从安平寨相别了施恩,出来得久了,恐哥哥在家烦恼,先赶回家里去了。小题1:文中提到的“快活林”原本是谁的产业?武松为何要为他出头?答案:“快活林”原本是施恩的产业。武松为施恩出头,是因为蒋门神依仗张团练的势力,强行霸占了施恩的快活林酒店,并将施恩打伤。武松路经此地,得知此事后,决定为施恩报仇,夺回快活林。小题2:武松要求蒋门神做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这反映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武松要求蒋门神做的三件事分别是:一、离开快活林,将产业归还施恩;二、请快活林的英雄豪杰来为施恩陪话;三、若有欺压良善的贼徒,要向他禀报。这反映了武松嫉恶如仇、正义勇敢、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小题3:结合原著,简述武松的另一个著名故事“景阳冈打虎”的简要情节,并分析这一故事所体现的主题思想。答案:“景阳冈打虎”的故事中,武松在前往阳谷县的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冈”的酒,不顾店家的劝阻,执意上山。在山上遇到一只凶猛的老虎,武松在危急关头,凭借勇气和智慧,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为民除了一害。这一故事体现了武松的勇猛无畏、武艺高强以及为民除害的侠义精神,同时也表达了《水浒传》中“英雄不问出处,好汉专打不平”的主题思想。五、写作题(50分)题目:请以“记一次难忘的旅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写作示例:记一次难忘的旅行在我色彩斑斓的记忆长河中,有那么一次旅行,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始终熠熠生辉,让人难以忘怀。那是一次我和家人前往云南丽江的旅程,它不仅让我领略了自然风光的旖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文化的魅力。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带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前往丽江的飞机。随着飞机缓缓降落,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景象:远处雪山皑皑,云雾缭绕;近处古城古朴,小桥流水。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在丽江古城,我们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两旁是错落有致的纳西族建筑,古朴而又不失韵味。沿街的小店里,各种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我尤其喜欢那些精美的东巴文字饰品,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