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分层期末测试提升卷(人教版)(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2023年9月,生物学家在约1500万年前的福建漳浦琥珀中发现一朵绽放的银缕梅花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与其现生“后代”不同,这种新发现的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下表为地质年代表,甲、乙、丙、丁为四个地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纪寒武纪甲志留纪乙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丙白垩纪古近纪丁第四纪1.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可能形成于(
)A.甲时期B.乙时期C.丙时期D.丁时期2.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形成时期,当地(
)A.气候较为干冷B.气候高温高湿C.为浅海区域D.为高海拔山地〖答案〗1.D2.B〖解析〗1.根据地质年代顺序判断,表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奥陶纪、泥盆纪、侏罗纪、新近纪,前三个纪处于距今1亿年前,而新近纪开始于距今2300万年,一直延续至258.8万年前。材料信息表明,在约1500万年前的琥珀中发现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因此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可能形成于丁时期,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材料信息表明,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热带雨林处于气候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热带雨林不会产生于气候较为干冷环境,更不会产生于浅海区域或高海拔山地,因此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形成时期,当地气候高温高湿,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023年杭州亚运会最瞩目的特点就是绿电的大规模使用。所谓绿电是指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这些电力来自大自然的太阳能、风能等,是环保可持续能源。其中对太阳能的利用是杭州亚运会上的一大特色,下图为杭州亚运会上的“智能化太阳能座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智能化太阳能座椅”所转化成电能的太阳辐射(
)A.来源于太阳的核裂变反应B.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波段C.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到地球D.是地球所有能源的能量来源4.仅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数量考虑,“智能化太阳能座椅”的电能转化效率(
)A.晴天转化效率大于雨天B.夏季转换效率小于冬季C.黑夜转化效率大于白天D.早晨转换效率大于中午〖答案〗3.C4.A〖解析〗3.“智能化太阳能座椅”转化成电能的太阳辐射来自于太阳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段,B错误;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到地球,为地球提供光和热,C正确;太阳辐射并不是地球所有能量的来源,如地热能、核能、潮汐能,D错误。故选C。4.“智能化太阳能座椅”电能转化率取决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晴天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多,A正确;夏季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要多于冬季,B错误;黑夜无太阳辐射,C错误;中午太阳辐射较强,D错误。故选A。月球深部物质和内部结构是理解月球起源和演化奥秘的钥匙,根据天然月震和人为地震波提供的资料,天文学家确认:月球有着和地球类似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并结合月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及物质密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
)A.2个B.3个C.4个D.5个6.结合图文资料,可以推断(
)①月壳的厚度最薄②月球内部可能存在软流层③月核不可能处于液态④月幔的密度最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5.A6.A〖解析〗5.由材料可知,月震波在地下有两个明显的突变点,大约在深度65千米和1400千米处,它们各自两侧的波速明显不同,故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2个。故选A。6.通过第一小问可知,月球内部有2个不连续面,可依照地球,把月球内部自上向下分为3个圈层,依次是:月壳、月幔、月核。月壳的厚度平均大约65千米,是内部最薄的圈层。据图可知,在月幔顶部(第一个不连续面以下)月震波的波速都增大,说明月球可能有类似于地球的软流层。①②正确。据图可知,在1400~1500米深度处,横波波速接近为0,说明月核有可能处于液态;从右侧密度图可以看出,月核密度最大,③④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某年5月6日14时(图甲)和5月7日2时(图乙)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在图示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北京B.首尔C.上海D.台北8.从首尔的地面向上升高到500米,理论上(
)A.风速减小,风向左偏B.风速减小,风向右偏C.风速增大,风向左偏D.风速增大,风向右偏〖答案〗7.A8.D〖解析〗7.风向是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读图可知,图甲时北京是东南风,图乙时北京是东北风,A正确;图甲时首尔是西南风,图乙时首尔是西南风,B错误;图甲时上海是东南风,图乙时上海是偏南风,C错误;图甲时台北是东北风,图乙时台北是偏东风,D错误,故选A。8.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受到地面摩擦力会有所减小,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减小,此时风力会有所增大,AB错误;首尔位于北半球,风向右偏,C错误,D正确,故选D。下图为横断山区某聚落的夏季景观图。该聚落受山谷风影响,昼夜温差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山谷风较为明显,下图能正确示意山风的是(
)A.B.C.D.10.受山谷风和下垫面差异影响,该聚落降温速度最快的时段可能是(
)A.日出前后B.正午前后C.日落前后D.子夜前后〖答案〗9.C10.C〖解析〗9.山谷风环流白天以谷风为主,夜间以山风为主,AD错误;B图是白天的谷风,C图是夜晚的山风,B错误,C正确。故选C。10.日落前后,山谷此时由谷风变为吹山风,由于山坡降温快,冷空气循着山坡下沉至谷地,而谷底的暖空气被迫上升,此时聚落降温速度最快,C正确;日出前后,气温已经降到最低值,降温速度变慢,A错误;正午前后处于升温过程,C错误;子夜前后吹山风,此时段之前已经降温了一段时间,降温速度不是最快的,D错误。故选C。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曙暮光发生时,天空与地平线之间可能出现金色至红色的光泽。下图为曙光和暮光存在区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曙暮光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干洁空气中氮气体积占比最大B.大气中存在水汽和杂质C.大气中污染物较多D.太阳直射作用强12.观察曙暮光的最佳天气为(
)A.晴天B.阴雨天C.风沙天气D.大雾天气〖答案〗11.B12.A〖解析〗11.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太阳光虽然不能直接照射到地表,但可以照射到观察者所在地上空的大气,由于在一定高度上的大气中存在水汽和杂质,这些物质会散射太阳光,使得天空依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光亮,这就是曙暮光,B符合题意;大气中污染物也会起到空气中水汽和杂质的散射作用,但空气非常的洁净的时间和地点也会出现曙暮光,因此大气中污染物较多不是曙暮光的主要形成原因,排除C;曙暮光的形成,与干洁空气中氮气体积占比最大、太阳直射作用强等无关,排除AD。故选B。12.大气的散射效果与大气中水汽和杂质的密度有密切联系,当水滴和尘埃过多时,太阳光很难穿过大气到达观测者的上空,且散射光会被不断削弱,使得曙暮光变得不明显,因此观察曙暮光的最佳天气为晴天,不是阴雨天气、风沙天气、大雾天气,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素有“中国最美湖泊”的美誉。近年来,布哈河流域大规模推广节水农业。图为青海湖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布哈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陆地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海上内循环D.陆地大循环14.青海湖盐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高原,气温高,蒸发旺盛B.入湖河水含盐量高C.湖泊封闭,盐分几乎无法排泄D.附近盐湖咸水流入15.下列关于近年来图中甲地貌特点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平面形态变化较大B.沉积物颗粒粒径变小C.地势起伏度变大D.甲地貌面积有所增加〖答案〗13.A14.C15.D〖解析〗13.由图中信息可知,布哈河发育在青藏高原的山上,最终汇入青海湖,而青海湖是内流湖,故布哈河主要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而不是海陆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A对,BC错;陆地大循环是错误的说法,D错。故选A。14.青海湖是内陆湖,河水只进不出,盐分无法排泄出湖,故盐度较高,C对;高原上气温较低,A错;入湖河水来自冰雪融水,盐度较低,B错;附近盐湖和青海湖无水道沟通,不会向青海湖流入盐水,D错。故选C。15.由图中位置可知,甲地貌是布哈河的入湖三角洲,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气温上升,冰雪融水增大,布哈河的入湖径流增大,颗粒物粒径增大,B错;三角洲是河流沉积地貌,地势起伏较小,C错;形态仍然是三角洲,但是输送泥沙增多,面积增大,A错,D对。故选D。全球海洋中蕴藏的潮汐能约有27亿千瓦,可供开发的约占2%,即约5400万千瓦。在有条件利用潮汐能的沿海国家和地区,建设潮汐电站不失为缓解能源危机的一种方案。图为潮汐发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若按图示模式发电,一昼夜可完成发电(
)A.两次B.三次C.四次D.六次17.图中一次、二次发电方式分别为(
)A.排水发电、冲水发电B.冲水发电、排水发电C.均为排水发电D.均为冲水发电18.图中发电开始时间并不是a和d的原因是该时间(
)A.坝内、坝外水位差较小B.潮位过高C.潮位涨落较慢D.潮位过低〖答案〗16.C17.B18.A〖解析〗16.按图示潮位变化可知一天之内有两次涨潮,又有两次落潮,涨潮和落潮都能发电,所以一天可以发电四次,C正确,ABD正确。故选C。17.当潮水位高于坝内水位时说明是潮水冲向坝内,为冲水式发电,而当坝内水位高于外界潮水位时,坝内水体向外界海洋中排水,为排水式发电,据图示信息可知一次发电坝外潮位高于坝内水位,发电方式为冲水发电;二次发电相反,发电方式为排水发电。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潮汐发电的原理是利用坝内水位和外界潮水位之间的水位差发电,如图示在a和d时刻坝内、坝外水位差为零,发电量有限,所以不是在ad时刻开始发电。A正确,BCD错误。故选A。善卷洞被称为“江南第一奇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城西南螺岩山上,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左图为善卷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善卷洞内②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9.善卷洞属于(
)A.海岸地貌B.风沙地貌C.喀斯特地貌D.冰川地貌20.善卷洞内①②③处地貌景观,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答案〗19.C20.A〖祥解〗19.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可知,善卷洞位于地下,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下层洞穴内有河流,为喀斯特地貌的溶洞,C正确;不是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ABD错误。所以选C。2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溶洞是地下暗河溶蚀形成的,先形成上层溶洞,之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在下方形成新的溶洞,①②位于上层溶洞,③位于下层溶洞,①②形成早于③,②为石笋,是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其与上部的石钟乳相连形成石柱,①为石柱,所以①形成早于②,所以其形成由早到晚为①②③,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黑龙江省某一山谷底部,早期有河流经过,后期逐渐演变为湿地、沼泽,植物根系、枯枝落叶等不完全分解并在此堆积,形成深厚的草炭土。目前,该地区出现黑土人为破坏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推测草炭土形成期间的气候特征是(
)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22.为了保护黑土资源,监测黑土资源的破坏状况,可以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5G通信技术〖答案〗21.B22.A〖祥解〗21.由材料可知,草炭土主要在湿地、沼泽的自然环境中形成,推测其形成时期的气候条件较为湿润。同时,在较寒冷的环境下,可以抑制微生物活性,降低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有利于草炭土的长期发育。因此草炭土形成期间的气候特征是冷湿,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地表的变化情况,黑土破坏,地表状态会有相应的变化,A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是导航和定位,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作用是数据分析,C错误。5G通信技术是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D错误。故本题选A。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近百年来甲、乙两种地带性植被分布地域的水平变迁,其中虚线表示百年前甲、乙两种植被的分布地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造成甲、乙两种植被分布地域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土壤D.气温24.该地在此期间还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作物播种期提前B.河流结冰期变长C.生物多样性锐减D.地壳抬升显著25.在全球,地带性植被水平变迁表现最不明显的地区是(
)A.亚马孙平原B.墨西哥高原C.云贵高原D.华北平原〖答案〗23.D24.A25.A〖解析〗23.读图可知,较百年前,现在甲、乙两种植被分布位置往北移动,即向高纬移动。不同纬度热量条件有明显差异,因此造成甲、乙两种植被分布地域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而与地形、降水、土壤等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24.较百年前,现在甲、乙两种植被分布位置往北移动,即向高纬移动,说明高纬热量条件变得更加充足,气候有变暖的特征。因此作物播种期会提前,A正确;河流结冰期变短,B错误;由于气候处于变暖趋势,生物多样性不一定会减少,C错误;气候变化对地壳运动影响小,D错误。故选A。25.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本来就很高,热量条件的变化对其植被的影响较小,因此地带性植被水平变迁表现最不明显;而墨西哥高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之前温度较赤道低,随着温度升高,热量条件变化,导致地带性植被水平变迁表现十分明显,排除BCD。故选A。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23年7月19日,据南京气象通报,当日下午,南京主城区中东部出现短时强降水,主城区大部分街道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双闸、新街口超过100毫米,玄武、鼓楼、雨花、建邺等地多条道路被淹。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不断聚集,造成城市气候呈现出多种“岛效应”,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干岛效应”等。在大气环流对区域影响较弱时,会出现一种城区降水多于郊区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雨岛”,“城市雨岛”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当前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城区的相对湿度往往小于郊区,被称为城市的“干岛效应”。(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地表性质改变导致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4分)(2)分析南京主城区出现“城市雨岛”的原因。(4分)(3)从水循环的角度出发,分析主城区多条道路被淹与图中哪些环节发生变化有关(写出序号及其变化),并提出解决措施(至少两条)。(6分)(4)试解释城市“干岛效应”的成因。(6分)〖答案〗(1)城市建筑物密度大,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相比郊区大面积的绿地和水面,城区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吸收多;绿地少,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气温升高;城市地面大部分透水性差,蒸发量小,导致热量散失少。(2)主城区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主城区大气污染多,凝结核多。(3)④增多,⑤增多,⑦变弱。措施: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建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疏浚河道等。(4)因城市主体多为钢筋水泥,下垫面不透水,自然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多通过人工铺设的地下管道排出;且城市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城市空气水分含量较低,形成“干岛”;城市气温高,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远小于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相对湿度比郊区小。〖祥解〗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雨岛效应的成因、水循环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详析】(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热量的储存和支出来分析城市地表性质改变导致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储存:城市与郊区相比,建筑物密度大,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比热容相比郊区大面积的绿地和水面更大,在太阳辐射相同的情况下,城区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吸收多;绿地少,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气温升高;支出:城市地面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大部分透水性差,蒸发量小,导致热量散失少。(2)雨岛说明降水多,而降水天气需要满足物质基础:水汽和凝结核,还要有充分的对流运动。南京主城区人口众多产业活动密集,排放大量废热,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主城区污染源多,人类向外界大气排放的微小颗粒物多,凝结核多,所以易形成城市雨岛效应。(3)多条道路被淹说明地表径流⑤增多,这说明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大气降水④增多,地表径流积累过多,说明下渗⑦变弱较少。针对下渗环节应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提高地表水下渗量;针对地表径流环节应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同时应建雨水花园,在城市中预留一部分蓄水空间,如建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等。(4)城市降水虽较多,但因城市主体多为钢筋水泥,下垫面不透水,自然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多通过人工铺设的地下管道排出,涵养水源能力强弱;且城市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城市空气水分含量较低,形成“干岛”;空气容纳水汽的限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城市气温高,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远小于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相对湿度比郊区小。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考察队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下面左图示意考察队乘坐的“雪龙2号”科考船返回时部分航线,右图示意不同纬度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1)描述“雪龙2号”科考船返程时途经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特点。(4分)(2)指出甲、乙、丙海域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规律对应右图中的曲线,并说出判断依据。(8分)(3)说出甲、乙、丙三地船舶吃水深度(指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最小的位置,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1)从极地行至赤道地区,海水温度不断上升;从赤道行至上海码头,沿途行经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不断下降。(2)甲,乙,丙对应曲线依次是③②①。依据:表层海水盐度总体自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地区递减,甲所在极地地区的温度最低,蒸发最弱,海水盐度最低;乙位于赤道附近,温度高,但降水量大,盐度较低;丙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盐度最高。(3)位置:甲地理由:海水密度越大,对船舶的浮力越大。甲地海水密度最高,浮力最大,船舶吃水深度最小。〖祥解〗本大题以“雪龙”2号科考船返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详析】(1)海水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全球海水温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读图,“雪龙2号”科考船返程路线大致为:从极地地区到赤道地区再到亚热带地区(上海),途经海域表层水温变化大致是先不断上升后不断下降。(2)结合所学知识,海水盐度受温度,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和海区的封闭程度的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表现出从副热带海区向赤道、极地海区下降。丙处在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较大,表层海水盐度最大,①表示丙海域;甲处在极地海区,蒸发量较小,表层海水盐度最小,③表示甲海域;低纬度海区蒸发量大,降水量也大,盐度处在中间,②表示乙海域。所以甲、乙、丙海域盐度随水深变化规律依次对应的曲线是③②①。(3)一般情况下,海水的温度越低,密度越大,浮力大,轮船吃水深度越浅,海水的温度越低,密度越小,浮力小,轮船吃水深度越深。甲处位于极地附近,海水密度最高,浮力最大,船舶吃水深度最小。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沙丘与湖泊共存是沙漠中的独特景观。与沙丘共存的湖泊多为地形低洼处的地下水出露而成。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改变,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左图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右图是月牙湖沙漠湖泊景观。(1)说出图示地貌形成的两种主要外力作用。(2分)(2)简述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2分)(3)简析风蚀方向由a到b的原因。(4分)(4)分析右图月牙湖形成的过程。(6分)〖答案〗(1)侵蚀和堆积(2)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顺风向前延伸。(3)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ab方向侵蚀。(4)在东北风作用下,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在沙丘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形成月牙形湖盆;持续的风蚀作用后,地下水出露,形成月牙湖。〖祥解〗本大题以新月形沙丘以及月牙湖为材料,主要涉及新月形沙丘的形态、新月形沙丘的风蚀方向以及月牙湖的成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地形地貌的成因分析。考查学生图片和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信息知识分析整合表达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详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月牙湖沙漠湖泊主要受到风蚀作用影响。(2)根据材料和左图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所示:新月形沙丘缓坡指示来风的方向,陡坡指示背风坡。形态上:迎风坡坡度向后凸而缓,背风坡向前凹而陡,同时两侧翼顺着盛行风向前延伸。(3)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即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从图中等风速线可知:a地风速小,处于盛行风正背风坡,气流下沉,气压较大,a为高压;b地风速大,位于盛行风侧翼迎风处,气压较小,b为低压;a、b两地之间呈现明显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地流向b地,风速快,风沿ab方向侵蚀。(4)“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改变,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该地盛行东北风,其东北侧受沙丘阻挡,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西南侧处于背风坡,风力小,侧翼顺着盛行风向前延伸,并沿着上题分析的风蚀方向发生侵蚀,形成地面地势低洼的月牙形湖盆;随着侵蚀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地势不断降低,而后地下水渐出,形成月牙湖。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分层期末测试提升卷(人教版)(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2023年9月,生物学家在约1500万年前的福建漳浦琥珀中发现一朵绽放的银缕梅花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与其现生“后代”不同,这种新发现的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下表为地质年代表,甲、乙、丙、丁为四个地质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纪寒武纪甲志留纪乙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丙白垩纪古近纪丁第四纪1.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可能形成于(
)A.甲时期B.乙时期C.丙时期D.丁时期2.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形成时期,当地(
)A.气候较为干冷B.气候高温高湿C.为浅海区域D.为高海拔山地〖答案〗1.D2.B〖解析〗1.根据地质年代顺序判断,表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奥陶纪、泥盆纪、侏罗纪、新近纪,前三个纪处于距今1亿年前,而新近纪开始于距今2300万年,一直延续至258.8万年前。材料信息表明,在约1500万年前的琥珀中发现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因此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可能形成于丁时期,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材料信息表明,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热带雨林处于气候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热带雨林不会产生于气候较为干冷环境,更不会产生于浅海区域或高海拔山地,因此漳浦银缕梅花朵化石形成时期,当地气候高温高湿,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023年杭州亚运会最瞩目的特点就是绿电的大规模使用。所谓绿电是指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这些电力来自大自然的太阳能、风能等,是环保可持续能源。其中对太阳能的利用是杭州亚运会上的一大特色,下图为杭州亚运会上的“智能化太阳能座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智能化太阳能座椅”所转化成电能的太阳辐射(
)A.来源于太阳的核裂变反应B.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波段C.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到地球D.是地球所有能源的能量来源4.仅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数量考虑,“智能化太阳能座椅”的电能转化效率(
)A.晴天转化效率大于雨天B.夏季转换效率小于冬季C.黑夜转化效率大于白天D.早晨转换效率大于中午〖答案〗3.C4.A〖解析〗3.“智能化太阳能座椅”转化成电能的太阳辐射来自于太阳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段,B错误;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到地球,为地球提供光和热,C正确;太阳辐射并不是地球所有能量的来源,如地热能、核能、潮汐能,D错误。故选C。4.“智能化太阳能座椅”电能转化率取决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晴天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多,A正确;夏季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要多于冬季,B错误;黑夜无太阳辐射,C错误;中午太阳辐射较强,D错误。故选A。月球深部物质和内部结构是理解月球起源和演化奥秘的钥匙,根据天然月震和人为地震波提供的资料,天文学家确认:月球有着和地球类似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并结合月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及物质密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
)A.2个B.3个C.4个D.5个6.结合图文资料,可以推断(
)①月壳的厚度最薄②月球内部可能存在软流层③月核不可能处于液态④月幔的密度最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5.A6.A〖解析〗5.由材料可知,月震波在地下有两个明显的突变点,大约在深度65千米和1400千米处,它们各自两侧的波速明显不同,故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2个。故选A。6.通过第一小问可知,月球内部有2个不连续面,可依照地球,把月球内部自上向下分为3个圈层,依次是:月壳、月幔、月核。月壳的厚度平均大约65千米,是内部最薄的圈层。据图可知,在月幔顶部(第一个不连续面以下)月震波的波速都增大,说明月球可能有类似于地球的软流层。①②正确。据图可知,在1400~1500米深度处,横波波速接近为0,说明月核有可能处于液态;从右侧密度图可以看出,月核密度最大,③④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某年5月6日14时(图甲)和5月7日2时(图乙)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在图示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北京B.首尔C.上海D.台北8.从首尔的地面向上升高到500米,理论上(
)A.风速减小,风向左偏B.风速减小,风向右偏C.风速增大,风向左偏D.风速增大,风向右偏〖答案〗7.A8.D〖解析〗7.风向是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读图可知,图甲时北京是东南风,图乙时北京是东北风,A正确;图甲时首尔是西南风,图乙时首尔是西南风,B错误;图甲时上海是东南风,图乙时上海是偏南风,C错误;图甲时台北是东北风,图乙时台北是偏东风,D错误,故选A。8.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受到地面摩擦力会有所减小,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减小,此时风力会有所增大,AB错误;首尔位于北半球,风向右偏,C错误,D正确,故选D。下图为横断山区某聚落的夏季景观图。该聚落受山谷风影响,昼夜温差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山谷风较为明显,下图能正确示意山风的是(
)A.B.C.D.10.受山谷风和下垫面差异影响,该聚落降温速度最快的时段可能是(
)A.日出前后B.正午前后C.日落前后D.子夜前后〖答案〗9.C10.C〖解析〗9.山谷风环流白天以谷风为主,夜间以山风为主,AD错误;B图是白天的谷风,C图是夜晚的山风,B错误,C正确。故选C。10.日落前后,山谷此时由谷风变为吹山风,由于山坡降温快,冷空气循着山坡下沉至谷地,而谷底的暖空气被迫上升,此时聚落降温速度最快,C正确;日出前后,气温已经降到最低值,降温速度变慢,A错误;正午前后处于升温过程,C错误;子夜前后吹山风,此时段之前已经降温了一段时间,降温速度不是最快的,D错误。故选C。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曙暮光发生时,天空与地平线之间可能出现金色至红色的光泽。下图为曙光和暮光存在区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曙暮光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干洁空气中氮气体积占比最大B.大气中存在水汽和杂质C.大气中污染物较多D.太阳直射作用强12.观察曙暮光的最佳天气为(
)A.晴天B.阴雨天C.风沙天气D.大雾天气〖答案〗11.B12.A〖解析〗11.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太阳光虽然不能直接照射到地表,但可以照射到观察者所在地上空的大气,由于在一定高度上的大气中存在水汽和杂质,这些物质会散射太阳光,使得天空依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光亮,这就是曙暮光,B符合题意;大气中污染物也会起到空气中水汽和杂质的散射作用,但空气非常的洁净的时间和地点也会出现曙暮光,因此大气中污染物较多不是曙暮光的主要形成原因,排除C;曙暮光的形成,与干洁空气中氮气体积占比最大、太阳直射作用强等无关,排除AD。故选B。12.大气的散射效果与大气中水汽和杂质的密度有密切联系,当水滴和尘埃过多时,太阳光很难穿过大气到达观测者的上空,且散射光会被不断削弱,使得曙暮光变得不明显,因此观察曙暮光的最佳天气为晴天,不是阴雨天气、风沙天气、大雾天气,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素有“中国最美湖泊”的美誉。近年来,布哈河流域大规模推广节水农业。图为青海湖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布哈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陆地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海上内循环D.陆地大循环14.青海湖盐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高原,气温高,蒸发旺盛B.入湖河水含盐量高C.湖泊封闭,盐分几乎无法排泄D.附近盐湖咸水流入15.下列关于近年来图中甲地貌特点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平面形态变化较大B.沉积物颗粒粒径变小C.地势起伏度变大D.甲地貌面积有所增加〖答案〗13.A14.C15.D〖解析〗13.由图中信息可知,布哈河发育在青藏高原的山上,最终汇入青海湖,而青海湖是内流湖,故布哈河主要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而不是海陆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A对,BC错;陆地大循环是错误的说法,D错。故选A。14.青海湖是内陆湖,河水只进不出,盐分无法排泄出湖,故盐度较高,C对;高原上气温较低,A错;入湖河水来自冰雪融水,盐度较低,B错;附近盐湖和青海湖无水道沟通,不会向青海湖流入盐水,D错。故选C。15.由图中位置可知,甲地貌是布哈河的入湖三角洲,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气温上升,冰雪融水增大,布哈河的入湖径流增大,颗粒物粒径增大,B错;三角洲是河流沉积地貌,地势起伏较小,C错;形态仍然是三角洲,但是输送泥沙增多,面积增大,A错,D对。故选D。全球海洋中蕴藏的潮汐能约有27亿千瓦,可供开发的约占2%,即约5400万千瓦。在有条件利用潮汐能的沿海国家和地区,建设潮汐电站不失为缓解能源危机的一种方案。图为潮汐发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若按图示模式发电,一昼夜可完成发电(
)A.两次B.三次C.四次D.六次17.图中一次、二次发电方式分别为(
)A.排水发电、冲水发电B.冲水发电、排水发电C.均为排水发电D.均为冲水发电18.图中发电开始时间并不是a和d的原因是该时间(
)A.坝内、坝外水位差较小B.潮位过高C.潮位涨落较慢D.潮位过低〖答案〗16.C17.B18.A〖解析〗16.按图示潮位变化可知一天之内有两次涨潮,又有两次落潮,涨潮和落潮都能发电,所以一天可以发电四次,C正确,ABD正确。故选C。17.当潮水位高于坝内水位时说明是潮水冲向坝内,为冲水式发电,而当坝内水位高于外界潮水位时,坝内水体向外界海洋中排水,为排水式发电,据图示信息可知一次发电坝外潮位高于坝内水位,发电方式为冲水发电;二次发电相反,发电方式为排水发电。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潮汐发电的原理是利用坝内水位和外界潮水位之间的水位差发电,如图示在a和d时刻坝内、坝外水位差为零,发电量有限,所以不是在ad时刻开始发电。A正确,BCD错误。故选A。善卷洞被称为“江南第一奇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城西南螺岩山上,进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左图为善卷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善卷洞内②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9.善卷洞属于(
)A.海岸地貌B.风沙地貌C.喀斯特地貌D.冰川地貌20.善卷洞内①②③处地貌景观,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答案〗19.C20.A〖祥解〗19.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可知,善卷洞位于地下,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下层洞穴内有河流,为喀斯特地貌的溶洞,C正确;不是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ABD错误。所以选C。2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溶洞是地下暗河溶蚀形成的,先形成上层溶洞,之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在下方形成新的溶洞,①②位于上层溶洞,③位于下层溶洞,①②形成早于③,②为石笋,是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其与上部的石钟乳相连形成石柱,①为石柱,所以①形成早于②,所以其形成由早到晚为①②③,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黑龙江省某一山谷底部,早期有河流经过,后期逐渐演变为湿地、沼泽,植物根系、枯枝落叶等不完全分解并在此堆积,形成深厚的草炭土。目前,该地区出现黑土人为破坏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推测草炭土形成期间的气候特征是(
)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22.为了保护黑土资源,监测黑土资源的破坏状况,可以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5G通信技术〖答案〗21.B22.A〖祥解〗21.由材料可知,草炭土主要在湿地、沼泽的自然环境中形成,推测其形成时期的气候条件较为湿润。同时,在较寒冷的环境下,可以抑制微生物活性,降低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有利于草炭土的长期发育。因此草炭土形成期间的气候特征是冷湿,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地表的变化情况,黑土破坏,地表状态会有相应的变化,A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是导航和定位,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作用是数据分析,C错误。5G通信技术是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D错误。故本题选A。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近百年来甲、乙两种地带性植被分布地域的水平变迁,其中虚线表示百年前甲、乙两种植被的分布地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造成甲、乙两种植被分布地域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土壤D.气温24.该地在此期间还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作物播种期提前B.河流结冰期变长C.生物多样性锐减D.地壳抬升显著25.在全球,地带性植被水平变迁表现最不明显的地区是(
)A.亚马孙平原B.墨西哥高原C.云贵高原D.华北平原〖答案〗23.D24.A25.A〖解析〗23.读图可知,较百年前,现在甲、乙两种植被分布位置往北移动,即向高纬移动。不同纬度热量条件有明显差异,因此造成甲、乙两种植被分布地域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而与地形、降水、土壤等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24.较百年前,现在甲、乙两种植被分布位置往北移动,即向高纬移动,说明高纬热量条件变得更加充足,气候有变暖的特征。因此作物播种期会提前,A正确;河流结冰期变短,B错误;由于气候处于变暖趋势,生物多样性不一定会减少,C错误;气候变化对地壳运动影响小,D错误。故选A。25.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本来就很高,热量条件的变化对其植被的影响较小,因此地带性植被水平变迁表现最不明显;而墨西哥高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之前温度较赤道低,随着温度升高,热量条件变化,导致地带性植被水平变迁表现十分明显,排除BCD。故选A。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23年7月19日,据南京气象通报,当日下午,南京主城区中东部出现短时强降水,主城区大部分街道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双闸、新街口超过100毫米,玄武、鼓楼、雨花、建邺等地多条道路被淹。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不断聚集,造成城市气候呈现出多种“岛效应”,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干岛效应”等。在大气环流对区域影响较弱时,会出现一种城区降水多于郊区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雨岛”,“城市雨岛”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当前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城区的相对湿度往往小于郊区,被称为城市的“干岛效应”。(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地表性质改变导致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4分)(2)分析南京主城区出现“城市雨岛”的原因。(4分)(3)从水循环的角度出发,分析主城区多条道路被淹与图中哪些环节发生变化有关(写出序号及其变化),并提出解决措施(至少两条)。(6分)(4)试解释城市“干岛效应”的成因。(6分)〖答案〗(1)城市建筑物密度大,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相比郊区大面积的绿地和水面,城区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吸收多;绿地少,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气温升高;城市地面大部分透水性差,蒸发量小,导致热量散失少。(2)主城区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主城区大气污染多,凝结核多。(3)④增多,⑤增多,⑦变弱。措施: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建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疏浚河道等。(4)因城市主体多为钢筋水泥,下垫面不透水,自然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多通过人工铺设的地下管道排出;且城市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城市空气水分含量较低,形成“干岛”;城市气温高,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远小于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相对湿度比郊区小。〖祥解〗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雨岛效应的成因、水循环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详析】(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热量的储存和支出来分析城市地表性质改变导致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储存:城市与郊区相比,建筑物密度大,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比热容相比郊区大面积的绿地和水面更大,在太阳辐射相同的情况下,城区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吸收多;绿地少,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气温升高;支出:城市地面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大部分透水性差,蒸发量小,导致热量散失少。(2)雨岛说明降水多,而降水天气需要满足物质基础:水汽和凝结核,还要有充分的对流运动。南京主城区人口众多产业活动密集,排放大量废热,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主城区污染源多,人类向外界大气排放的微小颗粒物多,凝结核多,所以易形成城市雨岛效应。(3)多条道路被淹说明地表径流⑤增多,这说明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大气降水④增多,地表径流积累过多,说明下渗⑦变弱较少。针对下渗环节应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提高地表水下渗量;针对地表径流环节应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同时应建雨水花园,在城市中预留一部分蓄水空间,如建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等。(4)城市降水虽较多,但因城市主体多为钢筋水泥,下垫面不透水,自然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多通过人工铺设的地下管道排出,涵养水源能力强弱;且城市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城市空气水分含量较低,形成“干岛”;空气容纳水汽的限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城市气温高,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远小于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相对湿度比郊区小。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考察队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厨房员工服务协议书
- 招生咨询合同范例
- 屋顶补漏工程合同书
- 2024年车辆损害赔偿协议书范本
- 技术服务聘用协议范本
- 最标准版商铺租赁合同
- 2024收养人员入院协议书样本
- 仓房租赁协议
- 定制外教聘请协议书
- 商标设计协议书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 职业技能大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赛初赛理论知识考试及答案
- 2024山东高速集团限公司招聘367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劳动教育》二下 劳动项目一 洗头 课件
-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灯展合同范本
- 【课件】城镇与乡村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北京市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30篇(含答案)(2003-2023)
-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文含解析
- 请款单模板(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