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B卷·拔高培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材料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中共代表参加谈判,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B.1945年8月,国共双方谈判在重庆举行C.中共代表三人参加了谈判,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D.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2.1945年9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民国卅四年九月2日),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对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信心 B.和平成为民心所向C.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 D.国共签订和平协定3.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第二封电报:“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勤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电报发出后,时任《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国民党想要制造什么样的空气(

)A.国民党想要发动内战 B.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C.国民党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D.国共合作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4.毛泽东从领导秋收起义时不惜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率部上山;到江西苏区时期发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坚决反对“进攻路线”;一直到抗日战争不顾多数领导人的意愿,坚持一切要先从保存武装实力出发,反对与日军打阵地战、运动战,主张只打山地战、游击战,甚至不同意集中作战,要求部队分散做群众工作等等。毛泽东这样做是为了A.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 B.激发农民参军热情C.发展、壮大人民军队 D.建设现代化的国防5.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半年后,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名称代替此前所用的自卫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B.竭力维护和平大局C.积极开展战略反攻 D.取得军事优势地位6.“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之一,以下军事行动能够充分体现该战略思想精髓的是(

)A.转战陕北 B.解放南京 C.孟良崮战役 D.长沙会战7.黄埔生、抗日名将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前,曾致信蒋介石:“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之不能统一耳。”此信旨在说明国民党军队(

)A.武器装备落后 B.将领指挥不才 C.蒋介石乱指挥 D.缺乏凝聚力8.“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毛泽东同志谈到的“转折点”指的是1947年的哪次战役()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青化砭战役 D.渡江战役9.千百年来,获得土地是农民的愿望。关于土地问题的设想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均田免赋”②“平均地权”③“打土豪,分田地”④《天朝田亩制度》⑤《中国土地法大纲》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⑤② C.①④②③⑤ D.④⑤①②③10.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同志主张先打锦州,因为从战场的全局来看,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之交的走廊地带,是华北与东北交通联络的咽喉要地,攻克锦州即可切断东北国民党军的后路。战役的部署充分说明(

)A.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B.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C.国民党缺乏坚实的交通保障 D.正确的战略策略的重要性11.山东莱东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城镇和村庄的地名。从唐和恩支前经过的这些地点来看,他支援的应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12.下表是一名初三学生学习《人民解放战争》时对某战役信息的部分记录。该战役是(

)起止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参战部队: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主要成果:歼灭并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3.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要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号召全党要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将恢复与发展生产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这表明党正致力于(

)A.纠正组织和军事上的错误 B.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C.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D.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14.“到1948年秋,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了。…国内战争中最后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功是攻占南京一国民党统治中心的战斗…部队渡过长江,取得了最后胜利。”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人民解放战争15.1949年国民党败退之际,广州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护厂护校斗争,保护城市公共设施,还日夜赶制五星红旗。这表明,广州人民(

)热切期盼解放 B.提倡文学革命 C.声援南昌起义 D.支持抗美援朝评卷人得分二、辨析改错题(10分)16.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10分)(1)1924年5月,蒋介石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判断:改正:(2)1927年8月1日,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判断:改正:(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华民族实行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判断:改正:(4)1946年6月,蒋介石以20万大军全力围攻陕北解放区,国共第二次内战全面爆发。判断:改正:(5)1947年夏,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判断:改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解析题(共2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共27分)17.国共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图一

国民党一大会场

图二黄埔军校旧址大门材料二

西安事变是20世纪S0年代国内各种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它虽然是以军事政变的形式发生的,但政治上的意义和影响非常显著。西安事变不仅化解了国内危机,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且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抗战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契机。——摘编自吴永《论西安事变对中国政治生态发展的影响和启示》材料三

某一时期,国民党某要员说:“想用软的一套方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起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什么正式建立。黄埔军校的创办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4分)(3)材料三中的“谈判”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5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摘编自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材料二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7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村召开党的全国土地会议(1)请将材料一时间轴上A处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完整。(1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31—1945年推动抗日战争胜利的两个重要事件,并说明理由。(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认识。(2分)评卷人得分四、活动探究题(共1题,13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3分)中国的革命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史诗,其中有许多地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地方被称为革命圣地,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也是我们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弘扬精神的重要场所。中国红色革命圣地(部分)地点简介(入选理由)①位于浙江省东北部。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闭幕,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②井冈山③遵义④位于陕西省北部,1935年到1948年,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1945年4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⑤西柏坡西柏坡位于河北省西部。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④两处红色革命圣地所在地点。(2分)(2)上述地点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历程。以下词语概括了其中一些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请你找出该事件发生地点所对应的序号。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3分)(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②、③两个地点,各撰写两条其入选为中国红色革命圣地的理由,要求史论结合。(8分)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B卷·拔高培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材料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中共代表参加谈判,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B.1945年8月,国共双方谈判在重庆举行C.中共代表三人参加了谈判,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D.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答案】A【解析】历史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据此分析,“中共代表参加谈判,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是对重庆谈判意义的分析或评判,属于历史解释,A项正确;B项是关于重庆谈判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的历史事实,C项是关于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的历史事实,D项是关于重庆谈判结果的历史事实,都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2.1945年9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民国卅四年九月2日),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对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信心 B.和平成为民心所向C.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 D.国共签订和平协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45年9月”“炮弹作花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面临着数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现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迫切愿望是重建家园,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再起,B项正确;1949年8月15日日本已经宣布投降,排除A项;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国共签订和平协定是《双十协定》,签订时间是1949年10月10日,排除D项。故选B项。3.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第二封电报:“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勤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电报发出后,时任《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国民党想要制造什么样的空气(

)A.国民党想要发动内战 B.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C.国民党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D.国共合作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答案】C【解析】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想要制造的空气是国民党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C项正确;A项不能说明国民党“假戏真做”,排除;B项不是国民党最主要的目的,排除;国民党是假和平、真内战,排除D项。故选C项。4.毛泽东从领导秋收起义时不惜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率部上山;到江西苏区时期发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坚决反对“进攻路线”;一直到抗日战争不顾多数领导人的意愿,坚持一切要先从保存武装实力出发,反对与日军打阵地战、运动战,主张只打山地战、游击战,甚至不同意集中作战,要求部队分散做群众工作等等。毛泽东这样做是为了A.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 B.激发农民参军热情C.发展、壮大人民军队 D.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毛泽东从领导秋收起义时不惜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率部上山;到江西苏区时期发明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术,……坚持一切要先从保存武装实力出发,反对与日军……要求部队分散做群众工作等等”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这样做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为了发展壮大人民军队,C项正确;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第一次出现在1946年解放战争,题干体现的是秋收起义后和抗日战争中,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民参军热情,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秋收起义后和抗日战争中,属于近代,不涉及现代化国防,排除D项。故选C项。5.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半年后,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名称代替此前所用的自卫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B.竭力维护和平大局C.积极开展战略反攻 D.取得军事优势地位【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卫战争”带有防守、防御的意味,说明中国共产党并不希望打内战,而“人民解放战争”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希望消灭反动势力,争取和平的意愿,B项正确;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武装打响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排除A项;开始战略反攻的标志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前期,国民党一直占据着军事优势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6.“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之一,以下军事行动能够充分体现该战略思想精髓的是(

)A.转战陕北 B.解放南京 C.孟良崮战役 D.长沙会战【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毛泽东灵活机动的运动战作战方法。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当时在陕北的红军与敌人相比,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采用灵活机动的运动战作战方法,指挥解放战争,A项正确;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不能体现题干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排除B项;孟良崮战役不能体现题干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排除C项;长沙会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排除D项。故选A项。7.黄埔生、抗日名将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前,曾致信蒋介石:“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之不能统一耳。”此信旨在说明国民党军队(

)A.武器装备落后 B.将领指挥不才 C.蒋介石乱指挥 D.缺乏凝聚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之不能统一耳。”可知,黄埔生、抗日名将张灵甫强调的是国民党军队“同床异梦”,缺乏凝聚力,D项正确;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相对共产党而言是先进的,材料没有体现武器装备落后,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内容为国民党军队“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而不是强调将领指挥不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民党军队在战争过程中的表现缺乏凝聚力,没有体现蒋介石乱指挥,排除C项。故选D项。8.“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毛泽东同志谈到的“转折点”指的是1947年的哪次战役()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青化砭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A【解析】题干关键信息是“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A项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经过连续作战,迫使国民党军主力被动防御作战,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相继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由此可知,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而非三大战役,排除B项;青化砭战役和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排除C项;渡江战役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因此,渡江战役也非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A项。9.千百年来,获得土地是农民的愿望。关于土地问题的设想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均田免赋”②“平均地权”③“打土豪,分田地”④《天朝田亩制度》⑤《中国土地法大纲》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⑤② C.①④②③⑤ D.④⑤①②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②“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③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后,中共将“打土豪、分田地”确立为土地革命的核心内容,土地革——打土豪、分田地;④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⑤《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土地改革颁布的文件。因此先后顺序为①④②③⑤,C项正确;其他选项排序均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0.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同志主张先打锦州,因为从战场的全局来看,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之交的走廊地带,是华北与东北交通联络的咽喉要地,攻克锦州即可切断东北国民党军的后路。战役的部署充分说明(

)A.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B.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C.国民党缺乏坚实的交通保障 D.正确的战略策略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同志主张先打锦州,因为从战场的全局来看,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之交的走廊地带,是华北与东北交通联络的咽喉要地,攻克锦州即可切断东北国民党军的后路”可知,毛泽东在部署辽沈战役时,主张先打锦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利于辽沈战役取得胜利,说明正确战略策略的重要性,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当时并不具备新式武器,排除A项;材料强调辽沈战役的战略部署,无法说明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勇敢,排除B项;国民党并不缺乏坚实的交通保障,排除C项。故选D项。11.山东莱东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城镇和村庄的地名。从唐和恩支前经过的这些地点来看,他支援的应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结合所学可知,淮海战役的省份主要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省,C项正确;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地区在河北山西,排除A项;台儿庄在枣庄市台儿庄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排除B项;辽沈战役的主战场,发生在今天的辽宁省和吉林省,排除D项。故选C项。12.下表是一名初三学生学习《人民解放战争》时对某战役信息的部分记录。该战役是(

)起止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参战部队: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主要成果:歼灭并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战役主要在华北地区,因此为平津战役,C项正确;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地区,排除A项;淮海战役使国民党在中原和华东战场上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排除B项;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通知,排除D项。故选C项。13.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要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号召全党要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将恢复与发展生产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这表明党正致力于(

)A.纠正组织和军事上的错误 B.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C.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D.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的“要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号召全党要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将恢复与发展生产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主要内容有“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党正致力于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D项正确;纠正组织和军事上的错误是遵义会议,排除A项;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排除C项。故选D项。14.“到1948年秋,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了。…国内战争中最后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功是攻占南京一国民党统治中心的战斗…部队渡过长江,取得了最后胜利。”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人民解放战争【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1948年秋”“攻占南京”“渡过长江”可知与人民解放战争有关,1948年秋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攻占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D项正确;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42年签署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B项;1950年10月,新中国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于1953年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排除C项。故选D项。15.1949年国民党败退之际,广州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护厂护校斗争,保护城市公共设施,还日夜赶制五星红旗。这表明,广州人民(

)热切期盼解放 B.提倡文学革命 C.声援南昌起义 D.支持抗美援朝【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1949年国民党败退之际,广州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护厂护校斗争,保护城市公共设施,还日夜赶制五星红旗”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正值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新中国宣告成立,而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日益走向崩溃,因此广州人民的举动表明广州人民热切期盼解放,A项正确;提倡文学革命发生在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抗美援朝始于1950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二、辨析改错题(10分)16.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10分)(1)1924年5月,蒋介石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判断:改正:(2)1927年8月1日,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判断:改正:(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华民族实行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判断:改正:(4)1946年6月,蒋介石以20万大军全力围攻陕北解放区,国共第二次内战全面爆发。判断:改正:(5)1947年夏,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判断:改正:【答案】(1)错误(1分)把“蒋介石”改为“孙中山”(1分)(2)错误(1分)把“秋收起义”改为“南昌起义”(1分)(3)正确(2分)(4)错误(1分)把“陕北解放区”改为“中原解放区”(1分)(5)错误(1分)把“辽沈战役”改为“千里跃进大别山”(1分)【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故原题错误,把“蒋介石”改为“孙中山”;(2)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故原题错误,把“秋收起义”改为“南昌起义”;(3)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华民族实行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故原题正确;(4)根据所学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以20万大军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国共第二次内战全面爆发。故原题错误;把“陕北解放区”改为“中原解放区”;(5)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夏,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原题错误;把“辽沈战役”改为“千里跃进大别山”。三、材料解析题(共2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共27分)17.国共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图一

国民党一大会场

图二黄埔军校旧址大门材料二

西安事变是20世纪S0年代国内各种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它虽然是以军事政变的形式发生的,但政治上的意义和影响非常显著。西安事变不仅化解了国内危机,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且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抗战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契机。——摘编自吴永《论西安事变对中国政治生态发展的影响和启示》材料三

某一时期,国民党某要员说:“想用软的一套方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起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什么正式建立。黄埔军校的创办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4分)(3)材料三中的“谈判”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5分)【答案】(1)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1分)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4分)(2)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分)(3)事件:重庆谈判;(1分)启示: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4分)【解析】(1)标志:根据材料一“国民党一大会址”和所学可知,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作用:根据材料一“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和所学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2)意义:根据材料二“西安事变不仅化解了国内危机,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且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抗战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契机。”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事件:根据材料三“想用软的一套方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起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和所学可知,材料三中的“谈判”指的是重庆谈判;启示: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使我们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摘编自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材料二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7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村召开党的全国土地会议(1)请将材料一时间轴上A处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完整。(1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31—1945年推动抗日战争胜利的两个重要事件,并说明理由。(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认识。(2分)【答案】(1)A事件:五四运动。(1分)(2)事件: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2分)理由: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4分)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的意志和信念。(4分)(3)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众争取民族独立,赢得了人民解放。(2分)【解析】(1)A事件:根据材料一时间轴上“1919”和所学可知,1919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2)事件:可选取重要战役、会议等重要事件,如选取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其理由可从两次战役的重要意义来说明,如,理由: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的意志和信念。(3)认识:可从近代中国的革命历程、国共合作的原因、结果,以及《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意义等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走向了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让人民得到土地,翻身做主人。可归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众争取民族独立,赢得了人民解放。四、活动探究题(共1题,13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3分)中国的革命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史诗,其中有许多地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地方被称为革命圣地,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也是我们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弘扬精神的重要场所。中国红色革命圣地(部分)地点简介(入选理由)①位于浙江省东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