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人民群众顺利出行与长沙地铁高效运转密不可分。某班同学收集到以下地铁运营举措。提醒事项引导客流加强运营乘电扶梯时应站稳扶好,不要低头看手机,更不要嬉戏打闹采取栏杆绕行、分批次进站、改变扶梯方向等措施引导人群节假日增加上线列车、缩短行车间隔、延长运营服务时间这些举措表明长沙地铁()①加强管理,服务群众;②遵守法律,维护正义;③改进规则,维护秩序;④惩恶扬善,保障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辽宁·中考真题)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常设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提示语,提醒人们保持安静。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改变社会规则 B.扩大公民权利C.限制人身自由 D.维护社会秩序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交通道路口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这告诉我们()A.公民的规则意识偏低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C.遵守规则主要靠警示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4.(2024·天津·中考真题)生活中,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下列标志提示我们()A.维护秩序靠规则 B.自由划定规则的边界C.规则一经制定就不能改变 D.建立规则的目的在于限制自由5.(2024·湖北·中考真题)目前多趟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等。这表明()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③违反社会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④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规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交通运输部出台铁路新规。(如下图)其目的是为了()A.更加符合人民利益 B.维护交通管理秩序C.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D.促进儿童健康成长7.(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盐城市某街道组织网格员走进小区,开展禁止电动车入楼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维护高层住宅安全。假如你是该小区居民,你应该()A.积极参与宪法修订 B.合理规划出行路线C.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D.尊重他人停车行为8.(2024·云南·中考真题)一名游客朝兵马俑坑里扔烟头的视频引发锐评:这种行为坑的是文物,也暴露出文明素质的大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举止文明已成为每个人的共识B.文明有礼是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C.扔烟头是小事,不应小题大做D.当事人不尊重文物,也不尊重自己9.(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情绪价值”通常表现为源于他人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鼓励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已成为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当我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感到被重视被认可,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我们应学会()①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②积极沟通,化解矛盾分歧③真诚关心,回应情感需求④尊重他人,全面接纳认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当冲突发生时,不要只忙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体现了处理冲突的正确策略是()A.保持冷静 B.及时处理 C.坦诚交流 D.换位思考11.(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某校团委准备办一期以“文明有礼,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展板,现面向全校师生征集素材,下列能入选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近年来,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热情持续升温。让文明与美景一路相携相伴,是每名游客应该展现出来的文明素养。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拍照打卡,攀爬文物 B.主动礼让,用语文明C.穿着舒适,不修边幅 D.插队购票,乘车霸座13.(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漫画《谦让》启示我们()①文明有礼,要用语文明②尊重他人,要欣赏他人③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④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桥梁。也许好好说话不一定会直接让事情变好,但一定不会让事情变坏,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有时就是一句话的事。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人之相知,贵在知心C.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D.良言一句,温暖如春15.(2024·青海·中考真题)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描述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文中“信”与“礼”最能体现的道德品质是()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诚实守信以礼待人16.(2024·山西·中考真题)信用报告是反映个人和企业信用行为的“经济身份证”。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这启示我们每一个人要()A.保护个人隐私 B.运用诚信智慧C.珍惜诚信记录 D.积极改进规则17.(2024·云南·中考真题)在中央宣传部发布的2023年“诚信之星”中,有的坚持诚信经营,着力打造有品质有实力的国货品牌;有的以诚立身,身处困境仍不忘履约践诺……这说明()A.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有形资产 B.讲诚信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谎C.在社会活动中要讲信用、守诺言 D.诚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8.(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这说明()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②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③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对应的是()选项案例违法类别A柴某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被判有期徒刑八年。民事违法行为B刘某过年期间非法存储烟花爆竹,警方给予其行政拘留5日。刑事违法行为C出版社未经钱某同意发表其作品,被判赔偿钱某损失2000元。刑事违法行为D赵某看演唱会时,起哄、打闹并向场内投掷饮料瓶,公安机关给予其警告处罚。行政违法行为A.A B.B C.C D.D20.(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面“?”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出售濒危野生动物B.殴打他人成重伤C.签订合同后拒发货 D.破坏铁路封闭网2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为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某班开展“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可以作为模拟法庭使用的是()A.高某因违反管理规定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被终身禁止进入此熊猫基地参观B.李某因超速违章,被系统拍照并曝光在电子屏上C.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D.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22.(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②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2024·新疆·中考真题)预防就是保护,治理也是挽救。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的这一现象,青少年应该()①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②积极见义勇为,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③自觉遵章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④实施社会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4.(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近年来,一些恶性的校园欺凌案件不时刺痛人们的神经,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小明搜集到一张漫画(如下图),下列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①欺凌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②面对校园欺凌要讲究策略、机智应对③未成年人实施欺凌行为不用负法律责任④欺凌者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25.(2024·福建·中考真题)中学生小闽发现邻居行迹神秘,通过观察怀疑他们在实施违法行为,于是拨打报警电话,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小闽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A.自己遭遇侵害时学会依法求助B.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行为C.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D.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第Ⅱ卷二、判断说理题: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上打“√”,错误的在()上打“×”】并说明理由。(10分,每题5分)26.(23-24九年级下·福建厦门)(1)小湖在参加社区图书整理的公益活动中不耐烦地回答前来咨询的人。判断:理由:(2)上图人物的行为的行为。判断:()理由:27.材料分析题:(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充分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积极推进诚信建设,我国已连续多次开展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评选活动。对此小吉发表了看法:(1)你赞成小吉的看法吗?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2分)(2)践行诚信,从我做起。请列举两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4分)28、(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依法办事】案例一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案例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最终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判断案例一中朱某、案例二中李某等人的违法行为类型。(4分)案例三陈某因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三中陈某违法行为的性质及判断依据。(8分)29.(2024·山西晋城·三模)如此“退货”近日,湖南长沙法院审理了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诈骗案。“00”后男子王某发现某著名电商平台售后服务存在漏洞,利用电商平台的退货机制,将假货退给商家,骗取正品商品和退款,事后通过二手平台将正品卖出。经查,涉案金额达到66万余元,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8年6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明白哪些道理?(12)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提升卷解析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人民群众顺利出行与长沙地铁高效运转密不可分。某班同学收集到以下地铁运营举措。提醒事项引导客流加强运营乘电扶梯时应站稳扶好,不要低头看手机,更不要嬉戏打闹采取栏杆绕行、分批次进站、改变扶梯方向等措施引导人群节假日增加上线列车、缩短行车间隔、延长运营服务时间这些举措表明长沙地铁()①加强管理,服务群众②遵守法律,维护正义③改进规则,维护秩序④惩恶扬善,保障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积极改进规则。①③:分析可知,“乘电扶梯时应站稳扶好,不要低头看手机,更不要嬉戏打闹”这一提醒事项表明长沙地铁加强管理,引导乘客安全、规范地使用电扶梯,服务群众出行;“采取栏杆绕行、分批次进站、改变扶梯方向等措施引导人群”,体现了长沙地铁通过改进引导方式和规则,有效地维护了地铁站内的秩序,确保客流顺畅和安全;“节假日增加上线列车、缩短行车间隔、延长运营服务时间”,同样反映了长沙地铁为满足群众节假日出行需求而加强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故题干的举措表明长沙地铁加强管理,服务群众;改进规则,维护秩序;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这些举措并未直接体现遵守法律、维护正义以及惩恶扬善、保障公平,更多的是在运营管理和规则改进方面下功夫,为群众出行创造更好的条件;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2024·辽宁·中考真题)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常设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提示语,提醒人们保持安静。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改变社会规则 B.扩大公民权利C.限制人身自由 D.维护社会秩序【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维护社会秩序。D:分析题文,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以保障人们能够正常地阅读、参观、观影等。设置“请勿大声喧哗”的提示语,是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让大家遵守公共秩序,从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使这些场所能够正常运转,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公共服务;故D符合题意;A:这种提示语并非是为了改变社会规则,而是在现有规则下对人们行为的一种引导和规范;故A错误;B:公民的权利是由法律规定和保障的,这样的提示语不会使得权利的扩大;故B错误;C:要求人们保持安静并不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是在公共场合遵循基本的行为准则,保障大多数人的自由和权利;故C错误;故本题选D。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交通道路口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这告诉我们()A.公民的规则意识偏低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C.遵守规则主要靠警示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规则的重要性。D:分析题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在交通道路口等公共场所设置各种警示图标,是为了提醒人们遵守规则,保障公共秩序和安全,这充分说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需要有规则来规范和约束,体现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故D符合题意;A:不能仅因为有警示图标就得出公民的规则意识偏低的结论,故A错误;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但题干强调的是规则的存在和重要性,而非规则的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遵守规则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和自律,警示图标只是起到辅助提醒的作用,故C错误;故本题选D。4.(2024·天津·中考真题)生活中,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下列标志提示我们()A.维护秩序靠规则 B.自由划定规则的边界C.规则一经制定就不能改变 D.建立规则的目的在于限制自由【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A:分析题文,题干的这些标志分别涉及到电动自行车使用、过马路和高空抛物等方面的规定,它们提示我们维护秩序靠规则;故A符合题意;B: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而不是自由划定规则的边界;故B错误;C:“规则一经制定就不能改变”错误,规则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调整和完善;故C错误;D:“建立规则的目的在于限制自由”错误,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障每个人的自由,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故D错误;故本题选A。5.(2024·湖北·中考真题)目前多趟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等。这表明()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③违反社会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④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规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①④:分析题文可知,复兴号列车设置静音车厢并规定旅客的行为规范,表明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应遵守相关规则,这说明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规则,故①④说法正确;②:材料未提及规则是如何形成的,故②不符合题意;③:违反社会规则不一定都受到法律制裁,只有违反法律这种规则才会受到法律制裁,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交通运输部出台铁路新规。(如下图)其目的是为了()A.更加符合人民利益 B.维护交通管理秩序C.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D.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积极改进规则。A:分析题文,交通运输部出台铁路新规按年龄实行儿童优惠购票,新的儿童票优惠政策考虑到了儿童的实际年龄,相比以往单纯以身高为标准更加科学合理,能让更多儿童享受到优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故A符合题意;BCD:选项观点都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7.(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盐城市某街道组织网格员走进小区,开展禁止电动车入楼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维护高层住宅安全。假如你是该小区居民,你应该()A.积极参与宪法修订 B.合理规划出行路线C.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D.尊重他人停车行为【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C:分析题文可知,作为小区居民,应该自觉遵守法律规范,配合街道组织的禁止电动车入楼的相关规定,确保高层住宅安全,故C正确;A:宪法修订是国家层面的事情,居民一般不能直接参与,故A错误;B:合理规划出行路线与禁止电动车入楼的活动主旨关联不大,故B错误;D:题干强调的是自身要遵守规定,而不是尊重他人停车行为,故D错误;故本题选C。8.(2024·云南·中考真题)一名游客朝兵马俑坑里扔烟头的视频引发锐评:这种行为坑的是文物,也暴露出文明素质的大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举止文明已成为每个人的共识B.文明有礼是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C.扔烟头是小事,不应小题大做D.当事人不尊重文物,也不尊重自己【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的理解。D:分析题文,当事人朝兵马俑坑里扔烟头,既不尊重珍贵的文物,也体现出其自身文明素质的缺失,不懂得尊重自己,故D正确;A:举止文明已成为每个人的共识过于绝对,现实中仍存在不文明行为;故A错误;B:文明有礼是道德规范,而非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故B错误;C:扔烟头看似是小事,但在兵马俑坑这种重要文物场所就是大事,不能说是小题大做,这种行为是对文物的不尊重和破坏;故C错误;故本题选D。9.(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情绪价值”通常表现为源于他人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鼓励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已成为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当我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感到被重视被认可,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我们应学会()①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②积极沟通,化解矛盾分歧③真诚关心,回应情感需求④尊重他人,全面接纳认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理解。①②③:分析题文,当我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感到被重视被认可,具有幸福感;这启示我们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以增进相互理解,积极沟通来化解矛盾分歧,真诚关心以回应情感需求;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全面接纳认可”表述过于绝对,尊重他人并不意味着要全面接纳认可一切,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或观念不能无原则地接纳认可;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10.(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当冲突发生时,不要只忙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体现了处理冲突的正确策略是()A.保持冷静 B.及时处理 C.坦诚交流 D.换位思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换位思考。ABCD:分析题文,当冲突发生时,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体现了处理冲突的正确策略是换位思考;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某校团委准备办一期以“文明有礼,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展板,现面向全校师生征集素材,下列能入选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表现。①③:擦除街边的小广告、礼让并搀扶老人上地铁,体现了文明有礼,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我国成功发射航天器、粮食丰收,这属于国家取得的成就,与公民做到文明有礼无关,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近年来,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热情持续升温。让文明与美景一路相携相伴,是每名游客应该展现出来的文明素养。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拍照打卡,攀爬文物 B.主动礼让,用语文明C.穿着舒适,不修边幅 D.插队购票,乘车霸座【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动礼让、用语文明展现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有助于营造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故B符合题意;A:拍照打卡攀爬文物是对文物的破坏,是不文明的行为,故A说法错误;C:穿着舒适但不修边幅可能会影响个人形象和公共环境的美观,不符合文明素养的要求,故C错误;D:插队购票、乘车霸座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缺乏文明素养的表现,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3.(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漫画《谦让》启示我们()①文明有礼,要用语文明②尊重他人,要欣赏他人③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④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尊重他人。①③:分析漫画,漫画《谦让》中,年轻人因觉得老年人体力弱而让座,老年人因觉得年轻人压力大而让座;双方都使用了礼貌用语“请坐”,这启示我们要文明有礼,要用语文明;学会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题干漫画没有涉及欣赏他人、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桥梁。也许好好说话不一定会直接让事情变好,但一定不会让事情变坏,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有时就是一句话的事。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人之相知,贵在知心C.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D.良言一句,温暖如春【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要求。D:分析题文,题干强调了语言在人与人沟通中的重要性,好好说话可能不会直接让事情变好,但一定不会让事情变坏,说明了一句好话的积极作用;“良言一句,温暖如春”意思是一句善意的话让人在冬天也能感到温暖,与题干中好好说话能产生积极影响的观点相符;故D符合题意;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B:“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指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重点在于相互了解,而非关于语言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孤则易折,众则难摧”意思是单个人的力量脆弱,容易受挫折;集体的力量强大,不容易被打垮。强调的是团结的力量,与题干语言的重要性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2024·青海·中考真题)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描述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文中“信”与“礼”最能体现的道德品质是()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践行诚信、做文明有礼的人。D:题文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意思是到了约定的正午时间了,您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告诉我们做人要守时、讲信用,即做到诚实守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意思是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无礼的表现,告诉我们要以礼待人。故D符合题意;ABC: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情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养,在题文中未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2024·山西·中考真题)信用报告是反映个人和企业信用行为的“经济身份证”。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这启示我们每一个人要()A.保护个人隐私 B.运用诚信智慧C.珍惜诚信记录 D.积极改进规则【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践行诚信。C:分析题文可知,信用报告作为反映个人和企业信用行为的“经济身份证”,失信者处处受限;强调了信用记录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要珍惜诚信记录;故C符合题意;ABD:观点都不符合题干的主旨诚信要求,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7.(2024·云南·中考真题)在中央宣传部发布的2023年“诚信之星”中,有的坚持诚信经营,着力打造有品质有实力的国货品牌;有的以诚立身,身处困境仍不忘履约践诺……这说明()A.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有形资产 B.讲诚信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谎C.在社会活动中要讲信用、守诺言 D.诚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诚信的理解。A: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而不是有形资产,故A错误;B:讲诚信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谎,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善意的谎言是被允许的,故B错误;C:分析题文可知,“诚信之星”的事迹表明在社会活动中要讲信用、守诺言,故C正确;D: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诚信,故D错误;故本题选C。18.(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这说明()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②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③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③④:“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一句,说明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③④符合题意;①:任何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故①错误;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只有犯罪行为才要受到刑罚处罚,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9.(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对应的是()选项案例违法类别A柴某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被判有期徒刑八年。民事违法行为B刘某过年期间非法存储烟花爆竹,警方给予其行政拘留5日。刑事违法行为C出版社未经钱某同意发表其作品,被判赔偿钱某损失2000元。刑事违法行为D赵某看演唱会时,起哄、打闹并向场内投掷饮料瓶,公安机关给予其警告处罚。行政违法行为A.A B.B C.C D.D【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D:警告属于行政制裁,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赵某看演唱会时,干扰了公共场所秩序,公安机关给予其警告处罚,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D符合题意;A:有期徒刑属于刑罚,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从“被判有期徒刑”中可知,柴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故A说法错误;B: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制裁,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刘某被行政拘留,由此判断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B说法错误;C:赔偿损失属于民事责任,适用于民事违法行为。出版社被判罚赔偿钱某损失,说明其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20.(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面“?”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出售濒危野生动物B.殴打他人成重伤C.签订合同后拒发货 D.破坏铁路封闭网【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A:出售濒危野生动物是犯罪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B:殴打他人成重伤属于犯罪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C:签订合同后拒发货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D:破坏铁路封网违反了治安管理相关法规,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为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某班开展“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可以作为模拟法庭使用的是()A.高某因违反管理规定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被终身禁止进入此熊猫基地参观B.李某因超速违章,被系统拍照并曝光在电子屏上C.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D.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D:依据教材知识,签订合同属于民事活动,由民法来规范。“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题文中的王某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侵犯了张某的民事权利,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D符合题意;A:高某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违反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B:李某超速违章,违反了交通管理行政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C: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2.(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②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犯罪的定义及基本特征。①②:依据教材知识,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从题文中“诈骗罪、有期徒刑、罚金”等语句中可知,冯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判决依据应是刑法,故①②符合题意;③:罚金属于附加刑,不是行政处罚,故③说法错误;④: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3.(2024·新疆·中考真题)预防就是保护,治理也是挽救。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的这一现象,青少年应该()①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②积极见义勇为,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③自觉遵章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④实施社会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的要求。①③:分析题文,青少年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能够有效预防自身走向犯罪道路;自觉遵章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降低犯罪的可能性;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青少年在面对违法犯罪时,首先要保护自身安全,不提倡盲目见义勇为,且制裁违法犯罪是国家执法机关的职责;故②错误;④:实施社会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这是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而非青少年自身能做到的;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24.(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近年来,一些恶性的校园欺凌案件不时刺痛人们的神经,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小明搜集到一张漫画(如下图),下列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①欺凌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②面对校园欺凌要讲究策略、机智应对③未成年人实施欺凌行为不用负法律责任④欺凌者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A.②③B.③④C.①④ D.①②【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①②:分析可知,欺凌者他人进行殴打、辱骂等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在遇到欺凌时,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激怒欺凌者,寻找机会向老师、家长或其他可靠的人求助;要讲究策略、机智应对;故①②符合题意;③:未成年人实施欺凌行为并非不用负法律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年龄来判断;如果未成年人的欺凌行为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③错误;④:欺凌者的行为不一定都是犯罪行为;只有欺凌行为达到犯罪的标准,如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构成侮辱诽谤等犯罪要件,才会受到刑罚处罚;故④错误;故本题选D。25.(2024·福建·中考真题)中学生小闽发现邻居行迹神秘,通过观察怀疑他们在实施违法行为,于是拨打报警电话,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小闽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A.自己遭遇侵害时学会依法求助B.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行为C.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D.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C:分析题文,小闽发现邻居行迹神秘,怀疑他们在实施违法行为后拨打报警电话,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这体现了小闽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故C符合题意;A:材料中小闽并非自己遭遇侵害,而是发现他人可能的违法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B:公民个人没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权力,制裁违法犯罪是国家机关的职责,故B错误;D:材料中未体现小闽杜绝不良行为和预防违法犯罪的相关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第Ⅱ卷二、判断说理题: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上打“√”,错误的在()上打“×”】并说明理由。(10分,每题5分)26.(23-24九年级下·福建厦门)(1)小湖在参加社区图书整理的公益活动中不耐烦地回答前来咨询的人。判断:理由:【答案】(1)判断:(×)。理由:①小湖虽然参加社区活动具有亲社会行为但缺乏以礼待人的意识。②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③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能够促进社会和谐。④小湖应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以礼待人,耐心地回答咨询者的问题。【分析】考点考查:文明有礼、调节情绪、正确对待挫折。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错误;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小湖虽然参加社区活动具有亲社会行为但缺乏以礼待人的意识+文明有礼的意义和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上图人物的行为的行为。判断:()理由:【答案】(1)判断:(×)理由:①上图人物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没有正确处理自由和规则的关系。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们在行使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不遵守交通规则,会破坏交通秩序,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④上图人物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分析】考点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违法行为、慎重结交网友。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错误。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是违法行为+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材料分析题:28.(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充分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积极推进诚信建设,我国已连续多次开展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评选活动。对此小吉发表了看法:(1)你赞成小吉的看法吗?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2分)(2)践行诚信,从我做起。请列举两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4分)【答案】(1)我赞成小吉的看法。①“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诚信有利于赢得他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自己健康成长。)②“国无信则衰”,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诚信有利于增进社会互信,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2)①考试时独立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