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65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65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65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65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6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6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教师在九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多彩的戏剧世界”展开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江南博哥)的是______。A.司汤达《红与黑》B.曹禺《雷雨》C.果戈理《钦差大臣》D.王实甫《西厢记》正确答案:A[考点]文学综合

[解析]A项,《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小说。B项,《雷雨》是我国现代剧作家曹禺的话剧作品。C项,《钦差大臣》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理的剧作。D项,《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戏剧作品。B、C、D三项中的这三部作品都适合“多彩的戏剧世界”这一主题。故本题选A。

2.

初中语文教研组就“理想信念”主题单元中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等课文展开教学研讨活动,这一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______。A.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C.跨学科学习D.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正确答案:D[解析]“理想信念”主题单元中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等课文在文体上属于议论文,该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由此可知,这一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故本题选D。

3.

阅读关于阅读教学的研究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要珍惜学生独有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想象,重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

对上述论文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引导想象作为主要教学任务B.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并且强调学生的想象C.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的唯一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参与感D.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严格统一学生的想象内容正确答案:B[考点]教学设计技能

[解析]A项,根据论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可知,引导学生想象是其中一个教学任务而不是“主要教学任务”。此项分析错误。B项,根据论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想象”可知,教师应充分发挥并强调学生的想象。此项分析正确。C项,根据论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可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此项分析错误。D项,根据论文“教师要珍惜学生独有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可知,教师不应统一学生的想象内容。此项分析错误。故本题选B。

4.

教学成语运用专题课,教师提供例句要求学生辨析,下列语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是______。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B.下半年,日元不断贬值,其势如破竹的下跌势头,使已经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C.近年来,学术造假日益严重,影响极其恶劣,教育专家呼吁,对造假者,要抓住一个,严打一个,以儆效尤。D.市中心商厦一楼的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消防法规令行禁止的。正确答案:C[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A项,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逃也逃不脱。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选项说的是打击劣质食品,不符合题干语境,属于张冠李戴。B项,势如破竹:形容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以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选项说的是日元不断贬值的下跌势头,不符合题干语境,属于褒贬不当。C项,以儆效尤:用对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选项说的是打击学术造假,符合题干语境。D项,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选项说的是违反消防法规,不符合题干语境,属于望文生义。故本题选C。

5.

某教研室集体研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指导青年教师合理使用教科书,下列归纳不正确的是______。A.注意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B.设计完整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C.注重选文的经典性和多样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D.新教材采用素质教育与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正确答案:D[解析]D项,新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故本题选D。

6.

古诗词专项复习课上,学生整理诗词中运用的典故,下列句子中运用典故的是______。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蛾眉山月歌》)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正确答案:B[考点]阅读

[解析]A项,未运用典故。诗句大意: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B项,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是“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达对嵇康、吕安的怀念。第二个典故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等到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去。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王叔文等友人的悼念,后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诗句大意: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C项,未运用典故。诗句大意: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D项,未运用典故。诗句大意: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巴山连夜暴雨,雨水涨满秋池。故本题选B。

7.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要求的一项是______。A.阅读参观访问记、考察报告、科技说明文、科学家小传等文本。B.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C.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D.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A项为第三学段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的学习内容。B项、C项和D项均为第四学段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的学习内容。故本题选A。

8.

以下作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教学难点最恰当的是______。A.积累优美的文言词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B.体会个性鲜明的写入方法,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C.理解古代人物传记的写法及特点D.理解有关文言词语的含义正确答案:B[考点]教学设计概述

[解析]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五柳先生传》是作者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精短,但内涵深刻。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结合课标要求和本篇课文的内容,综合各选项进行分析,作为教学难点最恰当的为B项,A、C、D三项适合作为教学重点。故本题选B。

9.

教师围绕“神奇的科幻探险”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______。A.凡尔纳《海底两万里》B.阿西莫夫《基地》C.白先勇《游园惊梦》D.哈里森《太空特警队》正确答案:C[考点]文学综合

[解析]A项,凡尔纳的《海底两方里》属于科幻探险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讲述巴黎博物馆生物学教授彼埃尔·阿龙纳斯先生和他的两位朋友乘坐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漫游的故事。B项,阿西莫夫的《基地》属于科幻探险小说。这部小说包含五个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故事,描绘了在遥远的未来,当“银河帝国”步入暮年,即将衰亡之际,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理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以保存人类文明,为迎接未来的复兴做准备的初期过程。在这曲折的过程中,基地上的人们历经多次危机,但都凭借知识、智慧、勇气化险为夷。C项,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不属于科幻探险小说。这部小说以中国国民党将军的遗孀蓝田玉到窦公馆赴宴为线索,通过她在宴会上的感受、回忆及其心理活动,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台湾地区的社会变迁:旧贵族的没落,新兴中产阶级的兴起。D项,哈里森的《太空特警队》属于科幻探险小说。这部小说主要叙述了星际窃贼迪格里兹被招募进太空特警队之后,机智巧妙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从而立下赫赫战功的故事。故本题选C。

10.

阅读教研论文《如何理解“三维目标”》(节选),按要求答题。

首先,“三维目标”的统一,主要是就整体的课程目标而言的,目的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每一学科课程都内在地、不可分割地包含着三个维度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中,只有全面兼顾三个维度才能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其次,“三维目标”的统一,不是针对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而言的。“三维目标”的提法主要是在课程层面提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指出教学本身内含的教育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必须按照三个维度来确定。因为“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其中有许多目标(如读书习惯的养成、读书方法的掌握、对祖国语文的热爱等)是长期性的、累积性的、内隐性的,不可能仅仅依靠具体的一两节课去达成。而且,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机械地按三个维度来确定和陈述,恰恰有违新课程“三维目标”设计的初衷。

对该教研论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教学中需要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B.“三维目标”主要是从课程层面来阐述的,课堂教学目标不能机械套用C.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按照“三维目标”来确定,是一种片面的做法D.长期性的、累积性的、内隐性的课程目标不能作为一节课的目标正确答案:D[考点]教学设计概述

[解析]D项,无中生有。材料中“长期性的、累积性的、内隐性的,不可能仅仅依靠具体的一两节课去达成”,强调的是此类目标的达成过程。此项分析错误。故本题选D。

11.

初中学校组织教研组围绕“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引领功能”展开课题研讨,大家各抒己见、交流分享,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A.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要注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C.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D.要注意凸显选文的独特性、开放性和跨媒介的整合性正确答案:D[解析]D项,“注意凸显选文的独特性和开放性”不能体现“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引领功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材编写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要有助于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集体意识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A、B、C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D。

12.

教学成语运用专题课,教师提供例句要求学生辨析,下列语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是______。A.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B.2000年年初,他成为“北漂”一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蜗居地下室、挣不到饭钱的艰苦生活,在蹉跎岁月中写出佳作。C.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然老师已退休,不再教我们,但他在许多画展上不断呈现的画作依然给我们以形象的教诲。D.“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正确答案:C[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A项,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选项说的是“诚信”,不符合题干语境。B项,蹉跎岁月:时光白白地过去,指虚度光阴。选项将其理解为“艰难的岁月”,不符合题干语境,属于望文生义。C项,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选项说的是“老师”,符合题干语境。D项,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选项说的是完成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任务,不符合题干语境,属于张冠李戴。可改为“闭门造车”。故本题选C。

13.

教师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请学生列举其他描写父亲的文章进行阅读,下列作品适合的是______。A.史铁生《秋天的怀念》B.刘绍棠《蒲柳人家》C.彭荆风《驿路梨花》D.李森祥《台阶》正确答案:D[考点]阅读

[解析]A项,《秋天的怀念》通过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爱的赞美。没有描写父亲,不符合题干要求。B项,《蒲柳人家》通过六岁儿童何满子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农民在运河滩这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英勇斗争的事迹,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没有描写父亲,不符合题干要求。C项,《驿路梨花》通过描写在梨花等哈尼族小姑娘的帮助下,解放军顺利地在瑶山设立了驿站,方便了过路行人的故事,歌颂了雷锋精神。没有描写父亲,不符合题干要求。D项,《台阶》通过叙述父亲一生为造台阶而辛苦劳累地执着追求,展现了父辈的生存智慧和融入血液的勤劳,引发人们对地方文化的反思。符合题干要求。故本题选D。

14.

教学以“学习略读”为重点的单元,教师根据单元提示和选文特点确定活动目标,下列不适合的是______。A.学习课文,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B.学习略读,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C.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和表达等要产生奇特的感受和心得D.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正确答案:C[考点]教学设计概述

[解析]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以“学习略读”为重点的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不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学习略读,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C项,后半句表述错误。应是“对内容和表达等要产生自己的心得”,但不一定是“奇特的感受和心得”。故本题选C。

15.

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教师安排学生总结一些语句中状语后置的用法,下列语句中适合的是______。A.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D.中轩敞者为舱(魏学洢《核舟记》)正确答案:C[考点]阅读

[解析]A项,被动句。“为”表被动,本句大意:天子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不符合题干要求。B项,该句没有特殊句式。本句大意: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C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公与之乘,于长勺战”。本句大意: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符合题干要求。D项,判断句。“为”判断句的标志,译为“是,作为”。本句大意:中间敞开而高起的是船舱。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本题选C。

二、案例分析题(共40分)阅读某教师教学《木兰诗》的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列2小题。

环节一: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简介《木兰诗》的产生年代及创作背景)请大家听读课文,揣摩读乐府诗的语气,并注意把握语速、重音及感情基调。(多媒体显示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教师范读后让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同时扫除字词障碍。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检查自学情况,并按照分好的组,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把这篇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并适时补充指导)

环节二:自主探究,人物赏析

师:读得很不错。下面我们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读出对人物的感情。判断对一个人该持有什么样的感情,先要了解他,了解他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又在想些什么。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可看出木兰的勤劳孝顺。

生:“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看出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看出木兰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师: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谁能结合前面同学的发言更加细致地说一下木兰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生:花木兰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勤劳孝顺、有胆识、纯朴高尚。(师板书)

师:很好。她既是现实人物,又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为了更深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想每人可以创作一首小诗,热情讴歌劳动人民的优秀女儿花木兰。(多媒体显示参考题目:1.爹爹,让女儿替你去出征;2.妈妈,我回来了;3.英雄颂歌;4.中国,请记住这光辉的一刻)可选用任何一种人称,可选任何一个时刻(出发前、送别、征战、归来),可任意选择长短(一句、两句、一段、两段)。(生创作)谁能把自己的诗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朝廷军帖多成山,爹爹年老不能战,花家没有男子汉,我愿替父去出战。(掌声)

生:看,火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木兰啊,勇敢地代父从军!老母亲,眼泪簌簌,再三嘱咐女儿要小心;老爹爹,颤颤巍巍,送娇女踏上征程。木兰,你是咱中华民族的好儿女,我们为你骄傲,我们为你自豪!(掌声)

师:不错,不过结尾还可改得含蓄一点。

师:大家写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们走进了木兰的内心世界。

生:因为我们都喜爱木兰。

师:的确,不是我们的诗写得好,是木兰这个女子太美好了,美好的事物就应该与诗相配。放声朗读,把你们对木兰的感情尽情地读进去吧!(生自由读)谁愿意为大家朗读?

(生读)

师:评一下,还有什么不足?

生:前面还可以,后面喜悦的感情没读出来。“旦辞爷娘去……”一节应读出木兰想家、孤独、想哭的心情。

师:把这些意见揉进朗读中去,效果会更好。

问题:1.

请评析该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朗读的。正确答案: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如下:

(1)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朗读,该教师重视朗读的示范作用,首先请学生看屏幕,听读课文,揣摩读乐府诗的语气,并注意把握语速、重音及感情基调,给学生以引导。进而教师范读,语速适中,抑扬顿挫,人物的感情基调把握准确,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2)该教师使用了多样的朗读方式,关注了学生的朗读体验。在学生获得整体阅读体悟后,教师引导学生选取不同的方式读课文,如个人朗读、集体合诵、男女配读、配乐朗读等,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在多种朗读方式中自由吟其节奏,感知情节,使教学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字、词、句的串讲。

(3)该教师以“读”为中心,落实了有感情地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木兰形象并创作小诗之后,再引导学生放声朗读,并把自己对木兰的感情尽情地读进去,学生互相评价,进一步加入木兰喜悦和忧伤的心情,朗读效果更好,学生对木兰形象的理解也更全面。课堂中无处不见“读”,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赏人物,学习热情积极活跃,充分放大了“读”的有效性。

2.

请评析该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人物的作用。正确答案:该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人物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该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人物环节,充分发挥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2)教师建立了一定的问题支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立足文本内容,探究花木兰的形象特征。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总结人物形象,问题的支架也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启发学生的思考。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在学生分析完木兰的形象之后,教师提议使用创作小诗的方式,热情讴歌花木兰。这一问题的设计,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再现了学生的生活阅历,沟通了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联系,训练了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现得精彩纷呈,可见教师对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下列2小题。

我战胜了黑暗

①打开我记忆的闸门,里面有许多色彩不一的泡泡,泡泡里珍藏着我从小到大的“酸、甜、苦、辣”。当你触摸那有着胜利喜悦色彩的泡泡时,使它会带你走进我的回忆录……

②“哎呀,摹蹭什么呀?快去买盐啊!”“我不想去嘛!”吵吵闹闹地在干什么呀?不就是买包盐吗?你看了肯定会不解地问。我知道,家里除了我,其他人都在干家务,我去买盐是理所应当的。可是楼道的声控灯坏了,很黑,而且小时候我经常看鬼片,遇到黑,满脑子都是“鬼”,你说,我还敢下楼去买盐吗?可是经过妈妈的再三催促,我不得不下楼去买盐。

③当我打开门时,一阵“阴森森”的“鬼气”迎面扑来。我站在门口不停地幻想着“鬼”,迟迟不敢迈脚。爸爸发话了:“站在那里发呆有什么用?难道请你去买盐就比登天还难吗?”于是我“啪”的一声关上了门,站在了门外。“呼!”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刚才打开门时还好,还有一点家的“光明”。现在可好,把门给关上了,眼前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太恐布了,像十八层地狱!我站在门口,眼睛眨了老半天,终于,看清了。慢慢的,我靠近楼梯扶手,一点一点向前移动,“1梯、2梯、3梯……”我下一梯,心里就数一梯,心里还“嘣、嘣、嘣”紧张地跳个不停。天啊!我可算是下来了,怎么感觉过了N年呀!再一摸头,湿的,冷汗吓得直冒,背上也是湿的……哎,不管了,先买了盐再说。

④买好了盐,我站在楼梯口,望着里面黑漆漆的,我撇了撇嘴。“咋办?跑上去?不行,太累。就走上去?不行,太慢,害怕……”我的心里极其矛盾,怎么也不好,“哎呀,还站在那,你不吃饭啊?家里人还等着你买盐呢!”突然,有个声音在耳边回荡。“对呀,还等着我买盐回去吃饭呢!”我啥也不顾了,闭上眼睛,就冲进了黑暗的楼道。

⑤我一点点地向前移动,心里可不敢再想什么“鬼”啊之类的了。嘿,心中想些好事吧。于是,我一边幻想着,一边上楼。咦?怎么就到家了?我不怕黑了吗?

⑥耶!成功战胜黑暗。哼!黑暗,我可再也不怕你了!

问题:3.

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①段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正确答案:错别字:

第②段“摹蹭”应为“磨蹭”,第③段“恐布”应为“恐怖”。

第①段病句:当你触摸那有着胜利喜悦色彩的泡泡时,使它会带你走进我的回忆录……

病因:成分残缺,缺主语。

可改为:当你触摸那有着胜利喜悦色彩的泡泡时,它会带你走进我的回忆录……

4.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正确答案:优点:叙事清晰,生动形象。

本文讲述了作者自己战胜黑暗的经过,对开门、站在门外、下楼、回家等场景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叙事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自然,将整个过程描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最后表达了自己战胜黑暗的喜悦之情。

三、教学设计题(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20分,第3小题25分,共65分)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下列3小题。

课文原文

游山西村①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②,丰年留客足鸡豚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④,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⑤,拄杖无时⑥夜叩门。

【注释】①选自《剑南诗稿校注》。②〔腊酒浑〕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③〔足鸡豚〕指菜肴丰足。豚,小猪,这里指猪肉。④〔箫鼓追随春社近〕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⑤〔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⑥〔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阅读提示

围绕古诗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思考探究

一、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背诵这首诗歌,并用楷书默写下来。

三、在写作中,引用诗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感染力。不妨自备笔记本,摘抄积累诗文名句,以备写作中引用。

单元介绍

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七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等。1.

从“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的角度,写出你对《游山西村》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正确答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诵读、积累与梳理,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

《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全诗紧扣诗题“游”字,从不同侧面勾勒出山村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村民淳朴的习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恬淡、隽永,极富哲理。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诵读诗歌,领略自然之美,领会哲理之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景象。教师可以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歌中描写的农村美好景象和乡间淳朴习俗的诗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第二,加强阅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增加语言积累。诵读是重要的诗歌教学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多次、反复地朗读直至达到背诵是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好方法。在反复朗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第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寓理于景的写作手法。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不仅描写了诗人置身山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而且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深刻哲理,升华认知,丰富语言积累。

通过学习,学生在古典诗歌阅读方面能够理解诗歌大意,培养阅读诗歌的习惯,感受古典诗歌的美,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考点]诗歌教学设计

2.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的有关知识及相关写作背景,理解诗句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学习诗歌寓理于景的写作手法,培养朗读感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面对人生困境的信心,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设计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该目标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的融合,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