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一中等“四校”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无子西瓜的发育需要生长素,生产实践中通常会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给三倍体西瓜雌蕊授粉。当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雌蕊的子房内并将某种物质转移至其中,从而使子房内仍能合成生长素,促使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属于可遗传变异B.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用到生长素诱导多倍体形成C.二倍体有子西瓜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是发育中的种子提供的D.题干中的“某种物质”可能是催化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系2.图1为一只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果蝇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中部分染色体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据图1判断,曲线HI段时该果蝇体内发生了受精作用过程B.据图1判断,曲线EF段会出现图2所示细胞,名称为极体C.图1中BC、FG和LM段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不同D.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全部异常3.如图所示为M基因控制物质C的合成以及物质C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的物质D的流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④过程参与碱基配对的碱基种类较多的是①过程B.基因转录得到的产物均可直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控制模板C.组成物质C的氨基酸数与组成M基因的核苷酸数的比值大于1/6D.图中经过⑤过程形成物质D时需依次经过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加工与修饰4.豌豆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如图所示为红花植株接受白花植株花粉的杂交实验。已知选取某种群中多株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各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红花∶白花=1∶1或1∶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和②过程之间不需要进行套袋处理B.图中③过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C.该种群中各红花豌豆自交,F1都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图中④过程形成种子的数量取决于花粉的数量5.下列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且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可通过分泌的激素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B.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细胞间遗传信息交流的通道C.多细胞生物体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全依赖于信息交流D.细胞内通过细胞骨架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6.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动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B.图中的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造成的C.该细胞有可能为体细胞D.此时核DNA数与染色体数相同7.以下呼吸作用在生活实际当中的应用,解释正确的是A.酸奶“涨袋”是由于乳酸菌呼吸产生大量气体B.伤口用纱布包扎有利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C.用酵母发酵产酒初期可以适当通入空气D.松土可避免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产生过多CO28.(10分)某高等雄性动物(2n=6、XY型)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表示其体内某细胞分裂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有6条染色体B.该细胞中染色体①、②分别为性染色体X、Y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aBXA、AbY、bY二、非选择题9.(10分)果蝇是科研人员经常利用的遗传实验材料,其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F1的雄性表现型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3:3:1:1,雌性个体表现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3:0:1:0。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控制灰身和黑身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2)F1果蝇中,截毛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3)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c);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与结论:①若子代果蝇出现____________,则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②若子代果蝇出现____________,则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③若子代果蝇出现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10.(14分)果蝇(2n=8)羽化(从蛹变蝇)的时间约24h。已知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羽化时间24h、19h和29h,但无法确定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现用一只羽化时间19h的雌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蝇杂交,F1的羽化时间为24h∶19h∶29h=2∶1∶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的基因有A1、A2和A3三种,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性,这些基因遵循__________定律。(2)根据以上数据,无法确定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通过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若统计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A1、A2、A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它们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亲本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11.(14分)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不致死。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1)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与豌豆的自交相比,玉米自交需要增加的操作是_________。(2)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如图二。①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_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未分离。②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若用植株乙进行单倍体育种,则产生子代的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为_______,该育种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是______。12.请回答下列与发酵应用有关的问题:(2)用白萝卜、豇豆、辣椒为材料制作泡菜,图2和图2分别是三种材料制作过程泡制液的化学指标变化,根据微生物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发酵过程分为以下阶段:初期,蔬菜入坛,表面会带有微生物,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会使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的细菌生命活动被逐渐抑制;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泡菜液体pH为2.5~2.8,如图2所示,此时,绝大部分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期,乳酸达到2.2%以上时,乳酸菌活性受到抑制,泡制液pH保持相对稳定,结合图2和图2曲线趋势,在泡制__________天后可食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含量降低,且结合考虑泡菜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均较好。(2)国外制作青贮饲料时可用乳酸菌水剂喷洒,在青贮缸中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提高青贮品质。若从泡菜汁中分离提纯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在专用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该培养基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于观察是否产酸,而后将提纯的乳酸菌通过液体发酵罐继续生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是:(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3)培养种子,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4)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由于生长素所起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并不能导致植物的基因型的改变,所以该种变异类型是不遗传的。无子西瓜的培育是利用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详解】A、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B、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用到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B错误;C、二倍体有子西瓜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是发育中的种子提供的,C正确;D、题干中的“某种物质”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可能是催化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系,D正确。故选B。2、C【解析】
分析图1:图1表示A-H表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过程,HI表示受精作用,lM表示受精卵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分析图2:图2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据分析可知,曲线HI段时该染色体组数由体细胞的一半恢复与体细胞相同,表示受精作用过程,A正确;B、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为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对应图1的EF段,B正确;C、图1中BC、FG和LM段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原因都是因为细胞质分裂,染色体被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C错误;D、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一个多一条,一个少一条,D正确。故选C。3、A【解析】
过程①是转录形成RNA,过程②是对产生的RNA进行加工,过程③是将加工的RNA片段进行拼接形成mRNA,过程④是翻译形成多肽链,过程⑤是对多肽链加工形成蛋白质。【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过程表示转录,该过程参与碱基配对的碱基有5种,而④过程表示翻译,该过程参与碱基配对的碱基只有4种,A正确;B、从图中信息可知,控制该分泌蛋白合成的直接模板是物质B,而转录的产物是物质A,说明A还需要经过加工才能转录,B错误;C、C、由于M基因转录的区段只有一部分,并且物质A到mRNA,还要经历剪切掉一部分片段,所以组成物质C的单体数与组成M基因的单体数的比值小于1/6,C错误;D、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应先经内质网初加工,再由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和加工,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及蛋白质合成与加工的相关知识,从图中要分析出转录后的RNA需要加工才能翻译,同时蛋白质的修饰和分泌在高尔基体。4、B【解析】
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①表示去雄,②表示传粉,③是套袋,④发育成种子。【详解】A、去雄之后需要套袋,待花粉成熟后才能传粉,A错误;B、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B正确;C、根据题干中红花∶白花=1∶1或1∶0,说明红花为显性,基因型有AA或者Aa,只有当种群全是Aa时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错误;D、形成种子的数量取决于参与受精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数目,而不是精子的数目,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及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A【解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1.物质传递: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膜接触传递: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通道传递: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详解】A、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A正确;B、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通道,而不是遗传信息交流的通道,B错误;C、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功能协调不仅依赖于信息交流,还依赖于物质交换和能量供应,C错误;D、细胞骨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6、A【解析】
识图分析可知,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A和a,而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但是图中A、a所在的染色体在形态上存在差异性,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者缺失的现象导致的,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染色体上存在基因A、a,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等位基因的出现,因此动物的基因型可能是AA,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图中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存在差异性,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造成的,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因此该细胞有可能为体细胞,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时核DNA数与染色体数都是4个,D正确。故选A。7、C【解析】
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对稻田举行定期排水,防止水稻幼根因缺氧而腐烂;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详解】A.乳酸菌为厌氧性细菌,无氧呼吸不产生气体,A错误;B.伤口用纱布包扎有利于防止厌氧性细菌大量繁殖,B错误;C.用酵母发酵产酒初期可以适当通入空气,增大酵母菌繁殖量,C正确;D.松土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D错误;故选:C。8、D【解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变异的情况,首先需要根据图示判断细胞的分裂方式,由于存在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现象,所以推测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示显示了A/a、B/b的位置关系,可以发现其中一个A基因所在的片段易位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该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详解】A、该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应该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B、题干表示,该动物为雄性,其体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X和Y虽然属于同源染色体,但形态和大小并不相同,所以可以判定中间的一对染色体为性染色体,①、②的形态相同,应该为常染色体,B错误;C、由于在图示中其中一个A基因发生了易位,因此存在染色体变异,但基因型依然为AAaaBBbb,所以细胞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图中已经显示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情况,该细胞后续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已定,为aBX、aBXA、AbY、bY,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常1/3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和统计后代果蝇的表现型和比例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1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亲本均为灰身刚毛,后代出现了性状性状分离,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刚毛对截毛为显性。后代雌性中没有截毛,因此果蝇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雄中灰身:黑身比例均为3:1,因此果蝇控制灰身和黑身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DXd和AaXDY。【详解】(1)由于后代雌、雄个体中都有灰身和黑身,由此可见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所以果蝇控制灰身和黑身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亲本的基因型为AaXDXd和AaXDY,如果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一对相对姓状,后代的基因型为XDXD、XDXd、XDY、XdY,且4种基因型所占比例相等,则截毛基因Xd基因频率为(1+1)/(1×2+1×2+1+1)=1/3。(3)由于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所以要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需要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和比例情况。如果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不遗传变异,则子代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如果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子代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如果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XrXc),则子代XcY致死,子代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以及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不定向性基因的分离F1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9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都是雄性或(F1中羽化时间为24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都是雌性)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A1A3【解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一只羽化时间为19h的雌果蝇(基因型为A2_)和一只羽化时间为24h的雄果蝇(基因型为A1_)杂交,F1的羽化时间为24h(基因型为A1_)∶19h(基因型为A2_)∶29h(基因型为A3_)=2∶1∶1,说明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1A3,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2A3。【详解】(1)控制果蝇羽化时间的基因有A1、A2和A3三种,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这些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性状的遗传是否是伴性遗传,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子代的性别比例来判断,如果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则子代中的性状与性别有关,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中雌雄表现型是一样的,所以通过统计F1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9h的果蝇的性别比例来确定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统计结果为都是雄性,则说明控制羽化时间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A1、A2、A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它们的显隐性关系是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由此可以判断,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1A3,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2A3。【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题干信息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以及亲本的基因型,并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染色体片段)缺失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9号染色体中1条较短)黄:白=1:1套袋和人工授粉父本同源染色体1:1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据图分析,图一异常染色体比正常染色体短,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图二9号染色体有3条,且T所在的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的变异。【详解】(1)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是显微镜观察,三种可遗传变异方式中只有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能够受精的花粉只有t,则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Tt:白色tt=1: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与豌豆的自交相比,玉米自交需要增加的操作是套袋和人工授粉,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2)①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黄色籽粒植株乙(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还有T和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②图二中的植株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相关安全协议书
- 车库出售定金协议书
- 解除车贷合同协议书
- 健身俱乐部预售协议书
- 项目合股承包协议书
- 配偶同意卖房协议书
- 餐厅人身安全协议书
- 酒店订餐免责协议书
- 餐厅员工持股协议书
- 退休人员免责协议书
- 租赁法律知识讲座课件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三)政治试题及答案
- GB/T 24894-2025动植物油脂甘三酯分子2-位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 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那么旧那样新》8
- 4P营销理论课件
- 幕墙工程施工方案及述标文件
-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双渠道模式合作演化博弈实证研究》17000字
-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25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2024修订版)(技术方案)
- 某药业公司管理制度汇编
- 《佛与保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