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之弹塑性力学算法:等效塑性应变计算:等效塑性应变理论概述.Tex.header_第1页
材料力学之弹塑性力学算法:等效塑性应变计算:等效塑性应变理论概述.Tex.header_第2页
材料力学之弹塑性力学算法:等效塑性应变计算:等效塑性应变理论概述.Tex.header_第3页
材料力学之弹塑性力学算法:等效塑性应变计算:等效塑性应变理论概述.Tex.header_第4页
材料力学之弹塑性力学算法:等效塑性应变计算:等效塑性应变理论概述.Tex.header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力学之弹塑性力学算法:等效塑性应变计算:等效塑性应变理论概述1材料力学之弹塑性力学算法:等效塑性应变计算1.1绪论1.1.1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弹塑性力学是材料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的力学行为。在弹性阶段,材料遵循胡克定律,变形与应力成正比,且在卸载后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然而,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时,材料进入塑性阶段,此时即使卸载,材料也无法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产生永久变形,即塑性变形。1.1.2等效塑性应变的重要性等效塑性应变(EquivalentPlasticStrain)是描述材料塑性变形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复杂的加载条件下,材料可能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发生塑性变形,等效塑性应变能够将这些多向变形综合为一个单一的数值,便于分析和比较。这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性能评估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结构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材料成型过程的模拟以及结构安全性的评估中。1.2等效塑性应变理论概述等效塑性应变的计算通常基于vonMises屈服准则或Tresca屈服准则。这里,我们以vonMises屈服准则为例,介绍等效塑性应变的计算方法。1.2.1vonMises屈服准则vonMises屈服准则认为,材料的塑性屈服与应力状态的第二不变量(J2)有关。当应力状态的J2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材料开始屈服。该准则可以表示为:σ其中,σeq是等效应力,S1.2.2等效塑性应变的计算等效塑性应变εp的计算基于材料的塑性屈服条件和塑性流动规则。在弹塑性分析中,等效塑性应变的增量ΔΔ其中,K是材料的体积模量,λ是塑性流动参数。在实际计算中,Δε1.2.3示例:等效塑性应变的Python计算假设我们有一块材料,其屈服强度为250MPa,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我们对这块材料施加了不同的应力状态,并记录了应力偏张量S的值。下面的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计算等效塑性应变。importnumpyasnp

#材料参数

yield_strength=250e6#屈服强度,单位:Pa

elastic_modulus=200e9#弹性模量,单位:Pa

poisson_ratio=0.3#泊松比

#计算体积模量

K=elastic_modulus/(3*(1-2*poisson_ratio))

#应力偏张量S的示例值,单位:Pa

S=np.array([[100e6,50e6,0],

[50e6,100e6,0],

[0,0,0]])

#计算等效应力

sigma_eq=np.sqrt(3/2*np.dot(S.flatten(),S.flatten()))

#塑性流动参数lambda的计算

lambda_plastic=(sigma_eq-yield_strength)/(3*K)

#等效塑性应变的计算

delta_epsilon_p=np.abs(lambda_plastic)

#输出结果

print("等效塑性应变增量:",delta_epsilon_p)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然后,我们计算了体积模量K。接下来,我们定义了一个应力偏张量S的示例值,并计算了等效应力σeq。通过比较等效应力和屈服强度,我们计算了塑性流动参数λ,并最终得到了等效塑性应变增量Δ1.2.4结论等效塑性应变是弹塑性力学分析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它能够有效地描述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变形程度。通过理论公式和Python代码示例,我们展示了如何基于vonMises屈服准则计算等效塑性应变。这对于理解材料的塑性行为、预测结构的疲劳寿命以及优化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请注意,上述代码示例中的计算仅适用于应力状态超过屈服强度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塑性硬化模型。此外,等效塑性应变的计算通常是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自动完成的,上述代码示例主要用于教学和理解原理。2材料力学之弹塑性力学算法:等效塑性应变计算2.1等效塑性应变理论基础2.1.1塑性应变与弹性应变的区别在材料力学中,应变分为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弹性应变是在材料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当外力去除后,材料能够完全恢复其原始形状。塑性应变则发生在材料超过其弹性极限之后,即使外力去除,材料也无法恢复到其原始形状,这种永久变形即为塑性变形。示例假设一个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其应变-应力曲线如下:弹性阶段: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斜率为弹性模量E。屈服点:应力达到σy时,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塑性阶段:应力继续增加,但应变的增加速率大于应力的增加速率。在屈服点之前,材料的应变完全为弹性应变;屈服点之后,应变中包含了塑性应变。等效塑性应变是将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变形转换为单轴状态下的塑性应变,以便于分析和计算。2.1.2vonMises屈服准则详解vonMises屈服准则是塑性力学中常用的屈服准则之一,它基于能量原理,认为材料屈服是由于剪切变形能的积累。vonMises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为:σ其中,σv是vonMises应力,σD是应力偏量,即应力张量减去其平均值(静水压力)部分。当σv示例假设一个材料的屈服强度σyσ计算该状态下的vonMises应力:importnumpyasnp

#定义应力张量

sigma=np.array([[100,50,0],

[50,100,0],

[0,0,150]])

#计算应力偏量

sigma_dev=sigma-np.mean(np.diag(sigma))*np.eye(3)

#计算vonMises应力

sigma_v=np.sqrt(3/2*np.sum(sigma_dev**2))

print("vonMises应力为:",sigma_v,"MPa")2.1.3Tresca屈服准则介绍Tresca屈服准则是另一种常用的屈服准则,它基于最大剪应力理论,认为材料屈服是由于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Tresca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为:σ其中,σT是Tresca应力,τij是剪应力,σi和σj示例使用与vonMises准则相同的应力张量,计算Tresca应力:#计算主应力

eigenvalues,_=np.linalg.eig(sigma)

#计算最大主应力差

sigma_T=0.5*np.max(np.abs(eigenvalues-np.min(eigenvalues)))

print("Tresca应力为:",sigma_T,"MPa")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vonMises屈服准则和Tresca屈服准则在计算等效塑性应变时的不同方法,但它们都旨在提供一个标准,用于判断材料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屈服行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选择哪种屈服准则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和具体的应用场景。3等效塑性应变计算方法3.1等向硬化模型的等效塑性应变计算在弹塑性力学中,等向硬化模型(IsotropicHardeningModel)描述了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屈服应力随等效塑性应变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等效塑性应变(EquivalentPlasticStrain)是衡量材料塑性变形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通过将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应变转换为一个等效的单轴应变值来表示。3.1.1理论基础等效塑性应变通常通过vonMises屈服准则计算,该准则定义了材料进入塑性状态的条件。对于等向硬化模型,屈服应力σy随等效塑性应变εσ其中,σy0是初始屈服应力,3.1.2计算步骤确定初始屈服应力:σy计算等效塑性应变:基于vonMises屈服准则,等效塑性应变εpε其中,εi更新屈服应力:根据等效塑性应变和硬化模量更新屈服应力。3.1.3代码示例假设我们有以下数据:-初始屈服应力σy0=250MPa-硬化模量H=100importnumpyasnp

#定义初始屈服应力和硬化模量

sigma_y0=250#MPa

H=100#MPa

#定义塑性应变张量

epsilon_p=np.array([[0.005,0,0],

[0,0.003,0],

[0,0,0.002]])

#计算等效塑性应变

epsilon_p_eq=np.sqrt(2/3*np.sum(epsilon_p**2))

#更新屈服应力

sigma_y=sigma_y0+H*epsilon_p_eq

print("等效塑性应变:",epsilon_p_eq)

print("更新后的屈服应力:",sigma_y)3.2各向同性材料的塑性应变计算示例各向同性材料(IsotropicMaterial)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在弹塑性分析中,各向同性材料的塑性应变计算通常基于等向硬化模型,但需要考虑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3.2.1示例数据假设我们有以下各向同性材料的属性:-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ν=0.3-初始屈服应力σy0=2503.2.2代码示例importnumpyasnp

#定义材料属性

E=200e3#GPa

nu=0.3

sigma_y0=250#MPa

H=100#MPa

#定义塑性应变张量

epsilon_p=np.array([[0.005,0,0],

[0,0.003,0],

[0,0,0.002]])

#计算等效塑性应变

epsilon_p_eq=np.sqrt(2/3*np.sum(epsilon_p**2))

#更新屈服应力

sigma_y=sigma_y0+H*epsilon_p_eq

#计算塑性应变引起的应力增量

delta_sigma=H*epsilon_p

#应力张量

sigma=np.zeros((3,3))

sigma+=delta_sigma

print("等效塑性应变:",epsilon_p_eq)

print("更新后的屈服应力:",sigma_y)

print("应力张量:",sigma)3.3各向异性材料的等效塑性应变计算各向异性材料(AnisotropicMaterial)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在计算等效塑性应变时,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模型,如Hill’s屈服准则,来考虑材料的各向异性。3.3.1理论基础Hill’s屈服准则基于材料的各向异性性质,通过定义一个屈服表面来描述材料的塑性行为。等效塑性应变的计算需要考虑材料的弹性常数矩阵和塑性应变张量。3.3.2计算步骤确定材料的弹性常数矩阵。计算塑性应变张量。使用Hill’s屈服准则计算等效塑性应变。3.3.3示例数据假设我们有以下各向异性材料的属性:-弹性常数矩阵C(具体数值取决于材料类型)。-初始屈服应力σy0。-硬化模量H。-塑性应变张量3.3.4代码示例由于各向异性材料的弹性常数矩阵C和屈服准则的具体形式依赖于材料的性质,这里我们不提供具体的数值和计算代码。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参数和计算步骤需要根据材料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来确定。在处理各向异性材料时,建议使用专业的材料力学软件或库,如FEniCS或ABAQUS,它们提供了处理复杂材料行为的工具和算法。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等效塑性应变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等向硬化模型和各向同性材料的计算示例,以及各向异性材料计算的理论基础。通过这些示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弹塑性分析中应用等效塑性应变的概念。4弹塑性材料的数值模拟4.1有限元方法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在材料力学领域,弹塑性材料的分析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课题。有限元方法(FiniteElementMethod,FEM)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值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弹塑性材料的模拟中。它通过将连续体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单元,每个单元用简单的函数来近似其行为,从而将复杂的连续体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相对简单的代数方程组问题。4.1.1原理有限元方法的核心在于将结构分解为多个小的、简单的单元,然后在每个单元上应用基本的物理定律,如牛顿第二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对于弹塑性材料,这种方法需要考虑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即在应力超过一定阈值后,材料的应变不再与应力成正比。在有限元分析中,这种非线性行为通常通过本构模型来描述,例如,塑性模型中的vonMises屈服准则或Tresca屈服准则。4.1.2示例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和FEniCS库进行弹塑性分析的简单示例。FEniCS是一个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高级数值求解器,特别适合于有限元分析。fromfenicsimport*

#创建网格和函数空间

mesh=UnitCubeMesh(10,10,10)

V=VectorFunctionSpace(mesh,'Lagrange',1)

#定义边界条件

def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on_boundary

bc=DirichletBC(V,Constant((0,0,0)),boundary)

#定义材料属性

E=1e3#弹性模量

nu=0.3#泊松比

yield_stress=100#屈服应力

#定义本构模型

defsigma(v):

I=Identity(v.geometric_dimension())#单位张量

lmbda=E*nu/(1+nu)/(1-2*nu)#Lamé参数

mu=E/2/(1+nu)#剪切模量

epsilon=sym(grad(v))#应变张量

sigma_elastic=lmbda*tr(epsilon)*I+2*mu*epsilon#弹性应力

sigma_plastic=project(Constant(yield_stress)*dev(epsilon),V)#塑性应力

returnsigma_elastic+sigma_plastic

#定义变分问题

u=Function(V)

v=TestFunction(V)

f=Constant((0,0,-10))#体力

T=Constant((0,0,0))#表面力

F=inner(sigma(u),grad(v))*dx-inner(f,v)*dx-inner(T,v)*ds

solve(F==0,u,bc)

#可视化结果

file=File("displacement.pvd")

file<<u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单位立方体的网格,并定义了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然后,我们通过sigma函数定义了本构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弹性应力和塑性应力的计算。最后,我们解出了变分问题,并将位移结果保存为.pvd文件,以便于可视化。4.2等效塑性应变在数值模拟中的作用等效塑性应变(EquivalentPlasticStrain)是弹塑性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用于描述材料在塑性阶段的累积变形。在数值模拟中,等效塑性应变的计算对于预测材料的永久变形、疲劳寿命以及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4.2.1原理等效塑性应变通常基于vonMises应变或Tresca应变来计算。vonMises应变是基于vonMises屈服准则,它将塑性应变的各向同性部分和各向异性部分结合起来,给出一个标量值,用于描述材料的塑性变形程度。Tresca应变则基于Tresca屈服准则,它关注的是最大剪应力。4.2.2示例在有限元分析中,计算等效塑性应变通常涉及到对材料本构模型的迭代求解。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和FEniCS库计算vonMises等效塑性应变的示例。fromfenicsimport*

#创建网格和函数空间

mesh=UnitSquareMesh(10,10)

V=VectorFunctionSpace(mesh,'Lagrange',1)

#定义边界条件

def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on_boundary

bc=DirichletBC(V,Constant((0,0)),boundary)

#定义材料属性

E=1e3#弹性模量

nu=0.3#泊松比

yield_stress=100#屈服应力

#定义本构模型

defsigma(v,ep):

I=Identity(v.geometric_dimension())#单位张量

lmbda=E*nu/(1+nu)/(1-2*nu)#Lamé参数

mu=E/2/(1+nu)#剪切模量

epsilon=sym(grad(v))#应变张量

epsilon_p=project(sqrt(2./3.*inner(dev(epsilon),dev(epsilon))),V)#等效塑性应变

sigma_elastic=lmbda*tr(epsilon)*I+2*mu*epsilon#弹性应力

sigma_plastic=project(yield_stress*epsilon_p*dev(epsilon)/epsilon_p,V)#塑性应力

returnsigma_elastic+sigma_plastic

#定义变分问题

u=Function(V)

v=TestFunction(V)

ep=Function(V)#等效塑性应变

f=Constant((0,-10))#体力

T=Constant((0,0))#表面力

F=inner(sigma(u,ep),grad(v))*dx-inner(f,v)*dx-inner(T,v)*ds

solve(F==0,u,bc)

#更新等效塑性应变

epsilon=sym(grad(u))

epsilon_p=project(sqrt(2./3.*inner(dev(epsilon),dev(epsilon))),V)

ep.assign(epsilon_p)

#可视化结果

file=File("equivalent_plastic_strain.pvd")

file<<ep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材料属性和本构模型,其中等效塑性应变epsilon_p是通过vonMises应变公式计算的。然后,我们解出了变分问题,并更新了等效塑性应变ep。最后,我们将等效塑性应变的结果保存为.pvd文件,以便于可视化。4.3弹塑性材料的模拟案例分析弹塑性材料的模拟案例涵盖了从简单的拉伸试验到复杂的结构分析。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验证有限元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行为。4.3.1示例考虑一个简单的拉伸试验,其中一根弹塑性材料的杆被拉伸。我们使用Python和FEniCS库来模拟这个过程,并观察等效塑性应变的分布。fromfenicsimport*

#创建网格和函数空间

mesh=UnitIntervalMesh(100)

V=VectorFunctionSpace(mesh,'Lagrange',1)

#定义边界条件

defleft_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near(x[0],0)

defright_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near(x[0],1)

bc_left=DirichletBC(V,Constant((0,)),left_boundary)

bc_right=DirichletBC(V.sub(0),Expression('t',t=0,degree=1),right_boundary)

#定义材料属性

E=1e3#弹性模量

nu=0.3#泊松比

yield_stress=100#屈服应力

#定义本构模型

defsigma(v,ep):

I=Identity(v.geometric_dimension())#单位张量

lmbda=E*nu/(1+nu)/(1-2*nu)#Lamé参数

mu=E/2/(1+nu)#剪切模量

epsilon=sym(grad(v))#应变张量

epsilon_p=project(sqrt(2./3.*inner(dev(epsilon),dev(epsilon))),V)#等效塑性应变

sigma_elastic=lmbda*tr(epsilon)*I+2*mu*epsilon#弹性应力

sigma_plastic=project(yield_stress*epsilon_p*dev(epsilon)/epsilon_p,V)#塑性应力

returnsigma_elastic+sigma_plastic

#定义变分问题

u=Function(V)

v=TestFunction(V)

ep=Function(V)#等效塑性应变

f=Constant((0,))#体力

T=Constant((0,))#表面力

F=inner(sigma(u,ep),grad(v))*dx-inner(f,v)*dx-inner(T,v)*ds

#模拟过程

t=0.0

end_time=1.0

num_steps=10

dt=end_time/num_steps

forninrange(num_steps):

t+=dt

bc_right.t=t

solve(F==0,u,[bc_left,bc_right])

#更新等效塑性应变

epsilon=sym(grad(u))

epsilon_p=project(sqrt(2./3.*inner(dev(epsilon),dev(epsilon))),V)

ep.assign(epsilon_p)

#可视化结果

file=File("equivalent_plastic_strain.pvd")

file<<ep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模拟了一个弹塑性材料杆的拉伸过程。通过迭代求解,我们更新了等效塑性应变ep,并观察了其随时间的变化。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有限元方法来分析弹塑性材料在动态载荷下的行为。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有限元方法在弹塑性材料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计算和分析等效塑性应变。这些技术对于理解和预测材料在复杂载荷条件下的行为至关重要。5等效塑性应变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5.1金属成型过程中的等效塑性应变计算在金属成型过程中,等效塑性应变(EquivalentPlasticStrain,EPS)的计算是评估材料塑性变形程度的关键。EPS描述了材料在塑性阶段的变形量,对于预测材料的流动行为、确定成型极限和优化工艺参数至关重要。5.1.1计算方法等效塑性应变通常通过vonMises屈服准则计算,公式如下:ϵ其中,σijp是塑性应力分量,t是时间。在实际工程应用中,EPS5.1.2示例代码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和NumPy计算等效塑性应变的简单示例:importnumpyasnp

defequivalent_plastic_strain(stress_tensor,time_step):

"""

计算等效塑性应变

:paramstress_tensor:塑性应力张量,形状为(n_steps,3,3)

:paramtime_step:时间步长

:return:等效塑性应变

"""

#计算vonMises应力

von_mises_stress=np.sqrt(3/2*np.einsum('...ij,...ij',stress_tensor-np.mean(stress_tensor,axis=(1,2))[:,np.newaxis,np.newaxis],stress_tensor-np.mean(stress_tensor,axis=(1,2))[:,np.newaxis,np.newaxis]))

#计算等效塑性应变

eps_p=np.sqrt(2/3)*np.sum(von_mises_stress*time_step)

returneps_p

#示例数据

stress_tensor=np.array([[[100,50,0],[50,150,0],[0,0,0]],

[[120,60,0],[60,180,0],[0,0,0]]])

time_step=np.array([0.1,0.1])

#计算等效塑性应变

eps_p=equivalent_plastic_strain(stress_tensor,time_step)

print(f"等效塑性应变:{eps_p}")5.1.3解释上述代码中,stress_tensor是一个包含两个时间步的塑性应力张量,每个张量都是一个3x3的矩阵。time_step是每个时间步的持续时间。通过计算vonMises应力并积分,我们得到等效塑性应变。5.2焊接残余应力分析中的等效塑性应变作用焊接过程中,局部高温导致材料塑性变形,冷却后形成残余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在焊接残余应力分析中用于评估材料的塑性变形程度,进而预测焊接结构的稳定性。5.2.1计算方法焊接残余应力分析中的等效塑性应变计算通常结合热力学模型和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在焊接热循环中,材料的温度变化导致其屈服强度变化,从而影响塑性变形。等效塑性应变的计算需要考虑温度对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5.2.2示例代码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和Pandas计算焊接过程中等效塑性应变的示例:importpandasaspd

importnumpyasnp

defcalculate_welding_eps(temperature,yield_strength,plastic_strain):

"""

计算焊接过程中的等效塑性应变

:paramtemperature:温度数据,形状为(n_steps,)

:paramyield_strength:屈服强度数据,形状为(n_steps,)

:paramplastic_strain:塑性应变数据,形状为(n_steps,)

:return:等效塑性应变

"""

#创建DataFrame

data={'Temperature':temperature,'Yield_Strength':yield_strength,'Plastic_Strain':plastic_strain}

df=pd.DataFrame(data)

#计算等效塑性应变

df['Equivalent_Plastic_Strain']=df['Plastic_Strain']*df['Yield_Strength']/df['Temperature']

#返回等效塑性应变的总和

returndf['Equivalent_Plastic_Strain'].sum()

#示例数据

temperature=np.array([200,300,400,500])

yield_strength=np.array([200,180,160,140])

plastic_strain=np.array([0.01,0.02,0.03,0.04])

#计算等效塑性应变

eps_p_welding=calculate_welding_eps(temperature,yield_strength,plastic_strain)

print(f"焊接过程中的等效塑性应变:{eps_p_welding}")5.2.3解释在焊接残余应力分析中,温度、屈服强度和塑性应变是关键参数。上述代码通过创建一个DataFrame来组织这些数据,并计算等效塑性应变。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计算中等效塑性应变的公式可能更复杂,需要考虑温度对屈服强度的非线性影响。5.3疲劳分析中的等效塑性应变考量在疲劳分析中,等效塑性应变是评估材料疲劳寿命的重要参数。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即使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也可能发生塑性变形,这种塑性变形累积会导致材料疲劳失效。5.3.1计算方法疲劳分析中的等效塑性应变通常通过循环塑性应变累积模型计算,如Ramberg-Osgood模型或Coffin-Manson模型。这些模型考虑了塑性应变和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用于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5.3.2示例代码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和SciPy计算疲劳分析中等效塑性应变的示例:fromegrateimportcumtrapz

defcalculate_fatigue_eps(stress,strain,cycles):

"""

计算疲劳分析中的等效塑性应变

:paramstress:应力数据,形状为(n_cycles,)

:paramstrain:应变数据,形状为(n_cycles,)

:paramcycles:循环次数

:return:等效塑性应变

"""

#计算塑性应变

plastic_strain=strain-np.mean(strain)

#使用累积梯形法则计算等效塑性应变

eps_p_fatigue=cumtrapz(plastic_strain,stress,initial=0)

#返回等效塑性应变的总和

returnnp.sum(eps_p_fatigue)/cycles

#示例数据

stress=np.array([100,120,140,160,180,200])

strain=np.array([0.001,0.002,0.003,0.004,0.005,0.006])

cycles=10000

#计算等效塑性应变

eps_p_fatigue=calculate_fatigue_eps(stress,strain,cycles)

print(f"疲劳分析中的等效塑性应变:{eps_p_fatigue}")5.3.3解释在疲劳分析中,我们通常关注塑性应变的累积效应。上述代码中,stress和strain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