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法是客观的,而责任是主观的〜〜
第一部分刑法论
一、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渊源、分类
1、刑法概念:规定犯罪及刑罚的法
注意:这里的“犯罪”不仅仅是事实描述,而更是一种价值评价
2、刑法渊源:刑法典(修正案是刑法典的组成部分);6个修正案
1个单行刑法(创立骗购外汇罪;将逃汇罪的主体由国有单位扩大到所有中国的单位;将
非法买卖外汇定为非法经营罪);
附属刑法:其他法律中的刑法规定;(中国没有明确的附属刑法)
3、刑法分类:狭义刑法与广义刑法
普通刑法与特殊刑法
(二)刑法之法律特征
1、调整和保护利益的广泛性与不完整性
2、最后手段性(其他部门法的补充性)
3、保障性(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法)
(三)刑法之机能
1、行为规制机能:指的是禁止自我重复和禁止别人模仿。
指刑法具有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的机能。
刑法是面向未来的,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而不是报复犯罪
用处: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极为罕见的行为即使是社会危害性极大也是不能当作犯罪来处理,
否则就违反了行为规制机能(如刑法第17条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负刑责的情形)。国民得
以自由活动的前提条件,是确立公正且透明的行为规范,使其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在此规
范的范围内,人们的自由活动将被保障,同时,当违反规范侵害他人利益时,将被追究责任。
2、保护法益机能:刑法能够保护而且值得保护的利益。例如:刑法认为男子的性权利不值
得保护。当侵害的法益发生变化时,罪名也随之发生变化。(转化犯)
3、自由保障机能:保障公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机能;使国民对自己的行
为具有预测可能性;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宪章”,又是“犯罪人的大宪章”。
(四)刑法的目的【保护法益-----同类客体-----各条文的目的】
1、第一层次:刑法的整体目的保护法益
2、笫二层次:分则各章规定的目的同类客体。
3、第三层次:各个条文的目的。对各个条文目的的理解不应超出规定该条文的“章”的目
的范围。例外:刑法分则第四章中的重婚罪
(五)刑法的解释一任何解释都必须符合刑法的目的;
按解释的效力分为:有权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无权解释(学理解释)
按解释的方法分为:文理解释(平义解释)、论理解释
文理解释指根据刑法用语的文义及其通常使用方式阐释刑法意义的解释方法。
论理解释是指参酌刑法产生的原由、理由、沿革及其他相关事项,按照立法精神,阐明刑法
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论理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扩大解释。即刑法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窄,于是扩张字面含义,使其
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如将刑法第341条中“出售”,解释为”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
的加工利用行为”,将刑法第116条中的“汽车”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
拉机,则是一种扩大解释。扩大解释是对用语通常含义的扩张,不能超出用语可能具有的含
义;如果完全超出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则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类推解释。应否做出扩大
解释,还必须考虑处罚的必要性;对于一个行为而言,其处罚的必要性越大,将其解释为犯
罪的可能性越大,但如果行为离刑法用语核心含义的距离越远,则解释为犯罪的可能性越小。
换言之,“解释的实质的容许范围,与实质的正当性(处罚的必要性)成正比,与法律条文通
常语义的距离成反比。”因此,处罚的必要性越大,做出扩大解释的可能性就越大;处
罚的必要性越大,扩大解释的扩张程度便越宽。
(2)缩小解释。即刑法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广,于是限制字面含义,使其
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如将刑法第111条规定的“情报”限定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则是缩小解释。罪刑法定原则的保障人权
的思想,并非意味着在任何场合都尽可能做出缩小解释;事实上,任意做出缩小解释反而可
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例如,将刑法第232条中的“故意杀人”的“人”限制解释为“精神
正常的人”或者“年满1周岁以上的人“,可谓缩小解释,但严重违反罪刑法定主义的精
神。不是限制字面含义,而是在刑法规定之外附加条件的,不是缩小解释,可能是目的性限
缩。
(3)当然解释。即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属性的当然
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如刑法第201条规定,“因偷税被
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认为因偷税被给予三次、四次行政处
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则是当然解释。(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
⑷反对解释。即根据刑法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的解释方法。如刑法第50条前
段规定,判处死缓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据此,
没有满2年的不得减为无期徒刑,此即反对解释。反对解释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能采
用:一是法条所确定的条件为法律效果的全部条件;二是法律规定所确定的条件为法律效果
的必要条件。
(5)补正解释。即在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时,统观刑法全文加以补正,以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
解释方法。如认为刑法第63条中的“以下”不包括本数,则是补正解释。补正解释必须符
合立法目的,符合刑法的整体规定。在刑法解释中,补正解释不意味着将刑法没有明文规定
的犯罪解释为犯罪。这是罪刑法定原则所决定的。
⑹体系解释。即根据刑法条文在整个刑法中的地位,联系相关法条的含义,阐明其规范意
旨的解释方法。体系解释的目的在于避免断章取义,以便刑法整体协调。刑法是存在于法律
体系中的一个整体,它不仅要与宪法协调,而且本身也是协调的。因为刑法体现正义,要对
相同的案件作相同的处理,对相似的案件作相似的处理,对不同的案件作不同的处理,绝对
不能自相矛盾。如果做出不协调的解释,必然有损刑法的正义性。所以,使刑法相协调是最
好的解释方法。”对一个本文某一部分的诠释如果为同一本文的其他部分所证实的话,它就
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能。则应舍弃。”遇到不明确的规定时,应当通过明确的规定来阐释
不明确的部分,而不应当以某种规定不明确为由而否定明确的规定。体系解释并不意味着对
刑法中的任何用语都必须做出完全一致的解释,更不意味着刑法用语必须与其他法律用语的
含义相吻合。由于语言的特点等原因,刑法中的许多用语也具有相对性,即同一用语在不同
条款甚至在同一条款中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同时,肯定刑法用语的相对性是为了实现刑法的
协调与正义,所以,对用语作相对解释,实质上也是体系解释。
(7)历史解释。即根据制定刑法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刑法发展的源流,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
的解释方法。历史解释并不意味着只是探讨立法原意,而是要根据历史参考资料得出符合时
代的结论。历史解释也不意味着必须永远按照过去的观念解释现行刑法或对旧刑法的解释必
须仍然适用于新刑法,而是应注重刑法变更的历史原因。例如,私自开拆、隐藏、毁弃邮件、
电报罪,已由旧刑法中的渎职罪调整到新刑法中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解释者
应当把握这种调整的理由并做出新的解释,而不能按渎职罪解释本罪的构成要件。
⑻比较解释。即将刑法的相关规定或外国立法与判例作为参考资料,借以阐明刑法规定真
实含义的解释方法。在进行比较解释时,不可忽视中外刑法在实质、内容、体例上的差异,
不能只看文字上的表述与犯罪的名称,而应注重规定某种犯罪的条文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
从而了解相同用语在不同国家的刑法中所具有的不同含义。例如,日本刑法第246条规定
了诈骗罪,第246条之二规定了使用计算机诈骗罪,第248条规定了准诈骗罪,而我国刑
法没有规定后两种罪名。不能认为,使用计算机诈骗与准诈骗的行为,没有被我国刑法规定
为犯罪,因而不得定罪处刑;相反只能认为,这些行为包含在我国刑法第264条、第266条
规定的盗窃罪、诈骗罪之中。
(9)目的解释。即根据刑法规范的目的,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任何解释都或
多或少包含了目的解释;当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就以目的
解释来最终决定;刑法分则规定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条文,都有其特定的法益保护目的;在确
定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必须以其保护法益为指导。目的解释的前提是正确确定刑法规范
的目的。就刑法而言,难以确定的是分则具体条文的目的。例如,规定盗窃罪的第264条
的目的,是保护财产的所有权,还是保护财产的占有?规定受贿罪的第385条的目的,是
保护职务行为的公正性,还是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对此,又需要根据宪法原则和刑法理
念与现实,采取多种解释方法来确定。在对刑法条文进行解释时,既可能采取某一种解释
方法,也可能同时采取某几种解释方法,对不同条文可能采取不同的解释方法(如对A条进
行扩大解释,对B条进行缩小解释),但解释必须符合刑法目的。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是
否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它的判断标准是:对一个概念的解释是否超出了国民对于这个词语含
义的预测可能性。
二、刑法基本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第3、4、5条)不仅对刑事司法而且对刑事立法也具有指导和制约意义。
(一)罪刑法定原则:
基本内容:来源于“法不禁止即允许”的人权主义要求。
形式的侧面:(限制司法者)
1、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故行政
规章不能制定刑法(行政规章不能规定罚责,但可以解释犯罪构成);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
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
2、禁止事后法:禁止重法(即不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
3、禁止有罪类推:形式的侧面要求禁止一切类推,但为了克服形式侧面的缺陷,实现刑法
的正义,现在则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
4、禁止绝对不定期刑:法定刑必须有特定的刑种与刑度。如果刑法对某种行为没有规定刑
罚,那么,根据“没有法定的刑罚就没有犯罪”(Nullumcrimensinepoenalegali.)的原
则,该行为便不是犯罪。
实质的侧面:(限制立法者)
1、(立法)明确性: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
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
范适用的对象。
注意:虽然刑法规定本身不太明确,但如果能够通过解释使之明确,也不失为明确,只有那
种本身不明确,且不能使人们做出明确解释的规范,才属于不明确的规范。
2、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1)国民行使宪法权利的行为,不要仅因违反程序规定便以犯罪论处;只有在不当行使权
利的行为对法益的侵害非常严重和高度现实时,才宜以犯罪论处,否则必然违反宪法精神。
(2)没有被害人或被害人是自己的行为:意味着没有侵害法益或者侵害的法益不值得刑法
保护,注意:仅仅是被害人自己,如果涉及第三人,则刑法需要打击,如战时自伤;
(3)在历史地形成的社会秩序范围内,得到国民容忍或认可的行为,即使由于社会发展变
迁使得该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性质,也不宜轻易规定为犯罪。如通奸行为、消极安乐死;
(4)极为稀罕的行为,即使危害程度较为严重,也没有必要规定为犯罪。因为法律是普遍
适用的规范,故不得以稀罕之事为据制定法律。如刑法没有规定劫持火车罪
3、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使犯罪人受剥夺性痛苦是刑罚的惩罚性质与内在属性。恶
有恶报、善有善报的朴素正义观念决定了没有痛苦内容的措施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成为刑
罚。对于刑罚的痛苦程度,应以本国国情、本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以及社
会的平均价值观念为标准进行衡量。
(二)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1、平等适用刑法是保障公民自由,实现法治的要求
2、平等适用刑法是保护法益的要求
3、平等适用刑法是预防犯罪的要求
4、平等适用刑法是人们实现价值追求的要求:得到尊重的欲望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包括A受刑罚B受刑罚中的赫免】
以客观行为的侵害性与主观意识的罪过性相结合的犯罪社会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主体再次犯
罪的危险程度,作为刑罚的尺度。罪刑均衡原则要求刑罚设定的合理体系。罪刑相适应原则
既制约量刑,也制约定罪。刑罚的轻重必须与罪行的轻重以及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如累犯、特别再犯、减刑、假释)牵连犯的罪刑相适应问题:某些牵连犯数罪并罚会违反
罪刑相适应原则,如伪造居民户口本重婚(结婚需要用到户口本)的行为,伪造居民户口本
的所有的社会危害性都能体现在重婚的行为中。因此只能一罪罚。如故意杀人与保险诈骗,
属于牵连犯,但是由于故意杀人与保险诈骗二者之间的社会危害性不能互相评价,因此只能
数罪并罚。(只有在数罪并罚的时候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
(四)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刑法立场:主观主义、客观主义--我国目前是客观主义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指犯罪的成
立不仅要求在客观上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且要求主观工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还要
求主客观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刑事责任程度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行为的客观危害,还要考虑行
为人的主观罪过及其人身危险性。
(五)罪责自负原则:
“部分行为,全部责任”是对罪责自负原则的一定程度的违背。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
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
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与民事责任不同。如单位犯罪后此单位被撤消,此时只能迫
究其直接责任人,而不能追究上级单位的刑责。
三、刑法适用范围
刑法的适用范围即刑法的效力范围问题,应从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属人,保护,普遍】
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即空间效力要解决的是刑罚在什么样的空间范围内有适用的效力,是以
一定的地域范围还是在一定的公民范围还是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准则,从而有所谓的属地原
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而产生普遍管辖原则:
1、属地原则【包括:A我国领土领空、驻外使领馆B犯罪地(有沾边就可以)C受外交
特权的实质例外】
第一,针对的对象的国内犯、而其他三个原则是针对国外犯罪的,属地原则是处于基础性地
位的;
第二,“领域”的含义,既包括领土、也包括领水与领空,关键的是还包括我国领域的自然
延伸——即不论何地只要悬挂我国国旗的航空器与船舶,就属于我国领域内①;我国驻外使
领馆内犯罪的,我国也有管辖权。
第三、属地原则之“地”既包括行为地也包括结果地,而且二者只要具备其一即可(遍在说);
行为地的行为包括实行行为和预备行为。要特别注意未遂犯的情况下,行为地和行为人希望
结果发生地、可能发生结果之地,都是犯罪地。在共犯场合,共同犯罪行为有一部分发生在
本国领域或者共同犯罪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本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
第四、属地原则之运用有一个具有实质性的例外,即第11条的规定(对有外交特权或外交
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而不适用我国刑法);
2、属人原则(第7条)【A国家工作和军人一律B其他一般(三年以下)一一有限属人
原则】
这里的“人”即指本国公民(不包括单位),是针对我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情形,可以借鉴
刑诉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是否公开审理的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
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其他普通公民,一般适用我国刑法(即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但犯
轻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可以不予追究);即所谓有限属人管辖原则。
3、保护原则(第8条)【A侵我国或公民利益B三年以上C双重犯罪】
是针对外国人在国外犯罪的情形,它的适用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即应当同时遵循三个条件:
(有限制的保护管辖原则)
①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
②行为人的行为是重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
③双重犯罪原则;(我国和行为地都认为是犯罪的);
4、普遍管辖原则(第9条):A海盗B劫机C侵犯外交代表D劫机E战争、等针对的对
象是国际犯罪,而且前面三个管辖原则都不能适用的情形下才有普遍原则适用的余地,对于
国际犯罪应根据国际法知识来确认。解决的方式是:或起诉或引渡。
5、对外国判决的承认
消极承认:第1。条:”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
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时间效力主要解决的是刑法在何时生效、在何时失效以及对其生效前的行为有无追溯效
力。最主要的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从本质上说,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定罪判刑应以行为时有
法律的明文规定为限,行为人只能根据行为之时的有效法律预见其行为后果,对行为之后才
实施的法律原则上不能对该行为有效,但如果法律发生变更时,又考虑到有利于被告人的原
则,故产生刑法时间效力的
“从旧兼从轻”规则:
首先,要考虑的是适用旧法即行为当时的法律规定;其次,当新旧法规定不同时,适用新法
的基本条件是其处刑较轻或不认为是犯罪,即轻法可以溯及既往。处刑轻重的比较应当以法
定刑轻重为依据;其三,刑法溯及力适用的对象只能是未决犯(即未决的案件),对于已决
犯则不适用(第2款之规定)。
另外要注意:
1、“跨法连续犯、跨法继续犯”的适用法律问题;如果旧刑法不认为是犯罪,则只处罚新
刑法生效以后的行为。如果新旧法都认为是犯罪,只是构成要件、罪名、情节、法定刑发生
变化的,追诉时一律适用新刑法
2、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实施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如果存在新旧
司法解释的,依照从旧兼从轻处理。
刑法生效司法解释1司法解释2
1997年10月1日A罪1998B罪2000
①司法解释当然适用于刑法生效后的全部时间:即司法解释1公布前的A罪在司法解释1
公布后审判的,当然适用司法解释1;当司法解释2替代了司法解释1时,在2000年以后
审判A罪的,适用司法解释2。
②两个司法解释发生替代时,如司法解释2公布后,废除了司法解释1的情况下,发生在
司法解释1公布后失效前的B罪,在2000年以后审判的,适用哪一个司法解释,通过“从
旧兼从轻”的原则解决。
3、累犯的认定。97.10.1以前的犯罪推3年;97.10.1以后的犯罪推5年3年A罪
1997年10月1日B罪5年原罪
在97年10月1日以后审判的,对于A罪是否构成累犯,适用3年的规定,而对于B罪,
则适用5年的规定。
4、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没有溯及力问题
第二部分犯罪论
一、犯罪概念
1、犯罪的本质特征:应受刑罚惩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侵犯受法律保护的某种客体(实质
的刑事违法性)
2、犯罪的法律特征:刑事违法性,违反法律。(形式的刑事违法性)
形式的刑事违法性与实质的刑事违法性的关系,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
性的关系。即刑法之所以禁止某种行为,是因为立法机关认为该行为具有应受刑罚处罚程度
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应受刑罚处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刑事违法性是
应受刑罚处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由于刑事违法性意味着行为违反刑法,所以也
意味着行为人应受刑事追究。
3、无罚无罪。一德国的刑法谚语
4、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无论怎样理解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都必须回答这样的
问题:认定行为的客观危害性的根据何在?对此存在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之争。对
于行为现实引起的对法益的侵害或者威胁(危险)所作的否定评价,称为结果无价值
(Erfolgsunwert);对于与结果切断的行为本身的样态所作的否定评价,称为行为无价值
(Handlungsunwert)。一般来说,行为无价值论认为,违法性的根据在于行为本身的样态(反
伦理性)以及实施行为时的心情,即行为本身恶是违法性的根据;结果无价值论则认为,违
法性的根据在于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或者威胁的结果,即结果恶才是违法性的根据。
本书倾向于结果无价值论:
(1)现代国家对人们具有不同价值观应当宽容,法的任务只是保障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共同
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因为刑罚是一种重大的痛苦,并非维持社会伦理的适当手段;
而且在现代社会,何种伦理正确也具有相对性;将维持社会伦理作为刑法的任务,不仅是对
刑法的过分要求,而且容易在法的名义上强制他人服从自己的价值观;刑法原则上只有在违
反他人意志、给他人法益造成了重大侵害或者危险时才予以适用。
⑵刑法没有必要将国民全面拘束于一定的伦理秩序内,只要将对维持国民共同生活具有价
值的、特定的、客观上可以把握的利益或状态(法益)作为保护目标即可。在伦理领域的内部,
个人不受法的强制。
(3)”法的心情的基本价值”的内容非常模糊,难以根据这样的基准实现构成要件的个别化、
明确化,因而容易使罪刑法定主义原则受到破坏。根据结果无价值确定刑法的处罚范围,可
以使处罚范围适当、使处罚界限明确。
(4)采用结果无价值论有利于同时发挥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与自由保障机能。一方面,行为
侵害或者威胁了法益,具有违法性,是适用刑法的根据,这本身就是以保护法益为目标的;
另一方面,法益是法所保护的利益,公民可以通过成文法事先预测什么利益受法律保护、能
够预测什么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公民的自由依赖于对行为性质及其结果的预测可能性,预
测可能性的增强意味着自由的扩展。
二、犯罪的分类
(-)理论分类
1、重罪与轻罪:我国法定刑三年以上是重罪,三年以下是轻罪;
2、自然犯与法定犯:自然犯侵犯了人类的正直和怜悯;
3、隔隙犯与非隔隙犯:隔隙犯分为隔地犯、隔时犯,指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有时间
上或空间上的间隔(与即成犯区别:指随着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即告完成而且终了)
4、即成犯、状态犯、继续犯的区别:结果发生和犯罪终了的关系即成犯:犯罪行为终了时,
危害结果即时出现(杀人)状态犯:犯罪行为终了后,危害结果继续存在(盗窃)继续犯:
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同时持续的存在(拘禁)
注意:21382杀人罪有可能是隔隙犯也有可能是非隔隙犯,但一定是即成犯。
(二)法定分类
1、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国事犯罪主要指刑法分则第一章的犯罪;
2、身份犯和非身份犯:身份犯指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特殊身份;
3、亲告罪(与自诉案件相区别)和非亲告罪;
注意:亲告罪不等于自诉案件,亲告罪也可能走公诉程序,如偷家人的财物
4、基本犯、加重犯(情节加重、结果加重)和减轻犯;
三、犯罪构成(典型的犯罪构成,也称完全要素犯罪构成,即具备犯罪的所有构成要素)
犯罪构成符合性的逻辑判断方法:大前提是刑法的明文规定。
(一)概述
①犯罪构成的分类:
1、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2、完结的犯罪构成和待补充的犯罪构成(开放的犯罪构成);
3、单一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
②构成要件要素分类:
1、客观构成要素【一般认为是犯罪的后果】和主观构成要素
【必须有符合罪名的动机】;
2、记述的构成要素和规范的构成要素
3、积极的构成要素和消极的构成要素;
4、成文的构成要素和不成文的构成要素;
(二)犯罪客体
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犯罪客体的基本内容:
1、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在复杂的犯罪构成中,又有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之分);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这里的国家安全指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府安全、社会主义制
度安全)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这里的公共安全包括抽象的、观念上的公共安全,如非法持有
枪支罪,因为如果只是持有枪支而没有子弹的话,实际上不可能危害到具体的公共安全)
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二节走私罪
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笫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金融诈骗罪
笫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五章侵犯财产罪
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节妨害司法罪
第三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四节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九节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
笫八章贪污贿赂罪(公权力的廉洁性和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第九章渎职罪(国家公权力的正常运行)
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笫十章可以当作单行刑法看待)
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具体物。犯罪对象常常是犯罪客体的载体,反
映了犯罪客体,是判断客体的基本素材。
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为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是否决定危害的犯罪性质、是否必然受到损
害、是否为犯罪分类的基础与标准、人们认识的难易程度。
3、犯罪客体对判断罪行的具体运用
(三)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主要掌握两个重要问题:不作为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犯罪客观方面的要素: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①、以及行为
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其中,只有危害行为是客观方面的必备要素,而其它都是选择性的要素。
2、刑法中的危害行为之特征:有体性(人的身体动静)、有意性(是行为人的意志或意识
支配①下的身体动静)、危害性(价值评价——对社会具有重大危害)。
3、危害行为的形式:作为与不作为(身体的动与静)。持有属于作为的范围。
作为:不应为而为(违反禁止义务)一一制造或增加危险
不作为:应为而不为(违反作为义务)一一具有保护义务
关于不作为,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是条件:
①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
②有能力履行该特定义务;(法不强人所难)
③没有履行该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二是特定义务的来源:
①法律明文规定义务,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抚养的义务、当事人履行生效的法院裁判的义务;
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如值班医生、执勤消防队员等;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定渎
职罪;
③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如合同行为,自愿接受行为;
④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即先行行为导致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行为人负有采
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防止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如果先行行为是犯罪行为,且此犯罪有
结果加重的构成或转化犯的情况,那么就不再考虑不作为犯的问题。反之要考虑与不
作为犯罪数罪并罚。
三是种类:
①纯正不作为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如遗弃罪等
②不纯正不作为犯:行为人以不作为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对于不纯正不作为犯,
必须在法益受到紧迫危险性时,才能认定为着手,否则之前只能认定为预备。
★不作为犯罪的具体化:
①遗弃致人死亡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遗弃罪的犯罪对象不限于家庭成员内部
主观方面:遗弃罪是故意犯罪,但是对结果(重伤或死亡)一定是过失,与故意杀人罪的区
别在于故意杀人罪对结果也是故意的。(此处的主观方面在做题中用处不大)
客观方面:如果生命权对于作为义务的依赖性非常强的,而行为人也认识到此点的,定故意
杀人。反之则定遗弃罪。(生命权对作为义务的依赖程度)
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或者职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一般成立渎职罪。但是注意非法
拘禁罪,只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拘禁或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就只定非
法拘禁罪,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③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抗税罪(抗税是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或者说是不履行纳税义务的
行为。在此意义上说,抗税行为包括了不作为。但是另一方面,抗税罪并非单纯的不履行纳
税义务,还要求行为人实施了“抗”税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方法拒不缴纳
税款的,是抗税。而上述手段行为只能表现为作为,故抗税行为同时包含了作为与不作为。)
④作为与不作为的竞合:例如,汽车司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仍然向前行驶,导致行人死
亡。从行驶角度看是作为,从刹车角度看是不作为。如果能够肯定作为犯罪,就不必考察是
否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
注意:不作为犯可能是故意犯也可能是过失犯,不作为犯罪也可能构成共犯。
4、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客观性、抽象性(狭
义上的危害结果在定罪量刑中作用)
5、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以(必要)条件说为理论基础,条件说的基本公式是:没有前者行
为就没有后者结果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应考虑介入因素的作用下,先前行为与危害结
果之间有无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存在条件关系时,原则上具有因果关系;但在介入独立
的行为或事实导致结果发生时,则例外地否定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介入因素包括三类情形:A自然事件B他人行为C被害人自身行为。
主要考虑介入因素的性质以及同先行行为之间关系,即介入因素本身的出现是异常还是正常
的、介入因素是独立还是从属于先行行为?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是异常的、介入因素本身独
立于先行行为,则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切断而导致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
果关系,反之,则先行行为同危害结果的因果联系并未切断而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条件关系的认定:
在通常情况下容易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有无条件关系,值得讨论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1)因果关系的断绝
因果关系的断绝是指条件关系本身被切断。即前条件对某一结果还没有起作用时,与此无关
的后条件导致了该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前条件不是结果的原因。
⑵假定的因果关系
假定的因果关系,是指虽然某个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但即使没有该行为,由于其他情况也会
产生同样结果。
⑶二重的因果关系
二重的因果关系,也称择一的竞合,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行
为人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⑷重叠的因果关系
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合并在一起造成了结果时,就是所
谓重叠的因果关系。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在采取条件说认定因果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为条件的行为必须是有导致结果发生的危险性的行为,否则不能承认有条件关系。条
件关系公式中的“结果”是指具体的、特定形态、特定规模与特定发生时期的结果。
⑵条件关系是一种客观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行为人是否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
发生结果,现实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与行为人预想的发展过程是否符合,并不影响条件关
系的存在与否。条件关系又是特定条件下的客观联系,故不能离开客观条件认定因果关系;
行为人是否认识到了特定条件,并不左右对因果关系的认定。
(3)行为是结果发生的条件之一时便可认定条件关系,并非唯一条件时才肯定条件关系。换
言之,一个结果完全可能由数个行为造成,因此,在认定某种行为是否结果的原因时,不能
轻易否认其他行为同时也是该结果发生的原因。反之,一个行为可能造成数个结果,所以,
在认定某种行为造成了某一结果时,也不要轻易否认该行为同时造成了其他结果。
(4)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如果介入了第三者的行为、被害人的行为或特殊自然事实,
则应通过考察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的作用大小、
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等,判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要特别注意介入因
素中的医疗事故,具有特殊性,因为医疗行为本身就是风险行为
(5)关于不作为的因果关系。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
在刑法理论上,有人完全否认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人完全肯定不作为与危
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6)关于流行病学的因果关系。公害犯罪(包括环境犯罪)中的因果关系往往难以认定。例如,
某种药品的副作用,常常难以用科学方法来解释。但是,如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
发展,由于没有被科学的、自然的法则完全解明,就否认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对大多数公害
犯罪则都不能认定。为了解决这种不合理现象,刑法理论上提出了流行病学(疫学)的因果关
系理论。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的流行、群体发病的原因与特征,以及预防对象的医学分支学
科。其对原因的解明有助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根据流行病学理论,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就可以肯定某种因子与疾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一,该因子在发病的一定期间之前起作用;
第二,该因子的作用程度越明显,患病率就越高;第三,该因子的分布消长与流行病学观察
记载的流行特征并不矛盾;第四,该因子作为原因起作用,与生物学并不矛盾。概言之,某
种因子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使在医学上、药理学上得不到科学证明,但根据大量的统计、
观察,能说明该因子对产生疾病具有高度的盖然性时,就可能肯定其因果关系。流行病学的
这种因果关系论,也可以运用于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中。认定结果加重犯的因果关系要
采用原因说,即基本行为对加重结果必须具有直接性。如:强奸妇女时,如果由于犯罪人追
赶导致妇女在逃跑中摔死,应认定为具有直接性。例外:拐卖妇女、儿童罪和组织卖淫、强
迫卖淫罪中的“造成”被害人或近亲属重伤、死亡。
(四)犯罪主体
自然人犯罪方面需要掌握三个问题: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身份犯。
1、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可作三分法:
完全无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
相对责任年龄(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完全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
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部分,尤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周岁的计算原则,应当以实足年龄为准,自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为已满14周岁或16周
岁;
②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范围;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
抢劫、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贩毒。
③注意抢劫罪不仅包括《刑法》第263条所规定的典型的抢劫罪,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准
抢劫罪”,如267条第2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定抢劫罪和289条中的聚众打砸抢故意毁
坏财物或夺走财物;
※注意:这里的抢劫不再包含269条的转化型抢劫,I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已满十
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如果同时触犯了刑法第
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第十条已
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
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
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
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
六十九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注意:转化型抢劫是取财在前、暴力在后;直接抢劫是暴力在前、取财在后
④注意毒品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仅对贩卖毒品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对基
本性质相同危害程度相等的走私、制造、运输毒品的行为(《刑法》笫347条)则不负刑事责
任。与这一特征极为类似的还有《刑法》第114条所规定的几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的犯罪行为中,仅规定对放火、爆炸、投毒负刑事责任,而对决水,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
共安全的行为则不负刑事责任。
⑤注意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仅仅对法定的几种故意犯罪负刑事责任,而对任何过失犯
罪是都不负刑事责任的。
⑥对于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适用刑罚时应当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二不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tips]:第十三条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对已满十
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
⑦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包含在“抢劫”之中。因为这两个罪是法条竞合;
⑧对于其他严重的故意行为,部分行为符合17条第2款的规定的,以部分行为所涉罪名处
罚。
2、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要求同时具备辨认能力(认识因素)与控制能力(意志因素),即犯罪能力;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以及程度的因素有:A年龄B精神障碍C生理功能丧失等。还是
以三分法为准来掌握:完全无责任能力、限制责任能力、完全责任能力。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应注意完全无责任能力与完全责任能力在考试中并不十分重要,关
键点是注意在完全责任能力与完全无责任能力之间的中间状态——即部分、限制、相对责任
能力者,主要有这样几类人员:
一是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二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是非哑人或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辨认控制能力的判断:
(1)医学判断:是否有精神病;(2)心理学判断:是否因为精神病而不能辨认和控制能力。
醉酒情况下的行为人,可以成为刑法上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醉酒人并不都是故意犯罪,
也可能是因为过失和意外,同时“喝酒”本身就是交通肇事的一个构成要件)
病理性醉酒的行为人: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状态,但在故意引起的情况下承担刑事责任一
一原因上的自由行为(actionliberaincause)。复杂性醉酒,中国刑法没有规定,和病理
性醉酒一样极其罕见。
3、身份犯一不包含犯罪中所形成的身份,如首要分子身份犯即所谓的特殊主体,是相时
一般犯罪主体而言的,是指在完全具备一般主体条件的基础上,还将以特殊的身份作为主体
构成条件的犯罪。特殊身份即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
位或状态。典型的如贪污罪、脱逃罪、刑讯逼供罪等。
口真正的身份犯(影响是否定罪)与不真正的身份犯(影响量刑)
□积极的身份犯(入罪)与消极的身份犯(出罪)
□自然身份犯(性别、年龄)与法定身份犯(国家工作人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行
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
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以贪污罪共犯论处。第二条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
人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
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第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
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
为已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一一区分不了主从犯的以贪污论处注意:农村合作基
金会从业人员,除具有金融机构现职工作人员身份的以外,不属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其
实施的犯罪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①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③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
事公务的人员;
④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注意: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公权力】已获得或者将要负担某
种权力义务。
①关系到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
②并具有裁量性、判断性、决定性的事务;
③单纯的机械性、体力性活动不是公务;
④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其它法定的公共机构或者公共团体组织或者安排的事务,公民自发从
事的公益性活动不属公务。
《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公务主要表现为与
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
«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还确立了几类特殊人员的身份:
(1)国有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会计、出纳人员等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活动,属于
从事公务。
(2)那些不具备职权内容的劳务活动、技术服务工作,如售货员、售票员等所从事的工作,
一般不认为是公务。
(3)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司法实践中也应当
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具体包括:
①依法履行职责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②依法履行审判职责的人民陪审员;
③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农村和城
市基层组织人员
④其他由法律授权从事公务的人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
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其他身份犯:特定职业(医生、邮政工作人员)、特定法律义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特定法律地位(证人、刑事诉讼辩护人、代理人)、特定疾病(性病)、持有特定物品(依法
配备的枪支)、参与某种活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居住地(境外人员)、消极身份(未
取得医生职业资格)等等。
(五)犯罪主观方面——罪过(内心恶)
主观罪过基本内容
从认识因素(知道)与意志因素(想)两方面分析。不同内容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相结合,
形成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四种罪过形式。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有不同的结合方式,具体可用下图表示:
认识因素(水平性)+意志因素(主动性)=罪过形式认识行为及其结果必然会发生希
望直接故意放任间接故意认识行为及其结果可能会发生(轻信可以避免)希望避免过
于自信的过失没有认识到行为及其结果的发生不希望疏忽大意的过失(大意,有能力认识
到但没有认识)
□此结果指危害社会的结果
匚此必然指主观认为必然发生
★罪过之间的相互区别:
对犯罪主观方面掌握的关键点在于几种罪过相互之间以及与意外事件等的区别
1、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①认识因素内容与程度不同;
②意志上对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
注意:对于间接故意的“放任”,必须是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如果行为人意识到危害结果必
然发生,则不存在“放任”直接认定为“希望”。
③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行为的定性处理不同。
一德国惩罚间接故意未遂,中国对间接故意不打击未遂(和过失犯罪类似)
2、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
①认识因素的程度有些不同;
②最关键的是意志因素不同:对结果有无否定、反对的态度并凭借了一定的避免条件或措施。
即间接故意表现出行为人对法益的蔑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行为人在主观上希望避免
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采取了避免的措施或者有自信不发生的依据。
3、过于自信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认识因素上的差异——对结果的发生有无认识。
4、疏忽大意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关键点为是否要求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
即行为人知否具有注意义务、是否具备注意能力,其判断的标准是在一般人的基础上,兼顾
行为人的职业、工作、特定环境场合等特殊要素。
5、不需要认识的内容:
结果犯中的结果“客观超过要素”:丢失枪支不报罪(对造成的严重后果)。
目的犯申的犯罪目的:“主观超过要素”:犯罪目的影响定罪,但不影响既遂或未遂。
(犯罪动机,在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构成要件犯罪中影响定罪,但主要影响量刑)
注意:情节不一定就是客观方面,也有可能是主观方面或主体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的结合
所谓目的犯,即刑法明确要求以某种特定目的为其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的犯罪
如果不具有该目的,则不构成犯罪或者不构成该种犯罪。
比较重要目的犯罪名归纳如下:
(1).走私淫秽物品罪(以牟利、传播为目的)(第152条);
(2).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第175条);
(3).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第217条);
(4).绑架罪(以勒索财物或实现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第239条);
(5).诬告陷害罪(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第243条);
(6).诈骗罪及其他诈骗犯罪、盗窃、抢劫、抢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7).赌博罪(以营利为目的)(第303条);
(8).骗取出境证件罪(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为目的)(319条);
(9).制造、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第363条);
(10).行贿罪(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第389条)
附:过失犯总结
刑法以惩罚故意犯罪为原则,惩罚过失犯罪为例外。过失犯罪主要集中于引起重大危害结果
的领域
1、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犯罪:
过失方法:
(1)失火罪(2)过失决水罪⑶过失爆炸罪⑷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⑸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
安全罪
代表重大法益的对象:
⑴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2)过失破坏交通设施罪⑶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⑷过失损坏易燃易
爆设备罪(5)过失损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
重大安全职业中的过失:
(1)重大飞行事故罪(2)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⑶交通肇事罪⑷重大责任事放罪(5)重大安全事
故罪(6)危险物品肇事罪(7)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⑻教育设重大安全事故罪(9)消防责任事故
罪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1)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⑶出具证明文件重
大失实罪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⑴过失致人死亡罪⑵过失致人重伤罪
4、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⑴过失损毁文物罪
(2)妨害传染病防治罪(330条,以出现危险作为犯罪成立标准的过失犯罪)
(3)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⑷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332条,以出现危险作为犯罪成立标准的过失犯罪)
(5)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6)医疗事故罪(7)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5、渎职:
(1)玩忽职守罪(2)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4)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5)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⑹环境监管失职罪⑺传染病防治失职
罪.
6、军人违反职责:
⑴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2)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⑶武器装备肇事罪
7、前后呼应的罪名:
(1)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2)玩忽职守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失职致使
在押人员脱逃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止失职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环境监管失职罪(4)传染病菌种、毒种扩
散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六)认识错误问题:
包括法律认识错误与事实认识错误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①如将有罪行为误认为无罪行为(在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缺乏认识,不成立故意犯罪,
只成立过失犯罪);
②将无罪行为误认为有罪行为(幻觉犯);
③罪行定性与处罚轻重的误认,一般不影响定性量刑。
B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包括对客体错误、行为对象错误(构成要件之对象错误、非构成要件之对象错误)、手段或
工具错误以及因果关系错误。对于前三者,基本上遵循这样的一条线索来处理:即行为人主
观上是否有犯罪故意,如果有,则或者是犯罪既遂或者是犯罪未遂;如果没有犯罪故意,则
或者是过失犯罪或者是意外事件;而对于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定性量刑。
1、具体事实认识错误(客体没有错误):指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行为的误差没有超出
同一个犯罪构成
①对象错误(客体没有错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
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例如,行为人
本欲杀甲,黑夜里误将乙当作甲进行杀害。根据法定符合说,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是为了保
护人的生命,而不只是保护特定的甲或者特定乙的生命,因此,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想杀人,
而客观上又杀了人,那么就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②打击(对象)错误:也称方法错误、打击偏差,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
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根据法定
符合说,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的杀人行为也导致他人死亡,二者在刑法规
定的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内是完全一致的,因而成立故意杀人既遂。需要注意的是,法定
符合说也面临着难题:行为人本欲杀甲,但因为行为差误,同时导致甲与乙死亡的,应如何
处理?法定符合说中的数故意说认为,行为人对甲与乙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本书赞成数故
意说。但采取数故意说并不意味着成立数个故意杀人罪,因为只有一个行为,所以应按想象
竞合犯以一罪论处。
③因果关系错误:指侵害的对象没有错误,但造成侵害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与行为人所预
想的发展过程不一致,以及侵害结果推后或者提前发生的情况。因果关系的错误主要有三种
情况:即狭义的因果关系的错误、事前故意(德国学者Weber的概括的故意)与犯罪构成
的提前实现。
狭义的因果关系的错误,是指结果的发生不是按照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发展所预见的进程来
实现的情况。例如,甲以杀人的故意用刀刺杀乙,使乙受伤,但乙为血友病患者,因流血过
多而死亡。再如,甲为了使乙溺死而将乙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乙摔死在井中。又如,
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射击,乙为了避免子弹打中自己而后退,结果坠入悬崖而死亡。(因
果关系错误不影响定性量刑,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
事前的故意,是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
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的情况。例如,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第一行
为),造成乙休克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了隐匿罪迹,将乙扔至水中(第二行为),实际上
乙是溺死于水中(事前故意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以故意犯罪的既遂论处。)
★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实际上是指提前实现了行为人所预想的结果。例如,甲准备使乙
吃安眠药熟睡后将其绞死,但未待甲实施绞杀行为时,乙由于安眠药过量而死亡。再如,甲
准备将乙的贵重物品搬至院墙外毁坏,但刚拿起贵重物品时,贵重物品从手中滑落而摔坏。
要认定这种行为是否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关键在于行为人在实施第一行为时,是否已经着手
实行,如果能得出肯定结论,则应认定为故意犯罪既遂,如果得出否定结论,则否认故意犯
罪既遂。
2、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客体错误):指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行为的误差超出了同一个
犯罪构成
①对象错误(客体也错误)“客体错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
对象与乙对象体现不同的法益,分属不同的犯罪构成。例如,行为人本欲盗窃一般财物,却
误将枪支当作一般财物进行盗窃。这种认识错误超出了犯罪构成的范围。行为人所认识的事
实(盗窃财物)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盗窃枪支)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
②打击(客体)错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
象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超出了同一犯罪构成。例如,行为人本欲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
而将乙身边价值近万元的宠物打死。同样,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杀人)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
(毁坏财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
★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判定标准:
法定符合说认为,不同犯罪构成之间的错误原则上阻却故意的成立或者仅成立故意犯罪未
遂。例如,行为人本欲杀害宠物但实际上却致人死亡。根据法定符合说,行为人虽然具有毁
坏财物的故意,但对人的死亡充其量是过失;如果故意毁坏财物罪不处罚未遂,那么,只能
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反之,行为人本欲杀人但实际上却打中了他人身边的宠物。行为人具
有杀人的故意与行为,行为也具有导致他人死亡的危险性,但客观上没有致人死亡;而过失
毁坏财物不具有可罚性,故成立故意杀人未遂。法定符合说还认为,即使犯罪构成不同,但
如果犯罪是同质的,那么,在重合的限度内,成立轻罪的故意既遂犯。
本书赞成法定符合说,主张在主客观统一的范围内认定犯罪。
(七)犯罪构成的综合性要件
“情节严重”:提示性规定,并不是构成要件。不是强调某一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而是意味
着任何一个方面的情节严重,其行为就构成犯罪。
四、正当行为——貌似犯罪实则正当的行为
正当行为的本质是基于法益衡量说,即利益阙如(利益欠缺)与优越的利益的原理。
(一)正当防卫―主要针对街头暴力犯罪
1、正当防卫的条件
(1)起因条件:现实的不法侵害(一般还要求有攻击性、紧迫性、侵害性,但有例外);
问题:①大喊吓走侵害人(不是正当防卫,因为大喊不可能给侵害人造成损害)
②对物防卫(不是正当防卫)一注意:对犯罪人指使的动物防卫不是对物防卫
③对过失的防卫(可以正当防卫)
④对不作为的防卫(一般不可以,但如果具有紧迫性则可以正当防卫)
⑤对自招行为的防卫(引起者有忍受义务)
⑥对幼童和精神病人的防卫条件(可以防卫,但必须迫不得已)------假想防卫的主观为过
失或意外事件,但假想防卫过当可以成立故意犯罪;
(2)时间条件:法益侵害的紧迫性。f否则构成防卫不适时(事前防卫、事后防卫)在财
产性违法犯罪情况下(状态犯,如抢劫、抢夺、盗窃、敲诈),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被当
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一直延续到不法侵害人将其所取得的财物藏匿至安全场所为止,
追捕者可以适用正当防卫。
(3)对象条件: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对共犯中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者不能正当防卫)
(4)主观条件:排斥防卫挑拨、相互斗殴、偶然防卫的正当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店智能化营销策略-洞察分析
- 药品零售行业风险管理体系-洞察分析
- 行业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研究-洞察分析
- 替米沙坦市场风险预测-洞察分析
- 移动支付市场趋势-第1篇-洞察分析
- 胸腺五肽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洞察分析
- 碳中性投资趋势-洞察分析
- 眼位稳定性研究-洞察分析
- 无障碍设计原则研究-洞察分析
- 物业服务合同监管策略-洞察分析
- YS/T 1149.2-2016锌精矿焙砂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酸溶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 GB/T 11017.1-2002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 原料药FDA现场GMP符合性要求与检查实践课件
-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课程
-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电解液新型锂盐材料之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市场潜力可观新型锂盐LiFSI国产化进程加速
- 年产10000吨一次性自然降解环保纸浆模塑餐具自动化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实战销售培训讲座(共98页).ppt
- 测控电路第7章信号细分与辨向电路
- 哈尔滨工业大学信纸模版
- 氨的饱和蒸汽压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