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人体肝细胞和肌细胞中的糖原都能补充血糖D.内质网既参加物质的合成,也参加了物质的运输【答案】D【解析】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但是其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所以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人体肌细胞中的糖原不能补充血糖,C错误;内质网既参加物质的合成,也参加了物质的运输,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D正确。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苍老、凋亡及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时期B.细胞苍老会发生线粒体削减、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变小等现象C.细胞凋亡受基因限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限制D.细胞膜上产生了甲胎蛋白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确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3、苍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削减,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变更,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苍老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更;细胞表面发生变更,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削减,易转移。【详解】A、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在一生中都在发生,但在胚胎时期细胞分化达到最大化,A错误;B、细胞苍老会发生线粒体削减、酶活性都降低等现象,细胞核的体积变大,B错误;C、细胞凋亡受到细胞中相关基因的限制,而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C错误;D、癌细胞的特征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削减或产生了甲胎蛋白,D正确。故选D。3.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各阶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C段细胞内进行DNA的复制B.CD段细胞可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C.CD段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DE段变更的缘由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更关系,其中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缘由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其次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缘由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详解】A.BC段表示S期,此时DNA的复制导致DNA含量加倍,A正确;B.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其次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C.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其次次分裂前期和中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CD段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别,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4.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该DNA分子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C.该DNA分子中A:T:G:C=3:3:7:7D.复制过程中,双链未完全解开,即可起先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该基因中含有200个碱基,则A1=T2=10,T1=A2=20,G1=C2=30,C1=G2=40,即该DNA分子中A=T=30个,C=G=70个。【详解】A、DNA分子中每条链的一端都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因此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A正确;B、DNA分子总共有200个碱基,则每一-条链上的碱基总数是100个,该DNA分子中碱基比例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种,B错误;C、一条链上A:T:G:C=1:2:3:4,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T,C=G,另一条链上A:T:G:C=2:1:4:3,因此,该DNA分子中A:T:G:C=3:3:7:7,C正确;D、DNA分子复制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D正确。故选B。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基础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长期养分不良或毛细淋巴管堵塞会引起组织水肿D.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答案】B【解析】【分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整”应驾驭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整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整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整;(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缘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上升,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上升,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养分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削减,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详解】A、人体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A正确;B、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错误;C、长期养分不良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减小,从而使组织液增多;毛细淋巴管堵塞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上升,引起组织液增多,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整网络,D正确。故选B。6.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下列关于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食过多不节制、养分过剩、少运动,从而造成肥胖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B.压力过大、精神惊慌、心情激烈等状态能导致体内上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C.患者的胰岛A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高血糖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D.患者的胰岛B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上升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详解】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影响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进而表现为高血糖,引起糖尿病,A正确;长期惊慌、压力过大会使上升血糖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增加,B正确;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C错误;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D正确。【点睛】关键:明确三种调整血糖的激素的生理功能——胰岛素(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体内上升血糖的激素)。7.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汲取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脱水时血浆渗透压上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汲取作用增加。【详解】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上升,A错误;B、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上升,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正确;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上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加,C错误;D、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D错误。故选B。8.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调整水盐的平衡B.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限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整血糖平衡C.下丘脑能够参加体温调整,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更D.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干脆限制相关腺体【答案】A【解析】【分析】水盐调整中,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血糖调整中,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实现对胰岛细胞的作用;体温调整中,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对传入的神经兴奋进行分析、综合,并且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会产生相应激素;下丘脑分泌的是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是促激素。【详解】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促进肾小管和结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进而调整水盐平衡,A正确;B、下丘脑的神经干脆作用于胰岛细胞,限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整血糖平衡,B错误;C、下丘脑是体温调整中枢、水平衡调整中枢,所以下丘脑既能感受体温变更,又能感受渗透压变更,C错误;D、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干脆限制相关腺体,D错误。故选A。【点睛】体温调整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调整中枢在下丘脑;水盐调整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调整中枢在下丘脑;血糖调整中枢在下丘脑。9.医生给一个肾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胜利,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旧坏死了。这个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这里所提到的移植的肾属于()A.病原体 B.吞噬体 C.抗体 D.抗原【答案】D【解析】【分析】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反抗该病原体的特别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详解】A、移植的肾不是病原体,A错误;B、移植的肾不是吞噬体,没有吞噬作用,B错误;C、移植的肾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C错误;D、移植的肾脏对于病人来说属于异体器官,属于抗原,病人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破坏和排斥它,最终使它坏死,D正确。故选D。10.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器官包含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B.人体其次道防线是指唾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C.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D.艾滋病患者的干脆死因是导致患者出现自身免疫病【答案】C【解析】【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其中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详解】免疫器官包含骨髓,而不是脊髓,A错误;人体其次道防线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错误;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C正确;艾滋病的干脆死因就是因为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和体内出现的肿瘤,D错误。11.有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预试验中不须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比照组B.在正式试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比照C.处理时应当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肯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答案】A【解析】【分析】预试验是在正式试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试验,以便摸出最佳的试验条件,为正式试验打下基础;预试验须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比照组。【详解】A、本试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在预试验时浓度梯度较大,须要蒸馏水这组作为空白比照,来确定范围,从而缩小范围,A错误;B、在正式试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比照,生根最多的为最适浓度,B正确;C、处理时应当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C正确;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肯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D正确。故选A。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相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肯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答案】C【解析】【详解】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相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脱落酸只能加快果实脱落,A错误;B.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而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解除其休眠,不利于储存,B错误;C.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肯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C正确;D.用肯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生长素类似物没有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D错误。故选C。【定位】植物激素的应用13.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其次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25条。则池塘中共约有鲫鱼A.25条 B.360条 C.390条 D.394条【答案】B【解析】【分析】标记重捕法:第一次捕获该种群的部分个体,全部标记后放回原种群。一段时间后,进行其次次抓捕,统计捕获的总个体数和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大小的估计值为:第一次捕获个体数÷种群数量=其次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其次次捕获个体数【详解】依据第一次捕获个体数÷种群数量=其次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其次次捕获个体数可知,100条÷种群数量=25条÷90条,种群数量约为360条,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依据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大小的公式进行计算便可。14.探讨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更状况,并据此绘制了如下图的X值变更曲线,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第4〜6年兔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第2〜4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C.第6〜8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D.第8年兔的种群密度大于刚起先的种群密度【答案】D【解析】【详解】A、第4~6年λ=1,即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种群的增长率=0,兔种群数量基本不变,A正确;B第2~4年λ﹤1,即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种群的增长率<0,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B正确;C、6~8年λ﹥1,即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种群的增长率﹥0,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C正确;D、若刚起先的种群密度为N0,则由题图可知,第1年的种群密度为0.5N0,第2年的种群密度为0.5×0.5N0=0.25N0,同理,第8年种群密度为0.25N0×0.75×1.0×1.0×1.0×1.25×1.5≈0.35N0,即第8年兔的种群密度小于刚起先的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D。15.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C.温度湿度 D.光照食物【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是指占有肯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群落是指在肯定空间内全部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详解】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须要的光照强度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层确定于光照;植物为动物供应了食物和栖息空间,动物的垂直分布确定于食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特别缓慢D.群落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答案】B【解析】【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群落演替的缘由:(1)确定群落演替的根本缘由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确定因素。(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3.初生演替是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歼灭了的地方,则经验时间漫长。【详解】AB、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与干扰或破坏没有干脆关系,A正确,B错误;C、初生演替是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歼灭了的地方,则经验时间漫长,C正确;D、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D正确。故选B。17.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C.该食物网中蛇的数量最少D.若昆虫的数量锐减,则蛇的数量不受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当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留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图中食物链有:水稻植物→田鼠→蛇、水稻→昆虫→青蛙→蛇、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因此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A正确;B.水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B正确;C.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因此该食物网中蛇的数量最少,C错误;D.若昆虫数量锐减,青蛙的数量削减,因此蛇的数量也会削减而不是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D错误。故选D。18.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更状况。其中反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学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整实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详解】反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反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实力。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外来干扰后保持原状的实力越强,即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越高。
故选C。【点睛】反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反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实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洁,反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越高。19.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爱护.正确的是()A.自然爱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爱护B.激励人们进入爱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爱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爱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答案】D【解析】【详解】A、自然爱护区的功能是爱护濒危灭亡的动植物,A错误;B、建立自然爱护区主要是削减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B错误;C、迁地爱护迁地爱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爱护,C错误;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D正确;故选D。20.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共同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电刺激属于物理法;去除植物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动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的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两种生物的染色体之和,而有性杂交的后代染色体数目是两种生物染色体数目之和的一半;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经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可在体外培育的条件下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详解】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体现细胞膜的流淌性,A正确;B、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处理,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B正确;C、设甲染色体数目2M,乙为2N,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M+2N,甲和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M+N,C错误;D、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即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D正确。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某科研小组探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上,可以用__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2)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C0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_____表示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三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当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本试验结果可知,应实行_____________措施来提高温室作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最大产量。【答案】(1).类囊体膜(或“基粒”)(2).无水乙醇(或“丙酮”)(3).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4).A、B、C(5).大于(6).光照强度(7).高光强和高CO2浓度【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试验的自变量有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曲线与横坐标相交的点代表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间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曲线上升的过程中,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都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曲线达到平衡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详解】(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或“基粒”)上,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可以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2)据图可知,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的A曲线与纵轴的0相交,说明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CO2浓度在a~b之间时,A、B、C三条曲线的净光合速率都随CO2浓度的增高在增高。(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三种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所以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当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由于B是中光强,C是低光强,光照强度都不足,故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4)据图可知,若要实行提高CO2浓度措施来提高该植物的产量,假如光照强度不够,净光合速率也会受限制,所以还应当同时考虑光照强度这一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实行高光强和高CO2浓度措施来提高温室作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最大产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驾驭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能够依据图形找出试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弄清晰曲线不同段的含义和限制因素的种类,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22.探险旅游爱好者,在一次野外探险中,一位队友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哎呀,我的天啊”。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探险者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______________区。(2)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电位变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中M点,则A点_____________(能,不能)发生这种变更,这是由于图中________(填字母)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3)A点未受刺激,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D点所在的肌肉收缩,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为反射,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险者感觉痛之前先发生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有调整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_____________的调控。【答案】(1).S(2).正变负(3).不能(4).BC(5).否(6).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之为反射(7).脊髓(8).大脑皮层【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A上含有神经节,表示传入神经,B、C表示突触,D表示效应器,E表示感受器。【详解】(1)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区与说话有关。(2)A是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细胞膜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细胞膜外表面电位变更是由正变负。由于兴奋经过突触B、C时,只能单方向传递,所以刺激图中M点时,则A点不能产生兴奋。(3)大脑皮层的作用下产生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放射弧。(4)脊髓中有调整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整的有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实力和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能运用所学学问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说明、推理,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3.图中甲、乙表示某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回答问题:(1)若图甲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则D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碳在过程①~⑤中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是_____________。(2)假如去掉图甲中的箭头①和⑤,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A、B、C、D都只代表一个物种,则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A和D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在该食物网中A的能量1/2来自B,D的能量1/2来自B,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A获得mkJ的能量,则消耗B_____________kJ。(3)若图乙表示能量流经其次养分级的过程,则图中G代表_____________的能量。【答案】(1).分解者(2).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3).①②③⑤(4).3(5).捕食和竞争(6).280m(7).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解析】【分析】分析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A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表示生产者,C表示消费者,D表示分解者,①主要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表示捕食,⑤表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析图2:表示能量流经其次养分级的过程,E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G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F表示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H表示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详解】(1)分析图甲可知:A表示大气中的CO2库、B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即图甲中的①②③⑤;(2)假如去掉图甲中的箭头①和⑤,则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其中A和D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在该食物网中A的能量1/2来自B,D的能量1/2来自B,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若A获得mkJ的能量,则消耗B为1/2m÷10%+[1/2×(1/2m÷10%)]÷10%+[1/2×(1/2m÷10%)]÷10%÷10%=280mkJ;(3)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过程,那么图中E代表其次养分级的同化量(即输入其次养分级的的能量),G代表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点睛】本题涉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淌学问,须要学生能对能量流淌过程的能量流淌率计算娴熟驾驭,对学生基础学问要求较高。24.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限制,A基因限制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组合
A_Bb
A_bb
A_BB或aa__
植物花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1)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结果的亲本基因型分别为。(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探讨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粉色花植株进行自交试验。①试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补充画出下表中其他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类型编号甲乙丙基因分布位置②试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③试验步骤:第一步:该粉色植株自交。其次步:。④试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a.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甲类型);b.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白色=1:1,则(符合乙类型);c.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类型)。【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2)①③视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④粉色:红色:白色=6:3:7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粉色:红色:白色=2:1:1【解析】【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纯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杂交后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基因型是A_Bb,因此亲本白花中肯定含有BB基因,亲本白花基因组成是AABB或aaBB。(2)这两对等位基因假如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如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能有2种状况,AB连锁、ab连锁,或者是Ab连锁、aB连锁。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基因不同位置,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同。a、假如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A_=、aa=,BB=、Bb=、bb=自交后代红色植株A_bb=、粉色植株A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21.1-2024平流层飞艇通用技术要求第1部分:环境控制系统
- 2024年度文化产业项目投资与孵化合同3篇
- 04版房地产开发合同2篇
- 2024年度网络游戏开发与运营合同:某游戏公司与某运营商之间的合同
- 班会课件主题班会做有责任心的人
- 2024年度禽畜粪便处理服务合同2篇
- 世界地理复习课件全部
- 2024年度博物馆展览设计合同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培训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转让详细描述
- 如鲲(山东)新材料生产基地钠盐技改扩产项目环评报告书
- 公共营养师实操
- 中医治疗“石淋”医案66例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河北工业大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含答案解析
- 植物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 第节向量组线性相关性(共36张PPT)
- 男性早泄的治疗专家讲座
- 激光在前列腺手术中的应用
- 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
- 产权交易项目委托函公车出让
-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中科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 客观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