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填写课前背诵清单的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2.通过组内合作,小组竞赛展示合作成果的形式,史论结合解释思维导图,达到整体把握本单元的知识脉络的目的。3.通过精选习题的训练,落实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4.通过收集中医在新型肺炎治疗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医学的重视,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基础知识】角度1王朝兴衰秦朝建立: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东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角度2巩固统治的措施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中央: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2)地方:建立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秦代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为小篆;统一车轨,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学立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角度3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史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角度4统治危机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东汉外戚、宦官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年幼,太后主政,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打击外戚,宦官专权;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黄巾起义: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军进行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角度5文明交流陆上丝绸之路形成: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之后)交流状况(1)输出: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2)输入: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海上交通(1)山东沿岸→黄海→朝鲜、日本(2)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佛教的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角度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张骞通西域概况:汉武帝统治时期,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汉朝对西域的管理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班超经营西域: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地方政权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角度7科技和文化《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编写《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辨证施治;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东汉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佛教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道教产生:东汉末年,道教产生,尊奉黄帝和老子。【过关检测】1.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景帝2.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B.C.D.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秦的暴政B.楚汉之争C.修建宫殿和陵墓D.法律严苛4.“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A.西汉B.东汉C.蜀汉D.西晋5.《史记》载: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学了儒学就可以做官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6.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农民起义风起云涌C.朝中大将夺位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7.秦汉时期为建立和巩固大一统格局,增设不少机构。下图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构是()A.行中书省B.西域都护C.安西都护D.伊犁将军8.有人说“两千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商鞅变法B.百家争鸣C.秦灭六国D.张骞通西域9.下图所示是纪念汉宦官蔡伦而发行的邮票,人们纪念他是因为他A.改进了造纸术B.发明了造纸术C.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D.精通天文、地理10.下列属于华佗的医学成就的是()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配制“麻沸散”③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④编制“五禽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派别人物历史时期主要思想儒家孔子①“仁”,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战国时期“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仁政”治国道家③春秋时期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庄子战国时期顺其自然墨家墨子战国时期④法家⑤战国时期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兵家孙武春秋末期“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表格一材料一: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汉书》(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一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它是什么文字?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2)完善表格①一⑤,表格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什么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图二展示的是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这些差异,制定了哪种笔画规范的文字颁行全国?这样做有什么作用?(4)材料一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皇帝”“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由此可知,“皇帝”与秦始皇嬴政有直接关系,故A项正确,汉朝建立的时间晚于秦朝,沿袭了秦朝的皇帝制度,排除BCD项。故选A项。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C项正确。A是韩赵魏三国的布币,A项错误;B是齐国和燕国的刀币,B项错误;D是楚国的鬼脸钱,D项错误。故选C。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时期,秦朝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更加残暴、任意杀害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故A项正确;楚汉之争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排除B项;修建宫殿和陵墓和法律严苛属于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排除CD项。故选A项。4.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首诗描述了刘邦推翻暴秦统治,建立汉朝的史实。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A项正确;刘秀建立东汉,排除B项;刘备建立蜀汉,排除C项;司马炎建立西晋,排除D项。故选A项。5.答案:D解析:题干的“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意思是:公孙弘竟以精通《春秋》步步高升,从一介平民荣居天子左右的三公尊位,封为平津侯。从此,天下学子莫不心驰神往,潜心钻研儒学了。题干材料主要表明汉武帝时期儒学地位显著提高,D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表明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排除A项;平民将相大量涌现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学了儒学就可以做官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6.答案:D解析:东汉中后期,中央政权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D项正确;地方豪强独霸一方属于地方特征,排除A项;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是东汉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不属于中央政权特征,排除B项;朝中大将夺位不符合东汉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B项正确;元朝设行中书省,排除A项;唐朝设安西都护管理西域,排除C项;清朝设伊犁将军,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交通,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所以有人说“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故D项正确;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排除A项;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排除B项;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国统一战争,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9.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A项正确;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排除B项;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属于医学领域,排除C项;蔡伦在天文、地理方面并不精通,排除D项。故选A项。10.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陀,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B②③④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的著作,排除包含①的ACD项。故选B项。11.答案:(1)甲骨文;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2)①春秋时期;②孟子;③老子;④兼爱、非攻;⑤韩非子。百家争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小篆;利于政令统一,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解析:(1)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得,图一致的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出现在中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2)根据材料“儒家孔子”、“战国时期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仁政”、“春秋时期一切事物都有”、“庄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反对空谈仁”可归纳出,①春秋时期;②孟子;③老子;④兼爱、非攻;⑤韩非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这些思想家的出现也就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新知春 - 工作总结
- 绿化补植合同范本
- 开学季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给家长的一封信
- 硕士论文答辩模板
- 采购氨水喷枪合同范本
- 花卉购销养护合同范本
- 个体管材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地下矿井配电工程师合同通知书
- 2025合同类型解析(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退休前合同与退休后合同)
- 2025马鞍山市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马鞍山市工商行政管理
-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多边形思维导图知识讲解
- 【年产五万吨乙醛工艺设计7100字(论文)】
- 事业单位离岗创业规定2024年
- 压力容器制造程序文件及表格(符合TSG 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第19周-解决问题(二)
- Unit7词汇表讲解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城市商业综合体运营管理方案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课件
-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专项练习(800道)-100以内加减法
- 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