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构成、引起)根本内容根本动力根本观点联系观发展观(3.1)(3.2)矛盾观(3.3)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__________。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_______。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________。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矛盾观)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题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二:如何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难点)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重点)学习目标总议题文化保护与商业化的矛盾子议题一:文化保护与旅游的冲突子议题二:有效活化,文化保护与旅游的统一子议题三:发展特色文旅,让历史再现生机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哲学上,类似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什么?你还能举出其他矛盾关系的例子吗?议题一:古建筑改成日式餐厅,文化保护和商业开发只能二选一吗?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即对立统一。p36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对立属性:斗争性统一属性:同一性例如: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p361.矛盾双方对立的关系:(生对死;存对亡;弱对强)2.矛盾双方统一的关系:(有生才有死;无弱就无强)【特别提醒】注意1: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①“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任何一方,构不成矛盾)【注意】哲学矛盾≠
逻辑矛盾≠生活矛盾议题二:古迹活化,文物保护和旅游结合的探索旧首钢东奥:首钢大跳台开平塘口:旧粮仓塘口先锋书店小组讨论:古迹保护和旅游是否无法共存?将两者的有效结合说明矛盾双方除了对立斗争还有什么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相对的(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p37(1)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转化为成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转化为好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变成我,我变成你)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区别三种表现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辩一辩:以下体现矛盾的同一性还是斗争性?“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苦尽甘来”“置之死地而后生”【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朋友与敌人、善与恶【矛盾的斗争性】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B.积劳成疾C.量体裁衣D.因材施教A课堂练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矛盾的斗争性】没有不同的音符,奏不出美妙的音乐;没有不同的颜色,描绘不出美丽的图画没有不同的味道,制作不出美味佳肴。同一性强调: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强调斗争性)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同一性斗争性强调: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强调同一性)“感谢你的对手,
他让你变得更加优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斗争性没有就没有思考:(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矛盾的基本属性:“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p37-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原理】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两种基本属性。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3、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4、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1、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性。2、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3、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方向转化,防止不利转化。(趋利避害)近年来,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不断打压和遏制中国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很重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要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从哲学角度看()①“竞争”注重斗争性,而“合作”更加强调同一性②中美之间的“斗争”是暂时的,“同一”是相对的③中美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斗争”向“同一”转化④中美既“同一”又“斗争”,推动双方关系变化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②:中美之间的“斗争”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②错误。③:中美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但不是“斗争”向“同一”转化,排除③。故本题选B。课堂练习注: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不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B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斗争性制约同一性D.同一性和斗争性构成矛盾双方课堂练习A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从哲学角度看,所谓“世外桃源”是否真的存在?绝对没有矛盾的地方有吗?
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思考:1、矛盾的普遍性(1)含义(原理):矛盾是具有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2)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直面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地位/重要性)二、矛盾问题的精髓注意:1.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有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如:北极熊为什么不吃企鹅?2.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3.矛盾具有客观性。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灭矛盾,人们尚未认识或不易觉察的矛盾,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矛盾越少越好,也不能认为矛盾越多越好。
p38二、矛盾问题的精髓2、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强调事物不同)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强调时间不同)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强调矛盾双方也不同)
如林黛玉和孙悟空如人年少时学习与玩耍的矛盾;成长后家长与工作的矛盾。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父子矛盾兄弟姐妹矛盾婆媳思考:
漫画中的病人能吃到他所说的“水果”吗?他在什么问题上犯了错误?只吃水果的病人p39漫画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有各自的颜色、大小、形状、生长习性等个性(矛盾特殊性)共性(矛盾普遍性)含果酸,糖类,多汁,味甜等,都是水果概括、总结p39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水果的共性是从葡萄、苹果、香蕉等各种不同水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葡萄、苹果、香蕉等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无论怎样特殊,都含有果酸、多汁等水果的共性。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场合)可以相互转化。p40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中国人黄种人人动物生物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没有不包含着普遍性的事物。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P39、40提示:只要看到“试点、试验、实验、政策经验推广、交流借鉴、总结经验、经验分享、举一反三、典型"等关键词都可以考虑“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论原理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从哲学上看,这一效应①混淆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②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③否认了矛盾特殊性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④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转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课堂练习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我们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同时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表明①中国的减贫经验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经验有共性②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寓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道路之中③在扶贫道路上要实现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相互转化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关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课堂练习
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的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
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③“热”的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
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课堂练习三、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毛泽东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认为,虽然攻打锦州比攻打长春、沈阳要困难得多,但先攻占锦州是夺取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因为锦州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是东北敌人撤回关内的唯一陆路通道,这里的敌人消灭了,就可以把东北的大门堵死,关起门来歼灭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辽沈战役的胜利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毛泽东提出先攻占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矛盾的。p40阅读与思考锦州的敌我矛盾沈阳的敌我矛盾长春的敌我矛盾华北的敌我矛盾(复杂事物)辽沈战役形势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点评: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又是敌军关内外、陆海空联结的总枢纽,还是敌军唯一在陆上物资补给的基地,毛泽东指挥我军抓住了整个战役的重点和关键。可见,面对复杂事物的多种矛盾,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①主要矛盾:②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
矛盾
复杂事物生态建设卫生事业文化建设经济建设
国家发展(1)区别
p40-41注意:1、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2、在一个时期,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法论: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联系p41: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②主次矛盾转化的两种情形原来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是由于出现了新条件,导致主次矛盾互变。原先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解放战争时,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民族矛盾等是次要矛盾。抗战时期,
是主要矛盾,
是次要矛盾。方法论: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蔷薇花总是有刺;
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他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
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堕入凡尘。
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有黑点可以看到。
◆以上诗句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阅读与思考p41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1)区别次要方面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p41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思考:“是药三分毒”说明药既可以治病,也有危害身体健康的负作用。既然药有危害性,你生病了为什么还要吃药?矛盾的双方药可以治病药危害身体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
结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名称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区别存在前提复杂事物中同一矛盾中数量对“许多矛盾”而言,矛盾个数≥2对“一个矛盾”而言,矛盾的方面数是2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上,用于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关键词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心、重中之重、突破口、主题、核心、根本(注重处理问题)主流、主体、性质、本质、实质、优势、方向、顾大局、主导地位、总的来看、总体上(注重看问题)俗语成语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权衡利弊得失;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九个指头和一个手指;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金牌学案”p49归纳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好钢用在刀刃上;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主次矛盾主次矛盾主次矛盾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次矛盾思考:下面两组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哪些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全面复杂事物既看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既看主要方面又看次要方面两点论抓重点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重点论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又看次要矛盾(1)原理依据: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2)基本内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3)反对的错误倾向: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方法论)p42议题三:“查重率”99%的景区,文化开发的关键是什么?小组讨论:从各地文旅宣传分析,要真正实现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互相推动,实现地方文旅的“出圈”,关键是什么?①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地位:a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42-43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展心理学知识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子包装硅胶干燥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税务师考试完整框架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动晾衣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生物质热风炉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生物水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母猪环境与养殖效益的关联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中对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玻璃线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后勤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
- 完整初一历史上学期记忆时间轴
- 音诗音画-《我的祖国》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 二零二四年度美团共享单车服务协议
-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
-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反事故及预防措施
- 农业昆虫学-形考测试四-国开(ZJ)-参考资料
- 中式烹调师理论知识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 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 DB11∕T 1099-2014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
- 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