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W型胃管应用于鼻饲效果观察_第1页
DRW型胃管应用于鼻饲效果观察_第2页
DRW型胃管应用于鼻饲效果观察_第3页
DRW型胃管应用于鼻饲效果观察_第4页
DRW型胃管应用于鼻饲效果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DRW型胃管应用于鼻饲效果观察1DRW型胃管应用于鼻饲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DRW型胃管在鼻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法将86例鼻饲患者分为两组,以一次性使用胶乳胃管鼻饲者44例为对照组,以DRW型胃管鼻饲者42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每次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反应、食物反流、误吸、管腔堵塞、胃管变化及鼻腔咽部黏膜充血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DRW型胃管鼻饲效果明显优于胶乳胃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管;鼻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a)-040-02EffectofnasalfeedingusedDRW-typestomachtubeLINHuayao,WANGQiuxing,CHENXiwen,CHENGSuling(NursingDepartment,ChenghaiPeoplesHospitalofShantouCity,Shantou5158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applicationeffectinthenasalfeedingusedDRW-typestomachtube.Methods:86casesofnasalfeedingpatientsweredividedintothecontrolgroup(n=44,usedlatexstomachtube)andtheobservationgroup(n=42,used2DRW-typestomachtube).Theywereobservedforeachintubationtime,asuccessrateofintubation,intubationresponses,foodregurgitation,aspiration,luminalcongestion,nasalgastrictubechangesandpharyngealmucosahyperemiainthetwogroups.Results: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inthetwogroups,the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DRW-typestomachtubefeedingissuperiortolatex,itisworthofclinicalapplication.[Keywords]Stomachtube;Nasalfeeding;Nursing吞咽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为保证其营养需求,避免水、电解质失衡,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需给予留置胃管鼻饲[1-2]。

自2007年7月以来,笔者采用DRW型胃管对42例患者进行82次插管鼻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鼻饲时间1个月以上的患者86例,其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30~81岁,平均(60.6414.23)岁。

疾病种类:重症颅脑损伤4例,脑出血41例,脑梗死32例,脑肿瘤9例。

1.2方法31.2.1分组采用回顾性对照法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2005年1月~2007年6月以一次性胶乳胃管行鼻饲44例(插管82次)作为对照组。

2007年7月~2009年10月以陕西省宝鸡市德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DRW型胃管行鼻饲42例(插管82次)作为观察组,规格均为16F或18F。

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谱、胃管型号及鼻饲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操作方法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和合作能力等。

按鼻饲法准备用物,患者取仰卧位,吸净痰液,清洁鼻腔,石腊油润滑胃管后插管,当胃管插入15cm时抬高头部,待呼吸间隙快速插管,一般为45~55cm[3]。

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证实胃管在胃内,用胶布固定或线绳经双侧耳后固定胃管[4]。

两组置管后患者的管道、口腔及鼻腔等护理相同[5]。

对照组每15天更换胃管1次,观察组每30天更换1次[6],如有脱出则及时置管。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每次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过程患者有无呛咳、恶心、呕吐等插管反应;观察两组留置胃管期间发生食物反流、误吸及管腔堵塞等情况;观察置管不同时间胃管变化及鼻腔咽部黏膜充血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4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2检验。

2结果两组患者每次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及插管反应比较见表1。

两组留置胃管期间发生食物反流、误吸及管腔堵塞情况比较见表2。

两组置管不同时间胃管变化及鼻腔咽部黏膜充血情况比较见表3。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每次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及插管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管腔堵塞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每次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及插管反应比较(xs)[n(%)]表2两组发生食物反流、误吸及管腔堵塞情况比较(例)表3两组置管不同时间胃管变化及鼻腔咽部黏膜充血情况比较(例)3讨论3.1DRW型胃管优点DRW型胃管由无毒医用高分子材料精制而成,前端钝化,不易损伤食管及胃黏膜。

管壁显影、透明,可透视置入部位,便于观察管内情况。

经硅化处理,表面光滑,无异味,有一定的坚韧性,容易顺利插入,不易随食管的逆蠕动而脱出。

刻度明显,易于掌握插入深度,避免胃管盘曲在胃内刺激胃黏膜出现炎性反应、溃疡[1]。

多用接头可与注射器、吸引器等5紧密连接,避免了鼻饲液渗漏污染。

管壁薄、管腔相对较大,前端多个侧孔,便于灌注食物,确保管道通畅,避免因胃管堵塞而频繁更换胃管,减少了对鼻腔咽部黏膜的刺激。

价格便宜,置管时间长,管口带管塞,操作筒便,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

3.2胶乳胃管缺点胶乳胃管管径粗,刺激大,胃管进入食管狭窄处困难或易盘曲在咽部、食管上段或口腔内,常因操作不顺利而反复提插胃管,增加患者痛苦及并发症。

管口内径较大,用常规注射器灌入流质,因注射器乳头大小与胃管衔接不紧,灌注时流质从乳头旁空隙流出,导致浪费和污染[7]。

管壁不透明、不能显影、没有刻度。

管口无带管塞,鼻饲后需将胃管末端反折并用纱布包裹管口再夹紧,操作繁琐。

3.3鼻咽黏膜改变原因分析本研究结果证明,鼻咽黏膜充血并不随置管时间延长而加重,两者不呈正态分布。

这是由于DRW型胃管表面光滑、无异味,在一定时间内不引起胃管接触部位黏膜明显的病理6改变。

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插管次数少,对鼻咽黏膜损伤程度减轻。

反复多次插管,易损伤其黏膜,致局部红肿、疼痛。

胃管更换越频繁,机械损伤越严重[8]。

3.4注意事项插管时如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明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新插入。

每次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吸净痰液后方可注食。

开始时量宜少,2h后回抽检查胃内残留情况,以便调整鼻饲量及鼻饲间隔时间。

有报道,左侧卧位时患者胃食管反流减少,因而建议鼻饲时取左侧卧位[9]。

鼻饲液注入速度不宜过快,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10],鼻饲中及鼻饲后30~60min内尽量不吸痰,禁止翻身及叩背,避免引起呕吐,以防食物反流及误吸。

如果必须放低床头,应停止饲喂30~60min[11]。

鼻饲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呕吐现象。

如发现上述症状应暂停鼻饲,并通知医生处理。

每次鼻饲前后要用温开水冲洗管腔,以防堵管及细菌滋生引起感染[12]。

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吸入性肺炎。

有研究报道,清除口腔内分泌物的患者吸入性肺炎所占比例明显降低[13]。

拔管时将胃管夹紧或反折,防止管内溶液流入气管引起呛咳、误吸,甚至窒息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1]于莹,李玉洁,霍巍.硅胶胃管与橡胶胃管应用于鼻饲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08,29(10):808-809.7[2]姚伟琼.护理干预减少老年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并发症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04-105.[3]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245.[4]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2-303.[5]崔焱.基础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3-258.[6]王捷,戴智云.应用DRW型胃管解除鼻饲患者胃管反复咳出1例[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5):334.[7]张翠绿,刘荣娟.避免胃管鼻饲漏液的方法[J].现代护理,2004,10(5):407.[8]廖平,郑小华,陈琼.长期鼻饲患者胃管更换时间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3,18(5):358-359.[9]HerwaardenMA,KatzkaDA,SmoutAJ,etal.Effectofdifferentrecumbentpositionsonpostprandialgastroesophagealrefluxinnormalsubjects[J].AmJGastroenterol,2000,95(10):2731-2736.[10]施海红,郗奉菊,龚绍荣.体位改变对鼻饲患者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10):698-269.8[11]赵晋瑞,刘成象.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常规留置胃管鼻饲液反流及误吸[J].护理研究,2008,2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