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试行)_第1页
湖南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试行)_第2页
湖南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试行)_第3页
湖南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试行)_第4页
湖南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

湖南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外业调查与设计

第三章内业设计

第四章造林作业设计的文件组成

第五章造林作业设计的组织、设计资格与责任

第六章造林作业设计审批

第七章附则

附录A(规范性附录)

A-K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按地类、权属面积汇总表

A-2、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H谴林作业设计按楸中、树种面积汇总表

A-3、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投资单价表

A-4、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投资概算表

A-5、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

BT、湖南省XX县造林立地类型表

B-2、湖南省XX县造林技术措施模型表

附录C(规范性附录)湖南省主要造林树种造林适宜初植密度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全省人工造林作业设计和设计文本的编制,保证

人工造林建设质量,提高人工造林建设成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

本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第二条造林作业设计的设计深度与施工图设计相当。造林作业设计是

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将林业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总体设计等规划设计文件

付诸实施,指导施工作业的技术性文件。

第三条造林树种选择要体现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

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提倡营造生态互补作

用的混交林,乔灌复合结构的人工林。

第四条本技术规定适用于湖南省人工造林的年度作业设计。更新造林

参照本作业设计技术规定执行。

第五条作业设计主要依据

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二、《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15782-2009)。

三、《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

四、《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LY/T1706-2007)。

五、《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

六、《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094—2005)

七、《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湖南省林业厅2003年

5月)。

八、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人工造林总体设计、实施方案。

九、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人工造林的年度计划。

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有关规定。

第六条作业设计原则

一、坚持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成果,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造林、

注重实效”的原则,确保技术先进、设计合理。

二、坚持“立地、遗传、密度、模式”四个控制,积极推广先进造林技术和

科研成果,确保作业设计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

三、坚持以造林小班为单元编制作业设计的原则。

第七条作业设计方法和内容

一、作业设计的组织

作业设计由县(市、区)林业局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规划设计单位

承担。

二、造林小班的选择

依据总体设计图及附表、年度计划选择造林小班,将任务落实到山头地

块。造林小班可在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退耕还林地以及其他适宜

造林的地类中选择。造林小班的布置要相对集中,便于管理,便于施工。作

业设计总面积应与年度计划相吻合。

造林者负责提供造林地选择区域,由设计人员进行指导,共同现场调查、

核实。

在现场核实后将造林小班勾绘在1:10000的地形图上,最小小班的成

图面积为L0公顷(因工程项目特殊需要的,可放宽至0.3公顷),小班最大

面积不超过20公顷。

三、造林施工设计

(1)小班调查

调查方法:先踏查整个造林小班,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个调查点,目

测记载。

调查记录内容:小班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位置(乡镇场、村工区、

林班,图幅号)、小班立地因子(海拔、地形、地貌、地类、坡度、母岩母

质、土壤)、植被(植被类型、植被总盖度、各层盖度、主要植物种类)、调

查日期、调查者等。

(2)树种设计

根据造林小班的立地条件、经营目的并参考附近林分、树木的生长情

况确定造林树种。

(3)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根据本县(市、区)现有的立地条件类型,结合造林区实际情况,编制适用

作业设计区域的造林立地类型表。根据造林区域的立地条件、经营目的、林

种和造林树种,并参考本县(市、区)现有的造林技术措施模型,编制适用

作业设计的造林技术措施模型表。参见附录B-1、湖南省XX县造林立地类

型表、附录B-2、湖南省XX县造林技术措施模型表。

根据不同的立地类型、选择不同的造林技术模型,确定不同的造林密

度、整地规格、抚育措施等。

三、苗木供应及辅助工程设计。

四、用工量测算与经费预算。

五、作业设计以小班为设计单元,以片成图,以乡镇编号,以县(市、

区)编写设计说明书,以乡镇为统计单位,以县汇总,图、表、书“三位一体”。

第八条作业设计程序

一、作业设计准备。

二、小班区划与调查。

三、内业设计。

四、编制作业设计成果资料:整理作业设计外业资料、编写作业设计说

明书、统计各种内业表格、绘制作业设计图和造林图式。

五、报批作业设计文件。

第二章外业调查

第九条外业调查准备

设计单位在接受作业设计任务后,应收集项目相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做

好仪器工具、图形材料、调查用表、作业设计用品等准备,对参加调查设计

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调查方法和成果资料编制要求。

第十条外业调查应收集的资料

一、项目区工程规划资料及作业设计有关的其他资料。

二、项目区农村与农户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劳力、农民收入及主要

来源等。

三、国家公开发布的1:10000地形图。

第十一条小班区划

一、区划系统:采用县、乡(镇、场)、村(工区)、小班四级区划。

二、区划依据和标准

1、地类分为宜林地(宜林荒山、宜林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

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坡耕地、

低质低效林地等。

2、坡位分为脊、上、中、下、谷、平地、全坡向7个坡位。

3、坡向分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无坡向9个方位。

4、坡度分为五级,即I级为平坡05。;II级为缓坡6。〜15。;III级为斜坡

16。〜25。;IV级为陡坡26。〜35。;V级为急坡36。〜45。;VI级为险坡^46。。

5、母岩母质分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紫色岩、石灰岩、第四纪粘土

和河湖沉积物七大类。

6、土类划分:全省自然土划分8个土类,即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

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和潮土。

7、土层厚度等级:根据A层+B层的厚度划分,共分三级,即厚层>80

厘米、中层40〜80厘米、薄层<40厘米。

三、区划方法:利用1:10000的地形图,采用对坡调绘,小班面积调

绘精度在95%以上,有条件的可用GPS实测小班面积。

第十二条小班调查

一、位置:记载所在乡镇(林场)、村(工区、林班)、小班。

二、权属:记载所有权、经营权。

三、地类:按宜林地(宜林荒山、宜林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

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坡耕地、

低质低效林地等记载。

四、地形地貌:坡位、坡度、坡向、坡形、海拔。

五、植被:植被类型、植被总盖度、主要植物种类(建群种、优势种)及

盖度、高度。如为退耕还林地则要调查原作物种类、耕作制度。

六、土壤:土壤类型、母岩母质、土层厚度等。

七、小班立地类型和适宜的造林树种。

第十三条种苗调查

根据造林作业设计和下达的年度任务量,按树种、苗木类型与规格测算

需种量和需苗量,落实种苗来源和苗木类型,同时要确保造林的苗木为良种

壮苗。

第十四条辅助工程设计

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实地确定需要建设的瞭望台、林道、防火线和

防护林带,林地水保设施等,明确位置,布设线路与走向,测量长度,其

位置要标示在设计图上。

第十五条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填写

以乡镇或相当于乡镇级单位(林场、农场等)为单位填写《造林作业设计

一览表》,内容包括:单位、小班号、图幅号、小地名、权属、小班面积、

林种、立地条件、造林树种、造林技术措施、抚育设计、种苗数量、用工量、

投资概算等项。

第十六条外业调查质量检查验收

为保证项目设计质量,在外业调查中,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专人负责技

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小班调绘、地类划分错误、树

种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应令其返工,对弄虚作假,不深入现场调查的设计者

要严肃处理。

第三章内业设计

第十七条外业资料整理

内业设计前,应对外业调查材料进行逐项检查核对,确认图、表、卡相

符、资料齐全、内容完整。

第十八条小班面积求算

根据调绘小班绘制成电脑图,采用湖南省营造林管理系统软件(GIS),

通过计算机求算面积,或采用求积仪或透明方格纸求算面积,小班面积以公

顷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第十九条造林技术设计

一、设计内容

根据总体规划、年度实施方案,以乡(镇、林场)为单位,按村(工区)、

林班和小班顺序,采用表格形式编制的立地类型表、造林技术措施模型表,

结合林种布局和林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确定造林类别、林种、树种、营造

方式。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以营造经济价值高的经济林或用材林为主,在水

土流失严重、坡度25度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石质山地、

山脉顶脊等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以营造防护林为主。根据工程要求,造林

小班应进行造林时间、造林密度、乔灌与混交树种配置方式、整地方式、造

林方式、苗木类型、幼林抚育的技术措施设计。

二、造林技术设计

1、造林方式:人工植苗。

2、造林技术设计

根据总体设计等规划设计文件及造林作业区实际情况,按照项目造林实

施方案或本县(市、区)的立地条件类型表、造林技术模型表和小班调查情

况进行小班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1)林地清理:根据造林地的具体情况选择林地清理方式,要防止水

土流失,尽量避免全砍全烧。

(2)造林整地:根据造林地的土壤和母岩类型、不同的林种、树种、

培育目的确定不同的整地规格、整地时间和方式,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

以穴垦为主,沿等高线布穴,规格为40X40X30或50X50X40厘米,做

到呈“品”字型排列,并要求表土还穴;经济林以大穴整地或水平带状撩壕

为主。为防止水土流失,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不得进行全垦和撩壕整地。

(3)树种选择:造林树种应选择生长快、产量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

益好、适应性广的树种,生态林造林时在一个小班内阔叶树比例应达30%

以上。

(4)造林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培育目的、树种特性等因素确定,营造

生态防护林要适当密植。通常杉木每公顷1650—4500株、马尾松3000—6750

株、湿地松1500—2400株,杨树240—675株,毛竹330—625株,油茶

1200—1650株。参见附录C湖南省主要造林树种造林适宜初植密度表。

(5)造林方法和时间

人工植苗以1〜3月为宜,选择阴天、雨后初晴或毛雨天气栽植,裸根

苗做到“穴大根舒、深栽压实、苗木端正”,截杆苗做到深栽、根舒、苗正、

压实,容器苗需拆除容器袋,用手托出营养泥,小心放入穴内,然后覆土压

实。

(6)抚育管理:造林后及时进行抚育,连续抚育三年,每年两次以上,

第一次4—6月,第二次8—9月进行,可要适当修枝、施肥,并搞好森林防

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三、苗木需要量计算

根据树种配置与结构、株行距及造林小班面积,计算出各树种的需苗量

(加10%的苗木损耗),实地落实苗木来源。

四、工程量统计

根据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林地清理、整地挖穴的数

量,肥料、农药等造林所需物资数量,辅助工程项目的数量与相应物资、材

料的需求量,以及车辆、农机具等设备的数量与台班数。

五、用工量测算

根据造林地面积、辅助工程数量及其相关的劳动定额,计算用工量,用

工量按照当地近年来平均物价、用工等指标,以造林小班为单元进行测算,

以乡(镇、林场)为单位,按村(工区)统计汇总,同时结合施工安排测算所

需人员与劳力。

六、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季节、苗木、劳力、组织状况做出施工进度安排。

第二十条辅助工程设计

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进行辅助工程设计,内容包括瞭望台、防火线、林

道、林地水保设施、森林病虫鼠害防治设施等。设计应参照有关标准和技术

规定明确各项设施的地点、规模、结构,计算耗材量与工程量,并配备相应

的设施设备。

第二十一条经费预算

一、造林直接费用:材料设备费(苗木、肥料、农药、工具设备)、人

工费(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抚育、管护、有害生物防治等)、配套设施

费(林道、管护棚、瞭望台等)。投资单价一般乔木林15000—22500元/公

顷,经济林30000元/公顷以上。

二、其他费用:为造林直接费的15%左右,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前

期工程咨询费、勘察设计费、检查验收费、科技支撑等费用。

三、预备费:为人工造林直接费和其他费用之和的5.0%。

四、种苗费用按需苗量、苗木市场价、运输费用测算;物资、劳力以当

地市场平均价计算。

第二十二条作业设计图的绘制

一、应根据外业调绘和内业设计材料,用外业调绘图为底图,以乡(镇、

林场)为单位,按《林业地图图式》的要求以片绘制作业设计图。比例尺一

般为1:10000,统一用A4或A3幅面绘制并装订成册。作业设计图主要包

括:图题、图例、图签等图件,每一页要标明乡镇名称和图幅号。

二、每个造林模式应按照树种(乔灌)搭配、株行距配置的造林图式。造

林图式和图例应规范,标注的内容清楚。每个小班标注分子式为:

小班号一面积一造林年度

立地类型号一造林模型号一树种

第四章造林作业设计的文件组成

第二十三条作业设计说明书

一、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情况等)

二、设计依据、原则与目标

三、范围和布局(实施乡镇、村,林种、树种等)

四、造林技术设计(含造林技术设计、种苗设计、幼林抚育设计、配套

基础设施设计等)

五、施工组织设计

六、工程量与用工量概算

七、经费预算与资金筹措

八、效益分析

第二十四条统计表格

一、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按地类、权属面积汇总

二、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按林种、树种面积汇总

三、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投资单价表

四、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投资概算表

五、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参见附录A1〜5)。

第二十五条作业设计图

图名为:湖南省XX县XX年度人工造林小班设计图,年度为造林施工年

度。

第二十六条作业设计文件装订

一、作业设计说明书

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写作业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为:

1、封面上面为湖南省XX县(市、区)义义年度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统

一横排一行或两行,下为说明书编制单位和时间。

2、设计单位资质证书。

3、参加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执笔、制图、审核、审定。

4、说明书目录。

5、说明书正文。

二、作业设计附表

附表包括造林作业设计统计表1-4和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

三、作业设计附图

作业设计附图主要指造林小班作业设计图。

四、作业设计附件

附件包括立地类型表、造林技术措施模型表及省、市州有关年度造林

计划任务文件、县(市区、场)林业主管部门申报作业设计文件。

第五章造林作业设计的组织、设计资格与责任

第二十七条造林作业设计实施

造林作业设计一般在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由乡镇

林业站、林场或相当于林场的企业、机构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造林作业设计的设计资格与责任

造林作业设计由具有丁级以上(含丁级)设计或咨询资质的单位或机构

承担。作业设计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具有对造林作业设计文

件的终审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允许直接聘请具备林业行业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编制作业设计,技术专

家的责任由聘任合同确认。

第六章造林作业设计审批

第二十九条作业设计审批

造林作业设计以县(市、区)为单位,报市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并报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因工程项目要求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审批的,由县(市、区)报市(州)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级林业行

政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单位应对审批的作业设计下达正式批复文件。

没有作业设计的或设计尚未被批准的不得施工。作业设计一经批准,必

须严格执行。确需变更的,必须由建设单位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

第三十条技术资料归档

造林作业设计资料以县为单位统一建档,包括调查设计文件(图、表、

说明书)、审批文件和总结文件等,建档后纳入技术档案管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技术规定由湖南省林业厅造林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技术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录A-1湖南省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按地类、权属面积汇总表

年度:单位:公顷

合计按地类按权属

统计单位

小班个荒山疏林河湖洲低质低

面积国有集体个人其它

数荒地地荒滩效林地

全县

统计人员:统计时间年月日

附录A-2湖南省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按林种、树种面积汇总表

年度:单位:公顷

合计按林种按树种

统计单位

小班防护特种用用材经济薪炭

面积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杨树

个数林途林林林林

全县

统计人员:统计时间年月日

附录A-3湖南省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投资单价表

单位:元、株、个

一、工程建设费二、间接费

投其他

造材料设备费人工费配套设施费预备费

单费

序林

苗林地清整地与抚有害生

号具工程工程直接

木栽植管护

计小株设小林其

单理垦复育物防治

费直接

备费与其它

计价数计道他

工工工工工工费的费之和的

元元元元元元5%

日日日日日日15%

1杉木

2马尾松

3湿地松

4杨树

5植木

6毛竹

7油茶

注:苗木株数要加10%的损耗系数

附录A-4湖南省县XX年度人工造林作业设计资金预算表

单位:公顷、元

工程建设费间接费

单面预

材料设备费人工费配套设施费备

位积苗

木肥

整他

工具林地抚有害生

料地育管护棚瞭望台

设备清理物防治

统计人员:统计时间:年月日

附录A-5湖南省县XX年度人工造林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年度单位:公顷、厘米、株/公顷、次、公斤、株、个、元

设立地条件造林树种造林措施设计抚育设计种苗

小投

班资

单权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