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机械联合收获技术规程_第1页
藜麦机械联合收获技术规程_第2页
藜麦机械联合收获技术规程_第3页
藜麦机械联合收获技术规程_第4页
藜麦机械联合收获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藜麦机械联合收获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藜麦机械联合收获的作业条件、操作技术要求、作业质量、注意事项、机具的保养与存放。本文件只适用于藜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内蒙古地区人工种植的藜麦。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不可缺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5262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GB10395.1农林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GB10395.7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藜麦联合收获机quinoacombineharvester一次性完成田间成熟藜麦收割、输送、脱粒、清选、种子收集等作业过程的收获机械。3.2藜麦联合收获quinoacombineharvest利用藜麦联合收获机完成田间成熟藜麦的收获作业。3.3总损失率totallossrate藜麦联合收获作业过程中各部损失种子的质量与应收种子总质量的百分率。3.4割台损失率combineheadlossrate藜麦联合收获作业过程中,因割台扰动等造成的种子损失的质量与应收种子质量的百分率。3.52脱粒清选损失率threshingandcleaninglossrate藜麦联合收获作业过程中,脱粒和清选装置造成的种子损失的质量与应收种子质量的百分率。3.6脱净率threshingrate藜麦种子联合收获机作业后,从藜麦茎秆上所脱下种子重量与喂入的藜麦种子重量的百分率。3.7杂质impurity藜麦联合收获所收集种子混合物中除藜麦种子以外的所有杂物。3.8含杂率impurityrate藜麦联合收获的种子混合物中所含杂质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率。3.9破碎率breakagerate藜麦联合收获时,因机械损伤而造成种子破碎质量占所收获种子总质量的百分率。4作业条件4.1地块要求藜麦种子田地形应开阔、地势平坦、坡度小于12°、地面无积水,易于联合收获机作业,机具通过性好;应清除影响收割机正常行走作业的地块杂物,无法清除的障碍物应加以标识。4.2藜麦种子成熟要求当穗色变为黑色、黄色等,叶片和茎秆开始变干,籽粒变硬,种子进入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种子含水率12%~18%,茎秆含水率≤30%时即可进行收获。4.3藜麦收获机械选择、准备及要求4.3.1收获机械选择所选用收获藜麦的机械为联合收获机。4.3.2收获机械的准备作业前应对藜麦联合收获机进行调整和保养,对各部件的杂物、泥土进行清理,更换损坏或变形的零件,检查各部件的安装位置的正确性,紧固件的紧固性、转动件的灵活性、传动链条和皮带的张紧度,对润滑点进行加注润滑油,安全标志以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全面检查,藜麦联合收获机的安全性应符合GB10395.1、GB10395.7的规定。4.3.3技术要求3藜麦联合收获机作业前试运行,整机要运行平稳,各操作系统运作灵活、准确、制动系统稳定有效。要求联合收获机的风机风速≤6m/s,凹板栅格间隙≤8mm,清选筛可调鱼鳞筛,切割台选用适合收获高杆作物种子割台,割台喂入藜麦植株时应入口少漏籽粒。要求切割器割刀间隙、脱粒杆与凹板间隙适当,机器具有复脱功能。5操作技术要求5.1试收割5.1.1试收割前,应对藜麦联合收获机进行10min~20min的空运转,注意发动机有无异常声音,检查各仪表读数,检查有无漏油、漏水情况,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排除。5.1.2试割地应地势平坦,藜麦成熟度一致。试割时,当藜麦联合收获机接近收获藜麦时,应在发动机低转速时结合工作离合器,且先结合脱粒清选离合器,再结合切割输送离合器,将割台降至适宜的高度,换上工作挡,加大油门,发动机转速稳定在额定转速后,方可起步进行试收割。5.1.3藜麦联合收割机进入作业区收割30m后,停车检查收获质量,及时调整工作部件,直至收获质量达到规定要求。试运转结束后,应进行全面的技术保养和调整,更换发动机油和液压系统机油,清洗油箱和滤清器,确保联合收获机技术状态良好。5.2正常作业5.2.1依藜麦长势、密度及成熟程度确定藜麦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5.2.2随时观察种箱情况,以防种箱中的种子过满而洒落,要及时卸掉收获藜麦。5.2.3应及时清理散热器杂物,并补充冷却水,防止发动机水温过高。5.2.4作业时采用梭形法或环形法作业。在具体作业时,机手应根据地块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转弯时应停止收割,将割台升起,采用倒车法转弯或兜圈法直角转弯,不应边割边转弯。。5.3停收或转移5.3.1临时停收或作业结束前要持续让藜麦联合收获机工作部件运转5min~10min,以使收获的藜麦完全脱粒,藜麦茎秆被完全排除机外,藜麦被充分的输送到种箱。5.3.2在作业转移前,要彻底清除藜麦联合收获机残存杂物,转移作业时,将割台升高、定位、根据路面情况控制行驶速度。6作业质量6.1主要性能指标地块条件及成熟要求应分别符合4.1和4.2规定的作业条件下,藜麦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要求,在标定持续作业量、切割线以上无杂草、作物不倒伏、藜麦谷草比1:2,子粒含水率12%~18%、茎秆含水率≤30%的条件下,其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4表1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使用说明书最高值的80%6.2测定方法6.2.1机械收获作业前,按GB/T5262的规定在作业地块中采用五点法确定检测点,测取与作业质量检测有关的基础数据,如自然落粒、公顷产量等。6.2.2检测应在作业地块现场正常作业时进行,检测区由准备区、测定区和停车区三部分连续组成。割幅小于2m的藜麦联合收割机在预备区的正常作业应不少于20m,割幅大于2m的藜麦联合收割机在预备区的正常作业应不少于50m;测定区长度应不少于30m;停车区长度应不少于10m。检测区宽度为藜麦联合收获机的三个工作幅宽以上,不临地边。检测时,藜麦联合收获机应以正常工作状态先割掉靠边的一幅,从第二幅宽开始测试。6.2.3检测时,藜麦联合收获机以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准备区,测定区中途不许停车和调整,每个试验系列应至少由不同前进速度的3组测试行程组成。6.3作业质量检测方法当藜麦联合收获机一进入测定区,立即用接取装置将联合收获机尾部排出物原位接住,保持其状态不变。6.3.1脱粒清选损失率完成一个测试行程,随机取测定区域内机具前进方向长为1m,宽为割宽的3个测试样,收集落在每个测试样内的藜麦种子、未脱净穗头种子之和除以其测试样面积内藜麦产量,以百分率表示,按式(1)计算,求3个测试样平均值,得到一个测定区的损失率,脱粒清选损失为3个测定区的损失率的平均值。×100%………………式中:Pst——测试样脱粒清选损失率;Wst——测试样内,收集装置上的藜麦、未脱净穗头种子之和,单位为克(gW——测试样面积内藜麦产量,单位为克(g)。6.3.2割台损失率可与6.3.1同步测定,完成一个测试行程,除去收集装置上的所有物质后,随机取测定区域内机具前进方向长为1m,宽为割宽的3个测试样,收集每个测试样内所有的藜麦落粒,称其质量,减去自然落粒质量,除以其测试样面积藜麦产量,以百分比表示,按式(2)计算,求3个测试样平均值,得到一个测定区的割台损失率,割台损失率为3个测定区的损失率的平均值。×100%………………5式中:Psg——测试样割台损失率;Wsg——测试样内,割台损失的种子质量,单位为克(g6.3.3总损失率藜麦收获总损失率即为脱粒清选损失率与割台损失率之和,以百分率表示,按式(3)计算。Ps=Pst+Psg………………(3)式中:Ps——总损失率。6.3.4含杂率从每个测试行程的联合收获机种箱中取样3次,每次取样2000g,用四分法或分样器分样,称出样品质量100g,依据GB/T3543.3将样品中的杂质清除后称其质量,按式(4)计算含杂率。求出3份样品含杂率平均值。×100%………………式中:Pz——含杂率;Wzz——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Wzp——杂质清除后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6.3.5破碎率完整接取每个测试行程的联合收获机种子箱出种口排出的藜麦种子,每个行程从出种口排出藜麦种子中取样3次,每次取样1000g~2000g,用四分或分样器分样,挑选出其中破碎藜麦种子后称量,按式(5)计算破损率。求出3份样品破损率平均值。×100%………………式中:Pp——破损率;Wps——样品质量,单位为(g);Wpq——破碎种子清除后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7注意事项7.1农艺技术注意事项收获后藜麦要及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晾晒。7.2操作人员注意事项67.2.1驾驶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资质并经过培训,掌握机具保养、调整和排除故障的技能以及有关安全知识。7.2.2工作人员不应再酒后或身体过度疲劳状态下工作。7.2.3机具运转时,严禁人员靠近机具危险部位。7.2.4机具作业过程中,周围10m以内严禁有人走动,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7.3机具注意事项7.3.1藜麦联合收获机传动等危险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并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7.3.2藜麦联合收获机保养、清除杂物和排除故障等,必须在发动机停止运转后进行。7.3.3藜麦联合收割机在道路行驶或转移时,应将收割台提升到最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