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1(共223题)_第1页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1(共223题)_第2页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1(共223题)_第3页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1(共223题)_第4页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1(共223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1(共9套)(共223题)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A、质剂B、傅别C、券书D、契券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汉朝的买卖契约称为券书,古代对契约统称为契券。故选A项。2、《法经》六篇中,有关侵犯财产的犯罪规定在()A、盗法B、贼法C、囚法D、具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法经》是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由《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组成。其中,《盗法》是关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故选A项。《贼法》是关于侵害人身安全及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具法》类似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3、汉武帝之后,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明德慎罚B、德本刑用C、德主刑辅D、明刑弼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立法指导思想,“黄老学说”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治”。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时,系统地阐述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思想,这种思想经过升华,被汉武帝所认可,继而成为立法指导思想。故选C项。“德本刑用”是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刑弼教"是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4、首次规定“十恶”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北齐律》B、《开皇律》C、《唐律疏议》D、《宋刑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开皇律》首次规定“十恶”制度,故选B项。“十恶”渊源于《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但并不等于说“十恶”制度确立于《北齐律》,故排除A项。5、首次规定“重罪十条”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曹魏律》B、《开皇律》C、《北魏律》D、《北齐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北齐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重罪十条”即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十类大罪,《开皇律》在《北齐律》“重罪十条”基础上发展出“十恶”制度,故选D项。6、将流刑分为五等的封建政权是()。A、北魏B、隋朝C、北周D、唐朝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封建制五刑意义上的流刑最早出现于北魏,北魏根据“赦死从流”的理论,创立了流刑,作为死刑的宽贷刑,但是,北魏时期流刑刚刚出现,尚不完善,也没有分等划分。北周时期规定流刑为五等,每等以500里为差,最高至4500里,故选C项。隋、唐是我国封建五刑制度定型化的时期,但此时的流刑不是五等,而是三等,后世沿用。7、首次创立奸党罪的朝代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臣下结党营私,危及专制皇权,首次创立了奸党罪,故选C项。清朝沿用了奸党罪。8、唐朝有关禁违止邪的官吏守则是()。A、律B、令C、格D、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律、令、格、式四种。其中,格是具有行政法律性质的官吏守则,具有“禁违止邪"的作用。故选C项。9、唐朝的中央司法行政机关是()。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吏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唐朝的中央司法行政机关是刑部,刑部还是唐朝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与大理寺、御史台并称“三法司”。故选B项。在唐朝,大理寺主审判,御史台主监察。吏部不属于三法司,而是隶属于尚书省的六部之一,主管官吏管理。10、中国古代的刺配刑始创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刺配刑始创于宋代,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标榜“慎刑”,创立“刺配刑”,以宽贷死刑。但是宋朝以后的统治者很快违背初衷,滥施刺配刑,使刺配刑成为滥刑之刑,即复活了肉刑,被后人讥笑为“六刑”。故选B项。刺配刑被元、明、清沿用,清末沈家本修律,颁布《大清现行刑律》,废除了刺配刑。11、清朝的中央司法主审机关是()。A、大理寺B、刑部C、理藩院D、都察院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清朝在继续沿用明朝司法机关设置体系的同时,还设立了其他司法机关,体现了清朝对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关注和对满族特权的维护。清朝在中央设置了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分掌复核、审判和监察职能。此外,清朝设置了理藩院,作为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管理机关,故选B项。注意:北齐、北周、隋、唐、宋时期,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明、清时期,大理寺是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隋、唐、宋时期,刑部是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也是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元、明、清时期,刑部不仅是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而且是主审机关。刑部还是六部之一。明、清时期的刑部位高权重,元、明、清时期刑部职权的变化,体现了刑部职权的扩大。12、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记录的立宪活动是()。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B、设立宪政编查馆C、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D、公布《十九信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包括设立宪政编查馆、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抛出《十九信条》。《十九信条》是清朝政府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为了挽救政权崩溃的危局而抛出的宪法性文件,由于该宪法性文件继续坚持专制皇权,而对人民的权利义务、国家的基本制度等问题只字不提,因此,该宪法性文件是清朝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的最后一幕。《十九信条》抛出不到两个月,清政府的统治就土崩瓦解,故选D项。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国民法》债编内容的是()。A、商行为B、商业登记C、公司D、保险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其中,债编内容包括债之通则、各种之债。由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故将公司、海商、票据、保险、商业登记等实行单行立法(“民商合一”的意思就是在民法典之外,对于商事法律采取单行立法,如日本和我国目前的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民商分立”的意思是在民法典之外另行编纂商法典,如目前德国等国家采取的就是这种民事立法体例)。但需要注意,由于当时的民法学家认为,商行为和商法总则就是债的内容,故将商行为和商法总则列人民法债编之债通则中,故商行为属于民法债编内容。故选A项。该题难度较大。14、北洋政府时期,采用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宪法原则的宪法文件(草案)是()。A、“五五宪草”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天坛宪草”D、“段记宪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又称为“天坛宪草”。“天坛宪草”采用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宪法原则,确认了民主共和制度,体现了《临时约法》的宪法精神,故选C项。《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6年)又称为“五五宪草”,它主要秉承了《训政纲领》的宗旨,不可能确立三权分立的宪法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采取三权分立原则,但制定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而不是北洋政府时期,故排除B项。《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5年)又称为“段记宪草”,是段祺瑞一手炮制的,也不能体现三权分立的宪法原则,故排除D项。15、“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立法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刑事立法原则,该立法原则是在()时期提出的。A、大革命时期B、工农民主政权时期C、抗日民主政权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解放战争时期,刑事立法原则获得了重大发展。当时明确规定了“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方针。这一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刑事立法原则,故选D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6、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范畴的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范畴包括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七出、三不去。故选B项、C项和D项。A项属于唐朝的婚姻制度。17、属于汉文帝刑制改革对象的刑种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汉文帝时期对以往的奴隶制五刑制度进行改革,其改革针对的刑种涉及三个:墨刑、劓刑、剕刑,故选C项和D项。汉文帝并没有改革宫刑。汉文帝刑制改革主要是将奴隶制五刑向着以徒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改,故不涉及徒刑。18、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不孝罪的有()。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唐律对于控告、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缺;为父母服丧期间,谈婚论嫁、寻欢作乐、不穿孝服;知祖父母、父母死,谎称没死或隐瞒丧事;谎称祖父母、父母死的,都以“不孝”论处。故选A项和D项。B项构成恶逆,C项构成不睦。19、关于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A项错在: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制颁始于《法经》,完结于《大清律例》,而不是《大清律集解》。C项错在:《大清现行刑律》属于我国近代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封建法典体系的组成部分。20、宋朝的法律形式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宋朝除了沿用唐朝的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外,还包括宋朝自己有特色的法律形式,即编敕、编例和条法事类,故备选项都是正确答案。21、以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朝代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北齐设置大理寺,使得大理寺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隋、唐、宋沿用。故选A项、B项和C项。元朝撤销大理寺,以刑部取代,故不选D项。22、清末修律过程中引发了法理派和礼教派的论争,其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清末修律过程中引发了“礼法之争”,其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是张之洞和劳乃宣,法理派的代表人物是沈家本和伍廷芳。故选A项和C项。23、属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抗日民主政权时期颁布了许多宪法性文件,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以及各边区的施政纲领。而《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是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故排除D项。三、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4、简论《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标准答案:(1)《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是战国时期成文法典的代表,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2)从篇目结构上看,共有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以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以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论清末修律的特点和历史意义。标准答案:(1)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是:1)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清政府迫于激变的时局,不得不“改弦更张”、“参酌各国法律”进行变法修律,但在根本问题上又坚持修律应“不戾乎中国数千年相传之礼教民情”。因此,借用西方近现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坚持中国固有的封建制度的内容,即成为清朝统治者变法修律的基本宗旨。2)在内容上,清末修订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混合。一方面,清末修律坚持君主专制体制及封建伦理纲常“不可率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A、禹刑B、汤刑C、九刑D、五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故选A项。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五刑为我国古代五种主体刑,奴隶制五刑为墨、劓、剕、宫、大辟,封建制五刑为笞、杖、徒、流、死。2.C2、我国历史上首创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的法典是()。A、《刑书》B、《秦律》C、《法经》D、《汉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首创了总则篇,篇名为《具法》,故选C项。《刑书》指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子产的铸刑书于鼎活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但该活动没有创立总则篇目,《秦律》、《汉律》都继承了《法经》总则篇目《具法》的名称。3、《九章律》指的是()。A、《秦律》B、《汉律》C、《晋律》D、《唐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汉律从广义上讲,指的是《汉律》六十篇,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九章律》,共九篇。故选B项。4、首次规定“八议”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汉律》B、《曹魏律》C、《北魏律》D、《北齐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曹魏律》首次明确规定了“八议”制度,八议制度就是指对于封建特权阶层的八种人犯罪可以减免刑罚。故选B项。5、唐朝有关亲属相奸的内容规定在()。A、《名例律》B、《户婚律》C、《贼盗律》D、《杂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唐朝将强奸、和奸、亲属相奸等犯罪规定在《唐律》12篇中的《杂律》中。《名例律》属于《唐律》的总则,规定的是立法指导思想、基本精神以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户婚律》规定的是户籍管理、赋税征收、徭役、田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如继承、七出、三不去等。《贼盗律》规定的是恶性杀人、伤人的法律。6、“式”作为法典形式最早出现于()。A、东魏B、西魏C、曹魏D、北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式”作为法典形式最早出现于南北朝西魏时期,当时编纂了一部封建成文法典,被称为《大统式》,该部“式”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式,它成为隋唐时期四种主要法律形式之一(律、令、格、式)。故选B项。7、宋朝的折杖法中,臀杖一共()。A、五等B、十等C、十五等D、二十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宋朝的折杖法中,臀杖一共十等,即将封建制五刑中的笞刑和杖刑分别折成五等臀刑,总计十等。故选B项。8、唐朝对三次犯徒刑之罪的强盗采取的基本处罚原则是()。A、累犯加重原则B、诬告反坐原则C、刑不累加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唐朝对三次犯处徒刑以上的盗窃犯、强盗犯、抢劫犯等,采取累犯加重原则。故选A项。诬告反坐是指对于诬告犯,以所诬告的罪名惩罚诬告人,该原则在秦朝就已经存在,唐朝沿用。刑不累加适用于重罪吸收轻罪,与累犯加重原则正好相反。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唐朝刑法适用的总原则,不能具体适用于盗罪。9、明朝参与官员最多的会审制度是()。A、九卿圆审B、朝审C、会官审录D、三司会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明朝会审制度的种类繁多,包括热审、大审、会官审录、三司会审、九卿圆审(九卿会审)、朝审等,司法官员参与人数也十分众多,甚至大审中,宦官也参与会审,虽说是慎刑思想的体现,但也导致司法酷滥,冤假错案层出不穷。其中,参与会审官员最多的首推会官审录,故选C项。10、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宋朝首次创立了刺配刑B、宋朝首次规定了“六赃”犯罪C、宋朝首次创立了凌迟刑D、宋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刑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项错在:唐朝首次创立了“六赃”犯罪,而不是宋朝。C项错在:凌迟刑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而不是宋朝。D项错在:宋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而不是刑部。11、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A、都察院B、御史台C、审刑院D、大理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明、清时期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称为都察院,故选A项。御史台是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名称,后被明太祖朱元璋改为都察院。审刑院是宋朝独有的监督三法司的皇帝御用机关。大理寺是明、清时期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但北齐至宋朝时期是审判机关。12、中国近代史上为修律工作做准备而制定的刑法典是()。A、《大清新刑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律例》D、《暂行新刑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清末沈家本奉诏修律,重点是对适用许久的《大清律例》进行改革。在对《大清律例》进行改革之前,清朝颁布了一部过渡性的专门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该部刑法典虽然对以往的《大清律例》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变,且不具有近代意义,但是该部刑法典的制定为清末对刑律进行修订做了准备,故选B项。《大清律例》制定于清代。《大清新刑律》是在《大清现行刑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暂行新刑律》制定于北洋政府时期。13、南京国民政府解释法律的机关是()。A、立法院B、国民大会常务委员会C、司法院大法官会议D、国民党最高法院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大法官会议是一个司法实权机关,它不仅可以解释法律,甚至有权解释宪法,其作出的解释或决议,具有与宪法或法律同等的效力。故选C项。立法院根本没有实权。国民大会也是一个摆设机构,最高法院的职权仅为审判。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宪法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临时约法》C、“贿选宪法”D、“蒋记宪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190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但还不能称其为宪法。《临时约法》也是宪法性文件而不是宪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宪法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曹锟政权颁布的,该部宪法是曹锟贿买议员选举当成大总统后制定的,因而称为“贿选宪法”,故选C项。“蒋记宪法”指的是1947年蒋介石政权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15、革命根据地时期,确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宪法性文件是()。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C、《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D、《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确立了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为管理政权机关,这样,各级权力机关开始由抗战时期的参议会过渡到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故选B项。《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保障抗战、加强团结、发展民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该文件确立的管理政权的机关是参议会,而不是人民代表会议,故排除A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打倒蒋介石、没收官僚资本及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上,故排除C项。《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建立华北人民政府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上,故排除D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6、下列选项中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西周时期已经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作出了规定,将故意称为“非眚”,将过失称为“眚”,故选A项。西周时期已经规定了贪污受贿的刑事责任,具体规定在“五过”之中,“五过"即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中,惟货就是贪赃受贿而枉法,故选B项。C项错在:义绝与和离是唐朝的婚姻制度,西周时期还没有这两种离婚制度。“五听”是西周时期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中国历代的司法实践都基本沿用了“五听”制度。故选D项。17、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时期耻辱刑的有()。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秦汉时期的耻辱刑包括三类:髡刑、耐刑和完刑,其中,剃去犯人头发为髡,剃去犯人胡须为耐,不加肉刑髡剃(免肉刑、髡剃并保留发肤)为完,故选D项。宫刑属于奴隶制五刑之一,是去掉受刑人生殖器的刑罚,宫刑虽然具有侮辱性质,但不是耻辱刑。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出现的制度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首次”,包括曹魏政权的“八议”、死刑复奏,两晋政权的服制定罪、登闻鼓直诉制度,北魏政权的“官当”、格、杖刑,西魏的式,北齐的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大理寺、重罪十条等,故备选项都是正确答案。19、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公罪即官吏因公事而犯的罪,私罪即官吏因私事或者假公济私而犯的罪。公罪从轻惩处,私罪从重惩处。故A项错误。唐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这就是有关类推制度的规定,该规定称为“轻重相举”或者“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都普遍加重。这是明朝的刑法适用原则。注意:不要把“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混淆记忆成“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故B项错误。唐朝对前后三次犯应处徒刑的盗罪,不以其中一个重罪处刑,而是应处流刑;前后三次犯应处流刑的盗罪,应绞。此即累犯加重原则,故C项错误。唐朝对于共同犯罪,以造意犯为首犯,D项正确。20、下列关于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A项错在:《大中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律统类”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而不是《宋刑统》。21、以刑部作为中央审判机关的朝代有()。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元朝撤销大理寺,使得刑部首次成为中央主审机关,明朝和清朝沿用了元朝的做法。故选B项、C项和D项。宋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22、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备选项都属于正确答案。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除了备选项列出的四个焦点外,还有一个就是关于“留存养亲”制度。23、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A项错在:《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物权、亲属和继承五编,而不是总则、物权、债、亲属和继承。三、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4、简论西周时期礼的内容及礼的性质和作用。标准答案:(1)所谓“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及言行规范的总称。西周时期,在周公主持下,以周族原有习惯为基础,结合现实需要,将夏、商以来所通行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各种行为规范,特别是其中的礼仪制度加以全面的整理、增删,形成一套完备而严谨的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这项立法活动被称为“周公制礼”,这一活动使周礼在实际上已作为一种积极规范调整着西周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周礼也是西周时期法律规范的重要形式之一。(2)西周时期的礼有两层含义,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则,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标准答案:(1)所谓“预备立宪”,乃是清政府在20世纪初进行的以预备“仿行宪政”为名的政治活动。“预备立宪"的实质是,清政府用宪政争取和拉拢资产阶级立宪派,抵制革命运动,适应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需要,巩固清政府的专制统治。(2)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的指导原则,就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即大权由朝廷统揽,一般政务向舆论公开。可见,基于这一宗旨的预备立宪,虽然在表面上有革新的举动,但是其目的仍然是抵制革命,以维护专制统治。(3)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包括:1)成立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指导、筹备机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开创中华法系法典编纂先河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禹刑》B、《铸刑书》C、《法经》D、《唐律疏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战国时期魏相李悝编纂的《法经》开创了中华法系法典编纂的先河,为中华法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2、在秦代,髡子和奴妾属于()。A、州告B、公室告C、诬告D、非公室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秦代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秦代把“贼杀伤、盗他人”列为严惩对象,对于这些案件,官府必须受理,对“子盗父母、父母擅刑”的,则官府不予追究,对于强行告诉的,还要以所告的罪惩罚告发者。故选D项。“州告”也属于秦朝诉讼制度的范畴,但不属于考试范围,本题中“州告”属于干扰项。3、汉朝武帝之后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明德慎罚B、无为而治C、德主刑辅D、刑乱国用重典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汉朝立法指导思想分为两个阶段:汉武帝之前为“无为而治”,汉武帝之后为“德主刑辅”,故选C项。“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刑乱国用重典”是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4、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的是()。A、《北齐律》B、《开皇律》C、《唐律疏议》D、《宋刑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北齐律》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即以《名例律》为统率,定篇目为12篇,该法典编纂结构为隋、唐、宋所沿用。故选A项。5、唐朝的法定流刑一共()。A、五等B、四等C、十等D、三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唐朝的法定流刑一共三等,即流二千里、流二千五百里、流三千里。虽然唐太宗增设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等之刑,但加役流不属于法定流刑,故选D项。注意:唐朝的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两等,五刑总计二十等。6、唐朝规定国家机关具体办事细则的法律形式是()。A、律B、令C、格D、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唐朝的法律形式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其中,式是指封建国家各级行政组织活动的规则,以及上下级公文程式的法律规定。故选D项。此外,律是指正式的律典,令是指国家政权组织方面的制度与规定,格是指具有行政法律性质的官吏守则。7、元朝为了推行同罪异罚原则,将全国人分为()。A、二等B、四等C、五等D、三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元朝将全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以实施同罪异罚原则。故选B项。8、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宋朝对犯人推翻原有口供的,采取翻异别推实施重审B、宋朝在行政立法上将行政权分为枢密院、中书门下和三司使以削弱相权C、编敕和编例是宋朝最重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D、宋朝将徒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错在:宋朝将徒刑折为脊杖后,杖后释放,而不是就地配役,但对于流刑折成脊杖后,要就地配役1年。其余选项表述都正确。9、发遣刑创制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明朝创立发遣刑,表明封建专制主义的恶性发展,但该刑罚在明朝并不盛行,清朝盛行发遣刑,所以《考试教程》将其放在清朝法律制度一节中讲述,但要注意,发遣刑创制于明朝。故选C项。10、中国历史上公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A、《钦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C、“天坛宪草”D、“袁记约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中国历史上公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该宪法性文件颁布于1908年,故选A项。《十九信条》颁布于1911年,“天坛宪草”颁布于1913年,“袁记约法”颁布于1914年。11、清朝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是()。A、刑部B、大理寺C、都察院D、宗人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清朝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是大理寺。刑部是清朝的中央主审机关。都察院是清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宗人府是清朝审理皇族案件的司法机关。12、关于清末修律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A、清末修律活动导致了中华法系走向解体B、清末修律活动最主要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刑律的修订上C、清末修律拉开了中国法律走向近代化的序幕D、清末修律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了普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错在:清末修律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不是完全普及。注意:C项表述没有错,清末修律拉开了中国法律走向近代化的序幕,但并没有使得中国法律近代化。13、北洋政府司法审判制度实行()。A、四级三审制B、三级三审制C、四级二审制D、三级二审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清末和北洋政府在司法审判制度上实行四级三审制,故选A项。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三级三审制。我国目前实行四级二审制。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是()。A、《大清民律草案》B、《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C、《中华民国民法》D、《钦定大清商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1929--1930年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故选C项。《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但并未正式颁行。《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北洋政府的民事法规,但还不是法典。《钦定大清商律》不是民法典,而是商法典。15、革命根据地时期土地立法的最大成就是颁布了()。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规定了土地改革的基本政策,这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以前的土地立法中是没有的,因此,《中国土地法大纲》是革命根据地时期制定的最完善的土地法。故选A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6、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时期“九刑”范畴的刑罚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西周时期的“九刑”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九刑”指的是西周时期的一部刑书,因九篇而得名;另一种认为“九刑”指的是西周时期的九种刑罚,即奴隶制五刑的墨、劓、剕、宫、大辟五刑加鞭、扑、赎、流,故备选项都是正确答案。17、属于秦朝的死刑刑种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秦朝的死刑包括戮、磔、腰斩、车裂、弃市、夷三族、具五刑、定杀等,故备选项应全选。18、曾经下诏废除宫刑的朝代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西魏和北齐政权下诏废宫刑,宫刑退出历史舞台,故选C项和D项。19、属于古代对故意犯罪称谓的有()。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西周将故意称为“非眚”;秦朝将故意称为“端”或“端为”。西周将过失称为“眚”,秦朝将过失称为“不端”。故选B项和C项。20、唐朝的流刑包括()。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唐朝的流刑除了三等流刑之外,还有加役流,故选A项、B项和C项。不过要注意:属于法定流刑的只有“三流”,即流二千里、流二千五百里和流三千里。21、篇目由7篇组成的封建成文法典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明、清时期的封建成文法典都是由7篇组成的,故选C项和D项。22、清朝秋审的结果包括()。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清朝对案件经过秋审,将处理结果分为情实、缓决、可衿(注意:不是可疑)和留养承祀几种处理结果。23、属于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备选项中只有D项为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故选A项、B项和C项。三、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4、简论宋朝刑事立法的发展。标准答案:宋朝刑事立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创立折杖法。宋朝初期创立了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宋徽宗时又对徒以下罪的折杖刑数重作调整。实行笞杖徒流刑的折杖法,“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是宋朝统治者慎刑思想在刑罚制度上的体现。虽然仍然存在弊端,但是在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2)首创刺配刑。刺配是将杖刑、配役、刺面三刑同时施加于一人的复合刑罚,宋初设此刑之初衷,原为宽贷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论马锡五审判方式。标准答案:(1)马锡五审判方式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在审判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基础上形成的审判方式。因该审判方式是由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创造,因此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2)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有:1)方便群众,不拘形式,申诉手续简便。马锡五审判方式不被陈规束缚,方便了群众,既做到公平合理,又节省了民力财力,使案件得到及时解决。2)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了解案情。对于重要案件都亲临案发地点,重调查研究,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从而实事求是地处理案件。3)依靠群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我国赎刑最早起源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赎刑制度最早起源于夏朝,故选A项。2、最早创立刑律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大清新刑律》B、《法经》C、《大清现行刑律》D、《曹魏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经》首创刑律总则篇,《法经》中相当于刑律总则的篇目称为《具法》。故选B项。3、西周时期对偶犯称为()。A、非眚B、眚C、惟终D、非终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西周时期将惯犯称为“惟终”,将偶犯称为“非终”,将故意称为“非眚”,将过失称为“眚”。故选D项。4、秦朝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是()。A、司寇B、大理寺C、廷尉D、刑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秦、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北齐以前的政权都以廷尉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故选C项。商、西周的中央司法机关是司寇。北齐、北周、隋、唐、宋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明、清时期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刑部,此时大理寺只不过是一个复核机关。5、下列属于汉朝打击地方诸侯势力制定的法律是()。A、通行饮食法B、酎金律C、沈命法D、见知故纵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汉朝打击地方诸侯势力制定的法律包括:左官律、阿党附益之法、酎金律和出界律。故选B项。通行饮食法是汉朝制定的有关镇压农民起义的法律,沈命法和见知故纵法是汉朝制定的有关惩治官吏渎职的法律。6、死刑复奏制度最早出现于()。A、曹魏B、北魏C、东魏D、西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死刑复奏制度是指死刑案件最后由皇帝裁决的制度,该制度首次出现于三国曹魏时期,但作为正式制度确立于北魏时期,故选A项。7、首次以《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的法典是()。A、《曹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唐律疏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经》首创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具法》,商鞅改法为律将《具法》改为《具律》,《曹魏律》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并置于律首,《晋律》在《刑名律》后面增加《法例律》,共同作为法典的总则篇,《北齐律》将《刑名律》和《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篇,开创了以《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的先例,并被隋、唐、宋、元、明、清沿用,清末沈家本奉命修律,以总则的名称代替《名例律》,从而结束了达1400多年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的历史。8、唐朝对伤害罪实行()。A、保辜制度B、直诉制度C、上请制度D、别推制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唐朝对伤害罪实行保辜制度,即督促犯罪行为人在法定期间内积极救治被害人的制度。故选A项。9、开创在法典中附载“六赃图”先例的是()。A、《唐律疏议》B、《元典章》C、《宋刑统》D、《大明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唐朝规定的“六赃”包括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强盗、窃盗、受所监临财物和坐赃,但唐朝并没有在《唐律疏议》中附载“六赃图”,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惩贪治赃,特别在《大明律》中附载“六赃图”,供司法官查阅。故选D项。10、唐朝的五刑一共()。A、二十等B、二十五等C、十五等D、十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封建制五刑为笞、杖、徒、流、死。其中,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二等,共计二十等。故选A项。11、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是()。A、《唐律疏议》B、《宋刑统》C、《大明律》D、《明大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为了贯彻“刑乱国用重典”的方针,明太祖特颁布《明大诰》。《明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扭转世风、警戒臣民而亲自编定的一部特别刑事法规,内容主要由明朝建立以后施用严刑峻法惩治官民的案例、律法之外的峻令和明太祖的训诫组成。《明大诰》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因为《明大诰》的颁布,使得朱元璋时期讲读《明大诰》之风盛行,但朱元璋死后,《明大诰》逐渐被臣民忘却。故选D项。12、下列有关清末制定的刑事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A、清末刑法典修订的成果是《大清律例》和《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新刑律》结构分总则和分则两篇,后附《暂行章程》C、《大清新刑律》完成前的过渡性法典为《暂行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错在:清末刑法典修订的成果是《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其中最主要的成果是《大清新刑律》,但没有《大清律例》。C项错在:《大清新刑律》完成前的过渡性法典为《大清现行刑律》,而不是《暂行新刑律》,《暂行新刑律》是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D项错在:《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而《大清现行刑律》不具有近代意义。13、为中华民国的成立作准备而公布的宪法性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故选C项。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沈家本参与制定的法律是()。A、《公司律》B、《大清民律草案》C、《大清新刑律》D、《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沈家本作为我国近代法学的泰斗,参与制定了民律、刑律、诉讼律、组织法等各类部门法,引导了我国法律走向近代化。但沈家本不曾参与商法的制定,故选A项。15、管制刑创制于()。A、清末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革命根据地时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管制刑创制于解放战争时期,管制刑的创立,为现代五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最终确立打下了基础。故D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6、渊源于西周时期“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的有()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汉朝的“德主刑辅”、唐朝的“德本刑用”、明朝的“明刑弼教”和清朝的“尚德缓刑”都渊源于西周的“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故选A项、B项和D项。“神明裁判”属于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17、下列有关汉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A项错在:汉朝的法律形式是律、令、科、比四种,而不是律、令、格、式四种,律、令、格、式是唐朝的法律形式。D项错在: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诉讼类别出现于秦朝,而不是汉朝。18、下列选项中关于北齐政权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B项错在:《北齐律》是在《晋律》的基础上完善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的,而不是以《曹魏律》为基础的。D项错在:登闻鼓直诉制度始创于西晋,而不是北齐。19、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御史台下设机构的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唐朝的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作为御史台的下设机构,故选A项、C项和D项。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20、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独有法律制度的是()。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D项属于宋朝首创,但并非宋朝独有,元朝也有折杖法,只不过是以七为尾数的十一等笞杖刑罢了。21、清朝适用于少数民族的法规包括()。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的法规包括《蒙古律》、《回律》、《苗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西藏禁约十二事》等,故备选项都是正确答案。22、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由()组成的。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由六法全书(基本法典)、关系法规(低位阶的行政法规)、判例和解释例组成。23、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中,有关土地立法的法规包括()。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四个备选项都属于革命根据地土地立法的范畴。三、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4、简论《开皇律》的主要成就。标准答案:《开皇律》是隋朝制定的法典,其基本内容和篇章体例,较以往的封建法典有较大的改革,从而取得了如下成就:(1)从体例上看,《开皇律》总结以往的立法成果,以《北齐律》为基础,调整了篇目内容,确立了12篇、500条律文的篇章体例。(2)从内容上看,《开皇律》的主要成就体现在:1)封建五刑制度正式形成。《开皇律》删除了以往的残酷刑罚,把刑罚定型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封建五刑制度自此正式确立,使以肉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转向以束缚人身自由的劳役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并一直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2)区分公罪与私罪。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论南京国民政府民法典的制定结构及内容、特点。标准答案:(1)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和1930年公布了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该部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该民法典实行“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中华民国民法》是分编草拟分期公布的:总则编于1929年5月公布;债及物权两编于同年11月公布;亲属和继承两编于l930年12月公布。民法典采德国民法编制体例结构。(2)《中华民国民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1)采用“国家本位”的民事立法原则。强调个人利益不违背国家利益时,始予保护。对民事法律行为有严格限制,反映了地主、官僚资产阶级的需要。2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西周时期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A、五过B、五罚C、五刑D、五听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西周时期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五听,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故选D项。五罚为西周时期的五种惩罚,五过指的是惟官、惟反、惟内、惟货和惟来。古代五刑分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指的是墨、劓、剕、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的是笞、杖、徒、流、死。2、不属于春秋时期制定成文法的活动是()。A、刑器B、铸刑书C、茆门之法D、吕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春秋时期制定成文法的活动包括楚国的茆门之法、仆区之法,宋国的刑器,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晋国赵鞅铸刑鼎和郑国邓析私刻竹刑。吕刑制定于西周时期,故选D项。3、《法经》中类似于近代刑法总则篇的篇目是()。A、《刑名律》B、《具法》C、《具律》D、《名例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古代封建成文法典中,类似于总则篇的篇名包括《具法》、《具律》、《刑名律》、《法例律》、《名例律》等。以《具法》作为总则篇名的只有《法经》,故选B项。以《具律》作为总则篇名的是《秦律》、《汉律》。以《刑名律》作为总则篇名的只有《曹魏律》。以《刑名律》和《法例律》共同作为总则篇名的是《晋律》、《北魏律》。从《北齐律》开始,历代法典都以《名例律》为法典总则篇名,直至清末沈家本修律。4、将诉讼区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秦朝把“贼杀伤、盗他人”等杀人、偷盗犯罪列为严惩对象,称为“公室告”,对此,官府必须受理。对于“子盗父母、父母擅刑”以及“髡子、奴妾”等的犯罪,列为“非公室告”,对此,官府不予受理。故选A项。5、标志着汉朝立法开端的立法活动是()。A、《九章律》B、《越宫律》C、约法三章D、《傍章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公元前207年,刘邦兵入咸阳灭秦,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约法三章标志着西汉立法的开端,并为刘邦战胜项羽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6、下列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十恶大罪,罪犯本人一律适用死刑B、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C、出罪者举轻以明重D、自首减免刑罚,但自首不尽、不实者,不适用自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错在:十恶大罪,罪犯本人一律适用重刑,但未必适用死刑。C项错在:入罪者举轻以明重,出罪者举重以明轻,C项表述正好反了。D项错在:自首减免刑罚,但自首不尽、不实者,也适用自首,只不过以不实、不尽之罪处罚。7、《永徽律疏》在()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永徽律疏》在元代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故选C项。8、“登闻鼓”直诉制度最早创立于()。A、西周B、汉朝C、曹魏D、西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登闻鼓”直诉制度是指重大冤屈者可以通过击鼓鸣冤,向中央直诉直至皇帝的制度,该制度首次创立于西晋时期。故选D项。9、类似于损害赔偿的“烧埋银”制度出现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损害赔偿方面,元朝法律规定在对犯罪人处刑的同时,并科对被害人赔偿损失。对于各种杀人罪,元朝法律一般规定罪犯应给付苦主“烧埋银”,烧埋银一般为白银50两。故选B项。10、下列有关《大明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明律》采取以《名例律》为统率,以11篇作为分则的法典编纂体例B、《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成为法定死刑C、《大明律》加重了对伦理教化方面犯罪的处罚D、《大明律》是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错在:《大明律》采取以《名例律》为统率,以6篇作为分则的法典编纂体例,即分则是以6部分篇的,而不是以11篇分篇的。B项错在:宋朝颁布的《庆元条法事类》使凌迟刑成为与绞、斩并用的法定死刑,《大明律》使凌迟刑正式入律。C项错在:《大明律》加重了对侵犯皇权、贪污、侵犯财产,即所谓“帑项钱粮”等犯罪的处罚,而对于婚姻、田土等犯罪,却减轻了处罚,这就是所谓“重其所重、轻其所轻”。11、宋朝制定的有关民事审判时限的法律是()。A、重法地法B、务限法C、三互法D、铨选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宋朝商品经济发展,民事纠纷不断,宋朝统治者不想因此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特规定了民事审判时限制度——务限法,即州县只能在每年农历十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三十日受理民事诉讼,其余时间不受理民事诉讼,以不影响农活。故选B项。重法地法是宋朝为了加强治安、惩治盗贼而制定的法律。三互法是汉朝有关官员任职回避制度的法律。铨选法是宋朝关于文官受官的法律。12、中国古代制定的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集解》C、《大清律例》D、《大清现行刑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国古代制定的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例》,颁布于清朝乾隆年间,故选C项。《大清律集解附例》颁布于清朝顺治年间,《大清律集解》颁布于清朝雍正年间,而《大清现行刑律》颁布于近代的清末,而不是古代。13、中国近代正式废除凌迟刑的法典是()。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暂行新刑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大清现行刑律》正式废除了我国传统的酷刑,如凌迟刑、枭首刑、刺配刑、戮尸刑、缘坐刑。故选A项。14、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宪法性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D、《中华民国约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我国近代宪政运动中,只有两部宪法性文件(草案)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故选B项。15、在抗日民主政权后期制定的各种宪法性文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抗日民主政权在抗战后期制定了许多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因为该纲领增加了“三三制”政权组织形式和保障人权的崭新内容。故选C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6、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时期的刑法适用原则的有()。标准答案:A,B,D知识点解析:西周时期的刑法适用原则有四项:(1)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原则;(2)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原则;(3)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原则;(4)宽严适中原则。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朝的刑法适用原则。故选A项、B项和D项。17、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官吏渎职犯罪的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汉朝有关官吏渎职犯罪有三:沈命罪、见知故纵罪和不直罪,故选C项和D项。18、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人律、礼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故选A项。《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改革,故B项正确。本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八议、官当、服制定罪、死刑复奏和重罪十条,故C项正确。三国曹魏时期首次出现了死刑复奏制度,该制度被晋、南北朝、隋、唐沿用。19、下列有关唐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D项错在:十恶制度是由隋朝最早确立的,而不是唐朝。20、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立国后颁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元朝立国后编制的封建成文法典有两部:《至元新格》和《大元通制》,故选B项和C项。《元典章》虽颁布于元朝立国后,但不是封建成文法典。21、清朝制定的“例”包括()。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清朝在立法活动上除了制定《大清律例》等基本法典外,主要活动集中在“例"的纂修上,为此清朝政府制定了许多的“例”,包括则例(如《钦定户部则例》、《理藩院则例》)、条例(如《西宁番子治罪条例》)、事例(如《会典事例》、《俄罗斯事例》)等,故选A项、B项和C项。注意:考生不要见到“例”的字样就擅自作出选择,清朝没有“附例”、“判例”、“案例”等例的形式。22、清末修律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其中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的编目是()。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大清民律草案》由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组成,其中,前三编由修订法律馆起草,后两编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但礼学馆是主要起草机构。故选C项和D项。23、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确立的罪名有()。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C项和D项为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罪名。三、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4、简论《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标准答案:(1)《唐律》的特点主要包括:1)“一准乎礼”。唐代继承、发展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和立法经验,使法律内容“一准乎礼”,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唐律》无论是其律条,还是对律条的注疏,都集中体现了儒家礼治精神,全面贯彻礼的核心内容——三纲五常。2)科条简要、繁简适中。秦汉法律,向以繁杂著称,西晋、北齐修律得以精简。唐朝在前律的基础上,再次实行精简,定律12篇,500条,既凝练概括,又严密周详。3)用刑持平。《唐律》规定的刑罚比以往各代大为轻省,死刑、流刑大为减少。除涉及礼教的犯罪外,《唐律》比后世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试论清末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标准答案:(1)清末对司法机关的调整。①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以使司法与行政分立,并改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负责地方司法行政工作及司法监督。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地方设立高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形成新的司法系统。③实行审检合署,在各级审判厅内设置相应的检察厅,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提起公诉、实行审判监督,并可参与民事案件的审理,充当诉讼当事人或公益代表人。(2)清末在司法制度上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具体制度。①在诉讼程序上实行四级三审制度。②规定了刑事案件公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第6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西周时期的中央司法官称为()。A、大理B、廷尉C、司寇D、大理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西周时期的中央司法官称为司寇,故选C项。夏朝中央司法官称为大理,秦、汉、三国时期的中央司法官称为廷尉,大理寺为北齐以后的中央司法机关。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律命名封建成文法典是在()。A、汉朝B、秦朝C、曹魏D、北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律命名封建成文法典是在秦朝,这使得《秦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故选B项。3、汉朝法律形式中,属于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的是()。A、廷行事B、科C、封诊式D、决事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科、比.其中,将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称为决事比。故选D项。汉朝的科就是指汉朝的单行刑事法规。廷行事和封诊式是秦朝的法律形式。4、南北朝时期具有最高水准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北魏律》B、《大统式》C、《北齐律》D、《麟趾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北齐律》是南北朝时期具有最高水准的封建成文法典,以“法条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于世,《开皇律》就是在《北齐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故选C项。5、由张斐、杜预作注而制定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曹魏律》B、《晋律》C、《唐律疏议》D、《北齐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公元267年,晋武帝诏颁《晋律》,《晋律》由当时著名的律学家张斐、杜预作注,因此,后人将经过张斐、杜预注疏的《晋律》也称为“张杜律”。故选B项。6、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A、《唐律疏议》B、《法经》C、《北齐律》D、《大明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唐高宗永徽年间颁布的《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故选A项。7、首次以刑部作为中央主审机关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元朝撤销了大理寺,以刑部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使得元朝成为首个以刑部作为中央主审机关的朝代,明朝虽然恢复了大理寺的设置,但此时大理寺成为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故选C项。8、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明德慎罚B、尚德缓刑C、缘法而治D、德本刑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德本刑用”,故选D项。“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缘法而治”是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尚德缓刑”是清朝的立法指导思想。9、首创六部分篇法典编纂体例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大明律》B、《宋刑统》C、《大清律例》D、《唐律疏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明太祖朱元璋一改前朝12篇的法典编纂格局,以《名例律》为统率,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为分篇,从而创立了六部分篇的法典编纂方式。故选A项。10、《大清律例》最终修订完成于()。A、顺治年间B、康熙年间C、雍正年间D、乾隆年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大清律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完成于清朝乾隆年间。故选D项。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A、《大清民律草案》B、《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C、《中华民国民法》D、《不动产登记条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大清民律草案》,但该草案并未颁行即胎死腹中,故选A项。《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但并不是第一部民法典。《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北洋政府的民事法规,但并不是民法典,该选项内容并非考试范围,但可以作为干扰项。《不动产登记条例》也属于北洋政府的民事单行法,也是干扰项。12、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全面反动的宪法性文件是()。A、“天坛宪草”B、“段记宪草”C、“贿选宪法”D、“袁记约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袁记约法”即《中华民国约法》,系袁世凯于1914年一手炮制的宪法性文件,该宪法性文件彻底抛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民主原则,完全取消了责任内阁制,并为复辟做准备,故《中华民国约法》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全面反动。故选D项。13、南京国民政府在司法审判制度上实行()。A、三级二审制B、三级三审制C、四级二审制D、四级三审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三级三审制,故选B项。清末和北洋政府在司法审判制度上实行四级三审制。我国目前实行四级二审制。14、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的根本大法颁布于()。A、1923年B、1934年C、1931年D、1948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的,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该部宪法性文件颁布于1931年。故选C项。15、南京国民政府总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建国三时期B、三民主义C、权能分治D、五权宪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标榜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总的立法指导思想,在这一立法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南京国民政府具体的立法指导思想包括“建国三时期”、“权能分治”、“五权宪法”等。可见,选B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6、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A项错在: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而借贷契约称为“傅别”。B项错在:西周时期实行“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而汉朝实行“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C项和D项表述都正确。17、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标准答案:B,C,D知识点解析:B项错在:登闻鼓制源于西晋,而不是曹魏。C项错在: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格是《麟趾格》。D项错在:《曹魏律》和《晋律》篇目不同,《曹魏律》为18篇,而《晋律》是20篇。18、属于汉朝基本法律框架的法律有()。标准答案:C,D知识点解析:汉朝的基本法律框架就是指构成汉律六十篇的法律,包括《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和《朝律》。故选C项和D项。19、下列官员中,曾经属于古代审判官员的有()。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我国古代曾经出现的审判机关有大理、司寇、廷尉、大理寺、刑部等,相应的审判官员有大理、司寇、廷尉、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等。故选A项和B项。左都御史是明、清时期中央最高监察机关——都察院的最高长官,而通政使是明朝接受内外章奏,上达不法冤情的机构——通政使司的最高长官。20、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中犯十恶罪的行为有()。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无人臣之礼属于“大不敬",肢解人属于“不道”,故选A项和B项。C项错在:并非一切奸淫行为都构成十恶,根据唐律规定,如果属于“亲属相奸”,对于奸小功以上亲的,构成十恶中的“内乱”,但缌麻亲的亲等较低,奸缌麻亲的不构成十恶。D项错在:受财枉法属于贪污性犯罪,对于贪污性犯罪,不构成十恶,而应依据“六赃罪”论处。21、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朝以来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是()。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沈家本曾经这样评价《宋刑统》:“《刑统》为宋一代之法制,其后虽用编敕之时多,而终以《刑统》为本。”故C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规定,后世子孙不得对《大明律》更改一字,否则以变乱祖制论,因此《大明律》终世不改,故A项是正确答案。唐朝和清朝都曾经对法典进行过更改,故排除B项和D项。22、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五个方面,简单地说包括干名犯义、子孙违反教令、无夫奸和亲属相奸、留存养亲、正当防卫,故备选项都应当选。23、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民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而《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故A项正确,B项错误。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而南京国民政府则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民法》彻底抛弃了以服制计算亲等的方法,也将历次民律草案规定的寺院亲等计算法改为罗马法亲等计算法,故D项正确。三、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4、简论明朝的刑事立法原则及其体现。标准答案:(1)基于重典治乱世的立法指导思想,明朝的刑法以打击反逆重罪、惩治官吏犯罪为重点。与唐律比较,明律多承袭唐律的内容,但“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突出刑法的打击对象,加大刑罚的力度。明朝主要是加重了对一些重点犯罪的镇压,反映出明律重刑主义的特点。除了政治性犯罪外,对于强盗、窃盗、抢夺等侵害财产以及官吏贪赃受贿等犯罪的处罚,明律都比唐律明显加重。明律对一些轻微触犯礼教、典礼的罪名,比唐律处罚有所减轻,即“轻其所轻”。可见,这里的“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简论革命根据地时期调解制度的发展。标准答案:(1)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苏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迅速发展。1943年颁行的《陕甘宁边区民刑事案件调解条例》等将人民调解制度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2)调解的原则。1)调解遵循自愿原则,不得强迫命令或威胁;2)调解必须以法律为准绳,照顾善良风俗原则。3)调解不是诉讼必经程序。任何个人、机关不得剥夺当事人的起诉权。司法机关不得以未经调解而拒绝受理。(3)调解的范围。初期限于某些民事案件,后来甚至命案也可以调解。总结经验后确定民事纠纷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均可调解;对于轻微刑事案件,也可以适用调解。社会危害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第7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明德慎罚B、德主刑辅C、德本刑用D、尚德缓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明德慎罚”,故选A项。“德主刑辅”是汉武帝后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德本刑用”是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尚德缓刑”是清朝的立法指导思想。2、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郑国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B、“傅别”是西周时期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形式C、所谓“殷彝”指的是商朝的法律D、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挽救其统治的重大措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项混淆了买卖契约和借贷契约的称谓;殷彝为西周时期的法律;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是新兴地主阶级将改革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重要措施。3、依据“准五服以制罪”制度,如果以尊犯卑,则处罚最重的亲等是()。A、斩衰亲B、子衰亲C、大功亲D、缌麻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依据“服制定罪”,以尊犯卑,亲等越远,处刑越重,缌麻亲的亲等最远。故选D项。4、上请制度始创于()。A、秦朝B、汉朝C、曹魏D、隋朝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上请制度源于汉朝,故选B项。5、编纂《大统式》的政权是()。A、东魏B、曹魏C、西魏D、北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西魏编纂的《大统式》是我国第一部以“式”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故选C项。6、关于北魏法制建设的成就,表述错误的是()。A、北魏时期形成了死、流、徒、杖、鞭五刑制度B、北魏时期最早出现了“格”这一法律形式C、北魏政权将流刑分为五等D、北魏政权首次将“官当”入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C项错在:北周政权将流刑分为五等,而不是北魏政权。其余选项表述都正确。7、最早确立“刑律统类”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大中刑统》B、《大周刑统》C、《宋刑统》D、《庆元条法事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唐宣宗年间制颁的《大中刑律统类》(简称《大中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律统类”(简称“刑统”)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故选A项。8、唐朝法律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A、坐夫B、坐妻C、不坐D、父母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唐朝离婚情形包括义绝与和离,对于和离,类似于协议离婚,双方均不坐。故选C项。9、唐朝“十恶”罪中,构成恶逆罪的是()。A、咒骂父母的犯罪B、奸父亲妾的犯罪C、殴打父母的犯罪D、告发父母的犯罪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和D项构成不孝,B项构成内乱,故选C项。10、宋神宗时期,为了加强对盗贼的惩处,特颁布(),以加强对“贼盗”犯罪的处刑。A、《窝藏重法》B、《重法》C、《贼盗律》D、《盗贼重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宋神宗时期制定《盗贼重法》。《窝藏重法》为宋仁宗时期制定;《重法》为宋英宗时期制定;《贼盗律》属于《宋刑统》的篇目之一。故选D项。11、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B、“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C、明朝实行“重其所重”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犯罪的处罚D、清朝的秋审是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项错在:五朝会典仅指《大清会典》中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五朝编纂而成的会典,而不是某五个朝代的会典;C项错在:对于伦理性犯罪,明朝采取“轻其所轻”的刑法适用原则,而不是“重其所重”的刑法适用原则;D项错在:清朝的秋审是对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是朝审。12、我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颁布的时间是()。A、1911年B、1908年C、1912年D、1913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颁布于1908年。故选B项。13、关于古代刑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廷杖制盛行于清代B、元朝的笞杖刑共计十等C、充军刑是属于死刑的宽贷刑D、宋朝将徒流刑折成脊杖,而不是臀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错在:廷杖制盛行于明代;B项错在:元朝的笞杖刑分为十一等;C项错在:在明代,充军刑虽属于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但明朝的充军刑的设置不是为了宽贷死刑,而是专制主义恶性发展在刑罚领域的体现。14、中国历史上最早确立“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编纂体例的政权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