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独山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独山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独山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独山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独山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独山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希腊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曾经高达12%,远远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上限。下列因素与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关的是A.政府自由放任政策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高福利政策 D.企业国有化2.2009年6月11日美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计划在今后100天内创造或挽救60万个就业岗位,将是7870亿美元刺激方案实施头100天所创工作机会的四倍。罗斯福新政时期相似的措施包括()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D.保障工人的经济政治权利3.下列战争以如图描绘的史事为借口的是中国官兵扯下了“亚罗号”上的英国国旗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外交家郭嵩焘主张,与西方各国交往最好的方式是“德”,其次以“略”,以“威”,以“恩”,“而信与义贯乎四者之中而不能外”;在既有中外关系中,要遵守条约。这表明郭嵩焘思想A.古今意识规则二者相结合 B.具有近代化的国际视野C.已放弃“中体西用”思想 D.对外妥协退让特征明显5.18世纪时,法国博物学家布丰认为新大陆气候和环境的不良特征使那里的生物退化和低劣:荷兰学者德波认为,克里奧尔人(美洲土生白人)缺乏不屈不挠的精神,智力和体力均过早衰退。这些观点可能A.促使美洲大量向外移民 B.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C.激化英法在北美的矛盾 D.成为殖民统治的借口6.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7.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1928年最高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出“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以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这反映了当时苏联A.政府鼓励私营经济发展 B.新经济政策造成负面后果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8.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A.公元前2世纪前期 B.公元前2世纪后期C.公元前3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后期9.下图是冷战时期的一副漫画,双方核导弹上写的是:再怎么也用不了,因为对方会报复,这幅漫画意在说明:()A.原子弹的发明使人类的战争更加残酷B.核威慑使美苏出现了一定的均势局面C.对美苏而言,核弹的研发没有任何意义D.核竞赛加剧了冷战的对抗性10.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节选自中国古代某部典籍中的一句话,其后半句是:“仁在其中矣”。据此判断,这部典籍是:A.《周礼》 B.《老子》 C.《墨经》 D.《论语》11.1940年11月,日本与南京政府签订《中日基本条约》,其中第七条说:“日本政府基于本条约之中日新关系的发展,应撤废在中华民国所享有之治外法权,并交还其租界。中华民国政府则应开放其领域,使日本国臣民,得居住营业。”据此可知,这一条约的签订反映了A.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B.南京政府捍卫国家主权C.英美对日本宣战的结果D.日本侵华本质并未改变12.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上,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表明罗斯福A.主张社会财富应当平等分配 B.意图限制公民的政治权利C.否定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 D.关注到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作答: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也中转香港和越南,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中国。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中美合作,新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至中国云贵高原的空中航线,史称驼峰航线。3年间美英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1)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原因。(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14.(20分)“阿云案”为宋神宗时期轰动朝野的重大案件,围绕其审理,变法派与保守派在适用“律”或“敕”上展开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68年,登州女子阿云在服母丧期间,行聘于韦阿大,持刀将其砍伤,被抓后交待所犯之事。同年,神宗下救令:“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者,从谋杀减二等论。”知州许遵依皇帝敕令拟减刑免死意见。审刑院和大理寺依《宋刑统》条款“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判阿云“谋杀已伤”论绞。这引发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两派分歧,王安石以皇权为尊敕书为大,主张轻判阿云;司马光以法律为大,维护祖宗成法、夫为妻纲,坚持以谋杀亲夫的罪名判死刑。此谓“律敕之争”。宋神宗支持王安石意见,下诏赦免阿云死罪。17年后,宋哲宗继位,司马光上台,将阿云斩首示众。——李庆刚《北宋天字一号案件》材料二宋朝第一部刑法典是《宋刑统》,修成于宋太祖时。《宋刑统》颁布后,中经宋神宗、哲宗、高宗几朝数次修改。由于它是宋代开国以来第一部法典,继承皇位的几代君主都不敢轻易修改,所以,每次改动都很小。所谓“刑统”,是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省称,“敕”是皇帝发布命令的一种形式,具有补充、修改甚至废弃律的法律效力。——沈家本《历代刑法考》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对“阿云案”的态度及其政治用意。(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案件结局一定程度上反映王安石改革结果,试由此分析影响此次改革成败的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贯穿“阿云案”的几对矛盾,指出这些矛盾所反映的实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其国内的高额福利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最终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希腊采取的不是自由放任政策,排除A项;国家垄断主义和企业国有化都与希腊债务危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D。故选C。2、C【解析】

政府提供就业岗位,这一举措在罗斯福时期是“以工代赈”,C正确;A是对金融领域的整顿,不能提供就业机会,排除;社会保障体系关照的是社会弱势群体,不能直接创造就业,排除B;D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不能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排除。3、B【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官兵扯下了‘亚罗号’上的英国国旗”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将此事件称为“亚罗号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为B;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虎门销烟,A错误;C与英国无关,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动有英国,但是直接原因是义和团运动,与材料无关,D错误。4、A【解析】

由材料“而信与义贯乎四者之中而不能外”“在既有中外关系中,要遵守条约”可知,郭嵩焘主张将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合进近代外交规则体系中,这体现了他古今融合的思想,故选A;材料也强调了郭嵩焘对传统的继承,B项解读过于片面,并非最佳答案,排除;对传统的继承恰恰说明郭嵩焘没有放弃“中体西用”思想,排除C;郭嵩焘表现出的是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而非妥协退让,排除D。5、D【解析】

法国和荷兰学者认为美洲“生物退化和低劣”、美洲人“缺乏不屈不挠的精神,智力和体力均过早衰退”,这一观点可能会被欧洲殖民者利用,成为其在美洲实行殖民统治的借口,D项正确;18世纪欧洲生物学家认为美洲人体质、精神早衰和低劣,不能促使美洲大量向外移民,不会激化英法在北美的矛盾,AC两项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是在19世纪中期才提出的,B项错误。6、B【解析】

双峰驼并未产自中原地区,主要产于中亚地区,说明在秦朝时期中原和中亚地区有文化交流,这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B正确;“最重要”扩大了这一文物的研究价值,排除A;金骆驼不能证明这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最早交往”,排除C;金骆驼的出土不能证明“多条中西交通道路”存在,排除D。7、D【解析】

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出现的住房危机特别是城市住房紧张局面,反映出其工业化进行加速了人口流动,D项正确;为缓解城市住房紧张,明确“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必要性,不能说明苏联政府鼓励私营经济发展,A项错误;1928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停止,B项错误;1920年代苏联出现住房危机,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C项错误。8、D【解析】

公元前202年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公元前3世纪后期,D正确;A、B、C均表述错误。9、B【解析】

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此时正处于冷战时期,根据“再怎么也用不了,因为对方会报复”可以看出,双方势均力敌,不敢冒然发动核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不强调战争的残酷性,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核弹的研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双方的均势局面,而不是对抗性的加强,排除D项。10、D【解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仁”的思想。孔子和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故D正确;《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排除A;《老子》是记述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言论,排除B;《墨经》是墨家的著作,排除C。故选D。11、D【解析】

通过所学知识和材料时间,我们可知此时的南京政府是汪伪政权,日本与汪伪政权签订的基本条约,实质上仍然体现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故D正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排除A;此时的南京政府是汪伪政权,他并没有捍卫国家主权,而是日本控制下的傀儡政权,排除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故选:D。12、D【解析】

根据题干,罗斯福对传统的“四大自由”有所调整,突出了“免于匮乏”“免于恐惧”这两个内容,这体现出了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罗斯福关注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贫民的诉求,D正确;“平等分配”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根本出发点——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排除A;从材料中得不出限制公民个人权利的表达,排除B;罗斯福只是把传统的自由主义进行调整,因此不能说是否定自由主义思想,排除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必要:国防重工业落后使中国缺乏军用物资;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占领东南亚使原有通道被切断;英美希望中国牵制日军主力。(2)作用:外援补充了中国抗战的物质基础;中国能够继续坚持对日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解析】

(1)必要:根据“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得出国防重工业落后使中国缺乏军用物资;根据“1942年中美合作,新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至中国云贵高原的空中航线”,结合所学可知,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占领东南亚使原有通道被切断;根据“美英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得出英美希望中国牵制日军主力。(2)作用:根据“美英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得出外援补充了中国抗战的物质基础;根据所学,还可从中国继续坚持对日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等方面分析总结。14、(1)态度:遵照皇帝的教令:轻判。政治用意:维护皇权,推行变法。(2)皇权支持:守旧势力大小:改革者自身素质;改革措施的影响。(3)矛盾:皇权与相权;改革与中旧;礼教纲常与人情。实质: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