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专题教学设计

一、设计基础与用意

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以学习生活作为主题,讲述了许多学生容易感

到亲近的学习智慧和人生哲理。教科书中选取了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以及《〈论语》十二章》三篇,作为主要阅读

课文出现。同时,在写作部分,以抓住特点写人为核心训练内容,给予了相应有

针对性、可参考的活动及指导意见。除此之外,《朝花夕拾》作为经典作品,在

本单元学习内容中,需要进行阅读与探究;“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亦提供了

四首优美作品及赏析,供学生继续丰富文化积累。

本单元所选三篇教读及自读课文,在文章篇幅与难度上较之前皆有明显提

升。因此,教师关于“默读”方法的学习指导以阅读能力训练的相应安排是非常

必要的。此外,在写作方面,本单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细节描写,

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因此,在教材现有内容的基础上,适当

丰富拓展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动起来、练起来,特别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

此前优秀作品的理解、从写作角度再次进行学习,也是值得进行的尝试。

二、专题设计主思路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笔者首先从整体入手,结合具体素养及能力要求,确定

以“默读”与“写人”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在此前提下,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

《再塑生命的人》两篇课文,乃至《朝花夕拾》、《〈论语》十二章》打通,使学生

在了解、感受不同时代学习生活,获得情感体验与精神启发的同时,逐渐培养默

读能力,在此前记叙文学习及写作训练的基础上,提升记叙文写作能力。

与此同时,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设置特定的教学重点。例如,《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既要理解“宿儒”寿镜吾先生的形象,学习鲁迅先生通过外

貌、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的写法,又要体会学习本文景物描写“抓住事物特点”,

“形声色味俱全”,“顺序井然条理分明”的精妙之处。《再塑生命的人》,既要通

过具体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的爱心和教育艺术,

又要潜心品味海伦•凯勒细腻的笔触,富于情感的文字表达。《论语》作为儒家

经典,学生在读懂文言方面存在疑难,因此本课的重点将首先放在帮助学生克服

畏难情绪,鼓励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乃至孔子思想与生平等相关资料的

基础上正确理解十二章内容的活动上,而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圣人之言所描

绘的君子在学习、修身、求仁之路上的智慧,从而亲之、乐之、爱之。

1928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的十篇回忆性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这十篇文章有的侧重于写人,有的侧重于记事,有的侧重于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其中几篇,写人记事的文章既生动有趣,又真挚动人。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长妈妈、

藤野先生,乃至《五猖会》中命令我先背书才许去庙会的父亲。《朝花夕拾》既

是本学期的名著阅读与探讨重点,又是丰富学生视野,提升文学素养的丰富文本。

结合此前名著阅读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让学生在此前阅读学习的基础上,

结合这段时间《朝花夕拾》的阅读经历,鼓励学生揣摩名家写人记事的技法,进

一步促进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阅读体验独特且不可替代,因此在单元教学中,将主要依照“方法指

导一一学生先读一一发现问题/预设问题一一课上学习讨论一一读写能力提升”

的顺序,安排本单元的专题教学活动。

三、具体设计及实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

(-)前期教学安排

《朝花夕拾》阅读与探究(四课时)

第一课时

1)简单介绍作家背景,提出阅读课基本要求(默读等)【15分钟】;

2)学生自行独立阅读【20分钟】;

3)简单放松、休息及了解阅读进度,视情况布置课后阅读内容【10分钟】。

第二课时

1)复习阅读课基本要求,了解当前阅读进度【10分钟工

2)学生自行独立阅读【20分钟】;

3)简单放松,视学生进度布置课下阅读内容,提醒学生准备探究问题并说

明要求【15分钟】。

第三课时

1)依据学生上报问题,及自行结组情况,课下进行研究指导

2)课上进行研究汇报【30分钟工讨论【10分钟工及评点【5分钟】。

第四课时

1)继续进行研究汇报【20分钟】。

2)学生依据个人阅读体验,自行绘制本书插图或小像【20分钟】。

(二)单元教学活动

*提前安排预习课文及生字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与人物,品味本课精妙的语言

3.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的学习体验,体会童年鲁迅的学习生活

教学用时:

2课时

第一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15分钟】

2.基本字词练习,简要介绍写作背景【5分钟】

3.研读“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部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快乐、烦恼与成长

【15分钟】

4.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谈一谈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及技法【10分钟】

第二课时:“我的先生寿镜吾”

1.如何理解先生的“矛盾表现”【10分钟】

2.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如何评价【15分钟】

3.以寿镜吾先生为例,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总结人物描写方法【15分钟】

4.本课小结【5分钟】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提高阅读速度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悟海伦•凯勒的心路历程与莎莉文老师的形象

3.品味揣摩本文充满情味的语言,朗读感受海伦对老师的深厚感情

教学用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海伦•凯勒的心路历程

1.默读课文,一边阅读,一边尝试梳理文章内容【10分钟】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8分钟】

3.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一一感受小海伦的世界和她的困境,并交流体会【5分钟】

4.再读课文,抓住本文的心理描写,概括海伦•凯勒的心路历程【10分钟】

5.接力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感情【10分钟】

第二课时:莎莉文老师的形象分析

1.小组合作,尝试概括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怎样写出的?【15

分钟】

2.结合之前对于小海伦世界的体会,你认为作者对于莎莉文老师抱有怎样的感

情?

能否找到文中具体的语句作为支撑?【10分钟】

3.本课小结【5分钟】

4.默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5分钟】

5.请你给海伦•凯勒或莎莉文老师写一封信,用优美的语言,向她们表达你在学

习、了解了她们的故事之后,内心的感情、心得与体会,350字左右。

写作指导: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抓住典型事件、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

3.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培养观察意识,力求表达准确形象

教学用时:

2课时

第一课时:作品学习与赏析

1.导语【5分钟】

2.观察夸张的“肖像漫画”:画家的漫画有什么特点?抓住了人物的哪方面特征?

【10分钟】

3.知识巩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段落赏析:这个人是谁?作者用了怎样

的描写手法?【15分钟】

4.将“人”放进事件里:抓住典型事件,刻画鲜明个性,突出人物特点。【15分

钟】

1)一些熟悉的文段:《秋天的怀念》、《散步》、《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

2)一些不熟悉的文段:朱自清《背影》,……

3)学生此前习作,……

5.布置作业【5分钟】

片段写作。请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名同学,或某一学科任课老师(语文老

师除外),先仔细观察,抓住对方的特点,用200字给他/她“画”一幅肖像。注

意不能出现对方姓名。

第二课时:“速写”评选与修改

1.朗读分享屏幕上随机出现的“肖像速写”,请大家猜一猜这是谁?【10分钟】

2.思考最能体现自己“速写”中这位同学或老师特点的一件事,将原本的文段完

善,扩写成为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30分钟】

3.随机交换,请同学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打分【5分钟】

1)人物特征是否突出?

2)是否选取了最能体现人物特点、性格的典型事件?

3)是否进行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若有,请逐点给分】

4)描写内容是否比较符合这位同学或老师?

5)语言是否具有生动、幽默等值得称赞的地方?

四、设计反思与理想变式

本次设计以“默读”和“写作”作为最核心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以学生的“读”

(包括课下预读、自主阅读、课上默读、问题精读等方式),促进其增进思考与

积累,进而能够在有熟悉的文学作品与形象的基础上,掌握默读的基本方法(包

括不指读、不动唇,边读边思考、提升阅读速度,结合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

语句初步感知等内容),学习“抓住特点来写人”的方法,并展开相应训练。

在未来教学预想中,笔者结合目前学生的能力水平,认为目前设计思路上将

《论语》与“课外古诗词”内容同样作为本单元学生阅读、把握感受“人物”的

部分,实施起来难度高,学生能力跨度大,因此较开篇时所讲“专题设计主思路”

而言,有比较大的调整。

总体来说,本次专题设计结合第三单元内容特点,从“人物”着眼,以学生

的读、写作为教学核心,结合各篇课文的具体特点在教学时加以增补,有意思地

培养、联合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其写作能力发展。

然而本次专题在设计上,还有笔者更为理想的变体。在理想状态下,《朝花

夕拾》、《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乃至“课外诗歌诵读”,都可为学生

学习“人物”、感受“人物”,提升读写能力服务。但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较高,

因此,具体实施过程恐会比目前设计难度更高。谨以此番浅陋之见,诚期诸位金

玉良言。

2021.1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