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和第一章选择1、世界观是(D)A人们对世界的科学看法B人们对哲学的科学看法C人们对整个哲学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同世界观一般是(A)A统一的B不统一的C相反的D矛盾的3、哲学是(B)A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C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科学化、理论化的方法论D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论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C)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6、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B)A唯心论B不可知论C诡辩论D二元论7、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A)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世界是不可认识的C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D认识是消极被动的反映8、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C)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10、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C)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11、“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是(A)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C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D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关系问题1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A)A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C世界是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D世界是怎样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14、“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A)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15、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D)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真实性B客观性C物质性D客观实在性17、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D)A手脚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8、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B)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19、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2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是(D)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唯意志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A)A独立性、根源性B客观性、唯一性C实在性、唯一性D相对性、变动性2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A)A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B坚持了直观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C坚持了抽象的能动性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D坚持了直观的能动性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2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D)A体现了唯物论和自然观的统一B体现了唯物论和方法论的统一C体现了唯物论和历史观的统一D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其表现之一是(B)A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统一B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C体现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统一D体现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25、观念的东西对物质的东西的关系表现在(A)A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互不相容的C观念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D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区别的26、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C)A唯心主义理解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C辩证的唯物主义理解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27、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C)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28、运动是物质的(A)A根本属性B唯一特性C外部现象D内部本质29、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B)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30、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指(C)A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移动和数量的增减B从物理运动到生物运动的转化C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D客观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过程3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B)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32、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C)A社会精英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在一定生产方式下活动着的人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3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B)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34、时间和空间是(B)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35、空间是指(A)A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顺序性D运动着的物质的位置36、空间的特性是(C)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37、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这是(A)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二元论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论观点38、能够证明时间、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有(D)A引力场、电磁场理论B原子结构学说C欧氏几何学D爱因斯坦相对论39、形而上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错误在于否认(C)A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B时间空间的有限性C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联系D时间和空间的不变性40、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D)A是客观的B是有限的C是可知的D是相对的41、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B)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42、下列说法中,那一种说法指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B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C人类社会脱离了自然界D人类社会高于自然界43、下列说法中,那一种说法指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B)A人类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指导的B人类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C人类实践活动是有创造性的D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性的44、下列说法中,那一种说法指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A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B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45、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C)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精神的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4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B)A它的存在性B它的物质性C它的可知性D它的矛盾性47、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D)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能动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48、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B)A庸俗唯物论B辩证的唯物论C机械唯物论D朴素唯物论49、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B)A形而上学唯物论B辩证的唯物论C折衷主义D二元论5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A物质性B客观性C现实性D可知性5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指(C)A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B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D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52、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是指(B)A人们的一切活动B人们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D人们的精神活动活动53、人类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这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C)A被动性B历史性C物质性D能动性54、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D)A被动性B历史性C物质性D能动性的55、人类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实践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它的(B)A被动性B历史性C物质性D能动性56、人类存在的方式是(D)A社会活动B社会生产C社会斗争D社会实践57、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A)A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B一定的社会共同体C经济、政治共同体D一定的人群共同体58、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是(D)A科学的理论B正确的自然观C正确的历史观D正确的实践观59、人类的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D)A物质的社会关系B思想的社会关系C复杂的社会关系D基本的社会关系60、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D)A社会的物质生活B社会的政治生活C社会的精神生活D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6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这说明实践构成(D)A社会的时间状况B社会的空间状况C社会的现实状况D社会发展的动力62、全部社会生活(D)A在本质上是真实的B在本质上是客观的C在本质上是物质的D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辨证否定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64、辩证联系的含义是(B)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B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65、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存在于(C)A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B各事物之间C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D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6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的变化67、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C)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6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C)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6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7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C)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71、辩证矛盾的含义是(A)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交叉关系C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关系D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依赖关系72、辩证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C)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平衡性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73、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D)A相互离异、相互排斥B相互反对、相互否定C相互分离、相互转化D相互依存、相互渗透74、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C)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7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B)A相互依存、相互联系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C相互渗透、相互转化D相互吸引、相互贯通76、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C)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77、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A)A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的B各自分别起作用的C同一性先起作用D斗争性先起作用78、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D)A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B对矛盾的否定或排斥C在排除矛盾中实现同一D包容万物的“和而不同”79“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D)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8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8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C)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8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B)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83、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C)A矛盾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D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84、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C)A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B矛盾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C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D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85、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B)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86、下列观点中反映规律的根本特点的是(A)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C不废江河万古流D人定胜天87、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说明意识活动具有(C)A创造性B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C目的性和计划性D导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88、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B)A创造性B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C目的性和计划性D导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89、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A)A创造性B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C目的性和计划性D导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90、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问题上,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D)A规律是死的,人是活的B规律是客观的,人是无奈的C规律是可以改变的D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9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C)A按客观规律办事B通过实践这一基本途径C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D具有更多的创造性92、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C)A休谟B爱因斯坦C马克思D康德93、马克思主义是(A)A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B人民大众思想的科学体系C革命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革命政党思想的科学体系94、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C)A马克思创立的学说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95、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D)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9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A)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C特指的马克思主义D泛指的马克思主义9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B)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9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C)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99、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那些学说的理合思想(C)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100、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康德和黑格尔C康德和费尔巴哈D谢林和费希特10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B)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102、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A)A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B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C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D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03、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10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B)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现D伟大发明10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10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D)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C)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108、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C)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A)A理论品质B理论方式C实践品质D实践方式120、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A)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21、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D)A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B最伟大最崇高的实践C最崇高的社会实践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2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A理论联系实际B理论联系工作C理论联系学习D理论联系思想第二章单选题:1、认识的主体是指(B)A感性存在的人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现实存在的个人D实践所指向的人2、认识的客体是指(D)A客观物质世界B客观事物C客观自然界D主体实践所指向的客观对象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A)A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B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C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4、主体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C)A主体认识客体,客体得到改造的过程B主体摆脱客体的制约,实现自身价值C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D主体为了满足客体的需要,实现客体的价值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B)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普遍联系的观点6、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阐明(B)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7、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这段论述表明(A)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8、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C)A只要参加实践B只要刻苦读书C既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D依靠灵感和机遇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0、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C)A唯物主义的观点B一般反映论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客观反映论的观点1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C)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脱离(D)A实践活动B辩证法C反映论D实践和辩证法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体的特点是(D)A摹写性和深刻性B创造性和新颖性C新颖性和深刻性D摹写性和创造性14、“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A)A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B直观真理的辩证途径C认识客观实在的客观途径D直观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15、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D)A内部联系B本质联系C全部联系D外部联系16、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B)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1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D)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18、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B)A表面联系B本质联系C直观联系D外部联系19、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A)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20、理性认知的特点是(C)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21、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因为(C)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B理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C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D理性认识还有缺陷和不足22、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B)A认识论的辩证法B认识论的唯物论C认识论的唯理论D认识论的经验论23、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D)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B理性认识把握事物本质,可以指导实践C离开理性认识就不会有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没有把握事物本质,不能指导实践24、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A)A认识论的辩证法B认识论的唯物论C认识论的唯理论D认识论的经验论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25D)A抽象思维B辩证思维C正确认识D社会实践26、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必须具备(C)A善于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B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的积累C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和辩证思维方法D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虚心请教别人27、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是(A)A积极能动的过程B消极被动的过程C完全自发的过程D主观随意的过程28、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D)A感觉、知觉、表象等意识形式B概念、判断、推理等意识形式C感性和直观等意识形式D情感、意志、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29、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D)A起消极作用B起积极作用C不起作用D有的起积极作用,有的起消极作用30、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的作用在于(A)A能改造世界和检验理论B能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C能认识实践和指导实践D能认识世界和检验理论3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C)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理论来源于实践32、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A)A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B严格按照正确理论办事C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33、下列情况哪个是实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A)A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B严格按照正确理论办事C理想与现实要相结合D要实现集体领导34、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D)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地一次完成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35、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D)A人们的认识欲望是无止境的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C事物的本质是深刻的D主客观条件限制和物质世界的无限性36、真理是(D)A在现有知识条件下的正确认识B永恒不变的正确认识C客观规律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37、真理的内容是(D)A以个人的意志去为转移的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38、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这表明真理的(D)A正确性B科学性C一元性D客观性39、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C)A正确性B科学性C一元性D真实性40、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上的(A)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机械论4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B)A不变性、永恒性B无条件性、无限性C唯一性、不变性D根本性、无限性4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B)A可变性、多元性B有条件性、有限性C暂时性、多样性D不稳定性、多变性43、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D)A陷入诡辩论B导致怀疑主义C防止相对主义D防止绝对主义44、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D)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45、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C)A是否承认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C是否承认真理的辩证法D是否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4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D)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D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47、“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种观点是(D)A相对主义的观点B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48、真理和谬误互相贯通的含义是(C)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B两者互为因果C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没有确定的界限49、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C)A多数人的意志B先进思想C社会实践D逻辑推理50、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D)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D它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51、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B)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都具有历史性C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D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52、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实践的(C)A唯一尺度B价值尺度C真理尺度D客观尺度53、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是实践的(B)A唯一尺度B价值尺度C真理尺度D客观尺度54、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D)A利益范畴B利害范畴C有效范畴D价值范畴55、揭示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范畴,是(D)A利益范畴B利害范畴C有效范畴D价值范畴56.价值评价是(B)A感性的认识活动B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C理性的认识活动D关于对象的属性和规律的认识活动57、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的不同之一在于(A)A前者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后者以客体本身状况为反映内容B前者以客体本身状况为反映内容,后者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C前者获得的是感性认识,后者获得的是理性认识D前者获得的是理性认识,后者获得的是感性认识58、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在认识结果上的不同在于(A)A前者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后者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B前者具有主观性,后者具有客观性C前者获得的是非理性的,后者获得的是理性的D前者获得的是理性的,后者获得的是非理性的59、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A)A相关的正确的知识性认识B相关的主体及其需要C相关的主体的具体特点D相关的主体的客观状态60、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正确的价值评价只能是(D)A与主体及其需要相符合的价值评价B与主体的具体特点相符合的价值评价C与主体的客观状态相符合的价值评价D与人民、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的价值评价61、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A)A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B积极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C消极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D合乎主体所要求的作用62、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它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这体现了价值评价的(C)A制约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引领功能63、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这体现了价值评价的(A)A制约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引领功能64、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朝着满足主体需要的方向行进。这体现了价值评价的(B)A制约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促进功能65、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C)A完全相同的B完全不同的C一致的D不一致的66、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的价值观,是(D)A革命阶级的价值观B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C对人民有用的价值观D正确的价值观67、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D)A探索精神和诚实精神B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献身精神C务实精神和奋斗精神D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三章单选题: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D)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C前进论和倒退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3、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D)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B宿命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C倒退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唯物史观对(C)A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B哲学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C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D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5、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方面是(C)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6、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C)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B人口增长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D)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B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D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8、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9、社会意识是(A)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10、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A)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B群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总汇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11、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表现为(C)A社会心理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B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总汇C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指导社会心理D社会心理以社会意识形式为基础并指导社会意识形式1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D)A两者相互并存B两者相互决定C两者相互制约D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13、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D)A人们的社会心理B前人留下的学说C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D人类的社会实践14、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D)A客观反映B真实反映C社会反映D主观反映15、“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D)A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B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C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1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C)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1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能起促进作用是因为(D)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它有相对独立性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8、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是(D)A人类的智慧B人类的文化C人类的思想D先进文化19、生产力是指(C)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B人们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C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力量D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20、生产资料包括(C)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一切劳动产品2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主要是(C)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B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22、“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指出,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A)A生产工具B生产力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23、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或主导因素是(C)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科学技术24、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这说明(D)A劳动资料不能离开劳动者B劳动对象不能离开劳动者C生产资料不能离开劳动者D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5、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中转化为(D)A需要的生产能力B重大的生产能力C新型的生产能力D实际的生产能力26、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D)A强大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B真实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C新型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D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27、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D)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28、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这是(D)A广义的生产关系B直接的生产关系C一般的生产关系D狭义的生产关系29、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这是(A)A广义的生产关系B直接的生产关系C一般的生产关系D狭义的生产关系30、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的分配关系C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生产、分配和交换31、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C)A生产关系B产品的分配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3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说明上述观点(D)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B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C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33、“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说明上述观点(B)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34、“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这个观点说明了(D)A人为因素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B在一定条件下,拔高生产关系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C它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D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35、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原理(A)A拔高的生产关系能使生产力获得“跨越式”发展B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C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D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3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涵义在于(D)A它揭示了社会发展一般过程B它揭示了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这一飞跃过程C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过程D它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3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D)A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道德进步是评判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B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评判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C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道德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D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3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D)A彻底否定了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道德标准D彻底否定了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生产力标准C彻底否定了以生产力标准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B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39、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正确思想的哲学理论根据是(C)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4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D)A生产要素的总和B生产资料的总和C物质要素的总和D生产关系的总和4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A)A基本经济制度B基本政治制度C基本经济体制D基本政治体制4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的内在关系表现为经济体制是(A)A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B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C市场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D经济调控的具体实现形式43、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的上层建筑建立在(D)A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B一定的制度基础之上C一定的生产基础之上D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44、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之间是(D)A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B两者相互制约的关系C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D前者指导后者,后者影响制约前者45、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的和作为核心的分别是(D)A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B观念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C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D政治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46、国家的实质是(D)A社会各项事业的管理工具B安定社会秩序的保卫工具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工具D阶级统治的工具47、国家与原始氏族组织的不同之一在于(D)A前者以民族来划分,后者以部落来划分B前者以社会成员来划分,后者以氏族成员来划分C前者以税收来划分,后者以道德来划分D前者以地域来划分,后者以血缘来划分48、国家与原始氏族组织的不同之一在于(C)A前者以民族来划分,后者以部落来划分B前者以社会成员来划分,后者以氏族成员来划分C前者征收赋税,后者不征收赋税D前者以地域来划分,后者以道德来划分4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D)A前者作用于后者,后者也作用于前者B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也决定前者C前者服务于后者,后者也服务于前者D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5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B)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份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51、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A)A经济基础B政治制度C国家政权D意识形态52、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保养与加工协议模板
- 家庭装饰工程保修合同
- 国际劳动合同样本
- 施工单位工程保证金协议书
-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合同
- 写字楼下停车场租赁协议
- 房屋租赁合同书2024年2
- 2024年合资企业合作协议书
- 老年人租房免责协议书
- 店铺合作经营协议书范本
-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
- 陈皮仓储合同模板例子
- 2024年安全生产月全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六套)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及解答参考
- DB23T 3844-2024煤矿地区地震(矿震)监测台网技术要求
- 《阿凡达》电影赏析
- DB42-T 2286-2024 地铁冷却塔卫生管理规范
- 合作伙伴合同协议书范文5份
- 小学生主题班会《追梦奥运+做大家少年》(课件)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题及解析
- 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