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学习重点:新中国的成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过程基础知识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召开:1949年9月21日,北平。(2)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内容: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4.伟大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3)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4)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知识点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剿匪镇反(1)背景: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2)措施: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2.土地改革(1)经过:1950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2)意义: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3.稳定物价(1)目的: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从根本上稳定物价。(2)措施eq\b\lc\{(\a\vs4\al\co1(①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②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3)结果: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4.抗美援朝(1)背景eq\b\lc\{(\a\vs4\al\co1(①美国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②美国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2)概况:1950年10月,中国决定入朝作战。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3)意义eq\b\lc\{(\a\vs4\al\co1(①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②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③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知识点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三大外交方针(1)内容:“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成就: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迎来一次建交高潮。2.参加日内瓦会议(1)时间:1954年4月。(2)主要议题: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3)意义: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这次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2)联合倡议: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4.参加亚非会议(1)时间、地点: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万隆。(2)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3)成果: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4)影响: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知识点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1)措施: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成就eq\b\lc\{(\a\vs4\al\co1(①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②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1)颁布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知识链接】(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①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性质: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③意义: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达标检测1.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一说法的历史依据是()A.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诞生 B.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C.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2.“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人大、政府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改革开放后3.在新中国,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国家叫“人民共和国”,政府叫“人民政府”,军队叫“人民解放军”,警察也叫“人民警察”。归根到底,新中国的政治,就是主张“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反映了新中国()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职务的3人由民主人士担任;政府委员中的非共产党人士几乎占一半;政务院从总理到正副秘书长的26人中,非共产党人士就占了14人。其他各部、委、署、院领导人中,非共产党人士约占1/3。这种人员的构成体现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B.中共与民主党派平等参政议政 C.新中国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5.1954年,中共江苏省委指出,普选工作的各阶段都应贯彻总路线的精神,各地要大张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