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_第1页
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_第2页
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_第3页
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_第4页
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PAGE10..PAGE17.前言瓯江发源于龙泉与庆元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冒尖(主峰1770.5m,199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自西向东流,贯穿整个浙南山区,境跨我省丽水、金华、温州、台州4个地市和福建省寿宁县,计有22个县(市、区),干流长384km,流域面积18100km2,是我省第二大河。瓯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745mm,是省内降水最丰富的河流之一。瓯江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193亿m3,人均和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都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26亿kW·h、可开发装机容量260万kW。水资源的年际之间差异大,年内季节变化也极其强烈,洪、旱灾害经常发生,流域中下游还常受热带风暴的影响。台风(风暴潮)、洪水、干旱是瓯江流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瓯江的治理开发历史悠久,著名的松阴溪通济堰建于公元505年南北朝时期,引水灌溉碧湖平原农田2万亩。千余年来,瓯江的治理开发活动都是局部的、小流域范围的,直到新中国成立,未曾进行过流域的全面查勘和规划。建国后,谱写了瓯江治理开发的新篇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进行了40多项流域及区域性的水利、水电、航运等查勘规划,有重大查勘规划10多项。1956年,浙江省水利厅与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联合组织对瓯江水力资源进行了普查,并提出了《瓯江流域普查报告》。嗣后,水电部上海勘测设计院于1958年编制了《瓯江流域规划报告》,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审定,采用青田高坝方案,并以青田水电站为第一期工程,随即进行初设并开始施工。1973年,水利电力部十二工程局勘测设计院根据水电部指示又重新研究瓯江开发问题,组织查勘了紧水滩等18处重点水电工程坝址和库区,提出了《瓯江流域规划查勘报告》。1979年,水利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浙江省瓯江流域规划报告》,经省人民政府主持审定,确定:干流的黄浦,大溪的紧水滩、石塘,小溪的大赤、滩坑,松阴溪的堰后,好溪的上冷水,楠溪江的鲍江等8座水电站,为瓯江水电开发的骨干工程,其中紧水滩电站列为第一期工程并开始施工。80年代中期,流域内各地、市、县的水利水电部门,对其境内的水资源作了翔实的调查,对水利区划作了科学的探讨。198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将“瓯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列入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组织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有关领导干部,从源头至河口,重点考察了水力资源开发、干流航运、温州市供水等问题。到目前为止,在瓯江干流上建成了紧水滩、石塘、玉溪三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1.8万kW。1994年,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会同丽水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瓯江干流丽水段进行水利水电规划,于1996年底提出了《浙江省瓯江干流丽水段水电梯级开发规划》,推荐瓯江干流玉溪以下分6级开发,即蔡村、苏埠、开潭、五里亭、外雄、三溪口。上述考察活动和规划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科学论证,为瓯江的治理开发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为适应本流域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水利建设,需对整个流域进行防洪、灌溉供水、水电开发等全面规划,以指导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我院受浙江省水利厅的委托,负责编制《瓯江流域综合规划》,1998年2月征询了丽水、温州两地市水利(电)局领导对规划的意见,3月份组织进行了第一次的的查勘和收资,嗣后提出了设计大纲。根据浙江省水利厅1998年6月19日浙水政(1998)378号文下达的《瓯江流域综合规划任务书》要求及设计大纲的内容,于1998年9月完成规划中间成果,向省水利厅汇报,根据省水利厅的意见对规划方案作了深入研究和修改,形成《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送审稿)》。1999年3月4日至5日,浙江省水利厅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送审稿)的审查会议,经认真审议,提出了审查意见(见附件2),根据审查意见,我院对规划方案作了进一步研究和修改,遂形成本报告。本报告根据《瓯江流域综合规划任务书》(见附件1),水利部发布的《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及《浙江省江河流域规划编制导则》等有关规定进行编写。丽水、温州、金华等地市及其有关县市水电局,省交通厅航管局和丽水、温州两地市的航管处对本规划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谨表谢意。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

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及水系°28′至28°48′之间,东临东海,南与飞云江流域交界,西与闽江流域接壤,西北部、北部与钱塘江、椒江两流域相邻。境跨我省丽水地区的龙泉、庆元、云和、景宁、遂昌、松阳、缙云、丽水、青田,金华市的武义、永康、东阳、磐安,温州市的永嘉、乐清、瓯海、鹿城、龙湾、文成,台州市的黄岩、仙居等21个县(市、区);还有少量属福建省寿宁县。瓯江流域分行政区面积见表1-1。瓯江主流发源于龙泉与庆元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冒尖,自西南向东北流,至丽水折向东南流,贯穿整个浙南山区,经温州注入东海,干流长384km。丽水市大港头镇以上河段称龙泉溪,即干流上游段,河长196.5km,河宽100~200m。龙泉溪会松阴溪后,自大港头至青田县湖边村河段称大溪,即干流中游段,河长94.6km,河宽250~400m,其中碧湖至丽水城关河段宽400~800m。大溪、小溪汇合后,自湖边村至河口称瓯江,即干流下游段,河长92.9km,河宽400~800m,其中龙湾河段宽达2400m。在下游河段中,自青田温溪镇以下为感潮河段,长78km。瓯江自上而下,汇集的主要支流有:松阴溪、宣平溪、小安溪、好溪、小溪、楠溪江等,瓯江流域面积18217km2,为浙江省第二大河流。流域面积较大的二级支流2条,即小楠溪(楠溪江支流)和小港(松阴溪支流)。各主要支流的特征见表1-2。表1-1瓯江流域分县(市、区)面积地市县(市、区)面积(km2)占流域面积的百分数(%)备注丽水地区龙泉庆元景宁云和遂昌松阳缙云丽水青田2488.0789.91744.2847.5773.71307.11037.11633.72486.513.754.49.64.74.37.25.79.013.7属丽水地区的面积为13107.7km2占流域总面积72.4%金华市武义永康东阳磐安682.719.33.2221.33.80.11.2属金华市面积为926.5km2,占流域总面积5.1%温州市文成永嘉乐清温州市区104.42663.1321.3889.60.614.71.84.9属温州市面积为3978.4km2占流域总面积22.0%(鹿城、龙湾、瓯海及水面)台州市仙居黄岩0.448.10.3属台州市面积为48.5km2,占流域总面积0.3%福建省寿宁38.40.2占流域总面积0.2%合计18100100.0表1-2瓯江干流及主要支流(F≥200km2)特征值河流名称集水面积(km2)河长(km)比降(‰)瓯江181003843.4一级支流小溪楠溪江松阴溪好溪宣平溪小安溪八都溪船寮港浮云溪四都溪戌浦溪岩樟溪祯旺溪均溪3573243619811340831558396358338301247229225207218141119129776844412845442835277.36.06.64.37.110.519.819.539.718.322.826.822.151.5二级支流小楠溪小港英川溪标溪东皋溪章溪岩坦溪左溪炉西坑64449740336431028326725420288644344414241333813.212.228.922.817.019.620.023.331.41.2水文气象本流域地处浙江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在17.5~20.5℃,年际变差较小。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流域下游为-4~-5℃,中上游山区约-5~-10℃。夏季流域下游高温日数较少,如温州市≥35℃高温日数平均每年只有3~4天;而流域中上游高温日数较多,如丽水市为全省高温地区,极端最高温度为41.5℃。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2100mm之间,地域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山区大于河谷平原,迎风坡大于背风坡。降水量年际变化亦较大,如干旱的1967年年降水量仅为最丰年的三分之一。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其中4~9月的雨量占年总量的70%以上,4~6月以梅雨为主,7~9月以台风雨为主。瓯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193亿m3,但水资源地域差异较大,上游多、下游少,山区多,平原少。水资源的年际变化强烈,年径流量丰枯值比达三倍以上。径流量在年内分配,季节性变化也极其明显,最大峰值一般出现在6月份,流量最大月为最小月(12月)的10倍左右。流域内洪水的主要原因是暴雨,梅雨暴雨和台风暴雨都会形成流域性大洪水。上游龙泉溪、松阴溪等洪水大多由梅雨暴雨形成。在青田以下的下游地区则以台风期暴雨造成的洪涝为主。中游洪水由梅雨与台风雨交替形成,由于台风暴雨强度大,故在大小量级上还是台风雨形成的洪水较大。1.3地形、地质瓯江自西向东贯穿整个浙南山区,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河谷两岸地形陡峻,河道纵向底坡较大。河岸局部地段为第四系履盖层,大多是基岩。河床覆盖有较厚的卵石、大块石。河道及河谷宽窄不均,深潭与浅滩相间,河流基本上是在山谷中穿行,受两岸山谷约束,水流湍急。大港头至丽水段河面较宽,水流比较平稳。小溪全部流经山区峡谷,河流曲折,两岸山坡陡峭。瓯江干流自温溪以下,河面开阔,为潮汐河道。流域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受仙霞岭、括苍山、洞宫山三大山脉控制,境内山地面积广,起伏剧烈。本流域西南洞宫山脉主峰黄茅尖,海拔1921m,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山区面积为82.78%,丘陵面积为9.11%左右,台地面积为1.12%,河谷盆地面积为3.49%,滨海平原面积为3.5%左右。区域内以火山岩、侵入岩为主体,其次为变质岩及海相沉积岩。上侏罗统以喷发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为主,白垩统以陆相碎屑岩为主,其余分布有第四纪冲积层等。区域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其次为褶皱和节理。构造线以北北东、北西向为主体,大体与海岸线相平行。本流域地震属于浙闽粵地震系统,分为二个区,一为沿海地震带,烈度Ⅵ度,具破坏性;二为丽水~庆元地震带,均在Ⅵ度以下,属非破坏性地震区。由于流域地形山峦叠嶂,地势高峻,溪流纵横,切割较深,河床比降大,具有开发水电的优势。根据境内地质情况,兴修水库蓄水后,无渗漏之虑。但由于地区岩石风化、构造发育,开挖工程量大,蓄水后在局部地区易产生崩塌,形成边坡再造和水土流失。1.4土壤植被瓯江流域土壤以黄壤土、红壤土、水稻土为主,三者占土壤总面积的的70%以上。黄壤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m以上的中山地带,该土层厚,自然植被较好,宜于发展林业和茶桑果园。红壤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自然植被以次生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针阔混交林为主,宜发展经济林、柑桔、药材等。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海拔350m以下的河谷盆地和下游平原地区,是主要耕作土壤,种植粮食和油料作物。粗骨土约占土壤总面积的20%以上,它为不同程度的风化岩层,与自然植被的关系极大,一旦植被遭受破坏,就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潮土、盐土、草甸土等。域内森林植被较好,中上游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现除在边远山区尚有一部份半原生状态的自然植被外,原生植被绝大多数已被改造和利用,代之以次生植被为主,并还有一定的人工植被。现有森林植被以针叶林为主。但是流域内的森林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遭到滥砍乱伐,有的林区已面临枯竭。不少地方由于不合理的樵采,植被稀少,林地裸露,土壤趋向贫脊化,水土流失严重。1.5社会经济瓯江流域面积18100km2,其中浙江省管辖面积18061.6km2,占总面积99.8%,主要分属丽水、温州两地市,少量为金华市。域内共计1城区(温州市),99个镇165个乡,有耕地199万亩,人口469万,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2亿元。瓯江流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地少,大部分耕地、村镇、人口分布在沿江沿溪两岸,工农业主要集中在河谷盆地和下游河口平原。除河口温州市外,大部分经济欠发达,但开发前途较大。域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各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流域中上游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拥有林地面积1000多万亩,森林积蓄量达2700多万m3。香菇、竹笋等林业特产产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最重要的山珍食品基地。山区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属国家保护的动物有20多种。矿产资源中青田钼矿和遂昌金银矿均居全省首位;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莹石资源享誉全国,叶腊石更是著称于世界,沸石、高岭土、花岗岩和凝灰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瓯江中上游兴修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紧水滩、石塘、玉溪等大中型水电站和一批农村电气化工程建成投产,瓯江的治理开发正在蓬勃向前发展。瓯江下游人口稠密,农田肥沃,也是全流域的经济发达地带,主要集中在温州市区。温州市地处瓯江口,是浙江的东南门户,浙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温州市区现有鹿城、龙湾、瓯海三区,面积1082km2,人口114万,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148亿元。温州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北部、西通丽水地区、北通台州市,330、104国道交汇、贯穿而过。温州港开通了至上海等中远和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沿海内支线,港口贸易达到世界126个国家和地区。民航班机已开辟北京、香港、澳门等全国40多个城市。随着金温铁路的通车、温州大桥及甬台温高速公路的建成,温州的交通更加发达。地处瓯江中游的丽水市,是丽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浙西南山区物资集散地。该市区城关镇面积26km2,人口7.84万。龙泉市位于瓯江上游,市区龙渊镇面积23km2,人口3.64万。流域内其他主要城镇还有:云和县城云和镇,景宁县城鹤溪镇,遂昌县城妙高镇,松阳县城西屏镇,缙云县城五云镇,青田县城鹤城镇,永嘉县城上塘镇,乐清市区乐成镇以及碧湖、柳城、冷水、壶镇、温溪、梧埏、柳市等。表1-3瓯江流域乡镇一览地市县市乡镇数乡镇名称丽水地区庆元县3镇6乡荷地、左溪、贤良、江根、岭头、官塘、张村、百山祖、合湖龙泉县8镇7乡龙渊、锦溪、安仁、八都、上垟、屏南、小梅、查田、石、兰巨、城北、道太、岩樟、竹垟、龙南云和县4镇11乡云和、紧水滩、石塘、崇头、云坛、沙溪、雾溪、安溪、朱村、大源、赤石、沙铺、大弯、云丰、黄源景宁县4镇18乡鹤溪、渤海、英川、沙湾、外舍、大均、澄照、梅岐、大顺、陈村、金钟、郑坑、葛山、鸬鹚、梧桐、标溪、大地、毛垟、秋炉、大祭、雁溪、家地遂昌县2镇3乡妙高、云丰、垵口、濂竹、三仁松阳县5镇15乡西屏、古市、玉岩、大东坝、象溪、四都、望松、三都、斋坛、叶村、竹源、赤寿、新兴、谢村、樟溪、新处、裕溪、板桥、枫坪、安民缙云县6镇11乡五云、东渡、壶镇、东方、舒洪、大洋、方溪、石笕、白竹、雁岭、前路、三溪、溶江、双溪口、胡源、南溪、木栗丽水市7镇14乡城关、碧湖、联城、水阁、双溪、老竹、大港头、双黄、严乌、黄村、富岭、泄川、西溪、仙渡、太平、巨溪、丽新、高溪、联合、峰源、郑地青田县9镇24乡鹤城、温溪、东源、高湖、船寮、海口、腊口、北山、山口、石帆、石溪、仁宫、章旦、阜山、舒桥、祯埠、章村、祯旺、季宅、万山、黄垟、海溪、高市、吴坑、小舟山、贵岙、巨浦、双垟、岭根、万阜、仁庄、方山、汤垟续上表地市县市乡镇数乡镇名称金华市武义县2镇10乡柳城、桃溪、西联、新塘、竹客、三港、大溪口、坦洪、云华、新宅、宣武、明山永康市1乡棠溪磐安县2镇2乡新渥、仁川、双峰、冷水温州市永嘉县14镇28乡上塘、枫林、岩头、岩坦、碧莲、大箬岩、巽宅、沙头、桥头、桥下、瓯北、乌牛、黄田、七都、五、表三、东皋、鹤盛、西源、岭头、鲤溪、张溪、溪口、黄南、潘坑、昆阳、茗岙、山坑、应坑、大岙、溪下、界坑、西岙、石染、峙口、陡门、花坦、渠口、下寮、徐岙、西溪、罗东瓯海区18镇8乡藤桥、临江、梧埏、南白象、茶山、瞿溪、娄桥、潘桥、郭溪、永中、永兴、永昌、海滨、沙城、天河、灵昆、泽雅、新桥、双潮、岙底、上戌、三垟、五凤垟、北林垟、周岙、西岸鹿城区1城区1镇4乡城区、双屿、仰义、黎明、南郊、城郊龙湾区5镇莆州、状元、龙湾、瑶溪、龙水乐清市9镇1乡乐成、柳市、北白象、白石、象阳、翁垟、七里港、黄华、磐石、城北文成县1乡黄寮台州市黄岩区1乡富山4地区市19县市264乡镇表1-4瓯江流域1996年社会经济概况地市县(市、区)人口(万人)耕地(万亩)其中水田(万亩)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丽水地区庆元县龙泉市云和县景宁县遂昌县松阳县缙云县丽水市青田县5.1625.4310.9116.069.1922.8028.9333.4849.104.0023.537.199.355.9915.9211.2318.3017.333.6322.436.908.075.6615.4510.1016.3614.842.3111.776.125.223.629.4611.1620.2813.88金华市武义县永康市磐安县10.180.624.466.100.292.025.750.261.343.600.221.33温州市永嘉县瓯海区鹿城区龙湾区乐清市文成县84.7556.7348.928.6452.170.1834.0221.262.132.2417.780.1026.3317.672.012.0616.150.0840.4955.8465.6226.3154.500.10台州市黄岩区1.220.540.440.50合计468.93199.32175.53332.33注:我省仙居、东阳县和福建寿宁县在本流域内的土地面积很少,所以对其社会经济概况未作调查统计。1.6现有水利设施1.6.1蓄水工程水库是最主要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蓄水工程,新中国建立以前,流域内没有一座库容在10万m3以上的水库。建国后,在50年代初,流域内首先建成一批库容在10万m3以上、100万m3以下的小(二)型水库。1956年,流域内动工兴建瓯海的天河东、天河西、松阳的四都源,丽水的高溪等第一批蓄水100万m3以上、1000万m3以下的小(一)型水库。1957年,流域内第一座蓄水1000万m3以上、1亿m3以下的中型水库—乐清白石水库破土动工,并于1958年建成。1988、1989年紧水滩、石塘为两座梯级大、中型电站水库先后建成,集雨面积分别为2761km2和3234km2,总库容分别为13.93亿m3和0.83亿m3。迄今,共建成水库288座,总库容20.2亿m3,其中1000万m3以上大中型水库21座,总库容18.9亿m3,详见表1-5、1-6。表1-5瓯江流域蓄水工程情况县(市)已建成水库其中大中型水库座数总库容(万m3)座数总库容(万m3)龙泉12408223561景宁8232512159云和101502773148800遂昌11713926570松阳31502523006缙云62463411360丽水40697935370青田20398612420武义27507013170磐安317100永嘉37479611937瓯海16160315713鹿城2136211350乐清8380023577黄岩183000合计28820207921188993表1-6瓯江流域现有大中型(1000万m3以上)水库水库名称所在县(市)所在河流集雨面积(km2)总库容(万m3)紧水滩云和龙泉溪2761139330石塘云和龙泉溪32348300泽雅瓯海戌浦江1025713成屏一级遂昌松阴溪1855230内庵武义宣平溪573170雅溪丽水小安溪1842900大白岸龙泉龙泉溪1502473金坑青田船寮港822420钟前乐清白石溪392340上标景宁小溪312159金溪永嘉楠溪江1181937谢村源松阳松阴溪471586玉溪丽水龙泉溪34071453东坞松阳松阴溪291420大洋缙云好溪201360仰义温州鹿城121350成屏二级遂昌松阴溪2151340白石乐清白石溪491237雾溪云和浮云溪321170瑞垟龙泉龙泉溪241088高溪丽水大溪2610171.6.2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建国前,整个瓯江流域只有龙潭(遂昌县)和瓦窑(云和县)两座小水电站,总装机仅72kW。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先后建成了成屏二级和三级、大白岸、鸬鹚、雅溪一级和二级以及盘溪梯级等一批小型水电站。20世纪80年代迄今又建成紧水滩、石塘、玉溪等大中型水电站,瑞垟、上标、龙宫洞、谢村源、金溪等一批小型水电站,流域内共建有大小水电站436座,总装机容量约71.53万kW。其中装机容量1万kW以上的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52.06万kW,年发电量10.4亿kW·h,详见表1-7、1-8。表1-7瓯江流域现有水电站县、市名座数(座)总容量(kW)丽水4524280青田5838930缙云3527765庆元81430龙泉2923865云和3110410景宁7940705遂昌2121565松阳2323430武义1622705磐安42070永嘉6955000瓯海155185省、地级3418000合计436715340表1-8瓯江流域现有装机1万kW以上水电站电站名称所在河流所在县(市)装机容量(万kW)年发电量(万kW·h)紧水滩龙泉溪云和30.050000石塘龙泉溪云和7.820000玉溪龙泉溪丽水4.09060龙宫洞好溪缙云2.04777谢村源松阴溪松阳1.63390上标一级小溪景宁1.63626金溪楠溪江永嘉1.63567三港宣平溪武义1.262500瑞垟龙泉溪龙泉1.24500上标二级小溪景宁1.02600合计52.061040201.7流域存在的主要水利问题(1)洪涝是流域内主要自然灾害。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是暴雨。在龙泉溪、松阴溪等瓯江中上游地区以发生在5~7月的梅汛暴雨造成的洪涝为主。当日雨量大于100mm,或连续10天降水总量大于200mm时,常常引起山洪暴发,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淹没和冲毁农田、村庄,冲决堤坝、塘库,毁坏公路、桥梁,甚至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根据建国后的资料统计,洪涝灾害的出现机率平均为2年一次,其中大的洪涝灾害的出现机率平均为5年一次。如1988年6月,中上游连续发生暴雨和大暴雨,(6月20日龙泉市3小时降水145.9mm),中上游有200多个乡镇、30万人受灾,死亡36人,伤153人,倒塌房屋3200间,淹没农田30万亩,其中冲毁农田1.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在青田以下的下游地区则以发生在8~9月份的台风期暴雨造成的洪涝为主,台风带来的暴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尤其是正面袭击的台风,伴随而来的狂风骤雨、巨浪暴潮,极易造成台涝、风潮灾害,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更为严重的损失。根据建国后的资料统计,平均每年有影响台风3至4次,造成大灾的2年1次。1994年第17号台风于8月21日在瑞安梅头登陆,经青田、丽水等地,乐清砩头日降雨量达620mm,温州市区和瑞安一带风力12级以上的时间长达3~4h,堤塘前风暴潮潮浪卷高至5~10m,致使海塘决口,大批民房、厂房和电力、通讯等设施被大风吹倒,温州机场被淹,而关闭半个多月。这次台风洪涝农田面积56万亩,其中成灾32万亩,死亡611人,倒房3万余间,损坏江堤海塘240km,直接经济损失48亿元。(2)干旱也是域内的主要灾害之一。尤其是在7、8两个月,本域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而又正处在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高峰季节,极易发生旱情。特别是当夏旱与秋旱相连续时,危害更大。干旱不仅对流域内农业灌溉用水造成困难,并且给工业用水、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也带来影响。根据建国后的资料统计,平均2~3年发生一次旱灾,13年发生一次大旱灾。1967年特大干旱,温州夏秋连旱131天,受灾面积100多万亩,全流域减产粮食1.7亿kg。(3)瓯江中上游水力资源比较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26亿kW·h,可开发装机260万kW,年电能约54亿kW·h。现已开发的水电站装机容量70多万kW,年发电量约13亿kW·h,仅开发四分之一。已开发的几座主要水电站如紧水滩、石塘、玉溪均集中在龙泉溪上,瓯江干流大溪、支流小溪和楠溪江上还有许多可以兴建水电站的良好工程场址,水电开发潜力较大。水力资源的开发,对促进流域内经济的发展,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以及增强我省能源建设都有很大的意义。(4)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河段污染严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供水的供求矛盾。由于工业发展,人口增长,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及江面机动船日益增多等因素,江河水体已遭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点污染源为造纸、制革、化工及矿山开采等企业。尤其是松阴溪、小溪上的一些河段的水质已降至Ⅳ类以下。虽然近年关闭了某些造纸厂,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但水质保护仍是刻不容缓。(5)瓯江中上游山地面积广,山陡坡容易导致山洪和泥石流;部分山丘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后,流域内人民群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积极兴修水利,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但由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和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等历史原因,森林资源连续遭到破坏。近年来,域内香菇等食用菌的发展,大量砍伐阔叶林。再加上在山区、丘陵地区进行开矿、采石、烧窑、筑路及其它基本建设中忽视水土保持和森林过伐等人为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导致河流输沙量增加,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减弱,塘库淤积,调蓄能力降低,严重影响生态环境。(6)水运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瓯江贯穿整个浙南山区,历史上,瓯江水运曾经是流域内的交通动脉。但瓯江是一条山溪性的河流,沿线山高坡陡,河道滩多流急,水深浅多变,洪、枯水期航行均较为困难,再加上近年来投入不足,航运萎缩。上段龙泉到丽水,除库区外常年只能通航2t的小木船,季节性可通航6~8t机动船;中游段丽水到温溪,常年勉强可通6~8t船舶;下游段温溪以下,乘潮可通500t级海轮。整治瓯江丽水地区段航道,对振兴浙南山区经济、开发浙西南地区落后面貌有一定的意义。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PAGE18.第二章规划任务与标准2.1规划范围2.2指导思想2.3规划任务针对本流域的基本情况,治理开发主要任务以防洪、水力发电和灌溉供水为主,结合水土保持,兼顾航运和改善水环境。规划主要任务如下:(1)防洪防洪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市及永嘉、龙泉、云和、遂昌、松阳、缙云、丽水、青田等县城市区和柳城等其他重要城镇,以及松古、碧湖、丽水、壶镇、云和、云峰等片较大的河谷平原农田和村庄。根据流域洪水特性及洪灾的成因,按上蓄下疏、疏围结合和非工程措施综合治理的方针,拟定防洪对象防江河洪水的规划工程措施,提出推荐的防洪工程位置及其主要技术参数。重点研究对流域干支流洪水有控制作用的已建和规划的大型水库和重要的中型水库工程,包括龙泉溪的紧水滩水库、小溪的滩坑水库、松阴溪的成屏水库,好溪的好溪水利枢纽、楠溪江的楠溪江水利枢纽等工程承担防洪任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研究推荐的水库工程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重要河段的有关控制断面,拟定规划堤距,确定防洪水位。(2)水电开发水电开发着重研究瓯江干流和松阴溪、好溪、小溪、楠溪江等主要支流的水电开发方案。瓯江干流、小溪和楠溪江分别以《浙江省瓯江干流丽水段水电梯级开发规划》、《浙江省瓯江流域规划报告》、和《楠溪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为基础,结合流域防洪,航运等综合治理要求,对其梯级布置和规模根据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和全局利益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域内规划装机容量1万kW以上和对方案起关键性作用的0.5~1.0万kW的水电站,提出开发方式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初步选定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大于20万kW)的站点。(3)灌溉供水本规划计算范围内主要供水对象是县(市)政府所在地及其他重要城镇龙渊、鹤溪、云和、妙高、西屏、五云、丽水、鹤城、碧湖、壶镇、温溪等,农田灌溉规划范围主要包括松古、碧湖、壶镇、云和、云峰等几片平原。调查上述灌溉供水范围的用水现状,预测规划水平年各部门的需水量,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水源,为本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水量。研究跨流域、跨行政区划引水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引楠溪江水至乐清乐成和柳市平原,引好溪水至新碧和永康,中游远景向下游温瑞平原及洞头岛供水等。(4)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调查研究流域内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状况、水质现状和水土流失状况,并分析其成因、规律及发展趋势,拟定近、远期治理目标。结合流域内防洪、水电开发、灌溉供水和航运的各种方案,为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水质和水环境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要求。(5)航运着重调查瓯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松阴溪、小溪、楠溪江的航运现状和发展规划,确定有关通航河道的通航标准。结合干流中上游和主要支流的水电梯级开发方案,必要时采取疏浚或设置航运梯级,使梯级之间的水位衔接,实现河道渠化达到通航的条件。拟定通航河道上的拦河水利枢纽设置必要的过船通航设施,或预留建设通航设施的位置。了解和收集温溪以下瓯江下游河段的航运规划情况,并将其纳入本规划中。(6)其他论述推荐的近期规划工程特征。提出流域水利管理意见2.4规划标准和规划水平年2.4.1规划标准1)防洪标准根据GB50201—94《防洪标准》,结合本流域的实际情况,防洪标准按不同保护对象确定如下:温州市城市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丽水市城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县(市)政府驻地城区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建制镇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农村防洪标准为5~10年一遇;1万亩以上成片农田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2)城镇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设计保证率为95%;一般工业用水设计保证率为90%;1万亩以上成片农田的灌溉用水设计保证率为90%。3)通航标准紧水滩库区的丽水、松阳阴溪亚屏~大港头、楠溪江沙头~上塘为七级航道;小溪沙湾~石溪口、楠溪江上塘~黄田为六级航道;丽水~温溪、楠溪江黄田~楠溪江大桥为五级航道。4)水环境目标,达到省政府规定各河段水功能所需Ⅰ至Ⅲ级水质要求。2.4.2规划水平年现状水平年为1996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第三章水文3.1流域概况瓯江是我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庆元、龙泉交界的洞宫山脉百山祖西北麓,流经小梅、龙泉、紧水滩、石塘、均溪、大港头、碧湖、丽水、青田、温州等地,注入东海,主流长384km,总落差1800mm,河道平均比降3.4‰,流域总面积18100km2。瓯江干流上游段自河源至丽水市大港头镇称龙泉溪;中游段自大港头纳松阴溪后至青田县湖边村称大溪,沿途先后纳宣平溪、好溪、小溪等支流;大溪和小溪在湖边村汇合后称瓯江,湖边村至河口即为瓯江下游段,下游段有四都港、戌浦江、楠溪江等支流汇入。干流上中游河段属山溪性河道,坡陡流急,洪水涨落较快;下游河口段主要处于滨海平原地区,河道坡降平缓,洪水流速常受潮水涨落的影响。本流域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大多与山脉走向平行。瓯江主要支流的流域特征值如前表1-2,水系位置见附图“瓯规-02”。流域地形以山区为主,中游地区有丘陵和小盆地,下游还有部分滨海平原。流域最高点为龙泉市凤阳山主峰的黄茅尖,拔海1921m。滨海平原地面高程为4m左右。域内植被良好;土壤以黄壤土、红壤土和水稻土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内人类活动影响日趋增多。迄今共建有水库288座,总库容20.2亿m3。其中1000万m3以上大中型水库21座,总库容18.9亿m3(详见表1-6)。其中,大型水库1座,即瓯江干流上游的紧水滩水库,控制集水面积2761km2,总库容13.9亿m3(属不完全年调节水库)。该工程于1986年6月下旬开始蓄水。除了紧水滩水电站外,在瓯江干流上还建有石塘和玉溪两座水电站。紧水滩下游的石塘水电站,于1988年12月底开始蓄水。石塘电站集水面积3234km2,总库容0.83亿m3(系日调节水库)。石塘下游9km处的玉溪水电站,集水面积3407km2,总库容0.145亿m3(日调节水库),于1997年10月下闸蓄水。3.2气象瓯江流域主要气象站有龙泉、云和、遂昌、丽水、缙云、青田、乐清、温州等。各站气象要素统计见表3-1。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第3章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PAGE29表3-1各站气象要素统计气象要素乐清温州遂昌丽水龙泉缙云云和青田备注多年平均气温(℃)17.717.916.818.017.616.917.618.3极端最高气温(℃)36.638.640.141.540.740.641.140.9极端最低气温(℃)-5.8-4.5-9.9-7.7-8.5-10.7-8.3-5.3多年平均水汽压(hpa)18.418.616.717.317.416.717.517.8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81797679788076多年平均降水量(mm)1543.51675.01515.11383.61621.51450.91570.21632.9多年平均雨日(天)174.2175.4173.4163.8169.8171.9181.7172.3〉0.1mm天数多年平均蒸发量(mm)1263.31289.21276.51471.41403.71402.21253.81414.0蒸发皿φ=20cm多年平均风速(m/s)2.52.01.11.31.41.30.92.4实测最大风速(m/s)28.020.016.032.317.019.316.317.7最大风速相应风向WENENNWESEENEWNNENW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PAGE30..PAGE31.本流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1500~2100mm。其高值区在地势较高的流域上游南溪口至河源一带,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100mm以上;其低值区在地势较低的平原和盆地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500mm。降水量不仅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也较大,且年内分配有显著差异。梅汛期(4月16日至7月15日)降水量一般在400mm~700mm之间,约占全年的22%~40%,台汛期(7月16日至10月15日)降水量通常为350mm~1000mm,约占全年的20%~50%。梅雨和台风暴雨是本流域洪水的主要成因,其中,流域上游地区,以梅雨为主,下游地区则以台风暴雨为主。3.3水文基本资料瓯江流域水文测站较多,干、支流和上、下游均有布设,流域内水文站和水位站共20多处,主要测站概况见表3-2,分布位置见附图“瓯规-02”。测站观测项目较多,资料条件较好。在瓯江干流上的水文站有龙泉、道太、均溪、五里亭、圩仁等;在支流上水文站有靖居口、上包、上显滩、黄渡、沙湾、大赤、白岩、石柱、碧莲等。流域内水位、流量观测资料系列最长的圩仁水文站,是瓯江干流的主要控制站,设于1947年7月,集水面积13500km2,圩仁站的资料,基本上能反映瓯江干流水情变化的一般规律。瓯江干流下游设有花岩头、梅岙、温州、龙湾等四处潮位站,积累了较多的潮位资料,从中基本上可看出潮位的变化规律和洪潮相互影响的实际情况。流域内还设有雨量站140余个,大量的观测资料,能较好地反映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雨量站中,以温州站观测系列最长,至今已积累了100多年的降水量资料。水文与雨量测站长系列观测为流域水文分析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资料条件。此外,还有相邻流域的曹店、柏枝岙、峃口等多处水文站,也有不少实测资料可供分析参证。上述各水文站,不但积累了较多的实测资料,而且还有若干历史洪水的调查成果整编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可进一步增强设计洪水分析成果的可靠性。表3-2水文测站一览河名站名集水面积(km2)设立年份测验项目备注龙泉溪龙泉14401971.4水位、流量等1987年开始测流量龙泉溪道太20041956.1流量、水位、泥沙、水温1986年撤消龙泉溪均溪34071951.5流量、水位、泥沙1997年撤消大溪五里亭8870流量、水位1994年起停测瓯江圩仁135001947.7流量、水位、泥沙、水温瓯江花岩头1959.1潮位瓯江梅岙1960.9潮位1996年起停测瓯江温州1930.9潮位等瓯江龙湾1959.1潮位松阴溪靖居口18571953.3流量、水位、泥沙、水温小港上包4911959.5流量、水位1994年起停测宣平溪上显滩8061958.1流量、水位、泥沙1994年撤消好溪黄渡12701955.3流量、水位、泥沙小溪沙湾11561957.1流量、水位、泥沙、水温1994年起停测小溪大赤19831973.8流量、水位、泥沙1994年起停测小溪白岩32551951.5流量、水位、泥沙浮云溪沈村31.31959.6流量、降水量等1983年撤消四都港秋芦2691959.1流量、水位、泥沙大楠溪石柱12731956.4流量、水位、泥沙、水温小楠溪碧莲4331956.4流量、水位、泥沙、水温1994年起停测永安溪柏枝岙24751956.4流量、水位、含沙量等相邻流域永安溪曹店2531966.10流量、水位、降水量相邻流域飞云江口19301950.1流量、水位、含沙量等相邻流域3.4径流3.4.1径流特性本流域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径流的地区分布规律大体上与降水量分布相似,径流的丰枯变化与降水量的年际、年内变化基本同步。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060mm左右(其中,龙泉溪约有1050mm,松阴溪约为950mm,宣平溪约为900mm,好溪约为860mm,小溪1130mm,四都港1370mm,楠溪江1120mm),年径流量总量193亿m3。圩仁站实测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41亿m3,最丰年228.6亿m3(1975年),最枯年67.3亿m3(1979年),丰、枯之比达3.4。径流年内分配,通常呈双峰型,其前峰较大,主要由春雨和梅雨形成。其中最大月为6月份,这个月的径流约占全年径流量的20%。年径流的后峰较小,其成因主要为台风雨,该峰一般出现于9月份。9月份径流占年径流总量的9%左右。因流域东部和南部受台风和热带风暴影响较大,台风雨的量级比流域西部和北部要大一些,梅雨则反之。故年径流的前后两峰也存有地区上的差异,即流域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径流前峰大于流域东部和南部地区,后峰则小于东部和南部地区。域内枯水期通常在10月至翌年2月之间,这五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15.6%,其中12月份仅占全年的2%左右。本流域枯水期径流的地区分布差异相对较小。3.4.2径流分析方法规划工程的设计年径流分析,采用地区综合法和水文比拟法。通过分析各水文站的年径流统计参数,进行地区综合,推求无资料区域的设计年径流。各主要水文站年径流统计参数见表3-3。五里亭、圩仁、靖居口、黄渡、白岩等部分测站的年平均流量频率曲线见附图“瓯规-03”~“瓯规-07”。表3-3主要水文站年径流统计参数汇总河名站名集水面积(km2)多年平均流量(m3/s)多年平均径流深(mm)CvCs/Cv系列(年)龙泉溪道太200468.61080.30.32235龙泉溪均溪3407113.41050.40.32230大溪五里亭8870263935.70.31236瓯江圩仁135004461042.60.30236松阴溪靖居口185755.8947.80.32244小港上包49116.31047.60.32235宣平溪上显滩80623.1904.40.32236好溪黄渡127034.6860.60.32242小溪沙湾115644.71220.30.28237小溪大赤198374.51185.60.28247小溪白岩32551171134.30.28247四都港秋芦26911.71372.60.34240大楠溪石柱127345.91137.90.36241小楠溪碧莲43315.61136.90.36237永安溪柏枝岙247573.4935.90.32241永安溪曹店2538.091009.10.32231飞云江峃口1930751226.30.302483.4.3径流计算根据工程规划所需,设计年径流包括长系列逐月径流和丰、平、枯水代表年逐日平均流量计算。各分区长系列逐月径流系列,就近选用参证站实测逐月平均流量缩放得;径流年内逐日分配按参证站典型年实测逐日平均流量缩放得。各规划工程所在流域或区域选用的径流参证站如下:(1)瓯江干流梯级:均溪、五里亭等;(2)龙泉溪:道太、上包、沈村;(3)松阴溪:上包、靖居口等;(4)好溪:黄渡等;(5)小溪:沙湾、大赤、白岩等;(6)楠溪江:碧莲、砩头。径流丰、平、枯及特枯代表年频率分别为10%、50%、90%及95%。根据流域内径流分布特性不同,各频率选用典型年如下:10%:1973年;50%:1965年;90%:1971年;95%:1967年。其中,各频率据不同的工程或分区按所在流域的具体情况,适当选用某一年份。各分区设计年径流主要成果见表3-4至表3-9。这些表中年径流的Cs值未列出,设计中根据适线情况统一取用Cs=2.0Cv。表3-4瓯江干流分区设计年径流成果坝址或分区集水面积(km2)多年平均流量(m3/s)多年平均径流深(mm)Cv代表年流量(m3/s)P=10%P=50%P=90%紧水滩27611001143.00.3114197.063.0玉溪3407113.41050.40.32161.7109.570.1蔡村5464174.81009.60.32249169108县头5512176.21008.80.32251170109苏埠6525206.0996.30.32294199128开潭8544253934.50.31357245159五里亭8870263.0935.70.31371225166外雄9265280.5955.40.31396272177三溪口133804421042.50.3618429283紧水滩~蔡村270374.8873.31087245紧水滩~县头275176.2874.11107346紧水滩~苏埠3764106888.715310265紧水滩~开潭5783153834.921614896紧水滩~五里亭6109163.0842230158103紧水滩~外雄6504180.5875.8255175114紧水滩、滩坑~三溪口7289222961.1312215140.5表3-5松阴溪分区设计年径流成果分区F(km2)(m3/s)(mm)代表年径流量(m3/s)P=10%P=50%P=90%P=95%成屏一级1855.69970.78.115.53.523.06成屏二级2156.60968.89.416.3794.0833.55成屏一级~资口415.312.4942.217.712.07.686.67谢村源水库47.21.48989.52.111.430.9160.796东坞水库29.50.925989.51.320.8930.5730.498梧桐源水库53.21.60949.12.281.550.990.86玉莲坪122637.0952.452.735.722.919.9黄田铺174252.4949.374.750.632.428.2通济堰196959.2948.884.457.236.631.8堰后196459.0948.184.157.036.531.7靖居口185755.8947.879.553.934.530.1乌弄口坝址642.1710703.092.101.341.17黄南坝址206.87.001067.99.986.764.333.77五部坝址2307.701056.511.07.444.774.14弓桥坝址33011.01051.915.710.66.815.92注:1.Cv=0.32,Cs=2Cv。2.F——集水面积——年平均径流量——年径流深P——设计频率表3-6龙泉溪等分区设计年径流成果坝址或分区F(km2)(m3/s)(mm)Q(m3/s)备注P=10%P=50%P=90%P=95%龙泉溪上游1209411070.258.439.625.422.1白云坝址53.21.831085.52.611.771.130.985宫头取水口132.24.541083.76.474.392.812.44梅垄水库8.60.266976.10.3790.2570.1650.143雾溪水库29.51.011080.41.440.9760.6250.543浮云溪区间177.95.5975.67.845.313.402.96鹤溪取水口250.8510691.170.930.560.50龙潭桥水库31.21.0610691.451.030.700.62新碧片2908.1881.411.57.825.014.36宣平溪83123.8903.833.923.014.712.8注:F——集水面积——年平均径流量——年平均径流深Q——设计频率年平均流量表3-7好溪分区设计径流成果分区F(km2)(m3/s)(mm)Q(m3/s)P=10%P=50%P=90%P=95%流岸坝址48.51.44937.12.051.390.8910.775潜明坝址3048.57889.612.28.285.304.61潜明~黄坎门口(壶镇片)205.85.27808.07.515.093.262.84黄坎门口509.813.8854.2黄坎门口~胡塔地(东方片)83.42.14809.83.052.071.321.15胡塔地593.215.94848.0胡塔地~兰口(五云、东渡片)105.62.71809.93.862.621.681.46兰口698.818.65842.2章溪282.98.0892.4严溪184.75.3905.6黄村坝址144.34.2918.55.994.062.602.26黄渡127034.6860.649.333.421.418.6注:Cv=0.32;Cs=2Cv。表3-8小溪分区设计年径流成果断面或分区F(km2)(m3/s)(mm)Q(m3/s)P=10%P=50%P=90%大均184669.61189.895.467.846.1大赤198374.51185.610272.649.4溪口2013.875.61184.710473.650.1田埠2270.683.41159.111481.255.3隔溪2328.185.41157.611783.256.6大顺2572.193.91152.112991.562.3滩头28681041144.314310169张口3145.9113.71140.615611175.4妙后3248.51171136.616011477.6滩坑33301201137.216511779.5大奕34471241135.2170120.982.2小溪口35731281130.517612584.8大赤~溪口30.81.11127.11.511.070.73大赤~田埠287.68.9976.612.28.675.9大赤~隔溪345.110.9996.714.910.67.23大赤~大顺589.119.41039.226.618.912.9大赤~滩头88529.51051.940.428.719.6大赤~张口1162.939.21063.853.738.226大赤~妙后1265.542.51059.858.341.428.2大赤~滩坑134745.5106662.444.430.1大赤~大奕146449.5106767.948.332.8大赤~小溪口159053.5106273.352.435.4滩坑~大奕11741078.95.53.92.7滩坑~小溪口24381038.9117.85.3注:Cv=0.28,Cs=2Cv。表3-9楠溪江分区设计年径流成果坝址或分区集水面积(km2)多年平均流量(m3/s)多年平均径流深(mm)代表年流量Q(m3/s)P=10%P=50%P=90%P=95%黄山溪坝址281.141279.91.691.090.6560.561蜡头坝址542.1312453.152.041.221.05北溪坝址1324.941182.17.314.732.842.43南岸30011.11166.916.410.66.385.46鲍江59522.21178.332.921.212.810.9毛竹602.471298.13.662.361.421.22岭上582.281240.63.372.181.311.12碧莲43315.91162.423.515.29.147.82横岭脚783.5614415.273.412.051.75下岙25.61.101355.61.631.050.6330.541金溪1184.421181.26.544.232.542.17新亭1967.531212.411.17.214.333.70木坑口1003.731177.15.523.572.141.84长滩772.871176.24.252.751.651.41注:cv=0.36,Cs=2Cv。3.5洪水3.5.1洪水特性本流域大洪水的成因,主要为梅雨和台风暴雨,因受水汽输送的方向、路径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暴雨洪水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流域西部以梅雨洪水为主,东部和南部以台风雨洪水为主。自上游至下游而言,则先以干流上游地区的梅雨为主逐渐向下游地区的台风雨为主转变,中部地区为过渡区。据实测资料统计,位于干流上游的均溪站,在1954年~1996年的43年系列中,最大洪水有36年出现于梅汛期(4月16日~7月15日),2年在非汛期(10月16日~翌年4月15日);位于中游的五里亭站,在1955年~1997年的43年系列中,梅雨洪水有28年,台风雨洪水有12年,非汛期占3年;瓯江下游支流楠溪江上的石柱站,自1956年~1997年的42年系列中,梅雨洪水为13年,台风雨洪水为28年,非汛期仅占一年(详见表3-10)。本流域大洪水的主要特点是:峰高量大、水量集中、涨落较快,洪水过程的主要时段一般集中于三天左右。梅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形状较胖,且复峰较多。台风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稍瘦,单峰居多。梅雨大洪水出现于5~6月份较多,而台风雨大洪水多数发生在8~9月间。部分站实测和调查的最大洪峰流量见表3-11。瓯江下游圩仁以下河道受潮汐影响,洪水与大潮相遇时,水位明显抬高。表3-10年最大洪水成因统计单位:年次站名梅汛期台汛期非汛期合计实测系列(年)均溪3652431954~1996丽水33123481950~1997五里亭28123431955~1997圩仁30171481950~1997黄1997白岩24192451953~1997秋芦11290401958~1997石1997表3-11最大洪峰流量Q统计河名站名集水面积(km2)Q实测(m3/s)发生年份Q调查(m3/s)发生年份龙泉溪龙泉14403060199447501904龙泉溪道太20044370197352401904龙泉溪均溪34076230197080101912大溪五里亭8870116001955163001912瓯江圩仁13500230001952304001912松阴溪靖居口18574250195550701912小港上包49118901962宣平溪上显滩8061840196927701858好溪黄渡12703870197464301912小溪沙湾11563870196067401827小溪白岩325594901960192001912四都港秋芦2693210196949601912大楠溪石柱127394301965117001922小楠溪碧莲43330501971419019123.5.2洪水分析方法本流域水文资料条件较好,设计洪水以流量资料推求为主,用暴雨资料推求为辅。通过单站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然后以集水面积为参数,进行地区综合。年最大洪峰流量和年最大三日洪量(为72小时洪水总量,下同)地区综合所选用的水文站,主要是流域内的上包、上显滩、黄渡、龙泉、靖居口、均溪、五里亭、圩仁、沙湾、白岩等。相邻流域有永安溪上的曹店站等。其中,大溪主要选用上述的前8站,小溪选用沙湾、白岩等站。主要水文站年最大洪水统计参数见表3-12。五里亭、圩仁、靖居口、黄渡、白岩等代表站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见附图“瓯规-08”~“瓯规-12”。据统计分析,大溪与小溪的洪水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故予以分别综合。主要采用地区综合的面积指数,根据参证站的设计参数进行移用修正。洪峰流量的面积指数一般取用0.80。洪水总量的面积指数一般取用0.99。3.5.3设计洪水计算根据上述方法,求得的分区设计洪水参数和有关频率的设计值见表3-13至表3-24。其中,表3-13至表3-16主要是规划工程的设计洪水,而表3-17至表3-24是流域防洪水利计算所需的主要分区设计洪水。工程洪水取用设计断面的洪水频率,而流域防洪取用某一区域的洪水频率。洪水计算所选用的参证站与年径流分析基本一致。设计洪水过程线,选用典型洪水过程线按峰量同频率控制放大得。典型洪水选用1992年8月30日~9月2日实测洪水和1964年6月19日~6月22日洪水等。因设计洪水计算分区多,洪水过程线数据量大,本报告为节省篇幅均予省略。根据水文资料条件,部分支流的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其中,楠溪江流域规划工程设计洪水成果见表3-25。表3-12主要水文站年最大洪水统计参数汇总河名站名集水面积(km2)洪峰流量均值(m3/s)CvCs/Cv三日洪量均值W三日(亿m3)CvCs/CV龙泉溪龙泉144018300.483龙泉溪道太20042.320.412龙泉溪均溪340733600.533.790.412大溪五里亭887066800.538.740.52瓯江圩5314.10.462松阴溪靖居口185718600.5431.890.442小港上包4916900.630.550.422宣平溪上显滩8069900.530.7780.42好溪黄渡127015700.731.340.52小溪沙湾115618600.6431.410.423小溪白岩325542700.7033.920.473四都溪秋芦26912000.852.5大楠溪石柱127330400.782.5小楠溪碧莲43311400.782.5永安溪柏枝岙247532600.682.5永安溪曹店2536500.8530.3170.553飞云江口193038500.762.52.900.602表3-13瓯江干流梯级分区设计洪水参数坝址或分区F(km2)m(m3/s)CvCs/Cv三日(亿m3)CvCs/Cv紧水滩276133100.4543.50.383蔡村546447800.5035.710.452县头551248200.5035.760.452苏埠652555100.5036.810.452开潭854464800.5038.420.52五里亭887066800.5038.740.52外雄926569200.5039.130.52三溪50314.00.462紧水滩~蔡村270327300.532.21紧水滩~县头275127700.532.26紧水滩~苏埠376435500.533.31紧水滩~开潭578350100.534.92紧水滩~五里亭610952300.535.24紧水滩~外雄650455000.535.63紧水滩、滩坑~三溪口728960200.536.58注:F——集水面积;m——洪峰流量均值;三日——三日洪水总量均值;以下各表中的同符号的含义相同。表3-14瓯江干流梯级分区设计洪水成果坝址或区间F(km2)Qm(m3/s)W三日(亿m3)0.2%1%2%5%20%0.2%1%2%5%20%紧水滩27611080085407550626042709.167.636.976.024.48蔡村54641590012700113009440643015.913.312.110.57.7县头55121610012800114009520649016.013.412.210.67.8苏埠652518400147001310010900742019.015.914.512.59.2开潭854421600173001540012800872025.621.219.116.311.6五里亭887022300178001580013200899026.622.019.816.912.1外雄926523100184001640013700931027.822.920.717.712.6三溪口13380333002670023700198001350039.733.130.12618.9紧水滩~蔡村2703910072806480539036706.745.675.134.483.22紧水滩~县头2751923073806570547037306.845.775.234.583.32紧水滩~苏埠37641180094608420701047809.848.277.536.484.72紧水滩~开潭57831670013400119009890674013.5712.1310.287.12紧水滩~五里亭610917400139001240010300704014.3712.8310.887.62紧水滩~外雄650418300147001300010900740015.2713.7311.688.12紧水滩、滩坑~三溪口728920100160001430011900810017.115.413.19.1注:Qm——洪峰流量;W三日——三日洪水总量;以下各表中的同符号的含义相同。表3-15支流规划工程设计洪水参数成果流域断面或区间F(km2)m(m3/s)CvCs/Cv三日(亿m3)CvCs/Cv参证站小溪沙湾坝址115618600.6431.410.423小溪大均坝址184627000.6632.240.443沙湾小溪大赤坝址198328600.6732.410.443沙湾小溪滩坑坝址333042700.7033.920.473移用白岩小溪大奕坝址344744700.7034.150.473白岩小溪滩坑~大奕1172980.7030.230.473白岩小溪滩坑~小溪口2435360.7030.380.473白岩小溪小溪口357346000.7034.300.473白岩小港乌弄口坝址641350.6030.0730.422上包小港黄南坝址206.83450.630.2340.422上包好溪流岸坝址48.51650.730.05640.52黄渡好溪潜明坝址3045850.7030.3350.52黄渡松阴溪成屏一级坝址1850.1930.442靖居口小溪大赤~张口1162.918700.6731.390.4553小溪张口~小溪口427.18390.7030.500.473小溪大赤~田埠287.66110.6630.340.453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第3章.PAGE51..PAGE51.表3-16支流规划工程设计洪水成果断面或区间参数各频率(%)设计值2053.3210.50.330.20.10.050.020.01沙湾坝址Qm26004230470053006100690073707970877095701060011400W三日1.842.552.742.983.303.613.794.014.314.615.005.29大均坝址Qm3790626069707880910010300111001200013200144001600017300W三日2.954.144.474.885.425.956.256.647.157.668.338.83大赤坝址Qm4020669074708450978011100119001290014200155001730018600W三日3.174.454.815.255.836.406.737.147.698.248.969.50滩坑坝址Qm60401030011500131001520017300186002020022300245002730029500W三日5.227.498.138.919.9611.011.612.313.314.315.616.6大奕坝址Qm63201070012000137001590018100195002110023400256002860030900W三日5.527.938.69.4410.511.612.313.114.115.216.517.6滩坑~大奕Qm42171680291210601210130014101560171019102060W三日0.3060.440.4770.5230.5840.6450.680.7230.7820.8410.9170.975滩坑~小溪口Qm75812901440164019102180233025302800307034303700W三日0.5060.7260.7880.8640.9651.071.121.21.291.391.521.61续表3-16断面或区间参数各频率(%)设计值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