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伊犁州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抽测试卷七年级语文(A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24分)阅读,让我们如沐春风,增长见识。通过阅读,我们结识了为新中国的国防武器事业“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②典jí时锲而不舍的精神;欣赏了《黄河颂》中,黄河那万丈狂澜的气势;聆听了端木蕻良要为沦陷的故土洗去一切污秽和耻辱的誓言;体味了杨绛在迟暮之年对车夫老王真诚的③kuìzuò之情……人生因阅读而④气象万千。书海中蕴含着灼热的理想信仰、炽烈的家国情怀。阅读,让人思接千里;阅读,让人心游万仞。⑤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1.请用正楷将下列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理想信仰,家国情怀。2.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qiè B.lín C.suì D.wēn3.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①处“鞠躬尽瘁”应改为“鞠躬尽悴”。 B.②处应填“藉”。C.③处应填“愧作”。 D.④⑤处的词语书写都正确。4.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理想信仰,家国情怀。2.A3.D4.①.如沐春风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锲而不舍、万丈狂澜、气象万千(任选3个)【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用正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画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注意“理、想、信、仰、家、国”的间架结构和写法。【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聆听:língtīng,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污秽:wūhuì,一指是肮脏的;不洁净的(物体),二指身份卑下,低微,三做动词,弄脏,四指贪污,五指淫秽或奸污。蕴含:yùnhán,包含;内含。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有误,“鞠躬尽瘁”书写正确;C.有误,典籍:1.古代重要文献的总称。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代表性典籍。2.泛指古代图书。C.有误,愧作——愧怍,指惭愧;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如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形容人或事物让人感觉舒适、温暖、愉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锲而不舍: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万丈狂澜:形容极高的,巨大的波涛。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任选三个作答即可。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C.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D.有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故选D。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B.“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烈响应。C.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答案】B【解析】【详解】A残缺宾语。句末加“的任务”。C语序不当。“开展”与“策划”对调即可。D两面对一面。去掉“否”即可。【点睛】病句有不同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7.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4)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6)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答案】①.谁家玉笛暗飞声②.青草池塘处处蛙③.化作春泥更护花④.会当凌绝顶⑤.商女不知亡国恨⑥.雄兔脚扑朔⑦.雌兔眼迷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笛、暗、蛙、化、凌、商、朔、朔”等字的正确书写。二、活动(12分)8.语文综合性学习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画的理解与汉字本义的理解。本题第一幅图中是“孝”的古文字,好像一个孩子在支撑着一位老人。第二幅图是一位老人把手搭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好让自己走得更平稳些。由此可见,“孝”的本义就是要表现晚辈对父母或是长辈的用心侍奉。名著阅读9.《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________。【答案】儒勒•凡尔纳(凡尔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10.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①选文中的“先生”是指___________。②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曹先生②.祥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意思相符即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结合“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分析,此情节是“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的情节。故先生是:曹先生。原因是:祥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11.以下关于《海底两万里》,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反对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B.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购买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航行的故事。C.在航行途中,尼摩船长等人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等许多险情。D.这部作品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显示了作者非凡想象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潜水艇是尼摩船长自己设计制造的,“尼摩船长驾驶购买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表述错误。故选B。12.下面是王明同学的一篇阅读笔记,人物填写正确的选项是()①尼德·兰②尼摩船长③阿龙纳斯教授④康塞尔《海底两万里》悬念迭出,环环相扣,不失为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四个核心人物——智慧而又固执,“与人类断绝关系”,拥有绝对权威的_________;知识高于一切,对科学探索充满热情的_________;冷静平和,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仆人_________;冲动暴躁,一心想着美食与逃跑的捕鱼手_________——四种迥乎不同的性格与追求,同时在鹦鹉螺号这个密封的空间内摩擦、冲撞,推动着情节一步步发展。A.②③①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和人物的识记。第一空,根据“智慧而又固执,‘与人类断绝关系’,拥有绝对权威”的提示,可知是尼摩船长,他是《海底两万里》中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表面看来,尼摩船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尼摩船长所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生的自由和幸福;第二空,根据“知识高于一切,对科学探索充满热情”的提示,可知是阿龙纳斯教授,他是著名的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博古通今,和尼摩船长搭乘鹦鹉螺号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第三空,根据“冷静平和,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仆人”的提示,可知是康塞尔,他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他性格稳重,规规矩矩,为人热情;突发意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第四空,根据“冲动暴躁,一心想着美食与逃跑的捕鱼手”的提示,可知是尼德·兰,他是个比较原始的加拿大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被人们称为“捕鲸大王”,他性情火爆,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他曾在海底手刃巨鲨。据此可知,正确排序为:②③④①;故选C。三、阅读(44分)(一)古代诗歌阅读(3分)13.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B.“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抒发诗人身处幽州台的独特感受。C.“浮云”一语双关,既指天上飘荡的云彩,又指阻挠诗人变法的奸邪小人。D.两首诗歌,一首是古体诗,一首是七言绝句,都是登高抒怀的佳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A.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故选A。(二)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沈括《活板》)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2)则字平如砥________(3)用讫再火令药镕__________(4)殊不沾污__________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乙】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①,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密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九,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李昉《太平御览》,有改动)【注释】①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16.用“/”给【乙】文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3处)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17.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从活版印刷和地动仪的发明来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令人赞叹。活板印刷用胶泥做字印,是考虑到它具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等特点。【答案】14.①.烘烤②.磨刀石③.完毕④.根本15.(1)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在上面覆盖。(2)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印完。16.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17.①.不易变形②.便于取用(意思相符即可)【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1)句意: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炀:烘烤;(2)句意: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3)句意: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讫:完毕;(4)句意:绝不会被弄脏。殊:根本。【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句中重点词有:(1)设:设置;其上:在……上面;以:用;冒:蒙、盖;(2)更互:交替,轮流;瞬息:极短的时间;就:完成。【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有停顿,句领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结构时,一方面是考虑句子的意思,一方面是分析句子的结构。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句意:(他)制作的地动仪,用精铜制成,样子像倾斜的酒杯。“作地动仪”为张衡所做的东西,且地动仪为名词,在其后断开第一处;“以精铜铸其器”介绍其制作原料,断开第二处;“圆径八尺”介绍其大小,在其后断开第三处;“形似倾樽”介绍其外形。故断句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信息的提炼和概括。根据【甲】文中“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胶泥具有不易变形,易于取用的特点。【点睛】【参考译文】【甲】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时期的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从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重要文献书籍就都是板印的本子了。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取得,到今天还珍藏着。【乙】张衡性情精细谨慎,有精巧的技艺。(他)制作的地动仪,用精铜制成,样子像倾斜的酒杯;它的盖子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上面用篆文作装饰;外面刻有八条龙,嘴里衔着一颗铜丸,都隐藏在酒杯中,周边看不出边际。龙吐出铜丸,蟾蜍张开口接住铜丸,工作人员发觉后,立即观察机器,就知道地震从哪边发出,配合默契就像神仙一样,(以前)不曾有过。(三)现代文阅读(2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张中行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甲】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乙】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丙】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18.选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19.文中第②段画线部分句序排列不合理,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A.【甲】【丙】【乙】 B.【丙】【甲】【乙】C.【丙】【乙】【甲】 D.【乙】【甲】【丙】20.揣摩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①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②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21.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答案】18.①.语言修改(或修改文字)②.日常生活(或日常交往)19.A20.①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在语言方面的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②“第二天”表明时间之短,回信及时,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真诚。21.插叙。补充交代了“我”与先生日常交往的切身体验,使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的品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选文第①段中写“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谦虚请“我”大胆修改文章,自己却客气来商量,讲的是叶圣陶先生在语言修改上的宽厚待人;第②段首句写“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接着举了他送别客人时的例子,可以看出讲的是叶圣陶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宽厚待人。据此可概括为:语言修改(或修改文字),日常生活(或日常交往)。【1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文章第②段画线的三个句子,讲的是叶圣陶先生送别客人时的情景,应先是“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再三阻拦,而叶圣陶先生却执意相送,接着再讲送别时他鞠躬道谢,最后才讲到他晚年不能下床的时候仍举手打拱作别。因此,正确的排序应是【甲】【丙】【乙】。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赏析。①叶圣陶先生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生活中十分随和,易于相处,但是他写文章却“坚决用普通话”,表现了先生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②从文中可知,“我”前一天刚写的信,“第二天”就收到了回信,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回信的及时,信中他为不得见深表悔恨,又从留言地址推测“我”境遇窘困,而感到悲伤难过。在那个特殊年月,叶圣陶先生对“我”这样—个落魄的人如此情重,足以体现其待人的真诚。【21题详解】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和作用分析。结合“ 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的内容可知,文章第③段是作者回忆的“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他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一件小事,很明显是插叙。作者探访先生不遇,写下留言,第二天便收到其回信,先生为自己不在家感到悔恨,也因同情作者的处境而悲伤。通过作者的切身体验,突出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的品格,使叶圣陶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阅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①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②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③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④“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⑤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⑥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⑦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⑧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⑨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22.“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3.冰心《成功花》诗中这样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诗中“成功的花”,在这里如果比作杨利伟飞天成功,那么诗中“当初她的芽”与课文中什么内容最接近?(用原文语句回答)24.请结合下列材料,联系文本内容,说说杨利伟是一个怎样的人?(至少写出两点)出征前,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见面会上,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向全军将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本报记者问:通过军报,最想对三军战友说些什么?杨利伟答: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解放军报》2003、11、12【答案】22.环境描写,点明天气的寒冷,烘托出热烈的欢送场面,表明送行群众的热情。23.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24.是一个具有高超飞行技术,忠于自己的职责,热爱自己的祖国,具有坚定信心,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人。【解析】【分析】【22题详解】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了怎样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什么样情感、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点明天气的寒冷,结合后一句“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分析,烘托出群众的热情。做题时联系文中的句子结合平时所学进行分析判断。【23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冰心《成功的花》诗中这样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诗中“成功的花”,在这里如果比作杨利伟飞天成功,那么诗中“当初她的芽”与课文中在“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内容最接近。【24题详解】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结合“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这些句子可知杨利伟是一个具有高超飞行技术,忠于自己的职责,热爱自己的祖国,具有坚定信心,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人的人。做题时需结合所给材料,联系文本内容来分析概括,写出自己的答案。四、写作(40分)25.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作文。【材料】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雨堂【题目】请以“潜伏在心底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④不要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