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胶州第二中学_第1页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胶州第二中学_第2页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胶州第二中学_第3页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胶州第二中学_第4页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胶州第二中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指导胶州二中丁淑荣复习提问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体现在哪些方面?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何变化?3月3日-1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古代皇帝在传达命令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复习目标: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汉武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加强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训练。学习过程一感悟高考二知识整合三权衡利弊四巩固练习2.(2011.北京文综)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1.(2010.江苏单科)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C.南北朝

D.唐朝感悟高考中央地方君权相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矛盾由来知识整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三公九卿建立中朝创立三省六部二府和三司秦朝:西汉:北宋:郡县制秦朝:西汉:隋唐:宋朝:明朝:清朝: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

推恩令酎金夺爵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历史剧表演表演者:温伟鹿永昌周瑶剧情穿越历史解决矛盾1汉初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解决问题:1、导致汉初“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2、之后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集权?①刘邦建汉后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②汉景帝采取“削藩”措施①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收归中央②武帝以“推恩令”瓦解诸侯王国;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酎金夺爵。①措施兵:______权:______钱:______“杯酒释兵权”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②评价: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如何评价?(3分)结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造成积贫积弱的“三冗”(官、兵、费)后患为解决“三冗”“两积”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期又采取了哪些补救措施?(3分)理财整顿军队科举知识拓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马法保甲法将兵法改革科举制度汉武帝、宋太祖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①分割、削弱地方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分化、削弱王国。宋太祖:削实权,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利。②加强中央对地方监察。汉武帝:设刺史宋太祖:设置通判合作探究1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请思考: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分)君主专制的加强材料1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根据材料,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解决矛盾2审题指导常见材料题的几种问法1、依据材料,回答…2、依据所学知识,回答…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2:军机处的工作:①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②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③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④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⑤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⑥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⑦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⑧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⑨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⑩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军机处的主要工作。(2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4)向皇帝传送大臣奏折,按皇帝旨意拟旨,下发皇帝谕旨,返还、整理、保存奏折(2分);军机处只起上传下达作用,君主专制高度发展。(2分)地位:宰相是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有决策权,而内阁和军机处则相当于顾问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作用: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而内阁和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分)不同意。因为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合作探究2材料3“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专制集权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权衡利弊利: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弊:

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小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矛盾解决巩固练习——反败为胜ABCDE学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能给你什么启示吗?古为今用谢谢合作1、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1分)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王教训,封王拱卫中央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3.(2010.海南)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1分)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2、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是因为(2分)A.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2分)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5、(2010.山东文综)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2分)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专制:君主专制集权: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概念释义材料1: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结合材料一判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制度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这一制度产生什么问题,最终如何解决?(3分)(1)郡国并行制。原因:国家地域辽阔,难以用单一中央管辖的办法;后果: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削弱中央集权,酿成七国之乱。武力平叛、设刺史、实行推恩令。材料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3分)(2)措施:“杯酒释兵权”,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